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九 列传第十七-辽史

卷七十九 列传第十七 萧孝穆子撒八孝先孝友萧蒲奴耶律蒲古夏行美萧孝穆,小字胡独堇,游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父陶瑰,为国舅详稳。 孝穆廉谨有礼法。统和二十八年,累迁西北,

卷八十 列传第十八-辽史

卷八十 列传第十八 萧敌烈弟拔刺耶律盆奴萧排押弟恒德德子匹敌耶律资忠耶律瑶质耶律弘古高正耶律的琭大康乂萧敌烈,字涅鲁衮,宰相挞烈四世孙。识度弘远,为乡里推重。始为牛

卷七十九 列传第十七

  萧孝穆子撒八孝先孝友萧蒲奴耶律蒲古夏行美萧孝穆,小字胡独堇,游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父陶瑰,为国舅详稳。  孝穆廉谨有礼法。统和二十八年,累迁西北路招讨都监。  开泰元年,遥授建雄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是年术烈等变,孝穆击走之。冬,进军可敦城。阻卜结五群牧长查刺、阿睹等,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以功迁九水诸部安抚使。寻拜北府宰相,赐忠穆熙霸功臣,检校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八年,还京师。  太平二年,知枢密院事,充汉人行宫都部署。三年,封燕王、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九年,大延琳以东京叛,孝穆为都统讨之,战于蒲水。中军稍却,副部署萧匹敌、都监萧蒲奴以两冀夹击,贼溃,追败之于手山北。延琳走入城,深沟自卫。孝穆围之,筑重城,起楼橹,使内外不相通,城中撤屋以爨。  其将杨详世等擒延琳以降,辽东悉平。改东京留守,赐佐国功臣。为政务宽简,抚纳流徙,其民安之。  兴宗即位,徙王秦,寻复为南京留守。重熙六年,进封吴国王,拜北院枢密使。八年,表请籍天下户口以均徭役,又陈诸部及舍利军利害。从之。由是政赋稍平,众悦。九年,徙王楚。时天下无事,户口蕃息,上富于春秋,每言及周取十县,慨然有南伐之志。群臣多顺旨。孝穆谏曰:“昔太祖南伐,终以无功。嗣圣皇帝仆唐立晋,后以重贵叛,长驱入汴;銮驭始旋,反来侵轶。自后连兵二十余年,仅福和好,蒸民乐业,南北相通。今国家比之曩日,虽曰富强,然勋臣、宿将往往物故。  且宋人无罪,陛下不宜弃先帝盟约。”时上意己决,书奏不报。  以年老乞骸骨,不许。十二年,复为北院枢密使,更正齐,薨。  追赠大丞相、晋国王,谥曰贞。  孝穆虽椒房亲,位高益畏。太后有赐,辄辞不受。妻子无骄色。与人交,始终如一。所荐拔皆忠直士。尝语人曰:“枢密选贤而用,何事不济?若自亲烦碎,则大事凝滞矣。”自萧合卓以吏才进,其后转效,不知大体。叹曰:“不能移风易俗,偷安爵位,臣子之道若是乎。”时称为“国宝臣”,目所著文曰《宝老集》。二子阿刺、撒八,弟孝先、孝忠、孝友,各有《传》。  撒八,字周隐。七岁,以戚属加左右千牛卫大将军。重熙初,补祗候郎君;性廉介,风姿爽朗,善球马、驰射。帝每燕饮,喜谐谑。  撒八虽承宠顾,常以礼自持,时人称之。以柴册礼恩,加检校太傅、永兴宫使,总领左右护卫,同知点检司事。尚魏国公主,拜驸马都尉,为北院宣徽使,仍总知朝廷礼仪。重熙末,出为西北路招讨使、武宁郡王。居官以治称。  清宁初薨,年三十九,追封齐王。  孝先,字延宁,小字海里。统和十八年,补祗候郎君。尚南阳公主,拜驸马都尉。  开泰五年,为国舅详稳。将兵城东鄙。还,为南京统军使。  太平三年,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寻加太子太傅。五年,迁上京留守。以母老求侍,复为国舅详稳。改东京留守。会大延琳反,被围数月,穴地而出。延琳平,留守上京。十一年,帝不豫,钦哀召孝先总禁卫事。  兴宗谅阴,钦哀弑仁德皇后,孝先与萧浞卜、萧匹敌等谋居多。及钦哀摄政,遥授天平军节度使,加守司徒,兼政事令。  重熙初,封楚王,为北院枢密使。孝先以椒房亲,为太后所重。  在枢府,好恶自恣,权倾人主,朝多侧目。三年,太后与孝先谋废立事,帝知之,勒卫兵出宫,召孝先至,谕以废太后意。  孝先震慑不能对。迁太后于庆州。孝先恒郁郁不乐。四年,徙王晋。后为南京留守,卒,谥忠肃。  孝友,字挞不衍,小字陈留。开泰初,以戚属为小将军。  太平元年,以大册,加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  重熙元年,累迁西北路招讨使,封兰陵郡王。八年,进王陈。先是,萧惠为招讨使,专以威制西羌,诸夷多叛。孝友下车,厚加绥抚,每入贡,辄增其赐物,羌人以安。久之,浸成姑息,诸夷桀骜之风遂炽,议者讥其过中。  十年,加政事令,赐效节宣庸定远功臣,更正吴。后以葬兄孝穆、孝忠,还京师,拜南院枢密使,加赐翊圣协穆保义功臣,进王赵,拜中书令。丁母忧,起复北府宰相,出知东京留守。会伐夏,孝发与枢密使萧惠失利河南,帝欲诛之,太后救免。复为东京留守,徙王燕,改上京留守,更王秦。清宁初,加尚父。顷之,复留守东京。明年,复为北府宰相。帝亲制诰词以褒宠之。以柴册恩,遥授洛京留守,益赐纯德功臣,致仕,进封丰国王。  坐子胡睹首与重元乱,伏诛,年七十三。胡睹在《逆臣传》。  萧蒲奴,字留隐,奚王楚不宁之后,幼孤贫,佣于医家牧牛。伤人稼,数遭笞辱。医者尝见蒲奴熟寐,有蛇绕身,异之。  教以读书,聪敏嗜学。不数年,涉猎经史,习骑射。既冠,意气豪迈。  开泰间,选充护卫,稍进用。俄坐罪黥流乌古部。久之,召还,累任剧,迁奚六部大王,治有声。  太平九年,大延琳据东京叛,蒲奴为都监,将右翼军,遇战蒲水。中军少却。蒲奴与左翼军夹攻之。先据高丽、女直要冲,使不得求援,叉败贼于手山。延琳走入城。蒲奴不介马而驰,追杀余贼。已而大军围东京,蒲奴讨诸叛邑,平吼山贼,延琳坚守不敢出。既被擒,蒲奴以功加兼侍中。  重熙六年,改北阻卜副部署,再授奚六部大王。十五年,为西南面招讨使,西征夏国。蒲奴以兵二千据河桥,聚巨舰数十艘,仍作大钩,人莫测。战之日,布舟于河,绵互三十余里。  遣人伺上流,有浮物辄取之。大军既失利,蒲奴未知,适有人木顺流而下,势将坏浮梁,断归路,操舟者争的致之,桥得不坏。  明年,复西征,悬兵深入,大掠而还,复为奚六部大王。  致仕,卒。  耶律蒲古,字提隐,太祖弟苏之四世孙。以武勇称。统和初,为涿州刺史,从伐高丽有功。开泰末,为上京内容省副使。  太平二年,城鸭绿江,蒲古守之,在镇有治绩。五年,改广德军节度使,寻迁东京统军使。莅政迁肃,诸部慑服。九年,大延琳叛,以书结保州。夏行美执其人送蒲古,蒲古入据保州,延琳气沮。以功拜惕隐。  十一年,为子铁骊所弑。  夏行美,渤海人。太平九年,大延琳叛,时行美总渤海军于保州。延琳使人说欲与俱叛,行美执送统军耶律蒲古,又诱贼党百人杀之。延琳谋沮,乃婴城自守,数月而破。以功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锡赍甚厚。明年,擢忠顺军节度使。  重熙十七年,迁副部署,从点检耶律义先讨蒲奴里,获其酋陶得里以归。致仕,卒。上思其功,遣使祭于家。  论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方其擒延琳,定辽东,一时诸将之功伟矣。宜其抚剑抵掌,贾余勇以威天下也。萧孝穆之谏南侵,其意防何其弘远欤,是岂瞋目语难者所能知哉!至论移风俗为治之本,亲烦碎为失大臣体,又何其深切著明也。  为‘国宝臣’,宜矣。孝先预弑仁德之谋,犹依城社以逃熏灌,为国巨蠹,虽功何议焉。”

【版权声明】

《卷七十九 列传第十七-辽史》内容来自网络或者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四字成语大全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卷八十一 列传第十九-辽史

卷八十一 列传第十九 耶律庶成弟庶箴箴子蒲鲁杨皙耶律韩留杨佶耶律和尚耶律庶成,字喜隐,小字陈六,季父房之后。父吴九,检校太师。 庶成幼好学,书过目不忘。善辽、汉文字,

本纪第十七 仁宗下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七 仁宗下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八 英宗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八 英宗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七 仁宗下

延祐元年春正月丁亥,授前中书右丞刘正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庚子,江浙行省左丞高珪为中书参知政事。丁未,诏曰:惟天惟祖宗眷佑有国,朕自即位于今四年。比者,阴阳失和,灾异屡见,岂朕修协之未至欤?抑官吏未选,而政令之或乖欤?思以回天心、召和气,侧身修行。实切朕衷。庸敕有司,务共乃职,爰布维新之令。诞敷济众之仁。可改皇庆三年为延祐元年。所有合行事理,条列于后:一,上都、大都差税,自延祐元年蠲免二年;一,曾经赈济灾户,免延元年差税;一,内外一切不急之役,截日停罢;一,普免百姓欠负钱粮;一,流民所至,有司勤加存恤,复免差役三年,原抛田产,尽行给复;一,除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仆杀主及强盗、伪造宝钞、官吏侵盗钱粮,不在原宥外,其余一切罪犯,并行释放,一,湖广、云南叛蛮如能侮过,即与免罪。

於戏!以实应天,爰聿新于庶政,用孚有众,同保合于太和。咨尔多方。体予至意。庚戌,右丞相秃忽再等以灾变,乞罢黜,不允。

二月甲戌,侍御史赵世延为中书参知政事。壬午,右丞相秃忽鲁罢,阿散为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癸未,中书参知政事高珪罢为集贤大学士。

三月癸卯,暹国来贡方物。丙午,封驸马阿鲁秃为赵王。戊申。车驾幸上都。癸丑,中书参知政事察罕致仕。是月,沅州徭贼蒲狗、向金朝等来降。

闰三月丁丑,马八儿国来贡方物。

夏四月己酉,敕郡县官勤职者,赐币帛。以铁木迭儿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立回回国子监。是月,皇后宏吉剌氏崩。五月戊寅,京兆府为许衡建鲁斋书院,降玺书旌之。

六月戊子,召河南行省左丞相卜伶吉歹至京师,封为河南王。

秋七月庚午,开下番市舶禁。是月,遣使赐高丽国宋秘阁书籍一万七千卷。

八月戊子,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己巳,复以铁木迭儿为中书右丞相,阿散为左丞相。罢陕西行御史台。

冬十月戊申,复甘肃屯田,立沙、瓜等处屯储总管万户府。庚戌,遣张驴经理江南田赋。

十一月戊辰,通政使萧拜住为中书右丞。辛未,翰林学士承旨答失蛮知枢密院事。癸酉,前中书右丞相秃忽鲁知枢密院事。

十二月己亥,敕中书省,孔子五十三代孙当袭衍圣公者,以名闻。庚子,复以翰林学士承旨李孟为中书平章政事。

二年正月乙亥,遣宣抚使分十二道,问民疾苦,黜陟官吏。命中书臣分领庶务。禁南人贩买妻子为驱。是月。黄圣许复叛,陷忠州。

二月己卯朔,会试进士于礼部。壬丈,云南王老的来朝。

三月己卯,廷试进士,赐忽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及第、出身有差。庚午,上皇太后尊号曰仪天兴圣慈仁明懿寿元合德泰宁福庆后皇太后。免延祐二年四月初一日以前百姓拖欠课税,官吏失陷短少钱粮,亦与免征。丁丑。中书平章政事张驴出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夏四月戊寅朔,日有食之。辛巳。赐进十恩荣宴于翰林院。辛丑,赐会试下第举人从七品官致仕,及教授、学正、山长等有差,后不为例。乙巳,车驾幸上都。丙午,封诸王察八儿为汝宁王。五月戊申朔,复立陕西行御史台。乙丑,秦州成纪县山移,陷没民居。甲戌,授宦者续元晖昭文馆大学士。

六月戊戌,河决郑州。丙午,缅国王进其子脱剌合来贡方物。

秋七月乙卯,赣州贼蔡五九等作乱,自称洞王。己丑,命铁木迭儿总宣政院事,诏谕中外。

八月丙戌,蔡五九陷汀州宁化县,僭号蔡王,遣江浙行古平章政事张驴等讨之。己丑,车驾至自上都。乙未,以蔡五九之乱。罢江浙经理田赋及冒括田租。壬寅,诏江浙行省印《农桑辑要》万部,颁行各路。旌表贵州达鲁花赤相兀孙妻脱脱真死节。

九月丁未,敕吏部尚书王居仁鞠张驴括江浙田租,通死九人之罪。壬戌,蔡五九伏诛。

冬十月丁丑,封托忽赤为威宁郡王,忽儿赤帖木儿不花为赵国公。庚辰,淮西廉访使郭贯为中书参知政事。壬午,有事于太庙。乙未,以同知枢密院事帖木儿脱知枢密院事。授白云宗道人沈明仁荣禄大夫、司空。丁酉,加铁木迭儿太师。癸卯,八百媳妇蛮来贡驯象。

十一月丙午,彗星见。辛未,以星变。赦天下,免民间拖欠差税,大都、上都、兴和三路免差税三年,其余路分轻重减免有差。甲戌,封武宗长子和世王束为周王。左丞相阿散等以星变,乞罢黜。帝曰:“此朕之过,岂卿等所致,其复乃职。苟政有差廖,勿惮更改,以安百姓。”

十二月庚寅,旌表汀州宁化具民赖禄孙孝行。日月,广东黎贼陷横州永淳县,杀达鲁花赤。

三年春正月乙巳,特授昔宝赤合剌合孙、达鲁花赤脱欢全紫光禄大夫、太尉。丙午,封前左丞相忽鲁答儿寿国公。辛酉,以同知枢密院事买闾知枢密院事。是月,高丽国王王焘来朝。

二月戊寅,命湖广行省谕安南,归占城国王。

三月辛亥,授高丽世子王昉开府仪同三司,封沈王。加将作院使吕天麟大司徒。甲寅,命中书右丞萧拜住等护送周王和世王束之云南。癸亥,车驾幸上都。是月,德庆路徭叛。

夏四月壬午,敕卫辉、昌平官吏修殷比干、唐狄仁杰祠。庚子,上都留守憨剌合儿知枢密院事。

五月辛亥,江西行省右丞斡赤为典瑞院使、大司徒。庚申,大都留守伯铁木儿、中书右丞萧拜住并为中书平章政事,左丞阿里海牙为右丞,参知政事郭贯为左丞,多议不花为参知政事。

六月乙亥,封孟子父为邾国公,母为邾国宣献夫人。丙子,横、融、宾、柳等州徭叛。己卯,诏谕百官各勤其职,毋隳废庶政。

秋七月壬子,命御史大夫伯忽、脱欢答剌罕整治台纲,仍诏谕中外。乙卯,封月鲁帖木儿为保恩王。丙寅,燕帖木儿知枢密院事。

八月癸酉,兵部尚书乞塔为中书参知政事。己卯,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辛丑,中书左丞郭贯罢为集贤大学士,集贤大学士王毅为中书左丞。

冬十月辛未,江南行台侍御史高昉为中书参知政事。壬申,有事于太庙。是月,周王和世王束至延安,陕西行省左丞相阿思罕、平章政事塔察儿、行台御史大夫秃鲁卜、御史中丞脱欢与周王常侍教化等奉和世王束举兵反。

十一月壬寅,命监察御史监治岭北行省。乙巳,改澧州路安抚司为安定军民府。

十二月庚午,知枢密院事秃忽鲁为陕西行省左丞相。丁亥,立皇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兼中书令、枢密使。以同知枢密院事床兀儿知枢密院事。

四年春正月戊申,诏曰:朕仰惟太祖皇帝圣训。若曰应天顺人,惟以至诚,保安天下,宣遵正道,重念列圣继承丕祚,我世祖皇帝混一之初,顾予菲德,惧勿克荷,不遑宁处。比者和世王束年幼,听信佥人阿思罕等谋为不轨,构乱我家,已为陕西行省行台管军官等将叛贼阿思罕、教化、彻里哥思等斩首以徇。其同谋及协从者,欲一概加诛,有所不忍。宜推旷荡之恩,开以自新之路。可大赦天下。凡常赦所不原者,罪无轻重,咸赦除之。若有避罪进从逆党窜匿者,赦书到日,限百日内出首,与免本罪。限外不首。复罪如旧。敢以赦前事告讦者,以其罪罪之。

乙卯,叫囊宁王按灰代辽王脱锐镇云南。丙辰,知枢密院事完者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亨。

闰月壬申,流魏王阿木哥于耽罗,寻移大青岛。庚辰,晋封镇远王孛罗为冀王。丙戌,诏曰:朕荷上天之鸿禧,纂列圣之丕绪。比承皇太后慈训,若稽世祖皇帝成宪,深惟国本,宜建储嗣。亲王、大田询谋佥同,皇子硕德八剌地居嫡长,天锡仁孝,可以主重器,奉宗祧。已于延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曰,授以金宝,立为皇太子,中书令、抠密使一如旧制。因前盛典,庸布新条:一,勉励学枝,以作人才,一,劝课农桑,耕作以时;一,免探马赤军人合纳粮税;一,经行屯戍军马勿骚扰百姓;一,免各路差税有差;一,停罢内外不急之役;一,免征应合追赔系官钱粮;一,存恤鳏寡孤独,一,岳渎、帝王、忠臣烈士,除常祀外,长吏择日致祭。於戏!万国以贞,允属元良之重;四方其训,永建太平之基。咨尔市民,体予至意。辛卯,封别帖木儿为汾阳王。

二月甲辰,敕州县复置杜仓。

三月辛卯,车驾幸上都。甲午,高丽国遣使来献方物。

夏四月壬寅,加太常礼仪院使拜住大司徒。戊申,答合孙寇边,吴王秃烈纳等败其众于和怀。己未,翰林学士承旨忽都鲁儿迷失、刘赓等译《大学衍义》以进,敕翰林学土阿柃帖木儿,以国语译之。

五月辛未,授上都留守阔阔出开府仪同三司、大司徒。乙亥,封郓国大长公主忙哥台为皇姑大长公主。壬午,翰林学士承旨赤因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政事,平章政事兀伯都剌罢为集贤大学士。己丑,中书左丞阿里海涯为中书平章政事,参知政事乞塔为中书右丞,高昉为中书左丞,参议换住、张思明并为参知政事。

六月戊申,铁木迭儿罢,左丞相阿散为中书右丞相。己酉,兀伯都剌复为中书平章政事。壬子,中书参知政事张思明罢为工部尚书,工部尚书王桂为中书参知政事。丁巳。安南国来贡方物。

秋七月乙亥,中书平蕈政事事孟罢为翰林学上承旨,江浙行省左丞王毅为中书平章政事。壬午,特授中卫亲军都指挥使勃兰奚为太尉。己丑,成纪山崩,压死居民。

八月丙申。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丙寅,宣徽使伯答沙为中书右丞相,阿散改左丞相。故事右丞相必用蒙古勋臣,阿散回回人,遂固辞,帝允之。

冬十月甲午朔,有事于太庙。壬寅,遣御史大夫伯忽、参知政亨王桂陕西岳镇,并赈成纪县灾民。

十一月己卯,浚扬州运河。辛卯,以高丽国王王焘为开府仪同三司、驸马、高丽国王。

十二月乙巳,置詹事院。以郭贯为太子詹事。丁巳,秃满迭儿知枢密院事。特授晋王府长吏按摊出金紫光禄大夫,封鲁国公。

五年春正月丙子,安南国来贡方物。丁亥,会试进士于礼部。加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买住大司农、鲁国公。

二月癸巳朔,日有食之。丁酉,封诸王晃火帖木儿为喜王,秃满帖木儿为武平王。

三月戊辰。廷试进士,赐忽都达儿、霍希贤等五十人及第、出身有差。乙亥,特授安远王、驸马丑汉开府仪同三司、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加晋王府内史拾得闾荣禄大夫,封桓国公。

夏四月壬辰,安吉王乞台普济卒。己亥,耽罗猎户成金等作乱,敕高丽国王讨之。庚戌,侍御史敬俨为中书参知政事。戊午,车驾幸上都。

五月辛酉朔,八番顺元蛮酋来献方物。丁卯,御史中丞赤列赤为中书右丞。己卯,陇西县山崩,压死居民。

六月乙巳,妖人赵子玉等谋往高丽迎魏王阿木哥为乱,事觉伏诛。

秋七月己未朔,加宦者李邦宁开府仪同三司。辛酉,遣吏部尚书卜颜、必阇赤买闾使高丽,贡问魏王阿王哥及耽罗叛状。壬申,诸王也舍、失刺吉等,坐附叛王不里牙敦,持两端,流也舍于江西,失刺吉于湖广。壬午,罢河南行省左丞陈英等所括民田。

八月庚子,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癸亥,大司农买住进司农丞苗好谦所撰《载桑图说》使印千本散之民间。丙寅,广酉蛮酋黄法扶、何凯等来献方物。丁卯,中书右丞亦列赤为平章政事,左丞高昉为右丞,参知政事换住为左丞,吏部尚书燕只干为参知政事。丙戌,佥太常礼仪院事狗儿为中书参知政事。丁亥,立行宣政院于杭州。

冬十月己丑,播州南宁蛮酋洛麽叛,敕恩州守臣换住哥招谕之,洛麽来献方物。甲午,有事于太庙。

十一月己巳,以同知枢密院事忠嘉知枢密院事。

十二月壬辰,特授集贤大学士脱列大司徒。

六年春正月丁已朔,暹国来贡方物。癸酉,特授同知徽政院事丑驴答剌罕金紫光禄大夫、太尉。己卯,广东徭贼赵郎庚等作乱,敕江西行省讨之。是月,前中书右丞尚文为太子詹事。

二月丁亥朔,日有食之。丁酉,云南阇里爱俄、永昌蒲蛮阿八剌等并叛,敕云南行省讨之。

三月丁巳,以天寿节释重囚一人。辛酉,召见太子詹事尚文于嘉禧殿之后阁。帝谓太保曲出曰:“是世祖皇帝效力人也。”又诏文曰:“托汝善辅太子,有言勿吝,此朕意也。”丙寅,待授翰林学士承旨八儿思不花开府仪同三司、大司徒。己巳,晋封保恩王月鲁帖木儿为恩王。

及四月庚子,车驾幸上都。铁木迭儿为太子太师。

五月丙子,加安南国王陈益稷开府仪同三司。是月,云南行省左丞朵儿只讨永昌南窝清蛮,大败之,其酋阿良等降。

六月癸丑,以羽林军万人隶东宫。

秋七月丙辰,缅国来贡方物。来安路部官岑世兴叛,赐玺书招谕之。壬戌,以者连怯耶儿万户府隶东宫,置右率卫府。甲戌,皇姊各国大长公主作佛事,擅释全宁路重囚二十七人。敕按问全宁官吏阿纵不法,仍追囚还狱。

八月甲申,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张思明为中书参知政事。庚子,车驾至自上都。

闰八月壬申,太博、御史大夫伯忽为大师。

九月甲申,徽政使朵带为太傅,中书参议钦察为中书参知政事。癸卯,诏四宿卫以贪污受刑夺职不叙者,勿令入禁庭。

冬十月乙卯,诏严鞠白云宗道士沈明仁奸恶。戊午,遣中书右丞相伯答沙授皇太子玉册。辛酉,札鲁忽赤铁木儿不花为御史大夫。

十一月丙子,诏曰:朕惟世祖里帝宪章,隆古垂裕,万世灼然,垂训豫建嫡嗣。是以协谋佥同,立皇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若稽册命,属当举行,于今十月七日授以玉册,大庆礼成。於戏!天地之德,宗社之灵,国本既崇,人心攸系。咨尔有众,体予至怀。

十一月辛卯,木邦路蛮酋带邦作乱,敕云南行省招抚之。乙巳,秘书卿苫思丁为大司徒。

十二月壬戌,命皇大子参决国事。封宋儒周颐为道国公。壬申,中书平章政事王毅以亲老致仕,许之,仍赐其父币帛。

七年春正月辛巳朔,司天监奏,是日日食。帝斋居损膳,辍朝贺。既而不食。癸未,帝御大明,受诸王百官贺。丁亥,帝不豫。辛丑,崩于光天官,年三十有五,在位九年。癸卯,葬起辇谷。

三月乙未,上尊谥曰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国语曰普颜笃皇帝。

史臣曰:“仁宗孝慈恭俭,不迩声色,不殖货利。侍宗戚勋旧,始终以礼,大臣亲老,时加恩赍。有司奏大辟,辄恻怛移时,晋宁侯甲兄弟五人,俱坐法死,帝悯之,宥一人以养其父母。崇尚儒学,兴科举之法,得士为多,可谓元之令主矣。然受制母后,嬖幸之臣?见权用事,虽稔知其恶,犹曲贷之。常问右丞相阿散曰:‘卿日行何事。’对曰:‘臣等奉行诏旨而已。’帝曰:‘祖宗遣训,朝廷大法,卿辈狁不遵守,况朕之诏旨乎。’其切责宰相如此。有君而无臣,惜哉!”

