志第三十 百官九 员任养勋上阶:上柱国,正一品。柱国,从一品。上护军,正二品。护军,从二品。上轻车都尉,正三品。轻车都尉,从三品。上骑都尉。正四品。骑都尉,从四品。,
志第二十九 百官八-新元史
志第二十九 百官八 宣尉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布行省之政令。边陲有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安抚、宣抚、招讨等使。宣慰使司。照磨兼
志第三十 百官九
员任养勋上阶:上柱国,正一品。柱国,从一品。上护军,正二品。护军,从二品。上轻车都尉,正三品。轻车都尉,从三品。上骑都尉。正四品。骑都尉,从四品。骁都尉,正五品。飞骑尉,从五品。爵八等:王,正一品。郡王,从一品。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郡侯,正三品。郡侯,从三品。郡伯,正四品。郡伯,从四品县子,正五品。县男,从五品。文散官四十二阶: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特进,崇进,金紫光禄大夫,银青荣禄大夫,以上俱正一品。光禄大夫,荣禄大夫,以上俱从一品。资德大夫,资政大夫,资善大夫,以上俱正二品。正奉大夫,通奉大夫,中奉大夫,以上俱从二品。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嘉议大夫,以上俱正三品。太中大夫,中大夫,亚中大夫,以上俱从三品。旧为少中,延祐初改亚中。中议大夫,中宪大夫,中颀大夫,以上正四品。朝请大夫,朝散大夫,朝列大夫,以上俱从四品。奉政大夫,奉议大夫,以上俱正五品。奉直大夫,奉顺大夫,以上俱从五品。承德郎,承直郎,以上俱正六品。儒林郎,承务郎,以上俱从六品。文林郎,承事郎,以上俱正七品。征事郎,从事郎,以上俱从七品。登仕郎,将仕郎,以上俱正八品。登仕佐郎,将仕佐郎。以上俱从八品。右文散官,由一品至五品为宣授,六品至九品为敕授。敕授中书署牒,宣授以制命之。武官以下皆仿此。其职与散官常对品,九品无散官,但举其职而已。武散官三十四阶:龙虎卫上将军,金吾卫上将军,骠骑尉上将军,以上俱正二品。奉国上将军,辅国上将军,镇国上将军,以上俱从二品。昭武大将军,昭勇大将军,昭毅大将军,以上俱正三品。安远大将军,定远大将军,怀远大将军,以上俱从三品。广威将军,宣威将军,明威将军。以上俱正四品。信武将军,显武将军,宜武将军,以上俱从四品。武节将军,武德将军,以上俱正五品。武义将军,武略将军,以上俱从五品。承信校尉,昭信枝尉,以上俱正六品。忠武校尉,忠显校尉,以上俱从六品。忠勇校尉,忠翊校尉,以上俱正七品。修武校尉,敦武枝尉,以上俱从七品。保义校尉,进义校尉。以上俱正八品。内侍散官十四阶:中散大夫,正二品。中引大夫,从二品。中御大夫,正三品。侍中大夫,从三品。中卫大夫,正四品。中涓大夫,从四品。通侍郎,正五品。通御郎,从五品。侍直郎,正六品。内直郎,从六品。司谒郎,正七品。司阍郎。从七品。司奉郎,正八品。司引郎。从八品。司天散官十四阶:钦象大夫,从三品。明时大夫,颁朔大夫,以上俱正四品。保章大夫,从四品。司元大夫,正五品。授时郎,从五品。灵台郎,正六品。侯仪郎,从六品。司正郎,正七品。平秩郎,从七品。正纪郎,挈壶郎,以上俱正八品。司历郎,司辰郎。以上俱从八品。大医散官十五阶:保宜大夫,保康大夫,以上俱从三品。保安大夫,保利大夫,以上俱正四品。保顺大夫,从四品。保冲大夫,正五品。保令郎,从五品。成安郎,正六品,保和郎,从六品。成全郎,正七品。医正郎,从七品。医效郎,医候郎,以上俱正八品。医痊郎,医愈郎。以上俱从八品。教坊司散官十五阶:云韶大夫,仙韶大夫,以上俱从三品。长宁大夫,德和大夫,以上俱正四品。协律大夫,从四品。嘉成大夫,正五品。纯和郎,从五品。调音郎,正六品。司乐郎,从六品。协乐郎,正七品。和乐郎,正七品。司音郎,司律郎,以上俱正八品。和声郎,和节郎。以上俱从八品。覃官,至大二年,诏:“内官四品以下,普覃散官一等,服色、班次、封荫皆凭散官。三品者递进一阶,至正三品上阶而止。其应人流品者,有出身吏员译史等,考满加散官一等。”三年,蒙古儒学教授,一体普覃。四年,诏在任官员,普覃散官一等。泰定元年,诏:“内外流官己带覃官,准理实授。所有军官及其余未覃人员,四品以下并覃散官一等,三品递进一阶,至三品上阶止。服色、班次、封荫。悉从一高。其有出身应入流品人等,如在思例前人役支俸者,考满亦依上例覃授一。”二年,省议:“应覃人员,依例先理日月,后准实授,其正五品任回已历一百三十五月者,九十月该升从四品,余有四十五月,既循行旧例,覃官三品,拟令准理实授,月日未及者,依验散官,止于四品内迁用,所有月日,任回,四品内通行理算。”封赠之制:至元初,惟一二勋旧之家以特恩见褒,未悉行之。至元二十年,诏:“考课虽以五事责办管民官,为无激劝之方,竟鲜实效。自今每岁终考课,管民官五事具备,内外诸司官职任各有成效者,为中考。第一考,对官品加妻封之。第二考,令子弟承荫叙任。第三,考,封赠父母、祖父母。品格不及封赠者,量迁官品,其有政绩殊异者,不须升擢,中书参酌旧制,出给诰命。”至大二年,诏:“流官五口以上父母、正妻,七品以上正妻,令尚书省议行封赠之制。”礼部集吏部、翰林国史院、集贤院、太常等官,议封赠谥号等第。诏以封赠非世祖所行,其令罢之。至治三年,省臣言,“封赠之制,本以激劝将来,比因泛请者众,送致中辍。”诏从新设法议拟与行,毋致冗滥。礼部从新分等第:正从一品封赠三代,爵国公,勋正上柱国,从柱国,母、妻并国夫人。正从二品封赠二代,爵郡公、勋正上护军,从护军、母、妻并郡夫人。正从三品封赠三代,爵郡侯、勋正上轻车都尉,从轻车都尉,母、妻并郡夫人。正从四品封赠父母,爵郡伯、正上轻都尉,从骑都尉,母、妻并郡县君。正五品封赠父母,爵县子、勋骁骑尉,母、妻并县君。从五品封赠父母,爵县男、勋飞骑尉,母、妻并县君。正从六品封赠父母,父止用散官,母、妻并宜人。正从一品至五品宜授,六品至七品敕牒。如应封赠三代者,曾祖父母一道,祖父母一道。父母一道,生者各号给降。封赠者,一品至五品并用散官勋爵,六品七品只用散官职事,从一高。封赠曾祖,降祖一等,祖降父一等,父母妻并与夫、子同。父母在仕者不封,已致仕并不在仕者封之,虽在仕弃职就封者听。父母应封,而让曾祖父母、祖父母听。诸子应封父母,嫡母在,所生之母不得封。嫡母亡。并得封。若所生母未封赠者,不得先对其妻。诸职官曾受赃,不许申请,封赠之后,但犯敢受之赃,并行追夺。其父祖元有官进一阶,不在追夺之例。父祖原有官者,随其所带文武官上封赠,若已竟封赠之官,止于本等官上许进一阶,阶满者更不在封赠之限。如子官正四品,其父祖已带四品上阶之类。或两子当封者,从一高。封赠文武不同者,从所请。妇人因其子封赠,而夫、子两有官者,从一高。封赠曾祖母、祖母并母,生封并加太字。若已殁或曾祖、祖父、父在者,不加太字。职官居丧,应封赠曾祖父母、祖父母者听。其应受封之人,居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舅姑、夫丧者,服阕申请。应封赠者,有使远死节,有临阵死事者,验事特议加封。应封妻者,止封正妻一人。如正妻殁,继室亦止封一人,余不在封赠之例。妇人受封者,不许再嫁,如不遵守,追夺宣敕,断罪离异。父母曾任三品以上官,生前有勋劳,为上知遇者,子孙虽不仕,许申请量拟封赠。无后者,许有司申请。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犯十恶奸盗除名等罪,及例所封妻不是以礼娶到正室,或系再醮倡优婢妾,并不许申请。正从七品至正从六品,止封一次。升至正从五品,封赠一次。以上均视此。凡封赠流官父祖曾任三品以上者,许请谥。如立朝有大节,功在王室者,许加功臣之号。至治三年,诏:“封赠之典,本以激劝忠孝,今后散官职事勋爵,依例加授,外任官员并许在任申请。”泰定元年,诏:“犯赃官不得封赠,沈郁既久。宜许自新,有再历两任无过者,许依例陈请。”荫官:至元四年,诏:“诸官品正从分等,职官用荫,各止一名。诸荫官不以居官、去任、致仕、身故,其承荫之人,年及二十五以上者听。诸用荫者,以嫡长子。若有废疾,立嫡长子之子孙,曾元同。如无,立其同母弟。如无,立继室所生或次室。如无,立婢子。无子,旁荫亲兄弟,各及子弟。如无,旁荫伯叔及其子孙。诸用荫,生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婢生子及旁荫皆降合叙品一等。”