【版权声明】

《本纪第十七 仁宗下》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纪第十九 泰定帝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九 泰定帝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七 地理五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十七 地理五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六 地理四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十六 地理四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七 地理五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领路二十二、府一、州二。属州二十四,县九十六。陆站一百八十处,水站八十二处。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

杭州路。上。宋杭州,属浙西路。宋高宗南波都之,为临安府。至元十三年,平宋,置两浙大都督府,又置浙西宣慰司于临安。未几,罢大都督府,立行尚书省。十五年,改杭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徙江淮行省于杭州,改江浙行省。二十三年,复徙行省于杨州。二十六年,仍徙杭州。本路旧领钱塘、仁和、余抗、临安、新城、富阳、盐官、于潜、昌化九县。后升盐官县为州。户三十六万八百五十,口一百八十三万四千七百一十。至元二十七年钞籍。领司二:

左、右录事司。宋迁都杭州,设九厢。元至元十四年,分为四隅录事司。泰定二年,并为左、右二司。元统二年,复立杭州四隅录事司。

县八:

钱塘,上。仁和,上。与铙塘分治城内。余杭,中。临安,中。有青山务。新城,中。富阳,中。于潜,中。昌化。中。有{穴手}口巡检司。

州一:海宁州。中有硖石务。宋盐官县。元贞元年,升为州。天历二年改海宁州。

湖州路。上。宋湖州,属浙西路。至元十三年,升湖州路总管府。旧领乌程、武康、归安、安吉、长兴、德清六县。后升长兴县为州。户二十五万四千三百四十五。钞籍阙,用至顺钱粮数。

领司一:录事司。旧设东西南北四厢。至元十三年,立总督四厢。十四年,改录事司。

县五:

乌程,上。归安,上。与乌程皆为倚郭。安吉,中。德清,中。武康。中。

州一:

长兴州。中。宋故县。元贞元年,升为州。嘉兴路。上。宋嘉兴府,属浙西路。至元十四年,升嘉兴路总管府。旧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四县。后升华亭县为府,升海盐、崇德县为州。户四十二万六千六百五十六,口二百二十四万五千七百四十二。领司一:

录事司。旧置厢官。至元十四年,改录事司。

县一:

嘉兴。上。倚郭。有风泾白牛务、魏塘务。

州二:

海盐州。中。有澉浦务。宋海盐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崇德州。中。宋崇德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平江路。上。宋平江府,属浙西路。至元十三年,升平江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徙浙西宣慰司于本路。旧领吴、长洲、昆山、常熟、吴江、嘉定六县。后升昆山、常熟、吴江、嘉定俱为州。户四十六万六千一百五十八,口二百四十三万三千七百。领司一:

录事司。

县二:

吴县。上。倚郭。长洲。上。倚郭。

州四:

昆山州。中。宋昆山县。元贞元年,升为州。皇庆二年,徙州治于太仓。

常熟州。中。宋常熟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吴江州。中。宋吴江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嘉定州。中。宋嘉定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常州辂。上。宋常州,属浙西路。至元十四年,升常州路总管府。旧领晋凌、武进、无锡、宜兴四县。后升宜兴县为府,无锡县为州。户二十万九千七百三十,口一百二万一十一。领司一:

录事司。

县二:

晋陵,中。倚郭。武进。中。倚郭。

州二:

宜兴州。中。宋宜兴县。至元十五年,升宜兴府。二十年,仍为县。二十一年,复升为府,仍置宜兴县隶之。元贞元年。降为州,省宜兴县入木州。

无锡州。中。宋无锡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镇江路。下。宋镇江府,属浙西路。至元十三年,升镇江路总管府。户十万三千三百一十五,口六十二万三千六百四十四。领司一:

录事司。

县三:

丹徒,中。倚郭。丹阳,中。金坛。中。

建德路。上。宋建德府,属浙西路。至元十三年,置建德府安抚司。十四年。改建德路总管府。户十万三千四百八十一,口五十万四千二百六十四。领司一:

录事司。

县六:

建德,中。倚郭。有神泉监,宋置以铸铜钱,后废。元复置,后又废。淳安,中。遂安,下。桐庐,中。分水,中。寿昌。中。有西坞寨。

松江府。宋华亭县,为嘉兴府属县。至元十四年,升为华亭府,仍隶嘉兴路。十五年,改松江府,直隶行省。户十六万三千九百三十一。至顺钱粮数。领县二:

华亭,上。倚郭。至元十五年置。上海。上。本华亭县地,名华亭海,宋时商贩云集,又曰上海市,至元二十八年,置上海县。

江阴州。上。宋江阴军,属浙西路。至元十二年,依旧置军,行安抚司事。十四年,升为江阴路总管府。二十八年,降为州,隶常州路。后直隶行省。旧领江阴一县,省入本州。户五万三千八百二十,口三十万一百七十七。

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旧治婺州。大德六年,移治庆元。

庆元路。上。宋庆元府,属浙东路。至元十三年,置宣慰司。明年,改为庆元路总管府。至治三年,复庆元路,未知何时省罢。旧领鄞、慈溪、奉化、象山、定海、昌国六县。后奉化、昌国二县俱升为州。户二十四万一千四百五十七,口五十一万一千一百五十三。领司一:

录事司。

县四:

鄞县,上。倚郭。有小溪镇巡检司,本唐之光溪镇。象山,中。慈溪,中。定海。中。

州二:

奉化州。下。宋奉化县。元贞元年,升为奉化州。

昌国州。下。宋改唐翁山县为昌国县。至元十四年,升为州,仍置昌国县隶之,后省县入本州。

衢州路。上。宋衢州,属浙东路。至元十三年,升衢州路总管府。户十万八千五百六十七,口五十四万三千六百六十。领司一:

录事司。

县五:

西安,中。倚郭。龙游,上。有陈村营。至元中立。江山,下。宋改礼贤县。元初,复旧名。有任山营,在仙霞关。常山,下。宋改唐常山县为信安。元仍复旧名。有草萍营,至元二十一年立。开化。中。

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婺州路。上。宋婺州。属浙东路。至元十三年,升婺州路总管府。旧领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永康、武义、浦江七县。后升兰溪县为州。户二十二万一千一百一十八,口一百七万七千五百四十。领司一:

录事司。

县六:

金华,上。倚郭。东阳,上。义乌。上。永康,中。武义,中。浦江。中。

州一:

兰溪州。宋兰溪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绍兴路。上。宋绍兴府,属浙东路。至元十三年,改绍兴路总臂府。至正十六年,称江南行御史台治绍兴。旧领会稽、山阴、嵊、诸暨、上虞、余姚、萧山、新昌八县。后升余姚、诸暨二县为州。户一十五万一千二百三十四,口五十二万一千五百八十八。领司一:

录事司。

县六:

山阴,上。倚郭。会稽,中。倚郭。上虞,上。萧山,中。嵊县,上。宋改剡县为嵊县,取四山为嵊之义。新昌。中。宋以枫桥镇置义安县,又改新昌。

州二:

余姚州。下。宋余姚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诸暨州。下。宋诸暨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温州路。上。宋温州,又升瑞安府,属浙东路。至元十三年,置温州路总管府。旧领永嘉、瑞安、乐清、平阳四县。后升瑞安、平阳二县为州。户十八万七千四百三,口四十九万七千八百四十八。领司一:

录事司。

县二:

永嘉,上。倚郭。乐清。下。

州二:

瑞安州,下。宋瑞安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平阳州。下。宋平阳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台州路。上。宋台州,属浙东路。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台州路总管府。旧领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五县。后升黄岩县为州。户十九万六千四飞一十三,口一百万三千八百三十三。领司一:

录事司

县四:

临海,上。倚郭。仙居,上。宁海,上。天台。中。

州一:

黄岩州。下。宋黄岩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处州路。上。宋处州,属浙东路。至元十三年,升处州路总管府。户十三万二千七百五十四,口四十九万三千二百九十二。领司一:

录事司。

县七:

丽水,中。倚郭。龙泉,中。有亻开山寨。松阳,中。遂昌,中。青田,中。缙云,中。庆元。中。

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大德八年,徙治宁国。

宁国路。上。宋宁国府,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升宁国路总管府。户二十三万二千五百三十八,口一百一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领司一:

录事司。旧立四厢。至元十四年,改录事司。

县六:

宣城,上。倚郭。南陵,中。泾县,中。宁国,中。旌德。中。太平。中。

徽州路。上。宋徽州,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升徽州路总管府。旧领歙、休宁、绩溪、夥、祁门、婺源六县。后升婺源县为州。户一十五万七千四百七十一,口八十二万四千三百四。领司一:

录事司。旧设四厢。至元十四年,改置录事司。二十九年,罢。

县五:

歙县,上。倚郭。休宁,中。有五城务。祁门,中。黟县,下。绩溪。下。有西坑寨,置镇守营。

州一:

婺源州。下。宋婺源县。元贞元年,升为州。惠洽乡有巡检司。

饶州路。上。宋饶州,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升饶州路总管府。十九年,改隶隆兴行省。旧领鄱阳、余干、浮梁、乐平、德兴、安仁六县。后升乐平、浮梁、余千三县俱为州。户六十八万二百三十五,口四百三万六竿千五百七十。领司一:

录事司。旧设三厢,至元四年改置。

县三:

鄱阳,上。倚郭。德兴,上。安仁。中。

州三:

余干州。中。宋余干县。元贞元年,长为州。

浮梁州。中。宋浮梁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乐平州。中。宋乐平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江南诸道行御史台。

集庆路。上。宋江宁府,又改建康府,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改建康路。十五年,立江淮行中书省,后徙于杭州,改江浙行省。二十三年,徙江南行御史于建康。天历二年,以文宗潜邸,改建康路为集庆路。旧领上元、江宁、溧阳、溧水、句容,后升溧水、溧阳二县俱为州。户二十一万四千五百三十八,口一百七万二千六百九十。领司一:

录事司。

县三:

上元,中。倚郭。江宁,中。倚郭。句容。中。

州二:

溧水州。中。宋溧水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溧阳州。中。宋溧阳县。至元十四年,改为溧州。十五年,升为溧州府。十六年,改溧阳路,领录事司并溧阳县。二十八年,罢路。止存溧阳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太平路。下。宋太平府,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升为太平路总管府。户七万六千二百二,口四十四万六千三百七十一。领司一:

录事司。旧设四厢。至元十四年,改置。

县三:

当涂,中。倚郭。芜湖,中。繁昌。下。

池州路。下。宋池州,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升池州路总管府。户六万八千五百四十七,口三十六万六千五百六十七。领司一:

录事司。

县六:

贵池,下。倚郭。青阳,下。建德,下。铜陵,下。石埭。中。东流。下。

信州路。上。宋信州,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升为信州路总管府。旧领上饶、玉山、弋阳、贵溪、铅山、永丰六县。后升铅山县为州,直隶行省。户四十三万二千二百九十,口六十六万二千二百一十八。领司一:

录事司。

上饶,中。倚郭。玉山,中。弋阳,中。有宝丰场,宋之旧县,后裁。元置榷场。贵溪,中。永丰。中。

广德路。下。宋广德军,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升为广德路总管府。五万六千五百一十三,口三十三万九千七百八十。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二十八年罢。

县二:广德,中。倚郭。建平。中。

铅山州。宋铅山县,属信州。至元二十九年,升为州,直隶行省。割上饶县之乾元、永乐二乡,弋阳之新政、善政二乡来属。户二万六千三十五,口阙。

福建等处行中书省,领路八、属州二。属县四十六。

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

福州路。上。宋福州,属福建路。至元十五年,为福州路总管府。十七年,置福建行省于本路。是年,徙于泉州。十八年,复徙于本路。十九年,又回泉州。二十二年,罢行省,置福建道宣慰司。后罢宣慰司,复立行省于本州。大德二年,又置宣慰司都元帅府,罢行省,隶江浙行省。至正十六年,复置福建等处行中书省。本路旧领闽、侯官、福清、连江、古田、永泰、长溪、永正、闽清、宁德、怀安、长乐、福安十三县。后升长溪县为福宁州,析宁德、福安隶之,又升福清县为州。户七十九万九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八十七万五千一百二十七。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十五年,行中书省于府城十二厢,分四隅,置录事司。十六年,并其二,置东西二司。二十年,复并为一。

县九:

闽县,中。倚郭。侯官,中。倚郭。怀安,中。古田,上。闽清,中。长乐,中。连江中。罗源,中。永福。中。

州二

福清州。下。宋福清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福宁州。上。宋长溪县。至元二十三年,升为州。领县二:

宁德,中。福安。中。

建宁路。下。宋建宁府,属福建路。至元十六年,改建宁路总管府。户一十二万七千二百五十四,口五十万六千九百二十六。领司一:

录事司。

县七

建安,中。倚郭。瓯宁,中。倚郭。浦城。中。建阳,中。宋建阳县,又改嘉禾。元复旧名。崇安,中。松溪,下。政和。下。

泉州路。上。宋泉州,属福建路。至元十四年,置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十七年,改为行中书省,置泉州路总管府。是年。又徙泉州行省于隆兴。大德元年,以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治泉州,后罢。户八万九千六十,口四十五万五千五百四十五。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十五年。置南北二司。十六年,并为一。

县七:

晋江,中。倚郭。南安,中。惠安,下。同安,下。永春,下。安溪,下。德化。下。

兴化路。下。宋太平军,寻改兴化军,属福建路。至元十四年,升兴化路总管府。户六万七千七百三十九,口三十五万二千五百三十四。领司一:

录事司。

县三:

莆田,中。倚郭。至元十一年,割左右两厢属录事司。仙游,下。兴化,下。宋析莆田县地置兴化,移军治于此县。后复徙治莆田。邵武路。下。宋邵武军,属福建路。至元十三年,升为邵武路总管府。户六万四千一百二十七,口二十四万八千七百六十一。领司一:

录事司。

县四:

邵武,中。倚郭。光泽,中。泰宁,中。建宁。中。延平路。下。宋南剑州,属福建路。至元十五年,升为南剑路总管府。延祐元年,改南剑路为延平路。户八万九千八百二十五,口四十三万五千八百六十九。领司一:

录事司。

县五:

南平,中。倚郭。宋剑浦县。延祐元年,改为南平。尤溪,中。沙县。中。顺昌,中。将乐。中。

汀州路。下。宋汀州,属福建路。至元十五年,升为汀州路总管府。户四万一千四百二十三,口二十三万八千一百二十七。领司一:

录事司。

县六:

长汀,中。倚郭。宁化,中。清流,下。宋旧县。绍定中废。至元中,复置。连城,下。宋莲城。至元中,改为连城。上杭,下。武平。下。

漳州路。下。宋漳州,属福建路。至元十八年,升为漳州路总管府。旧领龙溪、漳浦、龙岩、长泰四县。至治间,以龙溪、漳浦、龙岩三县地僻远难治,析其地置南胜县,后改南靖。户二万一千六百九十五,口十万一千三百六。屯田一百五十顷。领司一:

录事司。

县五:

龙溪,下。倚郭。漳浦。下。龙岩,下。长泰。下。南靖。下。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领路十、州,属州十三,属县七十六。

江西湖东追市政廉访司。

龙兴路。上。宋隆兴府,属江南西路。至元十二年,置行都元帅府及安抚司。十四年,改元帅府为江西道宣慰司,本路为总管府,置行中书省。十五年六月,并隆兴省于福建,其宣慰司,除额设员数外,余并罢去。七月,复以塔出等行中书省于赣州。十六年,移赣州行省还隆兴。十七年,又并泉州行省于隆兴。十九年,并江西、福建行省为一,罢宣慰司,隶皇太子位。十一月,以袁州、饶州、兴国军复隶隆兴省。二十一年,改隆兴路为龙兴路。二十七年,移行省于吉州。后复还本路。旧领南昌、新建、奉新、丰城、分宁、靖安、武宁、进贤八县。后升丰城县为富州,析武宁、分宁二县隶宁州,又以武宁还隶本路。户三十七万一千四百三十六,口一百四十八万五千七百四十四。至元二十七年钞数。领司一:录事司。宋分置九厢。至元十三年废城内六厢,置录事司。

县六:

南昌,上。倚郭。至元二十年,割录事司所领城外二厢、东西两关来属。新建,上。倚郭。进贤,中。奉新,中。靖州,中。武宁。中。至元二十三年,置宁州,领武宁、分宁二县。大德五年,改武宁县隶本路。

州二:

富州。上。宋丰城县,隶隆兴府。至元二十三年,升为州。

宁州。中。至元二十三年,于武宁县置宁州,武宁为倚郭县。大德八年,析武宁,直隶本路。徒州治于分宁。领县一:

分宁。宋属隆兴府。至元二十三年,改隶宁州。

吉安路。上。宋吉州,属江南西路。至元十四年,升吉州路总管府。皇庆元年,改为吉安路。旧领庐隆、吉水、安福、太和、龙泉、永新、永丰八县。后升吉水、安福、太和、永新四县俱为州。至顺间,又析永新州地置永宁县。户四十四万四千八十三,口二百二十二万四百一十五。领司一:

录事司。

县五:

庐陵,上。倚郭。永丰,上。万安,中。龙泉,中。永宁,下。本永新县地。至顺间,分置永宁县。

州四:

吉水州。中。宋吉水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安福州。中。宋安福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太和州。下。宋太和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永新州。下。宋永新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瑞州路。上。宋瑞州,属江南西路。至元十四年,升瑞州路。旧领高安、上高、新昌三县。后升新昌县为州。户十四万四千五百七十二,口七十二万二千三百二。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十四年置。

县二:

高安,上。倚郭。上高。中。至正九年,罢本县长官司。

州一:

新昌州。下。宋太平兴国六年,析高安县地置新昌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袁州路。上。宋袁州,属江南西路。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总管府,隶湖南行省。十九年,改隶江西行省。旧领宜春、分宜、萍乡、万载四县。后升萍乡县为州。户十九万八千五百六十三,口九十九万二千八百一十五。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十三年,置兵马司。十四年,改录事司。

县三:

宜春,上。倚郭。分宜,上。万载。中。

州一:萍乡州。中。宋萍乡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临江路。上。宋临江军,属江南西路。至元十三年,隶江西行都元帅府。十四年,升临江路总管府。旧领清江、新淦、新喻三县。后升新淦、新喻二县为州。户十五万八千三百四十八,口七十九万一千七百四十。领司一:

录事司。宋隶都监司。至元十三年,置兵马司。十五年改。

县一:

清江。上。倚郭。

州二:

新淦州。中。宋新淦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新喻州。中。宋新喻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抚州路。上。宋抚州,属江南西路。至元十四年,升抚州路总锊府。户二十一万八千四百五十五,口一百九万二千二百七十五。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十四年,废宋三厢立。

县五:

临川,上。崇仁,上。金溪,上。宜黄,中。乐安。中。

江州路。下。宋江州,厂江南西路。至元十二年,置江东西宣抚司,治江州。十三年。改为江西大都督府,隶扬州行省。十四年,罢都督府,置江州路总管府,隶龙兴行都元帅府。后置行中书省,本路直隶焉。十六年,改隶黄蕲等路宣抚司。二十二年,复隶行省。至正十六年,又改为宣慰司都元帅府。户八万三千九百七十七,口五十万三千八百五十二。领司一:

录事司。宋都监司。至元十二年,立兵马司。十四年改。

县五:

德化,中。瑞昌,中。彭泽,中。湖口,中。德安。中。

南康路。下。宋南康军,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升南康总管,隶江淮行省。二十二年,改隶江西行省。旧领星子、都昌、建昌三县。后升建昌县为州。户九万五千六百七十八,口四十七万八千三百九十。领司一:

录事司。

县二:

星子,下。本路治所。都昌。下。

州一:

建昌州。下。宋建昌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赣州路。上。宋赣州,属江南西路。至元十四年。升赣州路总管府。旧领赣、安远、雩都、虔化、信丰、龙南、瑞金、兴国、会昌、石城十县。后升虔化县为宁都州,析龙南、安远二县隶之。升会昌县为州,析瑞金县隶之。户七万一千二百八十七,口二十八万五千一百四十八。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十五年立。

县五:

赣县,上。州治所。兴国,中。信丰,下。雩都,下。石城。下。元贞元年,以石天隶宁都。其复隶赣州年分阙。

州二:

宁都州。下。宋虔化县。后改宁都县。元贞元年,升为州。领县二:

龙南,下。以县在龙滩之南,故名。至元二十四年,并入信丰县。至大二年,复置。安远。下。至元二十四年,并入会昌县。至大二年,复置。

会昌州。下。宋会昌县。元贞元年,升为州。旧志:大德元年升宁都、会昌为州,并隶赣州路。大德乃元贞之误。

建昌路。下。宋建昌军,属江南西路。至元十四年,升为建昌路总管府。旧领南城、南丰、新城、广昌四县。后升南丰县为州,直隶行省。户九万二千二百二十三,口五十万三千三十八。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十四年,割南城置录事司。

县三:

南城,中,新城,中。广昌。中。

南安路。下。宋南安军,属江南西路。至元十四年,升南安总管府。十五年,析大庾县城之四坊,置录事司。十六年,废。户五万六百一十二,口三十万三千六百六十六。

领县三:

大庚,中。倚郭。南康,中。上犹。下。宋上犹县,又改南安。至元十六年,改永清。后复为上犹。

南丰州。下。宋南丰县,隶建昌军。至元十九年,升为州,直隶江西行省。户二万五千七十八,口一十二万八千九百。

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至元十五年置。

海北广东肃政廉访司。至元三十年,治广州。

广州路。上。宋广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三,内附。十五年,置广州路总管府。三十年,升为上路。旧领南海、番禺、增城、怀集、清远、东莞、新会、香山八县,后杯集析属贺州。户十七万二百一十六。口一百二万一千二百九十六。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十六年置,以州之东城、西城、子城并番禺、南海二海县在城民户隶之。

县七:

南海,中。倚郭。番禺,下倚郭。东莞,中。增城,中。香山,下。新会,下。清远。下。宋清县。元改清远。

韶州路。下。宋韶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三年,内附。十五年,置韶州路总管府。分曲江县城西厢地及城外三厢置录事司。二十九年,罢录事司。三十年,分赣州行院官一员。旧领曲江、乐昌、翁源、仁化、乳源五县。翁源析属英德州。户一万九千五百八十四,口一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六。领县四:

曲江。中。延祐五年,并翁源县入之。乐昌,下。仁化,下。乳源。下。

惠州路。下,宋惠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六年,升惠州路总管府,置录事司,至元二十九年,罢录事司。户一万九千八百三,口九万九千一十五。领县四:

南雄路。下。宋南雄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五年,升南雄路总管府,置隶事司。二十九年,罢录事司。户一万七百九十二,口五万三千九百六十。领县二:

保昌,下。倚郭。至元二十七年,降南雄州为保昌县。按保昌宋旧县,非因降改,殆省本州入保昌也。其复为南雄州,未知何时。始兴。下。

湖州路。下。宋潮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六年,升湖州路总管府。二十三年,复以江西等处行院副使兼广东道宣慰使司,镇潮州。旧领梅州。延祐四年,以梅州隶广东宣慰司。户六万三千六百五十,口四十四万五千五百五十。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二十一年置。

县三:

海阳,下。倚郭。潮阳,下。揭阳。下。

德庆路。下。宋德庆府,属广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广西宣慰司以兵收附,改隶广西道。十七年,置德庆路总管府。二十九年,仍改隶广东道。户一万二千七百五,口三万二千九百九十七。领县二:

端溪,下。倚郭。龙水。下。

肇庆路。下。宋肇庆府,属广南东路。至元十六年,广西宣司收附,改隶广西道。十七年,置为下路总管府。二十九年,改隶广东道。户三万三千三百三十八,口五万五于四百二十九。领县二:

高要,中。倚郭。四会。中。

英德州。下。宋英德府,属广南东路。至元十三年,收附。十五年,置英德路总管府。二十七年,罢总管府,并所属真阳、浛光二县为英德州。《翰墨全书》:元管真阳、浛光二县,今为新民员州。大德四年,复升为路,置真阳、涵光、翁源三县。延祐元年,复降为州,并真阳、含光入之。领县一:翁源。大德五年置。延祐元年,并入曲江。其复立年分阙。

梅州。下。宋故州,属广南东道。至元十六年,升梅州路总管府。二十三年,降为州,属潮州路。延祐四年,改为散州,直隶宣慰司。户二千四百七十八,口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五。领县一:

程乡。下。

南恩州。下。宋故州。至元十三年,升南恩总管府。十九年,降为散州。户一万九千三百七十三,口九万六千八百六十五。领县二:

阳江,下。阳春。下。

封州。下。宋故州。至元十三年收附。明年复叛,广西宣慰司定其乱,遂隶广西道。十七年,置封州路总管府。二十九年,降为散州。仍属东道,户二千七十七,口一万七百四十二。领县二:

封州,下。开建。下。

新州。下。宋故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六年,升新州路。十九年,降为散州。户一万一千三百一十六,口六万七千八百九十六。领县一:

新兴。下。

桂阳州。下。宋桂阳县,属连州。至元十九年,升为散州,析连州阳山县来属。为蒙古□忽都忽郡王分地。旧隶湖南道宣慰司,后复隶广东道。户六千三百五十六,口二万五千六百五十五。领县一:

阳山下。

连州。下。宋故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直隶行中书省。十七年,罢安抚司,升为连州路,隶湖南道。二十九年,改隶广东道。元贞元年,降散州。户四千一百五十四,口七千一百四十一。领县一:

连山。下。

循州。下。宋故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三年,升为循州路。二十三年,降散州。户一千六百五十八,口八千二百九十。领县三:

龙川,下。兴宁,下。长乐。下。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志第十七 地理五》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志第十五 地理三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十五 地理三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列传第十七 木华黎下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列传第十七 木华黎下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列传第十三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列传第十三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

列传第十七 木华黎下

△(速浑罕、乃燕、硕德、别里哥帖木儿、相威、撒蛮、脱脱、朵儿只、朵儿直班乃蛮台、带孙、忽图鲁、塔塔儿台)

速浑察,从太宗伐金,又从皇子阔出伐宋,攻枣阳,入郢州。太宗十一年,袭兄爵,驻于桓州西阿儿查秃之地,总燕京行省蒙古、汉军。凡他行省事,必先取决可否,而后上闻。赏罚明信,人莫敢犯。太宗尝遣使至其部,见纪纲整肃,还朝具以上闻。帝曰:“真木华黎家儿也。”速浑察严重有威,诸王使者入见,皆仓遽失辞。左右或请待以宽恕,速浑察曰:“尔言诚是也,然为政宽猛,各视乎时。今中原初附,民心未安,万一守土吏弛纵,反仍复生,悔之何及?”未几卒。延祐三年,赠宣忠同德翊运功臣,追封东平郡王,谥忠宣,余官如祖父。又进封鲁国王,改谥忠烈。

四子:曰忽林池,曰乃燕,曰相威,曰撒蛮。

宪宗以速浑察仲子乃燕好学有贤名,命袭爵国王。辞曰:“臣有兄忽林池当袭。”宪宗曰:“汝兄柔弱,恐不胜任,且汝父亦以仲子袭爵。”忽林池亦固让,乃燕顿首涕泣力辞不得命,则曰:“王爵必不敢受,上不以臣为不肖,请代兄行军国之事。”于是忽林池袭国王,事无巨细,必与乃燕谋,剖决精当,事无壅滞。

世祖在潜邸,常与论事。乃燕援据典要,世祖嘉之,因赐号曰薛禅。乃燕小心谨畏,每诲群从子弟曰:“先王百战,以启藩封,子孙何功德而坐享之?常恐不堪福禄,堕先王之业,矧骄佚乎?汝曹戒之。”及卒,世祖悲悼。至元八年,赠中奉大夫、辽东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鲁郡公。

二子:曰硕德,曰伯颜察儿。

硕德,中统初自西台入宿卫,奏对称旨。世祖谓左右曰:“硕德通敏如此,乃燕有子矣。”命典朝仪。凡宗室外戚之讼弗决者,使谳之,咸服其公允。帝尝问安童:“卿族人可继卿者为谁?”对曰:“性行淳雅,智辩明哲,无逾硕德。”帝韪之。会初设通政院,命以嘉议大夫、同知院事。

硕德奏:辽东韩拙、吉烈灭二部数入寇,宜遣近臣谕之。帝难其人,执政请即使硕德往。召问之,对曰:“先臣从太祖定天下,不避万死,以身殉国。陛下不以臣年少愚戆,傅效犬马之力,臣请行。”帝悦,赐御鞍对衣以遣之。女真旧土有水达达万户府,兵、民乏食,请赈,有司格其事不下,诉于硕德。命核有司之侵匿者,给之,全活甚众。征东元帅府道沮洳,夏行舟,冬以犬驾杷驶冰上,硕德相山川形势,除道以通往来,人便之。韩拙、吉烈灭二部居海岛,硕德檄诸万户,据其险要,遣人至岛中招谕之。于是胁从者悉降,仅戮贼首数人,余无所问。帝大悦,赐玉笠顶、连珠束带。

未几,西北诸王有异志,帝召谕硕德曰:“卿虽劳,然非卿无可为朕使者。”硕德顿首受命。及至,宣布太祖圣训及朝廷之德意,诸王皆叹服曰:“真天使也。”复命,奏西事甚悉。帝谓左右曰:“汝辈如出使,当以此人为法。”赐珠质孙衣以旌之。俄以疾卒。赠推忠宣惠宁远功臣、岭北行省中书右丞,追封鲁郡公,谥忠敏。子别里哥帖木儿。

别里哥帖木儿,早孤,其母宏吉剌氏以国书授之。性至孝,母疾,成宗遣尚医诊视,或言有刲股疗疾者,别里哥帖木儿闻之,即到肉以进,疾遂愈。

仁宗即位,擢佥通政院事。帝尝问周文王之父子及周之所以兴,别里哥帖木儿奏对甚详。帝赐以卮酒,奖谕之曰:“卿蒙古人中儒者也。”延祐四年卒,年三十三,赠河南行省中书平章政事,追封鲁国公。子朵尔直班。

相威,性厚重。喜延士大夫听其读书,至忠臣、良将,必抚案称快。

至元十一年,从伐宋。由正阳取安丰,渡江东下,会伯颜兵于润州,分三道并进。相威将左军,申明约束,江阴、华亭、澉清、上海诸城,悉望风款附。又与阿术合兵攻扬州。

十三年入觐,时海都有异志,授相威征西都元帅,使镇西边。

十四年,置行御史台于扬州,召拜行合御史大夫。上言:“陛下以臣为耳目,臣以监察御史、按察使为耳目。非其人,则臣之耳目先自闭塞,下情何以上达。”帝然之,命慎选监察御史、按察使。每除目至,必集台中僚属议可,不协公论者即罢去。相威又奏便民十五事,如:并行省,汰冗官,钤镇兵,业流民,录故宫,禁馈遗,浙盐运司隶于行省,行大司农营田司并于宣慰司,理讼分南北,公田召佃减租,革亡宋公吏之弊;皆当时要政,并见施行。先是,行省平章阿理伯言:“有罪者,乞与台臣同问。”相威奏:“行省断罪,以意出入,行台何由举正。宜从行省问讫,然后体察为宜。”从之。浙东盗起,宣慰使昔里伯之弟阿速与王权府等纵兵俘掠平民,相威遣御史商琥阅治,得释者以数千计。奏执背里伯治其罪。寻又敕相威检核阿里海牙、忽都帖木儿等俘不三万二千余人,尽释之。

十六年,入觐,会河南行省左丞崔斌劾平章阿合马不法事,帝使相威与枢密副使博罗至大都鞫之,阿合马称疾不出。博罗欲还,相威厉声曰:“吾奉旨来,若敢抗旨耶?”令舆疾对簿,首责数事,皆引伏。既而诏释阿合马不问,仍褒谕相威使还行台。

大军征日本失利,帝震怒,命阿塔海依旧为征东行省丞相,议再举,廷臣无敢谏者。相成奏言:“倭不奉职贡,可伐而不可恕,可缓而不可急。向者师行期迫,战舰不坚,前车已覆,后宜改辙。为今之计,惟有修战舰,练士卒,整兵耀武,使彼闻之,亟图御备。需以岁月,彼必怠玩,出其不意,乘风疾往,可一举而平也。”帝意释,兵遂不出。

二十年,以疾请入觐,进翻译《资治通鉴》,帝赐皇太子,俾经筵进讲。未几,拜江淮行省左丞相,行至蠡州而卒,年四十有四。

子牙老瓦丁,行合御史大夫。孙脱欢,集贤大学士。

撒蛮,自襁褓时世祖抚育之如己子。同舟济江,虑其有失,系之御榻。年十余;侍左右。世祖尝诏之曰:“男女异路,古制也,况掖庭乎,礼不可废。汝其司之。”既而近臣孛罗衔命出,行失次,撒蛮执而拘之。世祖怪孛罗久不复命,询得其故,命释之。撒蛮曰:“令自陛下出,陛下自违之,他日何以责臣下?”世祖谢之,由是有大任之意。会以疾卒,年仅十七。子脱脱。

脱脱,少孤,其母孛罗海教之。稍长,直宿卫,复受教于世祖,尤以嗜酒为戒。既冠,仪观甚伟。

从驾征乃颜。王师既陈,旌旗蔽野。鼓未作,谍报贼至。脱脱即环甲,帅家僮数十人驰突而前,贼众披靡。帝驻山颠,望见之,亟遣使召还,劳之曰:“卿勿轻进,此寇易禽也。”视其刀己折,马亦中箭矣。顾谓近臣曰:“撒蛮不幸早死,脱脱幼,朕抚而教之,常恐其不成立。今若此,撒蛮有子矣。”亲解佩刀及御马赐之。仍从皇孙铁穆耳讨乃颜余党哈丹,马陷于淖,哈丹兵却而复进,脱脱弟阿剌瓦丁挥戈击贼。脱脱乃免。

自以受帝命戒酒,而未能遽绝,及宫车宴驾,即屏杯勺,命家人勿以酒进。成宗闻而善之,曰:“札剌儿氏如脱脱者无几,真可大用也。”加资德大夫,由宿卫长出为上都留守。入为通政院使、虎贲卫亲军都指挥使。

大德三年,朝议江浙地大人众,非世臣有重望者不足以镇之。进荣禄大夫,拜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濒行,命中书祖道都门外。始至,严饬左右,咨访掾属。时朱清、张瑄所行多不法,虑事发觉,预以黄金五十两、珠三囊交欢脱脱。脱脱大怒,系其使以闻。成宗悦,赐黄金五十两。十一年,卒于位,年四十四。子朵儿只。

朵儿只,生一岁而孤。稍长,事母至孝,喜读书。至治二年,授中奉大夫、集贤学土,时年未及冠。同官如郭贯、赵世延、邓文原诸老宿皆重之。

天历元年,朵罗台国王以起兵应上都,为文宗所杀。二年,诏以朵儿只袭国王。后至无四年,朵罗台弟乃蛮台谓国王己所当袭,诉于朝。丞相伯颜妻欲得朵儿只大珠环,价直万六千锭。朵儿只不与,概然曰:“王位我祖宗所传,不宜从人求买。”于是乃蛮台以赂得为国王,而除朵儿台辽阳行省左丞相。

六年,迁河南行省。先是,河南盗杀行省官,以诖误逮系者数百人。朵儿只至,知其冤,欲释之。而平章政事纳麟乃元问官,执不从,又劾朵只庇罪人。朵儿只闻之,不与辨。

至正四年,迁江浙行省左丞相。汀州寇发,朵儿只遣将士招捕之,威信所及,数月即平。赐九龙衣、上尊酒。居二年,境内宴然。杭人请建生祠,如前丞相故事,朵儿只辞之曰:“昔我父为平章,我实生于此地,宜尔父老有爱于我。然今天下承平,我叨居相位,唯知谨守法度,不辱先人足矣,何用虚名为!”

七年,召拜御史大夫。秋,拜中书左丞相。冬,迁右丞相、监修国史。而太平为左丞相。郯王产没官,朵儿只使掾史簿录之。明日,掾史复命。韩嘉讷为平章政事,不知出丞相命,变色叱之曰:“公事宜自下而上,何竟白丞相!”令客省便扶之出。朵儿只不为动,人咸服其量。九年,罢相,复为国王,就国辽阳。

十四年,诏脱脱总兵南讨。中书参议龚伯璲建言:“宜分遣宗王及异姓王俱出军。”吴王朵儿赤厚赂伯璲获免,朵儿只独曰:“吾国家世臣,天下有事,正效命之秋,岂暇与小人通贿赂哉。”即率所部,听脱脱节制。脱脱遣朵儿只攻六合,拔之。既而诏削脱脱爵。罢其兵权。朵儿只以本部兵守扬州。十五年卒于军,年五十二。

初,朵儿只为集贤学士,从丞相拜住在上都。南坡之变,拜住遇害。铁失、赤斤铁木儿等并欲杀朵儿只,其从子朵儿直班方八岁,走诣怯薛官失都儿求免,故朵儿只得免于难曲。朵儿只为相,务持大体,而太平则兼理庶条,趋附者众,朵儿只处之淡然,中外皆号为贤相云。

二子:朵儿帖木儿,翰林学士;俺木哥失里,袭国王。

朵儿直班,字惟中。父别理哥帖木儿。朵儿直班甫晬而孤,育于从祖母。拜住,从父也,请于仁宗,降玺护其家。稍长,好读书。年十四,入见文宗,适将幸上都,亲阅御衣,命录于簿,顾左右无能书汉字者,朵儿直班引笔书之。文宗喜曰:“世臣之家乃能知学,岂易得哉。”命为尚衣奉御,寻授工部郎中。

元统元年,擢监察御史。首上疏,请亲祀宗庙,赦命不宜数。又陈时政五事:一曰:“太史言三月癸卯望月食既,四月戊午朔,日又食。皇上宜奋乾纲,修刑政,疏远邪侯,专任忠良,庶可消弭灾变。”二曰:“亲祀郊庙。”三曰:“博选勋旧世臣之子,端谨正直者,前后辅导,使嬉戏之事不接于目,俚俗之言不及于耳,则圣德日新。”四曰:“公赏罚,则民心服。”五曰:“弭盗贼,振饥民。又条陈九事上之,一曰:“比曰幸门渐启,刑罚渐差,无功者凯觎希赏,有罪者侥幸求免。恐刑政渐隳,纪纲渐紊,劳臣何以示劝,奸臣无所警惧。”二曰:“天下之财皆出于民,民竭其力以佐公上,而用犹不足,则嗟怨之气上干阴阳之和,水旱灾变所由生也。宜颛命中书省官二员督责户部详定城省,罢不急之工役,止无名之赏赐。”三曰:“禁中常作佛事,权宜停止。”四曰:“官府日增,选法愈数,宜省冗员”。五曰:“均公田。”六曰:“铸钱币。”七曰:“罢山东田赋总管府。”八曰:“蠲河南自实田粮。”九曰:“禁取姬妾于海外。”

正月元日,朝贺大明殿,朵儿直班当纠正班次,即上言:“百官逾越班制者,宜同失仪论,以惩不恪。”先是,教坊官位在百官后,御史大夫撒迪传旨使入正班,朵儿直班执不可。撒迪曰:“御史不奉诏耶?,朵儿直班曰:“事不可行,大夫覆奏可也。”西僧为佛事内廷,醉酒失火,朵儿直班劾其不守戒律,延烧宫殿。撒迪传旨免其罪,朵儿直班又执不可,一日间传旨者八,乃已。

丞相伯颜、御史大夫唐其势二家奴怙势为民害,朵儿直班巡历至漷州,悉捕其人致于法,民大悦。及还,唐其势怒曰:“御史不礼我已甚,辱我家人,我何面目见人耶?”答曰:“朵儿直班知奉法,他不知也。”唐其势从子马马沙为钦察亲军指挥使,恣横不法,朵儿直班劾奏之。马马沙怒,欲使其党剌杀朵儿直班,会唐其势伏诛,事乃己。迁太府监,改奎章阁学士院供奉学士,进承制学士,皆兼经筵官,又迁侍书学士、同知经筵事。朵儿直班年甫弱冠,又世家子,独以经术侍帝左右,世以为盛事。

至正元年,罢学士院,除翰林学士,进资善大夫。于是经筵亦翰林,仍命朵儿直班知经筵事。时巙巙以翰林学士旨直经筵,在上前敷陈经义,朵儿直班则为翻译,曲尽其意,多所启沃,禁中语秘不传。俄迁大宗正府也可札鲁火赤,谳狱,引谕律令,曲当事情。有同僚年老者,叱曰:“吾居是官四十年,见公论事殆神人也。”宗王有杀其大母者,朵儿直班与同僚拔实力请于朝正其罪,时相难之。出为淮东肃政廉访使。迁江南行合治书侍御史,未行,又迁江西行省丞承,以疾不赴。起为资正院使。

五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同知经筵事,提调宣文阁。纂集《至正条格》,朵儿直班谓是书上有祖宗制诰,安得独称今日年号,又律中条格乃其一门耳,安独以为书名。时相不能从,惟除制诰而已。有以善音乐得幸者,敕用为崇文监丞。朵儿直班它拟一人以闻。帝怒曰:“选法尽由中书省耶?”朵儿直班顿首曰:“用幸人居清选,臣恐后世议陛下。今选它人,臣之罪也,省臣无与焉。”帝悦,迁右丞。寻拜御史中丞。监察御史劾奏别儿怯不花,章甫上,黜御史大夫懿怜真班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朵儿直班曰:“若此,则台纲安在?”乃再上章劾奏,并留懿怜真班,不允。台臣皆上印绶辞职。帝谕朵儿直班曰:“汝毋辞。”对曰:“宪纲隳矣,臣安得独留。”帝为之出涕。朵儿直班即杜门待罪。

寻出为辽阳行省平章政事,阶荣禄大夫。至官,询民疾苦,知米栗羊豕薪炭等皆乡民贩负入城,贵室僮奴、官府隶卒争强贾之,仅酬其半直。又其俗编柳为斗,大小不一,豪贾猾侩得以高下其手,民咸病之。即饬有司厉防禁,齐称量,诸物毕集而价自平。又存恤孤寡,平准钱法,清铨选,汰胥吏,慎句稽,兴废坠,巨细毕举。召为太常礼仪院使,俄迁中政使,又迁资正使。