五年,诏:“诸荫官各具父祖历仕缘由、去任身故岁月并所受宣敕剳札、彩画。指实该承荫人姓名年甲,本处官司体勘房亲,揭照籍册,别无诈冒,及无废疾通犯等事,上司审验相同,保结申覆,令亲赍文解赴部。诸荫叙人员,除蒙古及已当秃鲁花人数别行定夺外,三品以下、二品以上年及二十五之上者,当儤使一年,并不文俸。满日,三品至五品子孙量材叙用外,六品七品以上钤注监当差使,已后通验各界增亏定夺。”十六年,量拟管匠官正从五品,子于九品匠官内叙,六品、七品子于院长内叙。大德四年,省议:“正一品子,荫叙正五品。从一品子,荫从五品。正二品子,正六品。从二品子,从六品。正三品子,正七品。从三品子,从七品。正四品子,正八品。从四品子,从八品。正五品子,正九品。从五品子,从九品。正六品子,流官于巡抚内用,杂职于省札钱谷官内用。从六品子,近上钱谷官。正七品子,酌中钱谷官。从七品子,近下钱谷官。至元四年,定正从分为十八等,用荫各止一名。正从一品、二品子,正七品叙。正三品子,从七品叙。从三品子,正八品叙。正四品子。从八品叙。从四品子,正九品叙。正从五品子,从九品叙。外据六品、七品子已后,定夺注疏外职官。至大德四年,始改。诸色目人比汉人优等一荫叙,达鲁花赤子孙与民官子孙一体荫叙,旁荫照例降叙。”至大四年,诏:“诸职官子孙承荫,须试一经一史,能通大义者免儤使,不通者发还习学,蒙古、色目愿试者听,仍量进一阶。延祐六年,部议:“福建、两广、海北、海南、左右两江、云南、四川、甘肃等处荫叙之人,如父祖始仕本处,止以本地官叙用。据腹里、江南历仕升等迁住者,其子孙弟始承荫,又注远方,试可柃悯。今将承荫人等量拟叙用,福建、两广、八番官员拟江南荫叙,海北、海南、左右两江官员拟接连荫叙,云南官员拟四川荫叙,四川、甘请官员拟陕西荫叙。”减资升等:大德九年,诏:“外任流官,升转甚迟,但历在外两任,五品以下并减一资。”部议:“外任五品以下职官,若历过随胡及在京仓库官盐铁等职,曾经升等减资外,以后至大德九年格前,历及在外两任或六十月之上者,并与优减。”至治二年,太常礼仪院臣奏:“皇帝亲祭太庙,恩泽未加。“诏四品以下诸职官,不分内外,普减一资。天历元年,诏:“以兵兴,内外官吏供给繁劳,在京者升一等,至三品止,在外者减一资。”注官守阙:至元八年议:“已除官员,无问月日远近,许准守阙外,未奏未注者,六月满阙,六月以上不得预注。”二十二年,诏:“员多阙少,守阙一年,年月满者照阙注授,无阙者令侯一年。”大德三年,以员多阙少,宜注二年。注官避籍:至元五年,议:“各路地理阔远,如员避路,恐员阙有所碍。止宜斟酌避籍铨选。除官照会,至元十年,议:“受除民官,若有守阙人员等,前官任满,预期一月检举照会。”赴任程限:大德八年,定赴任官假隈,二千里内三十日,三千里内四十日,远不过五千里。马日行七十里,车日行四十里。乘驿者日两驿,百里以上止一驿。舟行。上水日八十里,下水百二十里。远限百外,依例作阙。官员给假:中统三年,省议:“阙官在任病假及缘亲病假满百日,所在官司勘当申部作阙,任就任所给据,期年后给由求叙,自愿休阙者听。”官例丁忧之制:至元二十七年,议:“祖父母、父母丧并迁葬者,许给假限。其限内俸钞,听合支给,违例不至,停俸定罪。”大德元年,定云南官如遇祖父母、父母丧葬,其家在中原者,并听解任奔赶。二年,议:“凡值丧,除蒙古、色目人各从本俗外,管军官并胡廷职不可旷者,不拘此例。”五年,定军官限内六月,越限以他人代之,期年后,授以他职。天历元年,诏:“官吏丁优,各依本俗,蒙古、色目仿效汉人者,不用。”部议:“蒙古、色目人愿丁父母忧者听。”官员任养:至大三年,诏:“父母年老者,得就近迁除尤为便益。果有亲年七十以上者,别无次丁,合从元籍官司保勘明白,斟酌定夺。”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志第三十 百官九-新元史》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铫王祭列传第十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铫王祭列传第十之后汉书,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