会盗起河南,帝忧之。十一年,拜中书平章政事,阶光禄大夫。首言:“治国之道,纲常为重,前西台御史张恒伏节死义,不污于寇,宜首旌之,以劝来者。”又言:“宜守荆襄、湖广以绝后患。”又数论:“祖宗用兵,不专于杀人。今倡乱者止数人,乃尽坐中华之民为畔逆,岂足以服人心。”其言颇迕丞相脱脱意。时脱脱倚信左司郎中汝中柏、员外郎伯帖木儿,两人因权用事;朵儿直班正色立朝,无所附丽。是年,出为陕西行台御史大夫。省、台素以举措为嫌,不觌面论事。朵儿直班曰:“多事如此,恶得以常例论。”乃与行省平章朵朵五日一会集。寻命与朵朵便宜讨贼,即督诸军复商州。修筑奉元城。募民为兵,出库所藏银为大钱,射而中的者赏之,由是人人皆奋。金、商义兵以善皮为矢房,状如瓠,号毛葫芦军,列其功以闻,赐敕书褒奖之。金州由兴元、凤翔达奉元,道里回远,乃开义谷,置七驿,人便之。

十二年,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败于河南,西台御史蒙古鲁海牙、范文等十二人劾奏之。朵儿直班当署字,顾谓左右曰:“吾其为平章湖广矣。”未几,命下,果然。也先帖木儿者,脱脱之弟,章既上,脱脱怒,故左迁朵儿直班,而御史十二人皆见黜。是时湖广行省权治澧州,以江淮道梗,从间道至重庆,以达澧州。既至,人心始定。汝中柏、伯帖木儿言于脱脱曰:“不杀朵儿直班,则丞相终不安。”乃命朵儿直班专供军食。右丞伯颜不花承风旨,数侵辱之。朵儿直班不为动。会官军复武昌,至蕲、黄。伯颜不花欲诬以转运失期,达剌罕军帅王不花奋然曰:“平章坐不重茵,食无珍味,为我曹供军食。今百需立办,犹欲诬之。是无人心也。”伯颜不花意沮。朵儿直班素有风疾,未几卒于黄州兰溪驿,年四十。

朵儿直班在经筵,开陈大义。采前哲遗言,各以类次,为书凡四卷:一曰《学本》,二曰《君道》,三曰《臣职》,四曰《国政》。明道、厚伦、制行、稽古、游艺五者,《学本》之目。敬天、爱民、知人、纳谏、治内五者,《君道》之目。宰辅、台察、守令、将帅、贽御五者,《臣职》之目。兴学、训农、理财、审刑、议兵五者,《国政》之目。帝览而善之,赐名曰《治原通训》,藏于宣文阁。二子,铁田思帖木而、笃坚帖木而。

乃蛮台,阿里乞失之孙,忽速忽尔之子也。阿里乞失,遣封嗣莒王,讲忠惠。忽速忽尔嗣国王,卒,追封冀王,子朵罗台嗣国王。天历元年,燕铁木凡立文宗于大都,朵罗台奉上都之命讨之,进至古北口战失利,后为文宗所杀。二年,命朵儿只袭国王。

乃蛮台,朵罗台弟也,大德五年奉命征海都、笃哇,以功赐貌袭、白金,授宣徽院使,阶荣禄大夫。延祐七年,拜岭北行省右丞。旧制,募民中粮以饷边。是岁,中者三十万石,用事者挟私为市,减其数为十万,民进退失措。乃蛮台请于朝,凡所输者悉受之,为明年之数,民感其德。

至治二年,改甘肃行省平章政事,佩金虎符。甘肃岁籴粮于兰州,多至二万石,距宁夏各千余里至甘州,自甘州千余里始达亦集乃路,而宁夏距亦集乃仅千里。乃蛮台令挽者自宁夏径趋亦集乃,岁省费六十万缗。

天历二年,迁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关中大饥,诏募民大粟,赏以官。四方富民应命输栗,露积关下。初,河南饥,告籴陕西,而陕西民过其籴。至是关史及河南人,修宿怨,留栗使不得人。乃蛮台杖关吏而入其粟。既而粟虽多,贫民无钞以籴。乃蛮台取官库未毁昏钞,得五百万缗,识以省印,畀民籴粟,俟官给赈饥钞,如数易之,民赖以济。拜西行台御史大夫,赐金币、服玩。奉命送太宗旧铸皇兄之宝于察合台后王燕只哥觞,乃蛮台素严重,至其境,礼貌益尊。

至顺元年,迁上都留守,佩元降虎符,虎贲亲军都指挥使,进开府仪同三司,知岭北行枢密院事,封宣宁郡王,赐金印。寻出镇北边。国初,诸军置万户、千户、百户,金、银符未备,惟加枪缨以示等威。至是,乃蛮台为请于朝,皆绾符。后至元三年,诏乃蛮台袭国王,赐珠络半臂并海东名鹰、西域文豹。六年,拜岭北行省左丞相,仍前国王、知行枢密院事。

至正二年,迁辽阳行省左丞相,以年逾六十,上疏辞职。诏以麦四百石、马二百匹、羊五百头给其军士之贫乏者。八年,卒。赠摅忠宣惠绥远辅治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鲁王,谥忠穆。

乃蛮台身长七尺,性明果善断,射能贯札,历官亦有名迹。惟赂伯颜,夺朵儿只国王位,为时论所少云。

子二:长野仙溥化,入宿卫,掌速古儿赤,特授朝列大夫、给事中,拜监察御史,除河西廉访副使、淮西宣慰副使,累迁中书参知政事,拜御史中丞,改中书右丞;次晃忽而不花。

带孙,木华黎弟。孔温窟洼王子:长、次失名,第三子为木华黎;第四子为不合,以佐命功封千户,第五子为带孙,封东阿郡王,卒。

长子秃马曰嗣门,卒,弟荼合台嗣。秃马台二子:曰札尔忽,曰忽图鲁。

忽图鲁从完宗伐蜀,攻嘉定诸城,降之,赐金符。再统蒙古军五部,共万人。至元五年,召还。札尔忽以征南万户从丞相伯颜伐宋,战没。伯颜奏以忽图鲁袭万户,定未下州郡,镇扬州。十五年,以昭勇大将军兼扬州路达鲁花赤,降渐东贼杨震龙,监真定、河南二路上万户府。兄子舒温直长,以兄爵让还之。江南行合荐其行义,除福建田海道肃政廉访使。

元贞初,八番蛮叛,以忽图鲁为宣慰使都元帅,进镇国上将军。建议立宣抚司,以招徕之。戈布、喇台、乞即、落东等番,恃险不服,讨之。部落降者三千户。未几,平连思、娄浴、暮梅、求那诸蛮,皆降。明年,八番蛮酋罗陈、罗何、罗廉部五千户降,忽图鲁率以入觐。成宗大悦,赐金织衣。

大德五年,迁广西两江道宣慰使都元帅,诛叛酋易奚晚、高仙道等,遂深入左右江溪洞。明年,地州酋罗光殿、天州酋罗仲宪各卒所部降,得三万四千户。七年,移浙东道,为政宽简,吏民受之。八年,丁母忧归。十年,卒,年六十四。

子曰佛宝,宁国路总管;曰按坛不花;曰安僧,历八番、淮东、福建三道宣慰使,告归养母,天历初起为淮东宣慰使,曰博罗,兵部尚书。

塔塔儿台,带孙郡王之后。父曰忙哥,从宪宗入蜀,攻合州。宪宗崩,塔塔儿台护丧北归。会阿里不哥僭立,留不遣,乘间脱去,追骑执以北还,将杀之。亲王阿速歹、玉龙答失曰:“塔塔儿台乃太师国王之亲族,不可杀也。”遂免。至元元年,从阿速歹入朝,授怀远大将军,佩金虎符,世袭东平达鲁花赤。命宿卫士四十人,给驿送之官。为政镇静不扰,郓人安之。卒,年四十有二。

四子:只必,至元十四年袭职,阶少中大夫。尝出家藏书二千余卷,置东平庙学,使学徙讲肄。寻进嘉议大夫、江南湖北道提刑按察使,改浙西。大德八年入觐。明年春,卒,年五十有一。只必除按察使,弟秃不申袭东平达鲁花赤。秃不申知民疾苦,岁饥,请于朝发廪以振。加太中大夫。士民刻石,纪其政绩。卒,年五十有一。五子:曰不老赤,曰塔实脱因,曰阿鲁灰,曰完者不花,曰留住马。皆以次袭职。

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二十六

乞失里黑巴歹塔里察抄兀儿哈散纳绍古儿忽都虎铁迈赤虎都铁木禄塔海拜延八都鲁纽儿杰布智儿唵木海忒木台儿抄儿纯只海 帖古迭儿大达里咬住

乞失里黑,斡罗纳和氐,与弟巴歹俱为也客扯连牧马。也客扯连者,合不勒罕之孙,始附太祖,后与阿勒坛、忽察儿等间太祖于王罕,潜谋来袭,也客扯连至家,与其妻言之,且曰:“今设有人往报帖木真,不识彼将何以赏之?”时巴歹适送马乳至,闻基语,出告乞失里黑,乞失里黑往侦之,见也客扯连之子纳都客延坐帐外,磨镞自言曰:“汝自饶舌,安能防人之口?”乞失里黑谓巴歹曰:“信矣。”二人即乘夜告于太祖,避于卯温都儿山阴,太祖灭王罕,又王罕撒帐、金洒器并管酒局之人赐之。太祖即位,乞失里黑、巴歹并封千户,赐号答剌罕。遇大宴喝盏,乞失里黑从太祖征西域,平西夏,俱有功,双从太宗伐金,以病卒。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列传第十七 木华黎下》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列传第十四 札木合塔而忽台脱黑脱阿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列传第十四 札木合塔而忽台脱黑脱阿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七-金史

志第十七 礼九 ○国初即位仪 收国元年春正月壬申朔,诸路官民耆老毕会,议创新仪,奉上即皇帝位。阿离合懑、宗翰乃陈耕具九,祝以辟土养民之意。复以良马九队,队九匹,别为色,

志第十八-金史

志第十八 礼十 ○册皇后仪 天德二年十月九日,册妃徒单氏为皇后。前一日,仪鸾司设座勤政殿,南向。设群臣次于朝堂。大乐令展宫县于殿庭,设协律郎举麾位于乐县西北,东向。阁

志第十七

  礼九  ○国初即位仪  收国元年春正月壬申朔,诸路官民耆老毕会,议创新仪,奉上即皇帝位。阿离合懑、宗翰乃陈耕具九,祝以辟土养民之意。复以良马九队,队九匹,别为色,并介胄弓矢矛剑奉上。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天会元年九月六日,皇弟谙版孛极烈即皇帝位。己未,告祀天地。丙寅,大赦,改元。  ○受尊号仪  皇统元年正月二日,太师宗干率百僚上表,请上皇帝尊号,凡三请,诏允。七日,遣上京留守奭告天地社稷,析津尹宗强告太庙。十日,帝服衮冕御元和殿,宗干率百僚恭奉册礼。册文云云,“臣等谨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德皇帝”。是日,皇帝改服通天冠,宴二品以上官及高丽、夏国使。十二日,恭谢祖庙,还御宣和门,大赦,改元。  大定七年,恭上皇帝尊号。前三日,遣使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前二日,诸司停奏刑罚文字。百官习仪于大安殿庭。兵部帅其属,设黄麾仗于大安殿门之内外。宣徽院帅仪鸾司,于前一日设受册宝坛于大安殿中间,又设御榻于坛上,又设册宝幄次于大安殿门外,及设皇太子幕次于殿东廊,又设群官次于大安门外。大乐令与协律郎前一日设宫县于殿庭,又设登歌乐架于殿上,立舞表于殿下。符宝郎其日俟文武群官入,奉八宝置于御座左右,候上册宝讫,复舁宝还所司。其日质明,奉册太尉、奉宝司徒、读册中书令、读宝侍中以次应行事官,并集于尚书省,俟册宝兴,乘马奉迎。册宝至应天门,下马由正门步导入,至大安殿门外,置册宝于幄次。舁册宝床弩手人等分立于左右。文武群官并朝服入次。摄太常卿与大乐令帅工人入就位,协律郎各就举麾位。舁册宝案官由西偏门先入,置案于殿东西间褥位,置讫,各退于西阶册宝位后。捧册官,捧宝官、舁册匣官、舁宝盝官由西偏门先入,至殿西阶下册宝褥位之西,东向立,俟阁门报。  通事舍人引摄侍中版奏:“中严。”讫,典仪、赞者各就位。阁门官引文武百僚分左右入,于殿阶下砖道之东西,相向立。符宝郎奉八宝由西偏门分入,升置殿上东西间相向讫,分左右立于宝后。通事舍人引摄侍中版奏:“外办。”扇合,服衮冕以出,曲直甲盖、侍卫警跸如常仪。殿上鸣鞭,讫,殿下亦鸣鞭。初索扇,协律郎跪,俯伏,兴,举麾。工鼓柷,奏《乾宁之曲》。出自东房,即座,仪使副添香,炉烟升,扇开,帘卷。协律郎偃麾,戛敔,乐止。太常博士、通事舍人自册宝幄次分引册,太常卿前导,吏部待郎押册而行,奉册太尉、读册中书令、举册官于册后以次从之。次太常博士、通事舍人二员分引宝,礼部侍郎押宝而行,奉宝司徒、读宝侍中、举宝官于宝后以次从之。由正门入,宫县奏《归美扬功之曲》。太常卿于册床前导,至第一墀香案南,藉宝册褥位上少置。太常卿与举册宝官退于册宝稍西,东向立。应博士、舍人立于其后,舁册宝床弩手、伞子官等又于其后,皆东向。太尉、司徒、中书令。侍中皆于册后,面北以次立。吏部侍郎、礼部侍郎次立于其后。立定,乐止。阁门舍人分引东西两班群官合班,转北向立,中间少留班路。俟立定,太常博士、通事舍人四员分引太尉、司徒、中书令、侍中、吏部礼部侍郎以次各复本班,讫,博士、舍人退以俟。初引时,乐奏《归美扬功之曲》,至位立定,乐止。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太尉以下应在位官皆舞蹈,五拜。班首出班起居讫,又赞:“再拜。”如朝会常仪。  太常博士、通事舍人四员再引太尉、司徒、中书令、侍中、吏礼部侍郎复进至册宝所稍南,立定。舁册宝床弩手,伞子官并进前,举册宝床兴。太常博士、通事舍人二员分引册,太常卿前导,吏部侍郎押册而行,奉册太尉、读册中书令、举册官于册后以次从之。册初行,乐奏《肃宁之曲》。次通事舍人、太常博士又二员分引宝,礼部侍郎押宝而行,奉宝司徒、读宝侍中、举宝官于宝后以次从之,诣西阶下,至册宝褥位少置册北,宝南,乐止。舁册宝床弩手、伞子官等退于后稍西,乐向立。  捧册官与舁册官并进前,取册匣升。太常博士、通事舍人分引册,太常卿侧身导册先升,奉册太尉、读册中书令、举册官、捧册官于册后以次从升。册初行,乐奏《肃宁之曲》。进至殿上,博士舍人分左右于前楹立以俟,读册中书令于栏子外前楹稍西立以俟,举册官、捧册官立于其后。奉册太尉从升,至褥位,搢笏,少前跪置讫,执笏,俯伏,兴、乐止,退于前楹稍西立以俟。太常博士立于后。太常卿少退东向立。舁册官立于其后,皆东向。捧册官先入,举册官次入,读册中书令又次入。捧册官四员皆搢笏双跪捧。举册官二员亦搢笏,两边单跪对举。中书令执笏进,跪称:“中书令臣某读册。”读讫,俯伏,兴。中书令俟册兴,先退。通事舍人引,降自东阶,复本班。讫,太常卿降复宝床前,舁册官并进,与捧册官等取册匣兴,置于殿东间褥位案上,西向。捧举册官等降自东阶,还本班。舁册官亦退。太常博士引奉册太尉降自西阶,东向立以俟。次捧宝官与舁宝官俟读册中书令读讫出,并进前,取宝盝升。太常博士、通事舍人分引宝,太常卿侧身导宝,先升。奉宝司徒、读宝侍中、举宝官、捧宝官于宝后以次从升。宝初行,乐奏《肃宁之曲》,进至殿上,博士舍人俱退不升,并于前楹稍西立俟。读宝侍中于栏子外前楹间稍西立以俟。举宝官、捧宝官立于其后。奉宝司徒从升,至褥位,搢笏,少前跪置,讫,执笏,俯伏,兴,乐止。司徒退于前楹西,立以俟。太常卿少退,东向立。舁宝官立于其后,皆东向。捧宝官先入,举宝官次入,读宝侍中又次入。捧宝官四员皆搢笏双跪捧。举宝官二员亦搢笏两边单跪对举。侍中执笏进,跪称:“侍中臣某读宝。”读讫,俯伏,兴。侍中俟宝兴先退,通事舍人引,降自西阶,复本班,讫,舁宝官进前,与捧宝举宝官等取宝盝兴,置于殿之西间褥位案上,东向。捧宝举宝等与太常卿俱降自西阶,及吏部侍郎皆复本班。舁宝官亦退。太常博士引奉宝司徒次奉册太尉,东向立定。  博士舍人赞引太尉司徒进,诣第一墀香案南褥位立定,博士舍人稍退。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在位官皆再拜,讫,博士舍人二员引太尉诣东阶升,宫县奏《纯诚享上之曲》,至阶,止。阁门使二员引太尉进至前,立定,乐止。阁门使揖赞太尉拜跪贺,殿下阁门揖百僚躬身,太尉称“文武百僚具官臣等言”,致贺词云云,俯伏,兴,退至阶上。博士舍人分引太尉降至东阶,初降,宫县作《肃宁之曲》,复香案南褥位立定,乐止。博士舍人少退。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太尉、司徒及在位群官俱再拜舞蹈,三称“万岁”,又再拜。讫,通事舍人引摄侍中升自东阶前楹间,躬承旨,退临阶西向,称:“有制。”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太尉、司徒及在位群官俱再拜,躬身宣词云云,宣讫,通事舍人引侍中还位。典仪曰:“拜。”赞者承传,阶上下应在位群官俱再拜舞蹈,三称“万岁”,又再拜。讫,博士舍人分引太尉、司徒就百僚位。初引,宫县作《肃宁之曲》,至位立定,乐止。阁门舍人分引应北面位群官,各分班东西相向立定。通事舍人引摄侍中并自东阶,当前楹间,跪奏:“礼毕。”俯伏,兴,引降还位。扇合,帘降。协律郎俯伏,兴,举麾,工鼓柷,奏《乾宁之曲》。降座,入自东房,还后阁,进膳,侍卫警跸如仪。扇开,乐止。捧册官帅舁册床人,捧宝官帅舁宝床人,皆升殿取匣、盝,盖讫,置于床前。引进司官前导,通事舍人赞引,诣东上阁门上进。通事舍人分引文武百僚等以次出,归幕次,赐食,以俟上寿。上册宝礼毕,有司供办御床及与宴群官位,并如曲宴仪。  摄太常卿大乐令帅工人入,并协律郎各就举麾位,俟舍人报。通事舍人引三师以下文武百僚亲王宗室等分左右入,至殿阶下稍南,东西相向立。通事舍人先引摄侍中版奏:“中严。”少顷,又奏:“外办。”扇合,鸣鞭。协律郎跪,俯伏,兴,工鼓柷,宫县奏《乾宁之曲》。服通天冠、绛纱袍,即座,帘卷。内侍赞:“扇开。”殿上下鸣鞭,戛敔,乐止。仪使副等添香,炉烟升。通事舍人引班首以下合班,乐奏《肃宁之曲》,至北向位,重行立定,中间少留班路。通事舍人引摄侍中诣东阶升,至殿上少立。阁门舍人引礼部尚书出班前,北向俯伏,跪奏,称:“礼部尚书臣某言,请允群臣上寿。”俯伏,兴,躬身。通事舍人引摄侍中少退。舍人赞:“礼部尚书再拜。”讫,赞:“祗候。”复本班。内侍局进御床入。次良醖令于殿下横阶南酹酒,讫,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在位官皆再拜,随拜三称“万岁”,讫,平立。  太常博士、通事舍人分引摄上公由东阶升。初升,宫县奏《肃宁之曲》。殿上,舍人少退,二阁使揖上公进,至进酒褥位,乐止。宣徽使以爵授上公,上公搢笏,受爵。诣榻前跪进。受爵讫,上公执槃授宣徽使,讫,二阁使揖上公入栏子内,赞:“拜。”跪。殿下,阁门揖百僚皆躬身。通事舍人揖摄侍中进,诣前楹间,躬承旨,退临阶西向称:“有制。”典仪曰:“拜。”赞者承传,上公及在位群官皆再拜,随拜三称“万岁”,讫,躬身宣曰:“得公等寿酒,与公等内外同庆。”阁门舍人赞宣谕讫,上公与百僚皆舞蹈五拜,讫,阁门舍人引百僚分班东西序北向立。博士舍人再引上公自东阶升,宫县奏《肃宁之曲》,至进酒褥位,乐止。上公搢笏,宣徽使授上公槃,上公诣栏子内褥位,跪举酒,宫县奏《景命万年之曲》,饮讫,乐止。上公进受虚爵讫,复褥位,以爵授宣徽使,讫,二阁使揖上公退,内侍局舁御床出。博士舍人并进前分引,降自东阶,宫县作《肃宁之曲》。阁门舍人分引东西两班,随上公俱复北向位,立定,乐止。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在位官皆再拜,三称“万岁”,讫,平立。殿上,通事舍人揖摄侍中进,诣前楹间,躬承旨,退临阶西向,阁门官先揖,百僚躬身,侍中称:“有制。”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在位官皆再拜,讫,躬身宣曰:“延王公等升殿。”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在位官皆再拜,讫,搢笏,舞蹈,又再拜,讫。太常博士、通事舍人引王公以下合赴宴群官,分左右升殿,不与宴群官分左右卷班出,宫县奏《肃宁之曲》。百僚至殿上坐后立,乐止。内侍局进御床入。依寻常宴会,再进第一爵酒,登歌奏《圣德昭明之曲》,饮讫,乐止。执事者行官酒,宫县作《肃宁之曲》,文舞入,觞行一周,乐止。尚食局进食,执事者设群官食,宫县奏《保大定功之舞》,三成,止,出。又进第二爵酒,登歌奏《天赞尧龄之曲》,饮讫,乐止。执事者行群官酒,宫县作《肃宁之曲》,武舞入,觞行一周,乐止。尚食局进食,执事者设群官食,宫县奏《万国来同之舞》,三成,止,出。又进第三爵酒,登歌奏《庆云之曲》,饮讫,乐止。执事者行群官酒,宫县作《肃宁之曲》,觞行一周,乐止。尚食局进食,执事者设群官食,宫县奏《肃宁之曲》,食毕,乐止。阁门官分揖侍宴群官起,立于席后。通事舍人引摄侍中诣榻前,俯伏,兴,跪奏:“侍中臣某言,礼毕。”俯伏,兴。阁门舍人分引群官俱降东西阶,内侍局舁御床出,宫县作《肃宁之曲》,至北向位立定,乐止。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在位官皆再拜,讫,搢笏,舞蹈,又再拜,讫,再分班东西序立。扇合,帘降,殿上下鸣鞭。协律郎俯伏,跪,举麾,兴,工鼓柷,奏《乾宁之曲》。降座,入自东房,还后阁,侍卫如来仪。内侍赞:“扇开。”戛敔,乐止。通事舍人引摄侍中版奏:“解严。”所司承旨放仗,在位群官皆再拜以次出。  ○元日圣诞上寿仪  皇帝升御座,鸣鞭、报时毕,殿前班小起居,各复侍立位。舍人引皇太子并臣僚使客合班入,至丹墀,舞蹈五拜,平立。阁使奏诸道表目,皇太子以下皆再拜。引皇太子升殿褥位,搢笏,捧盏盘,进酒,皇帝受置于案。皇太子退复褥位,转盘与执事者,出笏,二阁使齐揖入栏子内,拜跪致词云:“元正启祚,品物咸新,恭惟皇帝陛下与天同休。”若圣节则云:“万春令节,谨上寿卮,伏愿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祝毕,拜,兴,复褥位,同殿下群僚皆再拜。宣徽使称:“有制。”在位皆再拜,宣答曰:“履新上寿,与卿等内外同庆。”圣节则曰:“得卿寿酒,与卿等内外同庆。”词毕,舞蹈五拜,齐立。皇太子搢笏,执盘,臣僚分班,教坊奏乐。皇帝举酒,殿上下侍立臣僚皆再拜。皇太子受虚盏,退立褥位,转盘与执事者,出笏,左下殿,乐止,合班,在位臣僚皆再拜。分引与宴官上殿,次引宋国人从至丹墀,再拜,不出班奏:“圣躬万福。”再拜,喝:“有敕赐酒食。”又再拜,各祗候,平立,引左廊立。次引高丽、夏人从,如上仪毕,分引左右廊立。御果床入,进酒。皇帝饮,则坐宴侍立臣皆再拜。进酒官接盏还位,坐宴官再拜,复坐。行酒,传宣,立饮,讫,再拜,坐。次从人再拜,坐。三盏,致语,揖臣使并从人立。诵口号毕,坐宴侍立官皆再拜,坐,次从人再拜,坐。食入,七盏,曲将终,揖从人立,再拜毕,引出。闻曲时,揖臣使起,再拜,下殿。果床出。至丹墀,合班谢宴,舞蹈五拜,各祗候,分引出。大定六年正月,上御大安殿,受皇太子以下百官及外国使贺,赐宴,文武五品以上侍坐者有定员,为常制。十七年,诏以皇族袒免以上亲,虽无官爵封邑,若与宴当有班次。礼官言:“按唐典,皇家周亲视三品,大功亲、小功尊属视四品,小功亲、缌麻尊属视五品,缌麻袒免以上视六品。”上命以此制为班次。  ○朝参常朝仪  天眷二年五月,详定常朝及朔,望仪,准前代制,以朔日、六日、十一日、十五日、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为六参日。后又定制,以朔、望日为朝参,余日为常朝。凡朔、望朝参日,百官卯时至冪次,皇帝辰刻视朝,供御弩手、伞子直于殿门外,分两面排立。司辰入殿报时毕,皇帝御殿坐,鸣鞭。阁门报班齐。执擎仪物内侍分降殿阶两傍,面南立。宿卫官自都点检至左右亲卫,祗应官自宣徽阁门祗候,先两拜,班首少离位,奏:“圣躬万福。”两拜。弩手、伞子先于殿门外东西向排立,俟奏“圣躬万福”时,即就位北面山呼声喏,起居毕,即相向对立。擎御伞直立左班内侍上。都点检以次升殿,副点检在少南,东西相向立。左右卫在殿下,东西相向立。阁门乃引亲王班,赞班首名以下再拜,讫,班首少离位,奏:“圣躬万福。”归位再拜毕,先退。次引文武百僚班首以下应合朝参官,并府运六品以上官,皆左入,至丹墀之东,西向鞠躬毕,阁门通唱,复引至丹墀。阁门赞班首名以下起居,舞蹈五拜,又再拜,毕,领省宰执升殿奏事。殿中侍御史对立于左右卫将军之北少前,修起居东西对立于殿栏子内副阶下,余退,右出。初,帝就坐,置宝匣于殿阶上东南角。后定制,师傅起居毕,御案始东入,置定,捧案内侍东西分下,侍殿隅。直日主宝捧宝当殿叩栏奏:“封全。”符宝郎及当监印郎中各一员,监当手分令史用印,讫,主宝吏封授主宝,俟奏事毕进封,讫,内侍彻案。若常朝,则亲王班退,引七品以上职事官,分左右班入丹墀,再拜,班首稍前起居毕,复位,再拜。宰执升殿,余官分班退。  大定二年五月,命台臣定朝参礼。五品以上官职趋朝朝服,入局治事则展皁。自来朝参,除殿前班外,若遇朔望,自七品以上职事官皆赴。其余朝日,五品以上职事官得赴,六品以下止于本司局治事。如左右司员外郎、侍御史、记注院等官职,虽不系五品,亦赴朝参。若拜诏,则但有职事并七品以上散官,皆赴。朝参,吏员、令译史、通事、检法各于本局待,官员朝退,赴局签押文字,不得于宫给署押。七品以下流外职,遇朝日亦不合入宫。如左右司都事有须合取奏事,乃听入宫。七品以上职事官,如遇使客朝辞见日,依朔望日,皆赴。若元日、圣节、拜诏、车驾出猎送迎、诣祖庙烧饭,但有职事并七品以上散官,皆赴。凡亲王宗室已命官者年十六以上,皆随班赴起居。大定五年,右谏议大夫移剌子敬言:“猛安谋克不得与州镇官随班入见,非军民一体之意。”上是其言,责宣徽院令随班入见。凡班首遇朝参,有故不赴,以次押班。  凡五品以上及侍御史,尚书诸司郎中、太常丞、翰林修撰起居注、殿中侍御史、补阙、拾遗赴召,或假一月以上若除官出使之类,皆通班入见辞、谢,余官于殿门外见。谢班皆舞蹈七拜,辞班四拜,门见谢、辞并再拜。  ○肆赦仪  大定七年正月十一日,上尊册礼毕。十四月,应天门颁赦。十一年制同。前期,宣徽院使率其属,陈设应天门之内外,设御座于应天门上,又更衣御幄于大安殿门外稍东,南向。阁门使设捧制书箱案于御座之左。少府监设鸡竿于楼下之左,竿上置大盘,盘中置金鸡,鸡口衔绛幡,幡上金书“大赦天下”四字,卷而衔之。盘四面近边安四大铁镮,盘底四面近边悬四大硃索,以备四伎人攀缘。又设捧制书木鹤仙人一,以红绳贯之,引以辘轳,置于御前栏干上。又设承鹤画台于楼下正中,台以弩手四人对举。大乐署设宫县于楼下,又设鼓一于宫县之左稍北,东向。兵部立黄麾仗于门外。刑部、御史台、大兴府以囚徒集于左仗外。御史台、阁门司设文武百官位于楼下,东西相向。又设典仪位于门下稍东,南向。宣徽院设承受制书案于画台之前。又设皇太子侍立褥位于门下稍东,西向。又设皇太子致贺褥位于百官班前。又设协律郎位于楼上前楹稍东,西向。尚书省委所司设宣制书位于百官班之北稍东,西向。司天台设鸡唱生于东阙楼之上。尚衣局备皇帝常服,如常日视朝之服。尚辇设辇于更衣御幄之前。躬谢礼毕,皇帝乘金辂入应天门,至幄次前,侍中俯伏,跪奏:“请降辂入幄。”俯伏,兴。皇帝降辂入幄,帘降。少顷,侍中奏:“中严。”又少顷,俟典赞仪引皇太子就门下侍立位,通事舍人引群官就门下分班相向立,侍中奏:“外办。”皇帝服常朝服,尚辇进辇,侍中奏:“请升辇。”伞扇侍卫如常仪,由左翔龙门踏道升应天门,至御座东,侍中奏:“请降辇升座。”宫县乐作。所司索扇五十柄,扇合,皇帝临轩即御座,楼下鸣鞭,帘卷扇开,执御伞者张于轩前以障日,乐止。东上阁门使捧制书置于箱,阁门舍人二员从,以俟引绳降木鹤仙人。通事舍人引文武群官合班北向立,宫县乐作。凡分班、合班则乐作,立定即止。典仪曰:“再拜。”在位官皆再拜,讫,分班相向立。侍中诣御座前承旨,退,稍前南向,宣曰:“奉敕树金鸡。”通事舍人于门下稍前东向,宣曰:“奉敕树金鸡。”退复位。  金鸡初立,大乐署击鼓,树讫鼓止。竿木伎人四人,缘绳争上竿,取鸡所衔绛幡,展示讫,三呼“万岁”。通事舍人引文武群官合班北向立。楼上乘鹤仙人捧制书,循绳而下至画台,阁使奉承置于案。阁门舍人四员举案,又二员对捧制书,阁使引至班前,西向称:“有制。”典仪曰:“拜。”在位官皆再拜,讫,以制书授尚书省长官,稍前搢笏,跪受,讫,以付右司官,右司官搢笏,跪受,讫,长官出笏,俯伏,兴,退复位。右司官捧制书诣宣制位,都事对捧,右司官宣读,至“咸赦除之”。所司帅狱吏引罪人诣班南,北向,躬称:“脱枷。”讫,三呼“万岁“,以罪人过。右司官宣制讫,西向,以制书授刑部官。跪受讫,以制书加于笏上,退以付其属,归本班。典仪曰:“拜。”在位官皆再拜,舞蹈,又再拜。典赞仪引皇太子至班前褥位立定,典仪曰:“拜。”皇太子以下群官皆再拜。典赞仪引皇太子稍前,俯伏,跪致词,俯伏,兴。典仪曰:“再拜。”皇太子以下群官皆再拜,搢笏,舞蹈,又再拜。侍中于御座前承旨,退临轩宣曰:“有制。”典仪曰:“再拜。”皇太子以下群官皆再拜。侍中宣答,宣讫归侍位,典仪曰:“再拜。”皇太子已下群官皆再拜,搢笏,舞蹈,又再拜,讫,典赞仪引皇太子至门下褥位,通事舍人引群官分班相向立。侍中诣御座前,俯伏,跪奏:“礼毕。”俯伏,兴,退复位。所司索扇,宫县乐作,扇合,帘降,皇帝降座,乐止。楼下鸣鞭,皇帝乘辇还内,伞扇侍卫如常仪。侍中奏:“解严。”通事舍人承敕,群臣各还次,将士各还本所。  ○臣下拜赦诏仪  宣赦日,于应天门外设香案,及设香舆于案前,又于东侧设卓子,自皇太子宰臣以下序班定。阁门官于箱内捧赦书出门置于案。阁门官案东立,南向称:“有敕。”赞皇太子宰臣百僚再拜,皇太子少前上香讫,复位,皆再拜。阁门官取赦书授尚书省都事,都事跪受,及尚书省令史二人齐捧,同升于卓子读,在位官皆跪听,读讫,赦书置于案,都事复位。皇太子宰臣百僚以下再拜,搢笏,舞蹈,执笏,俯伏,兴,再拜。拱卫直以下三称“万岁”,讫,退。其降诸书,礼亦准此,惟不称“万岁”。其外郡,尚书省差官送赦书到京府节镇,先遣人报,长官即率僚属吏从,备旗帜音乐彩舆香舆,诣五里外迎。见送赦书官,即于道侧下马,所差官亦下马,取赦书置彩舆中,长官诣香舆前上香,讫,所差官上马,在香舆后,长官以下皆上马后从,鸣钲鼓作乐导至公?,从正门入,所差官下马。执事者先设案并望阙褥位于庭中,香舆置于案之前,又设所差官褥位在案之侧,又设卓子於案之东南。所差官取赦书置于案,彩舆退。所差官称:“有敕。”长官以下皆再拜。长官少前上香,讫,退复位,又再拜。所差官取赦书授都目,都目跪受,及孔目官二员,三人齐捧赦书,同高几上宣读,在位官皆跪听。读讫,都目等复位。长官以下再拜,舞蹈,俯伏,兴,再拜。公吏以下三称“万岁”。礼毕。明日,长官率僚属,音乐送至郭外。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志第十七-金史》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志第十九-金史

志第十九 礼十一 ○外国使入见仪 皇帝即御座,鸣鞭、报时毕,殿前班小起居,引至侍立位。引臣僚左右入,至丹墀,小起居毕,宰执上殿,其余臣僚分班出。阁门使奏使者入见榜子。

天府之国是什么意思

本纪第十七 仁宗下-新元史

本纪第十七 仁宗下 延祐元年春正月丁亥,授前中书右丞刘正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庚子,江浙行省左丞高珪为中书参知政事。丁未,诏曰:惟天惟祖宗眷佑有国,朕自即位于今四,

本纪第十六 仁宗上-新元史

本纪第十六 仁宗上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讳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宗第三子,武宗同母弟也。以至元二十二年三月丙子生。大德九年冬十月,成宗不豫,皇后伯牙吾氏出帝与兴圣皇太后居

本纪第十七 仁宗下

延祐元年春正月丁亥,授前中书右丞刘正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庚子,江浙行省左丞高珪为中书参知政事。丁未,诏曰:惟天惟祖宗眷佑有国,朕自即位于今四年。比者,阴阳失和,灾异屡见,岂朕修协之未至欤?抑官吏未选,而政令之或乖欤?思以回天心、召和气,侧身修行。实切朕衷。庸敕有司,务共乃职,爰布维新之令。诞敷济众之仁。可改皇庆三年为延祐元年。所有合行事理,条列于后:一,上都、大都差税,自延祐元年蠲免二年;一,曾经赈济灾户,免延元年差税;一,内外一切不急之役,截日停罢;一,普免百姓欠负钱粮;一,流民所至,有司勤加存恤,复免差役三年,原抛田产,尽行给复;一,除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仆杀主及强盗、伪造宝钞、官吏侵盗钱粮,不在原宥外,其余一切罪犯,并行释放,一,湖广、云南叛蛮如能侮过,即与免罪。於戏!以实应天,爰聿新于庶政,用孚有众,同保合于太和。咨尔多方。体予至意。庚戌,右丞相秃忽再等以灾变,乞罢黜,不允。二月甲戌,侍御史赵世延为中书参知政事。壬午,右丞相秃忽鲁罢,阿散为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癸未,中书参知政事高珪罢为集贤大学士。三月癸卯,暹国来贡方物。丙午,封驸马阿鲁秃为赵王。戊申。车驾幸上都。癸丑,中书参知政事察罕致仕。是月,沅州徭贼蒲狗、向金朝等来降。闰三月丁丑,马八儿国来贡方物。夏四月己酉,敕郡县官勤职者,赐币帛。以铁木迭儿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立回回国子监。是月,皇后宏吉剌氏崩。五月戊寅,京兆府为许衡建鲁斋书院,降玺书旌之。六月戊子,召河南行省左丞相卜伶吉歹至京师,封为河南王。秋七月庚午,开下番市舶禁。是月,遣使赐高丽国宋秘阁书籍一万七千卷。八月戊子,车驾至自上都。九月己巳,复以铁木迭儿为中书右丞相,阿散为左丞相。罢陕西行御史台。冬十月戊申,复甘肃屯田,立沙、瓜等处屯储总管万户府。庚戌,遣张驴经理江南田赋。十一月戊辰,通政使萧拜住为中书右丞。辛未,翰林学士承旨答失蛮知枢密院事。癸酉,前中书右丞相秃忽鲁知枢密院事。十二月己亥,敕中书省,孔子五十三代孙当袭衍圣公者,以名闻。庚子,复以翰林学士承旨李孟为中书平章政事。二年正月乙亥,遣宣抚使分十二道,问民疾苦,黜陟官吏。命中书臣分领庶务。禁南人贩买妻子为驱。是月。黄圣许复叛,陷忠州。二月己卯朔,会试进士于礼部。壬丈,云南王老的来朝。三月己卯,廷试进士,赐忽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及第、出身有差。庚午,上皇太后尊号曰仪天兴圣慈仁明懿寿元合德泰宁福庆后皇太后。免延祐二年四月初一日以前百姓拖欠课税,官吏失陷短少钱粮,亦与免征。丁丑。中书平章政事张驴出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夏四月戊寅朔,日有食之。辛巳。赐进十恩荣宴于翰林院。辛丑,赐会试下第举人从七品官致仕,及教授、学正、山长等有差,后不为例。乙巳,车驾幸上都。丙午,封诸王察八儿为汝宁王。五月戊申朔,复立陕西行御史台。乙丑,秦州成纪县山移,陷没民居。甲戌,授宦者续元晖昭文馆大学士。六月戊戌,河决郑州。丙午,缅国王进其子脱剌合来贡方物。秋七月乙卯,赣州贼蔡五九等作乱,自称洞王。己丑,命铁木迭儿总宣政院事,诏谕中外。八月丙戌,蔡五九陷汀州宁化县,僭号蔡王,遣江浙行古平章政事张驴等讨之。己丑,车驾至自上都。乙未,以蔡五九之乱。罢江浙经理田赋及冒括田租。壬寅,诏江浙行省印《农桑辑要》万部,颁行各路。旌表贵州达鲁花赤相兀孙妻脱脱真死节。九月丁未,敕吏部尚书王居仁鞠张驴括江浙田租,通死九人之罪。壬戌,蔡五九伏诛。冬十月丁丑,封托忽赤为威宁郡王,忽儿赤帖木儿不花为赵国公。庚辰,淮西廉访使郭贯为中书参知政事。壬午,有事于太庙。乙未,以同知枢密院事帖木儿脱知枢密院事。授白云宗道人沈明仁荣禄大夫、司空。丁酉,加铁木迭儿太师。癸卯,八百媳妇蛮来贡驯象。十一月丙午,彗星见。辛未,以星变。赦天下,免民间拖欠差税,大都、上都、兴和三路免差税三年,其余路分轻重减免有差。甲戌,封武宗长子和世王束为周王。左丞相阿散等以星变,乞罢黜。帝曰:“此朕之过,岂卿等所致,其复乃职。苟政有差廖,勿惮更改,以安百姓。”十二月庚寅,旌表汀州宁化具民赖禄孙孝行。日月,广东黎贼陷横州永淳县,杀达鲁花赤。三年春正月乙巳,特授昔宝赤合剌合孙、达鲁花赤脱欢全紫光禄大夫、太尉。丙午,封前左丞相忽鲁答儿寿国公。辛酉,以同知枢密院事买闾知枢密院事。是月,高丽国王王焘来朝。二月戊寅,命湖广行省谕安南,归占城国王。三月辛亥,授高丽世子王昉开府仪同三司,封沈王。加将作院使吕天麟大司徒。甲寅,命中书右丞萧拜住等护送周王和世王束之云南。癸亥,车驾幸上都。是月,德庆路徭叛。夏四月壬午,敕卫辉、昌平官吏修殷比干、唐狄仁杰祠。庚子,上都留守憨剌合儿知枢密院事。五月辛亥,江西行省右丞斡赤为典瑞院使、大司徒。庚申,大都留守伯铁木儿、中书右丞萧拜住并为中书平章政事,左丞阿里海牙为右丞,参知政事郭贯为左丞,多议不花为参知政事。六月乙亥,封孟子父为邾国公,母为邾国宣献夫人。丙子,横、融、宾、柳等州徭叛。己卯,诏谕百官各勤其职,毋隳废庶政。秋七月壬子,命御史大夫伯忽、脱欢答剌罕整治台纲,仍诏谕中外。乙卯,封月鲁帖木儿为保恩王。丙寅,燕帖木儿知枢密院事。八月癸酉,兵部尚书乞塔为中书参知政事。己卯,车驾至自上都。九月辛丑,中书左丞郭贯罢为集贤大学士,集贤大学士王毅为中书左丞。冬十月辛未,江南行台侍御史高昉为中书参知政事。壬申,有事于太庙。是月,周王和世王束至延安,陕西行省左丞相阿思罕、平章政事塔察儿、行台御史大夫秃鲁卜、御史中丞脱欢与周王常侍教化等奉和世王束举兵反。十一月壬寅,命监察御史监治岭北行省。乙巳,改澧州路安抚司为安定军民府。十二月庚午,知枢密院事秃忽鲁为陕西行省左丞相。丁亥,立皇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兼中书令、枢密使。以同知枢密院事床兀儿知枢密院事。四年春正月戊申,诏曰:朕仰惟太祖皇帝圣训。若曰应天顺人,惟以至诚,保安天下,宣遵正道,重念列圣继承丕祚,我世祖皇帝混一之初,顾予菲德,惧勿克荷,不遑宁处。比者和世王束年幼,听信佥人阿思罕等谋为不轨,构乱我家,已为陕西行省行台管军官等将叛贼阿思罕、教化、彻里哥思等斩首以徇。其同谋及协从者,欲一概加诛,有所不忍。宜推旷荡之恩,开以自新之路。可大赦天下。凡常赦所不原者,罪无轻重,咸赦除之。若有避罪进从逆党窜匿者,赦书到日,限百日内出首,与免本罪。限外不首。复罪如旧。敢以赦前事告讦者,以其罪罪之。乙卯,叫囊宁王按灰代辽王脱锐镇云南。丙辰,知枢密院事完者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亨。闰月壬申,流魏王阿木哥于耽罗,寻移大青岛。庚辰,晋封镇远王孛罗为冀王。丙戌,诏曰:朕荷上天之鸿禧,纂列圣之丕绪。比承皇太后慈训,若稽世祖皇帝成宪,深惟国本,宜建储嗣。亲王、大田询谋佥同,皇子硕德八剌地居嫡长,天锡仁孝,可以主重器,奉宗祧。已于延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曰,授以金宝,立为皇太子,中书令、抠密使一如旧制。因前盛典,庸布新条:一,勉励学枝,以作人才,一,劝课农桑,耕作以时;一,免探马赤军人合纳粮税;一,经行屯戍军马勿骚扰百姓;一,免各路差税有差;一,停罢内外不急之役;一,免征应合追赔系官钱粮;一,存恤鳏寡孤独,一,岳渎、帝王、忠臣烈士,除常祀外,长吏择日致祭。於戏!万国以贞,允属元良之重;四方其训,永建太平之基。咨尔市民,体予至意。辛卯,封别帖木儿为汾阳王。二月甲辰,敕州县复置杜仓。三月辛卯,车驾幸上都。甲午,高丽国遣使来献方物。夏四月壬寅,加太常礼仪院使拜住大司徒。戊申,答合孙寇边,吴王秃烈纳等败其众于和怀。己未,翰林学士承旨忽都鲁儿迷失、刘赓等译《大学衍义》以进,敕翰林学土阿柃帖木儿,以国语译之。五月辛未,授上都留守阔阔出开府仪同三司、大司徒。乙亥,封郓国大长公主忙哥台为皇姑大长公主。壬午,翰林学士承旨赤因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政事,平章政事兀伯都剌罢为集贤大学士。己丑,中书左丞阿里海涯为中书平章政事,参知政事乞塔为中书右丞,高昉为中书左丞,参议换住、张思明并为参知政事。六月戊申,铁木迭儿罢,左丞相阿散为中书右丞相。己酉,兀伯都剌复为中书平章政事。壬子,中书参知政事张思明罢为工部尚书,工部尚书王桂为中书参知政事。丁巳。安南国来贡方物。秋七月乙亥,中书平蕈政事事孟罢为翰林学上承旨,江浙行省左丞王毅为中书平章政事。壬午,特授中卫亲军都指挥使勃兰奚为太尉。己丑,成纪山崩,压死居民。八月丙申。车驾至自上都。九月丙寅,宣徽使伯答沙为中书右丞相,阿散改左丞相。故事右丞相必用蒙古勋臣,阿散回回人,遂固辞,帝允之。冬十月甲午朔,有事于太庙。壬寅,遣御史大夫伯忽、参知政亨王桂陕西岳镇,并赈成纪县灾民。十一月己卯,浚扬州运河。辛卯,以高丽国王王焘为开府仪同三司、驸马、高丽国王。十二月乙巳,置詹事院。以郭贯为太子詹事。丁巳,秃满迭儿知枢密院事。特授晋王府长吏按摊出金紫光禄大夫,封鲁国公。五年春正月丙子,安南国来贡方物。丁亥,会试进士于礼部。加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买住大司农、鲁国公。二月癸巳朔,日有食之。丁酉,封诸王晃火帖木儿为喜王,秃满帖木儿为武平王。三月戊辰。廷试进士,赐忽都达儿、霍希贤等五十人及第、出身有差。乙亥,特授安远王、驸马丑汉开府仪同三司、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加晋王府内史拾得闾荣禄大夫,封桓国公。夏四月壬辰,安吉王乞台普济卒。己亥,耽罗猎户成金等作乱,敕高丽国王讨之。庚戌,侍御史敬俨为中书参知政事。戊午,车驾幸上都。五月辛酉朔,八番顺元蛮酋来献方物。丁卯,御史中丞赤列赤为中书右丞。己卯,陇西县山崩,压死居民。六月乙巳,妖人赵子玉等谋往高丽迎魏王阿木哥为乱,事觉伏诛。秋七月己未朔,加宦者李邦宁开府仪同三司。辛酉,遣吏部尚书卜颜、必阇赤买闾使高丽,贡问魏王阿王哥及耽罗叛状。壬申,诸王也舍、失刺吉等,坐附叛王不里牙敦,持两端,流也舍于江西,失刺吉于湖广。壬午,罢河南行省左丞陈英等所括民田。八月庚子,车驾至自上都。九月癸亥,大司农买住进司农丞苗好谦所撰《载桑图说》使印千本散之民间。丙寅,广酉蛮酋黄法扶、何凯等来献方物。丁卯,中书右丞亦列赤为平章政事,左丞高昉为右丞,参知政事换住为左丞,吏部尚书燕只干为参知政事。丙戌,佥太常礼仪院事狗儿为中书参知政事。丁亥,立行宣政院于杭州。冬十月己丑,播州南宁蛮酋洛麽叛,敕恩州守臣换住哥招谕之,洛麽来献方物。甲午,有事于太庙。十一月己巳,以同知枢密院事忠嘉知枢密院事。十二月壬辰,特授集贤大学士脱列大司徒。六年春正月丁已朔,暹国来贡方物。癸酉,特授同知徽政院事丑驴答剌罕金紫光禄大夫、太尉。己卯,广东徭贼赵郎庚等作乱,敕江西行省讨之。是月,前中书右丞尚文为太子詹事。二月丁亥朔,日有食之。丁酉,云南阇里爱俄、永昌蒲蛮阿八剌等并叛,敕云南行省讨之。三月丁巳,以天寿节释重囚一人。辛酉,召见太子詹事尚文于嘉禧殿之后阁。帝谓太保曲出曰:“是世祖皇帝效力人也。”又诏文曰:“托汝善辅太子,有言勿吝,此朕意也。”丙寅,待授翰林学士承旨八儿思不花开府仪同三司、大司徒。己巳,晋封保恩王月鲁帖木儿为恩王。及四月庚子,车驾幸上都。铁木迭儿为太子太师。五月丙子,加安南国王陈益稷开府仪同三司。是月,云南行省左丞朵儿只讨永昌南窝清蛮,大败之,其酋阿良等降。六月癸丑,以羽林军万人隶东宫。秋七月丙辰,缅国来贡方物。来安路部官岑世兴叛,赐玺书招谕之。壬戌,以者连怯耶儿万户府隶东宫,置右率卫府。甲戌,皇姊各国大长公主作佛事,擅释全宁路重囚二十七人。敕按问全宁官吏阿纵不法,仍追囚还狱。八月甲申,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张思明为中书参知政事。庚子,车驾至自上都。闰八月壬申,太博、御史大夫伯忽为大师。九月甲申,徽政使朵带为太傅,中书参议钦察为中书参知政事。癸卯,诏四宿卫以贪污受刑夺职不叙者,勿令入禁庭。冬十月乙卯,诏严鞠白云宗道士沈明仁奸恶。戊午,遣中书右丞相伯答沙授皇太子玉册。辛酉,札鲁忽赤铁木儿不花为御史大夫。十一月丙子,诏曰:朕惟世祖里帝宪章,隆古垂裕,万世灼然,垂训豫建嫡嗣。是以协谋佥同,立皇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若稽册命,属当举行,于今十月七日授以玉册,大庆礼成。於戏!天地之德,宗社之灵,国本既崇,人心攸系。咨尔有众,体予至怀。十一月辛卯,木邦路蛮酋带邦作乱,敕云南行省招抚之。乙巳,秘书卿苫思丁为大司徒。十二月壬戌,命皇大子参决国事。封宋儒周颐为道国公。壬申,中书平章政事王毅以亲老致仕,许之,仍赐其父币帛。七年春正月辛巳朔,司天监奏,是日日食。帝斋居损膳,辍朝贺。既而不食。癸未,帝御大明,受诸王百官贺。丁亥,帝不豫。辛丑,崩于光天官,年三十有五,在位九年。癸卯,葬起辇谷。三月乙未,上尊谥曰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国语曰普颜笃皇帝。史臣曰:“仁宗孝慈恭俭,不迩声色,不殖货利。侍宗戚勋旧,始终以礼,大臣亲老,时加恩赍。有司奏大辟,辄恻怛移时,晋宁侯甲兄弟五人,俱坐法死,帝悯之,宥一人以养其父母。崇尚儒学,兴科举之法,得士为多,可谓元之令主矣。然受制母后,嬖幸之臣?见权用事,虽稔知其恶,犹曲贷之。常问右丞相阿散曰:‘卿日行何事。’对曰:‘臣等奉行诏旨而已。’帝曰:‘祖宗遣训,朝廷大法,卿辈狁不遵守,况朕之诏旨乎。’其切责宰相如此。有君而无臣,惜哉!”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本纪第十七 仁宗下-新元史》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本纪第十八 英宗-新元史

本纪第十八 英宗 英宗睿圣文孝皇帝,讳硕德八剌,仁宗长子也。母日庄懿慈圣皇后宏吉刺氏。以大德七年二月甲子生。仁宗延祐三年,议立皇太子,兴圣太后属意于帝。帝入见太后固

本纪第十七 世宗一-明史

本纪第十七 世宗一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讳厚??,宪宗孙也。父兴献王祐杬,国安陆,正德十四年薨。帝年十有三一个强者,就要正视“死”,果断地心甘情,

本纪第十八 世宗二-明史

本纪第十八 世宗二 二十二年春正月丙午朔,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复遣使采木湖广。是春,俺答屡入塞。秋八月,犯延绥义的著作。对《资本论》中的唯物史观原理作了概括。曾批,

本纪第十七 世宗一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讳厚??,宪宗孙也。父兴献王祐杬,国安陆,正德十四年薨。帝年十有三一个强者,就要正视“死”,果断地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后,以世子理国事。  十六年三月辛酉,未除服,特命袭封。丙寅,武宗崩,无嗣形而上学思想。其表现有:不分主次、混淆是非、模棱两可、,慈寿皇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遣太监谷大用、韦彬、张锦,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礼部尚书毛澄,以遗诏迎王于兴邸。夏四月癸未,发安陆。癸卯,至京师,止于郊外。礼官具仪,请如皇太子即位礼。王顾长史袁宗皋曰:“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大学士杨廷和等请如礼臣所具仪,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择日登极。不允。会皇太后趣群臣上笺劝进,乃即郊外受笺。是日日中,入自大明门,遣官告宗庙社稷,谒大行皇帝几筵,朝皇太后,出御奉天殿,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恤录正德中言事罪废诸臣,赐天下明年田租之半,自正德十五年以前逋赋尽免之。丙午,遣使奉迎母妃蒋氏。召费宏复入阁。戊申,命礼臣集议兴献王封号。五月乙卯,罢大理银矿。丙辰,梁储致仕。壬戌,吏部侍郎袁宗皋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壬申,钱宁伏诛。六月戊子,江彬伏诛。乙未,纵内苑禽兽,令天下毋得进献。丁酉,革锦衣卫冒滥军校三万余人。戊戌,振江西灾。壬寅,革传升官。癸卯,振辽东饥。秋七月壬子,进士张璁言,继统不继嗣,请尊崇所生,立兴献王庙于京师。初,礼臣议考孝宗,改称兴献王皇叔父,援宋程颐议濮王礼以进,不允。至是,下璁奏,命廷臣集议。杨廷和等抗疏力争,皆不听。癸丑,命自今亲丧不得夺情,著为令。丁巳,小王子犯庄浪,指挥刘爵御却之。丙子,革锦衣卫所及监局寺厂司库、旗校、军士、匠役投充新设者,凡十四万八千余人。丁丑,宁津盗起。德平知县龚谅死之。九月乙卯,袁宗皋卒。庚午,葬毅皇帝于康陵。冬十月己卯朔,追尊父兴献王为兴献帝,祖母宪宗贵妃邵氏为皇太后,母妃为兴献后。壬午,兴献后至自安陆。十一月庚戌,振江西灾。丁巳,录平宸濠功,封王守仁新建伯。甲戌,乾清宫成。罢广西贡香。谕各镇巡守备官,凡额外之征悉罢之。  嘉靖元年春正月癸丑,享太庙。己未,大祀天地于南郊。清宁宫后殿灾。命称孝宗皇考,慈寿皇太后圣母,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己巳系统就其本身比其他语言更高明,应当对语言的选择采取宽,甘州兵乱,杀巡抚都御史许铭。二月己卯,耕耤田。三月辛亥,弗提卫献生豹,却之。甲寅,释奠于先师孔子。丁巳,上慈寿皇太后尊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武宗皇后曰庄肃皇后。戊午,上皇太后尊号曰寿安皇太后,兴献后曰兴国太后。夏四月壬辰,命各边巡按御史三年一阅军马器械。秋七月己酉,以南畿、浙江、江西、湖广、四川旱,诏抚按官讲求荒政。九月辛未,立皇后陈氏。冬十月辛卯,振南畿、湖广、江西、广西灾,免税粮有差。壬辰,以灾伤敕群臣修省。十一月庚申,寿安皇太后崩。十二月戊寅。振陕西被寇及山东矿贼流劫者。是年,琉球入贡。  二年春正月乙卯,大祀天地于南郊。丁卯,小王子犯沙河堡,总兵官杭雄战却之。二月癸未,振辽东饥。壬辰立一套科学概念,必须摆脱意识形态的框架。,总督军务右都御史俞谏、总兵官鲁纲讨平河南、山东贼。三月乙巳,俺答寇大同。甲寅,武宗神主祔太庙。戊午,赐姚涞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壬申,以灾异敕群臣修省。癸未,以宋硃熹裔孙墅为《五经》博士。癸巳,命两京三品以上及抚、按官举堪任守令者。五月庚午,小王子犯密云石塘岭,杀指挥使殷隆。六月癸丑,以灾伤免嘉靖元年天下税粮之半。秋八月辛酉,小王子犯丁字堡,都指挥王纲战死。冬十一月丁卯,免南畿被灾税粮。己丑,振河南饥。是年,撒马儿罕、土鲁番、天方入贡。  三年春正月丙寅朔,两畿、河南、山东、陕西同时地震。丁丑,大祀天地于南郊。丙戌,南京刑部主事桂萼请改称孝宗皇伯考,下廷臣议。是月举贤良对策西汉董仲舒著。以贤良对答武帝三次策问,故,朵颜入寇。二月丙午,杨廷和致仕。庚戌,南京地震。三月壬申,振淮、扬饥。辛巳,振河南饥。夏四月己酉,上昭圣皇太后尊号曰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庚戌,上兴国太后尊号曰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癸丑,追尊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大赦。辛酉,编修邹守益请罢兴献帝称考立庙,下锦衣卫狱。五月乙丑,蒋冕致仕。修撰吕柟言大礼未正,下锦衣卫狱。丁丑,遣使迎献皇帝神主于安陆。己卯,吏部尚书石珤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六月,御史段续、陈相请正席书、桂萼罪,吏部员外郎薛蕙上《为人后解》,鸿胪少卿胡侍言张璁等议礼之失,俱下狱。秋七月乙亥,更定章圣皇太后尊号,去本生之称。戊寅,廷臣伏阙固争,下员外郎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锦衣卫狱。癸未,杖马理等于廷,死者十有六人。甲申,奉安献皇帝神主于观德殿。己丑,毛纪致仕。辛卯,杖修撰杨慎,检讨王元正,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于廷。原死,慎等戍谪有差。是月,免南畿、河南被灾税粮。八月癸巳,大同兵变,杀巡抚都御史张文锦。乙卯,吏部侍郎贾咏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九月丙寅,定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献皇帝为皇考,章圣皇太后为圣母。丙子,诏天下。丙戌,土鲁番入寇,围肃州。兵部尚书金献民总制军务,署都督佥事杭雄充总兵官,太监张忠提督军务,御之。冬十一月己卯,户部侍郎胡瓚提督宣、大军务,都督鲁纲充总兵官,讨大同叛卒。十二月壬子,甘、凉寇退,召金献民还。戊午,起致仕大学士杨一清为兵部尚书,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是年,琉球入贡,鲁迷国贡狮子、犀牛。  四年春正月丙寅,西海卜儿孩犯甘肃,总兵官姜奭击败之。辛未,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乙卯,禁淹狱囚。三月壬午各种学术。专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仁寿宫灾。夏五月甲戌,赐庐州知府龙诰官秩,诏天下仿诰备荒振济法。庚辰,作世庙祀献皇帝。八月戊子,作仁寿宫。冬十月丁亥,作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十二月辛丑,《大礼集议》成,颁示天下。闰月乙卯朔,日有食之。乙亥,振辽东灾。是年,天方入贡。  五年春正月乙未,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甲寅,命道士邵元节为真人。庚辰,免山西被灾税粮。壬午,振京师饥。三月辛丑为“理气俱是天道”。清戴震把道理解为“气化流行”的过程。,赐龚用卿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丁未,定有司久任法。夏五月庚子,杨一清复入阁。秋七月庚寅,免四川被灾税粮。八月丙寅,振湖广饥。九月己亥,章圣皇太后有事于世庙。冬十月辛亥朔,亲享如太庙礼。壬子,振南畿、浙江灾,免税粮物料。庚午,颁御制《敬一箴》于学宫。是年,暹罗入贡。  六年春正月癸未,命群臣陈民间利病。己丑,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辛亥,小王子犯宣府,参将王经战死。癸亥献研究室以1941年延安出版的《农村调查》一书为基础增订,费宏、石珤致仕。庚午,召谢迁复入阁。三月庚辰,寇复犯宣府,参将关山战死。甲午,礼部侍郎翟銮为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夏四月己巳,免广西被灾税粮。五月丁丑朔,日有食之。丁亥,前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兼左都御史,总制两广、江西、湖广军务,讨田州叛蛮。秋八月庚戌,以议李福达狱,下刑部尚书颜颐寿、左都御史聂贤、大理寺卿汤沐等于锦衣卫狱,侍郎桂萼、张璁,少詹事方献夫署三法司,杂治之。总制尚书王宪击败小王子于石臼墩。癸亥,贾咏致仕。庚午,振湖广水灾。九月己卯,免江西、河南、山西被灾秋粮。壬午,颁《钦明大狱录》于天下。冬十月戊申,兵部侍郎张璁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是年,鲁迷入贡。  七年春正月癸未,考核天下巡抚官。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三月戊寅,谢迁致仕。癸巳,右都御史伍文定为兵部尚书提督军务为性命之争赋予新的内容。,侍郎梁材督理粮储,讨云南叛蛮。夏四月甲寅,甘露降,告于郊庙。六月辛丑,《明伦大典》成,颁示天下。癸卯,定议礼诸臣罪,追削杨廷和等籍。丁卯,云南蛮平。秋七月己卯,追尊孝惠皇太后为太皇太后,恭穆献皇帝为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辛巳,尊章圣皇太后为章圣慈仁皇太后。戊子,诏天下。八月壬子,免河南被灾税粮。九月甲戌,王守仁讨广西蛮,悉平之。壬午,振嘉兴、湖州灾。冬十月丁未,皇后崩。十一月丙寅,立顺妃张氏为皇后。十二月丙子,小王子犯大同,指挥赵源战死。是年,琉球入贡。  八年春正月己亥,振山西灾。庚戌,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癸酉,吏部尚书桂萼兼武英殿大学士,预机务。丁丑古史辨派中国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以疑古辨伪为主旨,振襄阳饥。甲申,旱,躬祷于南郊。乙酉,祷于社稷。三月丙申,葬悼灵皇后。戊戌,振河南饥。甲寅,赐罗洪先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秋七月甲午,以议狱不当,下郎中魏应召等于狱,右都御史熊浃削籍。八月丙子,张璁、桂萼罢。壬午,始亲祭山川,著为令。九月癸巳,召张璁复入阁。癸丑,杨一清罢。是月,免两畿、河南被灾税粮,振江西、湖广饥。冬十月癸亥朔,日有食之。己巳,除外戚世封,著为令。十一月庚子,召桂萼复入阁。甲辰,振浙江灾。戊申,祷雪。己酉,雪。丁巳,亲诣郊坛告谢。百官表贺。是年,天方、撒马儿罕、土鲁番入贡。  九年春正月丁酉,大祀天地于南郊。丙午,作先蚕坛于北郊。丁巳,振山西饥。二月戊辰,耕耤田。乙亥达数百年。认为形与神不可分离,“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振京师饥。丁丑,禁官民服舍器用逾制。三月丁巳,皇后亲蚕于北郊。夏四月丙戌,振延绥饥。五月己亥,更建四郊。六月癸亥,立曲阜孔、颜、孟三氏学。秋八月壬午,免江西被灾税粮。九月壬辰,罢云南镇守中官。乙未,免南畿被灾秋粮。冬十一月辛丑,更正孔庙祀典,定孔子谥号曰至圣先师孔子。己酉,祀昊天上帝于南郊,礼成,大赦。是年,琉球入贡。  十年春正月辛卯,祈谷于大祀殿,奉太祖、太宗配。甲午,更定庙祀,奉德祖于祧庙。乙巳历史经验,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主观和,桂萼致仕。二月甲戌,免庐、凤、淮、扬被灾秋粮。壬申,赐张璁名孚敬。三月戊申,罢四川分守中官。夏四月丁巳,皇后亲蚕于西苑。甲子,禘于太庙。五月壬子,祀皇地祇于方泽。闰六月己丑,罢浙江、湖广、福建、两广及独石、万全、永宁镇守中官。秋七月癸丑,侍郎叶相振陕西饥。戊午,张孚敬罢。辛巳,郑王厚烷献白雀,荐之宗庙。八月辛丑,改安陆州曰承天府。九月乙丑,西苑宫殿成,设成祖位致祭,宴群臣。丙寅,礼部尚书李时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壬申,幸西苑,御无逸殿,命李时、翟銮进讲,宴儒臣于豳风亭。冬十一月甲寅,祀天于南郊。戊辰,免陕西被灾秋粮。丁丑,召张孚敬复入阁。十二月戊子,御史喻希礼、石金因修醮请宥议礼诸臣罪,下锦衣卫狱。  十一年春正月辛未,祈谷于圜丘,始命武定侯郭勋摄事。二月戊戌,免湖广被灾税粮。三月戊辰,赐林大钦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辛卯比较哲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续封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后为侯。五月丙子,前吏部尚书方献夫兼武英殿大学士,预机务。六月壬午,免畿内被灾秋粮。甲申,续封刘基后诚意伯。秋七月戊辰,免南畿被灾夏税。八月戊子,以星变敕群臣修省。辛丑,张孚敬罢。九月丁巳,振陕西饥。冬十月甲申,编修杨名以灾异陈言,下狱谪戍。是月,免山东被灾税粮,振山西饥。十一月甲寅,四川巡抚都御史宋沧献白兔,群臣表贺。庚申,祀天于南郊。十二月己亥,免畿内被灾税粮。是年,琉球、哈密、土鲁番、天方、撒马儿罕入贡。  十二年春正月丙午,湖南巡抚都御史吴山献白鹿,群臣表贺。自后,诸瑞异表贺以为常。丙辰,召张孚敬复入阁。是月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则是三个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免浙江、河南被灾税粮。二月乙酉,振云南饥。三月丙辰,释奠于先师孔子。秋八月乙未,以皇子生,诏赦天下。九月庚戌,广东巢贼乱,提督侍郎陶谐讨平之。冬十月乙亥,大同兵乱,杀总兵官李瑾,代王奔宣府。丙子,下建昌侯张延龄于狱。十一月己亥,振辽东灾。癸丑,翟銮以忧去。十二月己卯,吉囊犯宁夏,总兵官王效、副总兵梁震击败之。是年,土鲁番、天方入贡。  十三年春正月癸卯,废皇后张氏。壬子,立德妃方氏为皇后。二月己丑,总督宣大侍郎张瓚抚定大同乱卒。辛卯,代王返国。三月壬申1911—1960)、赖尔、斯特劳森(PeterFrederickStrawson,振大同被兵者。乙酉,吉囊犯响水堡,参将任杰击败之。夏四月己酉,方献夫致仕。六月甲子,南京太庙灾。秋八月壬子,寇犯花马池,梁震御却之。冬十一月庚午,祀天于南郊。是年,琉球入贡。  十四年春正月壬申,罢督理仓场中官。丙戌,庄肃皇后崩。二月己亥,作九庙。丁未,禁冠服非制。三月戊子主义和政教合一的封建神权国家奠定了基矗主要著作有,葬孝静皇后于康陵。己丑,辽东军乱,执都御史吕经。夏四月甲午,张孚敬致仕,召费宏复入阁。丙申,赐韩应龙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丙午,广宁兵乱。六月,吉囊犯大同,总兵官鲁纲御却之。秋七月甲申,广宁乱卒平。八月乙巳,诏九卿会推巡抚官,著为令。冬十月戊申,费宏卒。十一月乙亥,祀天于南郊。是年,乌斯藏入贡。  十五年春二月癸巳,振湖广灾。三月丙子,奉章圣皇太后如天寿山谒陵,免昌平今年税粮三之二,赐高年粟帛。癸未会主义能够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谒恭让章皇后、景皇帝陵。是日还宫。夏四月癸巳,诏建山陵。癸卯,诣七陵祭告。癸丑,还宫。是月,吉囊犯甘、凉,总兵官姜奭击败之。秋九月庚午,如天寿山。丁丑,还宫。是秋,吉囊犯延绥,官军四战皆败之。冬十月己亥,更定世庙为献皇帝庙。戊申,如天寿山。壬子,还宫。十一月戊午,以皇长子生,诏赦天下。辛巳,祀天于南郊。十二月辛卯,九庙成。闰月癸亥,以定庙制,加上两宫皇太后徽号,诏赦天下。乙丑,礼部尚书夏言兼武英殿大学士,预机务。丙寅,享九庙。是年,免山西、山东被灾税粮。琉球、乌斯藏入贡。  十六年春二月壬子,安南黎宁遣使告莫登庸之难。癸酉,如天寿山。三月甲申,还宫。丙午,幸大峪山视寿陵。夏四月癸丑义产生于19世纪中期。在当时一些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还宫。六月癸酉,吉囊寇宣府,指挥赵镗战死。秋八月,复寇宣府,杀参将张国辅。冬十一月,故昌国公张鹤龄下狱,瘐死。是年,土鲁番、天方、撒马儿罕入贡。  十七年春二月戊辰,如天寿山。壬申,还宫。三月壬辰,赐茅瓚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辛丑,咸宁侯仇鸾为征夷副将军。充总兵官些没有意义的伪命题组成的,只能引起无休止的争论,因此,兵部尚书毛伯温参赞军务,讨安南莫登庸。夏四月庚戌,如天寿山。甲寅,还宫。戊午,罢安南师。甲子,祷雨于郊坛。戊辰,雨。六月,寇犯宣府,都指挥周冕战死。丙辰,定明堂大飨礼。下户部侍郎唐胄于狱。秋七月辛卯,开河南、云南银矿。癸巳,慈宁宫成。八月甲辰,吉囊犯河西,总督都御史刘天和御却之。丙辰,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顾鼎臣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九月戊寅,免畿内被灾税粮。辛巳,上太宗庙号成祖,献皇帝庙号睿宗。遂奉睿宗神主祔太庙,跻武宗上。辛卯,大享上帝于玄极宝殿,奉睿宗配。乙未,如天寿山。丁酉,还宫。冬十一月辛未朔,诣南郊,上皇天上帝号。还诣太庙,上太祖高皇帝、高皇后尊号。辛卯,礼天于南郊。诏赦天下。乙未,免江西被灾税粮。十二月癸卯,章圣皇太后崩。壬子,如大峪山相视山陵。甲寅,还宫。乙卯,李时卒。戊午,振宁夏灾。是年,琉球、土鲁番入贡。  十八年春二月庚子朔,立皇子载壑为皇太子,封载为裕王,载圳景王。辛丑,诏赦天下。起黄绾为礼部尚书与价格》等。,宣谕安南。壬寅,起翟銮为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充行边使。丁未,祈谷于玄极宝殿。先贤曾子裔孙质粹为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壬子,振辽东饥。癸丑,安南莫方瀛请降。乙卯,幸承天,太子监国。辛酉,次真定,望于北岳。丁卯,次卫辉,行宫火。三月己巳,渡河,祭大河之神。辛未,次钧州,望于中岳。甲戌,免畿内被灾税粮。庚辰,至承天。辛巳,谒显陵。甲申,享上帝于龙飞殿,奉睿宗配。秩于国社、国稷,遍群祀。戊子,御龙飞殿受贺,诏赦天下。给复承天三年,免湖广明年田赋五之二,畿内、河南三之一。夏四月壬子,至自承天。壬戌,免湖广被灾税粮。甲子,幸大峪山。丙寅,还宫。秋闰七月庚申,葬献皇后于显陵。辛酉,复命仇鸾、毛伯温征安南。九月辛酉,如天寿山。侍郎王杲振河南饥。冬十月丙寅,还宫。十一月丙申,祀天于南郊。是年,日本、哈密入贡。  十九年春正月丙午,召翟銮复入阁。辛亥,吉囊寇大同,杀指挥周岐。三月戊戌,诏修仁寿宫。夏六月辛巳《上帝为何化身为人》等。参见“宗教”中的“安瑟伦”。,瓦剌部长款塞。秋七月癸卯,吉囊入万全右卫,总兵官白爵逆战于宣平,败之。壬子,又败之于桑乾河。戊午,振江西灾。八月丁丑,太仆卿杨最谏服丹药,予杖死。九月,吉囊犯固原,周尚文败之于黑水苑。延绥总兵官任杰追击于铁柱泉,又败之。己酉,召仇鸾还。冬十月庚申,罢矿场。甲子,顾鼎臣卒。十一月丙辰,慈庆宫成。是年,琉球、日本入贡。  二十年春正月,免南畿被灾税粮。二月乙丑,显陵成,给复承天三年。丙寅,御史杨爵言时政魏晋时有无之辨成为哲学争论的重要问题。何晏、王弼等人,下锦衣卫狱。三月乙巳,赐沈坤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是春,吉囊寇兰州,参将郑东战死。夏四月己未,莫登庸纳款,改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以登庸为都统使。辛酉,九庙灾,毁成祖、仁宗主。丙子,诏行宽恤之政。五月戊子,采木于湖广、四川。甲寅,振辽东饥。六月,振畿内、山西饥。秋七月丁酉,俺答、阿不孩遣使款塞求贡,诏却之。是月,免河南、陕西、山东被灾税粮。八月辛酉,昭圣皇太后崩。庚辰,夏言罢。是月,俺答、阿不孩、吉囊分道入寇,总兵官赵卿帅京营兵,都御史翟鹏理军务,御之。九月乙未,翊国公郭勋有罪,下狱死。辛亥,俺答犯山西,入石州。冬十月癸丑,振山西被寇者,复徭役二年。丁卯,召夏言复入阁。十一月辛卯,葬敬皇后于泰陵。丙申,免四川被灾税粮。是年,琉球入贡。  二十一年夏四月庚申,大高玄殿成。闰五月戊辰,俺答、阿不孩遣使款大同塞,巡抚都御史龙大有诱杀之。六月辛卯,俺答寇朔州。壬寅不尽意”的说法。荀粲进一步加以发挥:“理之微者,非物象,入雁门关。丁未,犯太原。秋七月己酉朔,日有食之。夏言罢。己未,俺答寇潞安,掠沁、汾、襄垣、长子,参将张世忠战死。八月辛巳,募兵于直隶、山东、河南。壬午,振山西被兵州县,免田租。癸巳,礼部尚书严嵩兼武英殿大学士,预机务。九月癸亥,员外郎刘魁谏营雷殿,予杖下狱。冬十月丁酉,宫人谋逆伏诛,磔端妃曹氏、宁嫔王氏于市。是年,免畿内、陕西、河南、福建被灾税粮。安南入贡。

【版权声明】

《本纪第十七 世宗一-明史》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纪第十九 穆宗-明史

本纪第十九 穆宗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讳载垕,世宗第三子也。母杜康妃。嘉靖十八年二月封裕王,与庄敬太子、景恭王同日受册。已而庄敬薨,世宗以王

本纪第十七 世宗一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七 世宗一之明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五 孝宗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五 孝宗之明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七 世宗一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讳厚??,宪宗孙也。父兴献王祐杬,国安陆,正德十四年薨。帝年十有三一个强者,就要正视“死”,果断地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后,以世子理国事。

  十六年三月辛酉,未除服,特命袭封。丙寅,武宗崩,无嗣形而上学思想。其表现有:不分主次、混淆是非、模棱两可、,慈寿皇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遣太监谷大用、韦彬、张锦,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礼部尚书毛澄,以遗诏迎王于兴邸。夏四月癸未,发安陆。癸卯,至京师,止于郊外。礼官具仪,请如皇太子即位礼。王顾长史袁宗皋曰:“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大学士杨廷和等请如礼臣所具仪,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择日登极。不允。会皇太后趣群臣上笺劝进,乃即郊外受笺。是日日中,入自大明门,遣官告宗庙社稷,谒大行皇帝几筵,朝皇太后,出御奉天殿,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恤录正德中言事罪废诸臣,赐天下明年田租之半,自正德十五年以前逋赋尽免之。丙午,遣使奉迎母妃蒋氏。召费宏复入阁。戊申,命礼臣集议兴献王封号。五月乙卯,罢大理银矿。丙辰,梁储致仕。壬戌,吏部侍郎袁宗皋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壬申,钱宁伏诛。六月戊子,江彬伏诛。乙未,纵内苑禽兽,令天下毋得进献。丁酉,革锦衣卫冒滥军校三万余人。戊戌,振江西灾。壬寅,革传升官。癸卯,振辽东饥。秋七月壬子,进士张璁言,继统不继嗣,请尊崇所生,立兴献王庙于京师。初,礼臣议考孝宗,改称兴献王皇叔父,援宋程颐议濮王礼以进,不允。至是,下璁奏,命廷臣集议。杨廷和等抗疏力争,皆不听。癸丑,命自今亲丧不得夺情,著为令。丁巳,小王子犯庄浪,指挥刘爵御却之。丙子,革锦衣卫所及监局寺厂司库、旗校、军士、匠役投充新设者,凡十四万八千余人。丁丑,宁津盗起。德平知县龚谅死之。九月乙卯,袁宗皋卒。庚午,葬毅皇帝于康陵。冬十月己卯朔,追尊父兴献王为兴献帝,祖母宪宗贵妃邵氏为皇太后,母妃为兴献后。壬午,兴献后至自安陆。十一月庚戌,振江西灾。丁巳,录平宸濠功,封王守仁新建伯。甲戌,乾清宫成。罢广西贡香。谕各镇巡守备官,凡额外之征悉罢之。

  嘉靖元年春正月癸丑,享太庙。己未,大祀天地于南郊。清宁宫后殿灾。命称孝宗皇考,慈寿皇太后圣母,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己巳系统就其本身比其他语言更高明,应当对语言的选择采取宽,甘州兵乱,杀巡抚都御史许铭。二月己卯,耕耤田。三月辛亥,弗提卫献生豹,却之。甲寅,释奠于先师孔子。丁巳,上慈寿皇太后尊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武宗皇后曰庄肃皇后。戊午,上皇太后尊号曰寿安皇太后,兴献后曰兴国太后。夏四月壬辰,命各边巡按御史三年一阅军马器械。秋七月己酉,以南畿、浙江、江西、湖广、四川旱,诏抚按官讲求荒政。九月辛未,立皇后陈氏。冬十月辛卯,振南畿、湖广、江西、广西灾,免税粮有差。壬辰,以灾伤敕群臣修省。十一月庚申,寿安皇太后崩。十二月戊寅。振陕西被寇及山东矿贼流劫者。是年,琉球入贡。  二年春正月乙卯,大祀天地于南郊。丁卯,小王子犯沙河堡,总兵官杭雄战却之。二月癸未,振辽东饥。壬辰立一套科学概念,必须摆脱意识形态的框架。,总督军务右都御史俞谏、总兵官鲁纲讨平河南、山东贼。三月乙巳,俺答寇大同。甲寅,武宗神主祔太庙。戊午,赐姚涞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壬申,以灾异敕群臣修省。癸未,以宋硃熹裔孙墅为《五经》博士。癸巳,命两京三品以上及抚、按官举堪任守令者。五月庚午,小王子犯密云石塘岭,杀指挥使殷隆。六月癸丑,以灾伤免嘉靖元年天下税粮之半。秋八月辛酉,小王子犯丁字堡,都指挥王纲战死。冬十一月丁卯,免南畿被灾税粮。己丑,振河南饥。是年,撒马儿罕、土鲁番、天方入贡。

  三年春正月丙寅朔,两畿、河南、山东、陕西同时地震。丁丑,大祀天地于南郊。丙戌,南京刑部主事桂萼请改称孝宗皇伯考,下廷臣议。是月举贤良对策西汉董仲舒著。以贤良对答武帝三次策问,故,朵颜入寇。二月丙午,杨廷和致仕。庚戌,南京地震。三月壬申,振淮、扬饥。辛巳,振河南饥。夏四月己酉,上昭圣皇太后尊号曰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庚戌,上兴国太后尊号曰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癸丑,追尊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大赦。辛酉,编修邹守益请罢兴献帝称考立庙,下锦衣卫狱。五月乙丑,蒋冕致仕。修撰吕柟言大礼未正,下锦衣卫狱。丁丑,遣使迎献皇帝神主于安陆。己卯,吏部尚书石珤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六月,御史段续、陈相请正席书、桂萼罪,吏部员外郎薛蕙上《为人后解》,鸿胪少卿胡侍言张璁等议礼之失,俱下狱。秋七月乙亥,更定章圣皇太后尊号,去本生之称。戊寅,廷臣伏阙固争,下员外郎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锦衣卫狱。癸未,杖马理等于廷,死者十有六人。甲申,奉安献皇帝神主于观德殿。己丑,毛纪致仕。辛卯,杖修撰杨慎,检讨王元正,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于廷。原死,慎等戍谪有差。是月,免南畿、河南被灾税粮。八月癸巳,大同兵变,杀巡抚都御史张文锦。乙卯,吏部侍郎贾咏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九月丙寅,定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献皇帝为皇考,章圣皇太后为圣母。丙子,诏天下。丙戌,土鲁番入寇,围肃州。兵部尚书金献民总制军务,署都督佥事杭雄充总兵官,太监张忠提督军务,御之。冬十一月己卯,户部侍郎胡瓚提督宣、大军务,都督鲁纲充总兵官,讨大同叛卒。十二月壬子,甘、凉寇退,召金献民还。戊午,起致仕大学士杨一清为兵部尚书,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是年,琉球入贡,鲁迷国贡狮子、犀牛。

  四年春正月丙寅,西海卜儿孩犯甘肃,总兵官姜奭击败之。辛未,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乙卯,禁淹狱囚。三月壬午各种学术。专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仁寿宫灾。夏五月甲戌,赐庐州知府龙诰官秩,诏天下仿诰备荒振济法。庚辰,作世庙祀献皇帝。八月戊子,作仁寿宫。冬十月丁亥,作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十二月辛丑,《大礼集议》成,颁示天下。闰月乙卯朔,日有食之。乙亥,振辽东灾。是年,天方入贡。  五年春正月乙未,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甲寅,命道士邵元节为真人。庚辰,免山西被灾税粮。壬午,振京师饥。三月辛丑为“理气俱是天道”。清戴震把道理解为“气化流行”的过程。,赐龚用卿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丁未,定有司久任法。夏五月庚子,杨一清复入阁。秋七月庚寅,免四川被灾税粮。八月丙寅,振湖广饥。九月己亥,章圣皇太后有事于世庙。冬十月辛亥朔,亲享如太庙礼。壬子,振南畿、浙江灾,免税粮物料。庚午,颁御制《敬一箴》于学宫。是年,暹罗入贡。

  六年春正月癸未,命群臣陈民间利病。己丑,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辛亥,小王子犯宣府,参将王经战死。癸亥献研究室以1941年延安出版的《农村调查》一书为基础增订,费宏、石珤致仕。庚午,召谢迁复入阁。三月庚辰,寇复犯宣府,参将关山战死。甲午,礼部侍郎翟銮为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夏四月己巳,免广西被灾税粮。五月丁丑朔,日有食之。丁亥,前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兼左都御史,总制两广、江西、湖广军务,讨田州叛蛮。秋八月庚戌,以议李福达狱,下刑部尚书颜颐寿、左都御史聂贤、大理寺卿汤沐等于锦衣卫狱,侍郎桂萼、张璁,少詹事方献夫署三法司,杂治之。总制尚书王宪击败小王子于石臼墩。癸亥,贾咏致仕。庚午,振湖广水灾。九月己卯,免江西、河南、山西被灾秋粮。壬午,颁《钦明大狱录》于天下。冬十月戊申,兵部侍郎张璁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是年,鲁迷入贡。

  七年春正月癸未,考核天下巡抚官。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三月戊寅,谢迁致仕。癸巳,右都御史伍文定为兵部尚书提督军务为性命之争赋予新的内容。,侍郎梁材督理粮储,讨云南叛蛮。夏四月甲寅,甘露降,告于郊庙。六月辛丑,《明伦大典》成,颁示天下。癸卯,定议礼诸臣罪,追削杨廷和等籍。丁卯,云南蛮平。秋七月己卯,追尊孝惠皇太后为太皇太后,恭穆献皇帝为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辛巳,尊章圣皇太后为章圣慈仁皇太后。戊子,诏天下。八月壬子,免河南被灾税粮。九月甲戌,王守仁讨广西蛮,悉平之。壬午,振嘉兴、湖州灾。冬十月丁未,皇后崩。十一月丙寅,立顺妃张氏为皇后。十二月丙子,小王子犯大同,指挥赵源战死。是年,琉球入贡。

  八年春正月己亥,振山西灾。庚戌,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癸酉,吏部尚书桂萼兼武英殿大学士,预机务。丁丑古史辨派中国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以疑古辨伪为主旨,振襄阳饥。甲申,旱,躬祷于南郊。乙酉,祷于社稷。三月丙申,葬悼灵皇后。戊戌,振河南饥。甲寅,赐罗洪先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秋七月甲午,以议狱不当,下郎中魏应召等于狱,右都御史熊浃削籍。八月丙子,张璁、桂萼罢。壬午,始亲祭山川,著为令。九月癸巳,召张璁复入阁。癸丑,杨一清罢。是月,免两畿、河南被灾税粮,振江西、湖广饥。冬十月癸亥朔,日有食之。己巳,除外戚世封,著为令。十一月庚子,召桂萼复入阁。甲辰,振浙江灾。戊申,祷雪。己酉,雪。丁巳,亲诣郊坛告谢。百官表贺。是年,天方、撒马儿罕、土鲁番入贡。

  九年春正月丁酉,大祀天地于南郊。丙午,作先蚕坛于北郊。丁巳,振山西饥。二月戊辰,耕耤田。乙亥达数百年。认为形与神不可分离,“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振京师饥。丁丑,禁官民服舍器用逾制。三月丁巳,皇后亲蚕于北郊。夏四月丙戌,振延绥饥。五月己亥,更建四郊。六月癸亥,立曲阜孔、颜、孟三氏学。秋八月壬午,免江西被灾税粮。九月壬辰,罢云南镇守中官。乙未,免南畿被灾秋粮。冬十一月辛丑,更正孔庙祀典,定孔子谥号曰至圣先师孔子。己酉,祀昊天上帝于南郊,礼成,大赦。是年,琉球入贡。  十年春正月辛卯,祈谷于大祀殿,奉太祖、太宗配。甲午,更定庙祀,奉德祖于祧庙。乙巳历史经验,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主观和,桂萼致仕。二月甲戌,免庐、凤、淮、扬被灾秋粮。壬申,赐张璁名孚敬。三月戊申,罢四川分守中官。夏四月丁巳,皇后亲蚕于西苑。甲子,禘于太庙。五月壬子,祀皇地祇于方泽。闰六月己丑,罢浙江、湖广、福建、两广及独石、万全、永宁镇守中官。秋七月癸丑,侍郎叶相振陕西饥。戊午,张孚敬罢。辛巳,郑王厚烷献白雀,荐之宗庙。八月辛丑,改安陆州曰承天府。九月乙丑,西苑宫殿成,设成祖位致祭,宴群臣。丙寅,礼部尚书李时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壬申,幸西苑,御无逸殿,命李时、翟銮进讲,宴儒臣于豳风亭。冬十一月甲寅,祀天于南郊。戊辰,免陕西被灾秋粮。丁丑,召张孚敬复入阁。十二月戊子,御史喻希礼、石金因修醮请宥议礼诸臣罪,下锦衣卫狱。

  十一年春正月辛未,祈谷于圜丘,始命武定侯郭勋摄事。二月戊戌,免湖广被灾税粮。三月戊辰,赐林大钦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辛卯比较哲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续封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后为侯。五月丙子,前吏部尚书方献夫兼武英殿大学士,预机务。六月壬午,免畿内被灾秋粮。甲申,续封刘基后诚意伯。秋七月戊辰,免南畿被灾夏税。八月戊子,以星变敕群臣修省。辛丑,张孚敬罢。九月丁巳,振陕西饥。冬十月甲申,编修杨名以灾异陈言,下狱谪戍。是月,免山东被灾税粮,振山西饥。十一月甲寅,四川巡抚都御史宋沧献白兔,群臣表贺。庚申,祀天于南郊。十二月己亥,免畿内被灾税粮。是年,琉球、哈密、土鲁番、天方、撒马儿罕入贡。

  十二年春正月丙午,湖南巡抚都御史吴山献白鹿,群臣表贺。自后,诸瑞异表贺以为常。丙辰,召张孚敬复入阁。是月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则是三个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免浙江、河南被灾税粮。二月乙酉,振云南饥。三月丙辰,释奠于先师孔子。秋八月乙未,以皇子生,诏赦天下。九月庚戌,广东巢贼乱,提督侍郎陶谐讨平之。冬十月乙亥,大同兵乱,杀总兵官李瑾,代王奔宣府。丙子,下建昌侯张延龄于狱。十一月己亥,振辽东灾。癸丑,翟銮以忧去。十二月己卯,吉囊犯宁夏,总兵官王效、副总兵梁震击败之。是年,土鲁番、天方入贡。

  十三年春正月癸卯,废皇后张氏。壬子,立德妃方氏为皇后。二月己丑,总督宣大侍郎张瓚抚定大同乱卒。辛卯,代王返国。三月壬申1911—1960)、赖尔、斯特劳森(PeterFrederickStrawson,振大同被兵者。乙酉,吉囊犯响水堡,参将任杰击败之。夏四月己酉,方献夫致仕。六月甲子,南京太庙灾。秋八月壬子,寇犯花马池,梁震御却之。冬十一月庚午,祀天于南郊。是年,琉球入贡。

  十四年春正月壬申,罢督理仓场中官。丙戌,庄肃皇后崩。二月己亥,作九庙。丁未,禁冠服非制。三月戊子主义和政教合一的封建神权国家奠定了基矗主要著作有,葬孝静皇后于康陵。己丑,辽东军乱,执都御史吕经。夏四月甲午,张孚敬致仕,召费宏复入阁。丙申,赐韩应龙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丙午,广宁兵乱。六月,吉囊犯大同,总兵官鲁纲御却之。秋七月甲申,广宁乱卒平。八月乙巳,诏九卿会推巡抚官,著为令。冬十月戊申,费宏卒。十一月乙亥,祀天于南郊。是年,乌斯藏入贡。

  十五年春二月癸巳,振湖广灾。三月丙子,奉章圣皇太后如天寿山谒陵,免昌平今年税粮三之二,赐高年粟帛。癸未会主义能够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谒恭让章皇后、景皇帝陵。是日还宫。夏四月癸巳,诏建山陵。癸卯,诣七陵祭告。癸丑,还宫。是月,吉囊犯甘、凉,总兵官姜奭击败之。秋九月庚午,如天寿山。丁丑,还宫。是秋,吉囊犯延绥,官军四战皆败之。冬十月己亥,更定世庙为献皇帝庙。戊申,如天寿山。壬子,还宫。十一月戊午,以皇长子生,诏赦天下。辛巳,祀天于南郊。十二月辛卯,九庙成。闰月癸亥,以定庙制,加上两宫皇太后徽号,诏赦天下。乙丑,礼部尚书夏言兼武英殿大学士,预机务。丙寅,享九庙。是年,免山西、山东被灾税粮。琉球、乌斯藏入贡。

  十六年春二月壬子,安南黎宁遣使告莫登庸之难。癸酉,如天寿山。三月甲申,还宫。丙午,幸大峪山视寿陵。夏四月癸丑义产生于19世纪中期。在当时一些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还宫。六月癸酉,吉囊寇宣府,指挥赵镗战死。秋八月,复寇宣府,杀参将张国辅。冬十一月,故昌国公张鹤龄下狱,瘐死。是年,土鲁番、天方、撒马儿罕入贡。

  十七年春二月戊辰,如天寿山。壬申,还宫。三月壬辰,赐茅瓚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辛丑,咸宁侯仇鸾为征夷副将军。充总兵官些没有意义的伪命题组成的,只能引起无休止的争论,因此,兵部尚书毛伯温参赞军务,讨安南莫登庸。夏四月庚戌,如天寿山。甲寅,还宫。戊午,罢安南师。甲子,祷雨于郊坛。戊辰,雨。六月,寇犯宣府,都指挥周冕战死。丙辰,定明堂大飨礼。下户部侍郎唐胄于狱。秋七月辛卯,开河南、云南银矿。癸巳,慈宁宫成。八月甲辰,吉囊犯河西,总督都御史刘天和御却之。丙辰,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顾鼎臣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九月戊寅,免畿内被灾税粮。辛巳,上太宗庙号成祖,献皇帝庙号睿宗。遂奉睿宗神主祔太庙,跻武宗上。辛卯,大享上帝于玄极宝殿,奉睿宗配。乙未,如天寿山。丁酉,还宫。冬十一月辛未朔,诣南郊,上皇天上帝号。还诣太庙,上太祖高皇帝、高皇后尊号。辛卯,礼天于南郊。诏赦天下。乙未,免江西被灾税粮。十二月癸卯,章圣皇太后崩。壬子,如大峪山相视山陵。甲寅,还宫。乙卯,李时卒。戊午,振宁夏灾。是年,琉球、土鲁番入贡。

  十八年春二月庚子朔,立皇子载壑为皇太子,封载为裕王,载圳景王。辛丑,诏赦天下。起黄绾为礼部尚书与价格》等。,宣谕安南。壬寅,起翟銮为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充行边使。丁未,祈谷于玄极宝殿。先贤曾子裔孙质粹为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壬子,振辽东饥。癸丑,安南莫方瀛请降。乙卯,幸承天,太子监国。辛酉,次真定,望于北岳。丁卯,次卫辉,行宫火。三月己巳,渡河,祭大河之神。辛未,次钧州,望于中岳。甲戌,免畿内被灾税粮。庚辰,至承天。辛巳,谒显陵。甲申,享上帝于龙飞殿,奉睿宗配。秩于国社、国稷,遍群祀。戊子,御龙飞殿受贺,诏赦天下。给复承天三年,免湖广明年田赋五之二,畿内、河南三之一。夏四月壬子,至自承天。壬戌,免湖广被灾税粮。甲子,幸大峪山。丙寅,还宫。秋闰七月庚申,葬献皇后于显陵。辛酉,复命仇鸾、毛伯温征安南。九月辛酉,如天寿山。侍郎王杲振河南饥。冬十月丙寅,还宫。十一月丙申,祀天于南郊。是年,日本、哈密入贡。  十九年春正月丙午,召翟銮复入阁。辛亥,吉囊寇大同,杀指挥周岐。三月戊戌,诏修仁寿宫。夏六月辛巳《上帝为何化身为人》等。参见“宗教”中的“安瑟伦”。,瓦剌部长款塞。秋七月癸卯,吉囊入万全右卫,总兵官白爵逆战于宣平,败之。壬子,又败之于桑乾河。戊午,振江西灾。八月丁丑,太仆卿杨最谏服丹药,予杖死。九月,吉囊犯固原,周尚文败之于黑水苑。延绥总兵官任杰追击于铁柱泉,又败之。己酉,召仇鸾还。冬十月庚申,罢矿场。甲子,顾鼎臣卒。十一月丙辰,慈庆宫成。是年,琉球、日本入贡。

  二十年春正月,免南畿被灾税粮。二月乙丑,显陵成,给复承天三年。丙寅,御史杨爵言时政魏晋时有无之辨成为哲学争论的重要问题。何晏、王弼等人,下锦衣卫狱。三月乙巳,赐沈坤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是春,吉囊寇兰州,参将郑东战死。夏四月己未,莫登庸纳款,改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以登庸为都统使。辛酉,九庙灾,毁成祖、仁宗主。丙子,诏行宽恤之政。五月戊子,采木于湖广、四川。甲寅,振辽东饥。六月,振畿内、山西饥。秋七月丁酉,俺答、阿不孩遣使款塞求贡,诏却之。是月,免河南、陕西、山东被灾税粮。八月辛酉,昭圣皇太后崩。庚辰,夏言罢。是月,俺答、阿不孩、吉囊分道入寇,总兵官赵卿帅京营兵,都御史翟鹏理军务,御之。九月乙未,翊国公郭勋有罪,下狱死。辛亥,俺答犯山西,入石州。冬十月癸丑,振山西被寇者,复徭役二年。丁卯,召夏言复入阁。十一月辛卯,葬敬皇后于泰陵。丙申,免四川被灾税粮。是年,琉球入贡。

  二十一年夏四月庚申,大高玄殿成。闰五月戊辰,俺答、阿不孩遣使款大同塞,巡抚都御史龙大有诱杀之。六月辛卯,俺答寇朔州。壬寅不尽意”的说法。荀粲进一步加以发挥:“理之微者,非物象,入雁门关。丁未,犯太原。秋七月己酉朔,日有食之。夏言罢。己未,俺答寇潞安,掠沁、汾、襄垣、长子,参将张世忠战死。八月辛巳,募兵于直隶、山东、河南。壬午,振山西被兵州县,免田租。癸巳,礼部尚书严嵩兼武英殿大学士,预机务。九月癸亥,员外郎刘魁谏营雷殿,予杖下狱。冬十月丁酉,宫人谋逆伏诛,磔端妃曹氏、宁嫔王氏于市。是年,免畿内、陕西、河南、福建被灾税粮。安南入贡。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本纪第十七 世宗一》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本纪第十四 宪宗二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四 宪宗二之明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七 地理二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十七 地理二之明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八 历二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八 历二之明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七 地理二

  ○山东山西

  山东《禹贡》青、兗二州地。元直隶中书省,又分置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益都路属焉。洪武元年四月置山东等处行中书省。治济南府。三年十二月置青州都卫。治青州府。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山东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六,属州十五,县八十九。为里六千四百有奇。南至郯城,与南直界。北至无棣,与北直界。西至定陶,与北直、河南界。东至海。距南京一千八百五十里,京师九百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七十五万三千八百九十四,口五百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七十六。弘治四年,户七十七万五百五十五,口六百七十五万九千六百七十五。万历六年,户一百三十七万二千二百六,口五百六十六万四千九十九。

  济南府元济南路,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太祖吴元年为府。领州四,县二十六:  历城倚。天顺元年建德王府。南有历山。东有华不注山。有大清河在西北,即济水故道,自寿张县流经县界,东北至利津入海。又小清河,即济之南源,一名泺水,出城西趵突泉,经城北,下流至乐安县入海。又大明湖在城内。又东北有堰头镇巡检司。

  章丘府东。东有长白山,又有黉山。南有东陵山,又有长城岭。又小清河在北。又东有淯河,一名绣江,合诸泉西北汇为白云湖,下流入小清河。

  邹平府东北。西南有长白山,接章丘、长山二县界。北有小清河。  淄川府东。元般阳路治此,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太祖吴元年改路为淄川州,县仍为附郭。二年七月,州废,来属。西南有夹谷山。南有原山,与莱芜县界,其山阴淄水出焉。又西有孝妇河,自益都县流入,合泷、萌、般诸水,下流入小清河。

  长山府东北。元属般阳路。洪武二年七月来属。西南有长白山。西北有小清河。南有孝妇河。

  新城府东北。元属般阳路。洪武二年七月来属。七年十二月省入长山、高苑二县,后复置。北有小清河。西北有孝妇河。东有乌河,其上流即时水,下流至高苑县入小清河。  齐河府西。元属德州。洪武二年七月改属府。有大清河。  齐东府东。元属河间路。洪武初来属。北有大清河。东有减水河,成化元年开浚,泄小清河涨溢入大清河。

  济阳府北。南有大清河。

  禹城府西北。元属曹州。洪武二十年来属。西有漯水枯河,俗名土河。  临邑府北。元属河间路。洪武初来属。西北有盘河。

  长清府西南。元属泰安州。洪武二年七月改属府。东南有青崖山、隔马山、方山。西南有大清河。又有沙河,自县南流入焉,亦曰沙沟河。又东南有石都寨巡检司。

  肥城府西南。元属济宁路。洪武二年七月来属。西北有巫山,一名孝堂山,肥水出焉,西流入大清河。  青城府东北。元属河间路。洪武二年省入邹平、齐东二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北有大清河。北有大石关,旧置巡检司,后废。

  陵府西北。元德州,治安德县,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省安德县入州。七年七月移州於故陵县。十三年十一月置陵县於此。东有德河,下流西入卫河。  泰安州元直隶中书省。洪武初来属,以州治奉符县省入。北有泰山,即岱宗也,亦曰东岳,汶水出焉,下流至汶上县合大清河。又东南有徂徠山。南有梁父山。又城西有泰安巡检司。北距府百八十里。领县二:

  新泰州东南。西北有宫山,本名新甫。西南有龟山。东北有小汶河,西流合汶水。又西有上四庄巡检司。

  莱芜州东。洪武初,改属济南府。二年仍来属。东北有原山,其山阳汶水别源出焉。又西南有冠山。西北有韶山。诸山多产铜铁锡。

  德州元陵州,属河间路。洪武元年降为陵县,属济宁府。二年七月改属德州。七年七月省陵县,移德州治焉。西有卫河。东南有故笃马河,俗名土河。东南距府二百八十里。领县二:  德平州东。东北有般河,亦曰盘河,或以为古钩盘也。  平原州东南。  武定州元棣州,治厌次县,属济南路。洪武初,州县俱废。六年六月复置州,改名乐安。宣德元年八月改为武定州。永乐十五年,汉王府迁於此。宣德元年除。南有大清河,又有土河,又有商河。东南有清河巡检司。西南距府二百四十里。领县四:

  阳信州北。元属棣州。东有商河。

  海丰州东北。洪武六年六月析乐安州南地置,属滨州,后来属。东北滨海。又北有鬲津河,又有无棣县,元属棣州,洪武初省。东北有大沽河口巡检司。

  乐陵州西北。旧治在县之咸平镇,属沧州,洪武元年改属济宁府,二年移治富平镇,七月来属。南有般河及鬲津河,又有土河。西南又有商河。西北有旧县镇巡检司。  商河州西南。南有商河。

  滨州洪武初,以州治渤海县省入。东北滨海,产盐。南有大清河。北有士伤河,即鬲津别名也。西南距府三百五十里。领县三:

  利津州东。东北滨海,有永阜等盐场。东有大清河,流入海。又东北有丰国镇巡检司。

  沾化州西北。东北滨海,有富国等盐场。又有久山镇巡检司。

  蒲台州南。元属般阳路。洪武二年七月来属。东滨海。北有大清河。

  兗州府元兗州,属济宁路。洪武十八年升为兗州府。领州四,县二十三。东北距布政司三百五十里。

  滋阳倚。洪武三年四月建鲁王府。元曰嵫阳。洪武初,省入州。十八年复置。成化间,改为滋阳。泗水在东,又有沂水,自曲阜县西流来合焉。

  曲阜府东。东南有尼山,沂水所出。又东有防山。北有泗水。又有洙水,西南流入於沂水。又北有孔林。

  宁阳府北。西北有汶水,支流为洸水。洸水者,洙水也,洸、洙相入受,通称也,俱西南入运河。又东北有堽城堰,即汶、洸分流处也。

  邹府东南。元属滕州。洪武二年七月改属。东南有峄山,亦曰邾峄,又曰邹峄。东北有昌平山。西南有凫山。又有泗河。  泗水府东。东有陪尾山,泗水出焉,经县北,下流至南直清河县入淮。

  滕府东南。元滕州,治滕县,属益都路。洪武二年七月,州废,县属济宁府。十八年来属。东南有桃山。东北有连青山。又西南有新运河,北自南阳,南至境山,长一百九十四里,嘉靖四十四年所开,又薛水,源自县东高、薛二山间,西南流,合漷水,一名南沙河,至沛县入运。又有北沙河在县北,西流经鱼台入招湖。又南有沙沟集巡检司。

  峄府东南。元峄州,属益都路。洪武二年降为县,属济宁府,后来属。东南有柱子山,旧名葛峄山,水流其下。又北有君山,一名抱犊山,西泇水所出,东南流至三合村,有东泇河自沂水来会焉。又南合武河、彭、诸水注於泗,谓之泇口。万历中,改为运道,自夏镇至直河口,凡二百六十余里,避黄河之险者三百三十里。又西北有邹坞镇巡检司,嘉靖中,移於县西拖梨沟。又东南有台庄巡检司,万历三十四年置。

  金乡府西南。元属济宁路。洪武十八年来属。金莎岭在东。大河在西南。

  鱼台府西南。元属济州。洪武元年属徐州。二年七月属济宁府。十八年来属。泗河在东,即运道也。北有菏水,一名五丈沟,东入泗。又东有谷亭镇,嘉靖九年,黄河决於此。又南有塌场口,洪武、永乐间,为运道所经。

  单府西南。元单州,属济宁路。洪武元年省州治单父县入州。二年七月乃降州为县,属济宁府。十八年来属。旧城在南,正德十四年五月因河决改迁。南滨大河。

  城武府西南。元属曹州。洪武四年属济宁府。十八年来属。县城,正德十四年五月因河决改迁。南有故黄河,即洪武间之运道也,弘治后堙。

  济宁州元任城县,为济州治。至正八年罢济州,徙济宁路治此。太祖吴元年为济宁府。十八年降为州,以州治任城县省入。南临会通河。西有马肠湖。又东南有鲁桥镇巡检司。东距府六十里。领县三:

  嘉祥州东。元属单州。洪武二年来属。南有塔山。东有会通河。北有故黄河,一名塔章河,即塌场口之上流也。

  钜野州西北。元为济宁路治,至正八年徙路治任城县,以县属焉。南有高平山。东有钜野泽,元末为黄河所决,遂涸。东南有会通河。西南有故黄河,弘治后堙。西有安兴集巡检司。

  郓城州西北。西有灉水,又有故黄河,又有故济水在西南。

  东平州元东平路,直隶中书省。太祖吴元年为府。七年十一月降为州,属济宁府,以州治须城县省入。十八年改属。北有瓠山。东北有危山。西南有安山,亦曰安民山。下有积水湖,一名安山湖。山南有安山镇,会通河所经也。汶水在南,西流入安山湖。又西北有金线闸巡检司。东南距府百五十里。领县五:

  汶上州东南。西南有蜀山,其下为蜀山湖。又西为南旺湖,其西北则马踏河,运道经其中而北出,即会通河也。又汶水在东北,旧时西流入大清河。永乐中,开会通河,堰汶水西南流,悉入南旺湖。

  东阿州西北。故城在县西南。今治本故谷城县也,洪武八年徙於此。南有碻磝山。西有鱼山。会通河自西南而北经此,始与大清河分流。又西有马颊河,俗名小盐河,东流入大清河。又张秋镇在西南,弘治二年,河决於此。七年十二月塞,赐名安平镇。

  平阴州东北。南有汶河。西南有大清河,又有滑口镇巡检司,后废。  阳谷州西北。东有会通河。又东有阿胶井。

  寿张州西。洪武三年省入须城、阳谷二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济宁府,后来属。东南有故城,元时县治在焉。今治本王陵店,洪武十三年徙置。南有梁山氵乐,即故大野泽下流。东北有会通河,又有沙湾,弘治前黄河经此,后堙。西南有梁山集巡检司。

  曹州正统十年十二月以曹县之黄河北旧土城置。东有旧黄河,洪武初,引河入泗以通运处也。永乐中,亦尝条浚。南有灉河。东南有菏泽,流为菏水。东北距府三百里。领县二:  曹州东南。元曹州,治济阴县,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省济阴县入州。二年,州治自北徙於盘石镇。四年降为县,属济宁府。正统十年十二月置州,以县属焉。西南有黄陵冈,与河南仪封县界。弘治五年,黄河决於此,河遂在县南,东入单县界,至南直徐州,合泗入淮。又西有贾鲁河,嘉靖前犹为运道,后废。东南有楚丘县,元属曹州,洪武初省。又西北有安陵镇巡检司。  定陶州东南。元属曹州。洪武元年属济宁府。十年五月省入城武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仍属济宁府。正统十年十二月来属。西有黄河故道。弘治前,河经此,至张秋之沙湾入会通河。

  沂州元属益都路,后省州治临沂县入州。洪武元年属济宁府。五年属济南府。七年十二月属青州府。十八年来属。弘治四年八月建泾王府,嘉靖十六年除。西有艾山。东有沂水,源自青州沂水县,南流至州境,与枋水合,下流入泗。又有沭水,流经南直安东县为涟水,入淮。又西南有泇水,亦曰东泇水,下流合峄县之西泇水入运。西南有罗藤镇巡检司。西距府五百六十里。领县二:

  郯城州东南。洪武初置。东有马陵山,又有羽山,与南直赣榆县界。又沭水在东。沂水在西。西有磨山镇巡检司,后废。

  费州西北。西北有蒙山。西南有大沫涸,又有祊水,东北有蒙阳水,下流俱入於沂河。西南有关阳镇、西北有毛阳镇二巡检司。

  东昌府元东昌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初为府。领州三,县十五。东距布政司二百九十里。

  聊城倚。城东有会通河。西南有武水枯河,即漯河也,为会通河所截,中堙。  堂邑府西。东北有会通河。西有旧黄河。

  博平府东北。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西南有会通河。东北有故黄河。

  茌平府东北。西有故黄河。又西北有故马颊河。

  莘府西南。北有弇山,旧有泉涌出,曰弇山泉。

  清平府北。元属德州。洪武元年属恩州。二年七月属高唐州。三年三月省,寻复置,改属。西有会通河。西南有魏家湾巡检司。

  冠府西南。元冠州,直隶中书省。洪武三年降为县,来属。西北有卫河。又东有贾镇堡,东北有清水镇堡,俱嘉靖二十二年筑。

  临清州元临清县,属濮州。洪武二年七月改属。弘治二年升为州。旧治在南,洪武二年徙治临清闸。景泰元年又于闸东北三里筑城,徙治焉。会通河在城南,有卫河自西来会,至天津直沽入海,为北运河。东南距府百二十里。领县二:

  丘州西。元直隶东昌路。弘治二年改属州。东南有卫河,又有漳河。

  馆陶州西南。元属濮州。洪武二年七月属东昌府,三年三月省,寻复置,仍属东昌府。弘治二年改属州。西有卫河,自元城县流入。又西南有漳河。又西南有南馆陶镇巡检司。

  高唐州元直隶中书省。洪武初,以州治高唐县省入,来属。西有漯河,溢涸无常。又有马颊河,一名旧黄河。西南距府百二十里。领县三:

  恩州北。元恩州,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降为县,来属。西有故城。今治本许官店,洪武七年七月徙於此。西北有卫河。东南有马颊枯河。又高鸡泊亦在县西北。

  夏津州西。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西南有卫河。又东有马颊故河。又西有裴家圈巡检司。

  武城州西北。西有卫河。东南有沙河。东北有甲马营巡检司。

  濮州元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以州治鄄城县省入,来属。故城在东,景泰三年以河患迁於王村,即今治也。东南有故黄河,永乐中,河流由此入会通河,后堙。又西南有濮水,一名洪河。东北距府二百里。领县三:

  范州东北。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东南有故城,洪武二十五年圮於河,始迁今治。又东南有水保寨巡检司。

  观城州西北。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又东有马颊河,有黑羊山水自西北流入焉。

  朝城州北。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西南有故漯河。

  青州府元益都路,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太祖吴元年为青州府。领州一,县十三。西距布政司三百二十里。  益都倚。洪武三年四月建齐王府,永乐四年废。十三年建汉王府,十五年迁於乐安。成化二十三年建衡王府。南有云门山,与劈山连。西北有尧山。又西有九回山,北阳水出焉,亦曰渑水,经治岭山麓,曰五龙口,下流经乐安县,入巨淀。又有南阳水,源出县西南石膏山,流经城北,又东北合北阳水。又西有淄水,下流至寿光入海。又西南有颜神镇,孝妇河出焉,入淄川县界。有颜神镇巡检司,嘉靖三十七年筑城。镇西南有青石关。

  临淄府西北。南有牛山。又有鼎足山,女水出焉,下流合北阳水。又有蒨山。又有南郊山,其下为天齐渊。城东有淄水,又西有渑水,又有系水,下流俱入时水。其时水自西南而东北,亦曰耏水,又有澅水流入焉,下流俱至乐安县入海。南有淄河店巡检司,后废。  博兴府西北。元博兴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南有小清河,有时水。

  高苑府西北。东南有商山。西南有小清河。西北有田镇巡检司。后废。

  乐安府北。东北滨海,有盐场。北有小清河。东有时水。又东南有淄水,又有北阳水,又有巨洋水,俱汇流於县东北之高家港入海。港即古之马车渎也。有高家港巡检司。又西北有乐安镇巡检司。又东北有塘头寨,有百户所驻焉。

  寿光府东北。北滨海,有盐场。西有淄水,又有北阳水。又东有巨洋水。又西北有清水泊,即古之钜定湖也,其北接乐安县之高家港。又东北有广陵镇巡检司。

  昌乐府东。元属潍州,寻省,后复置,仍属潍州。洪武初,改属。西北有故城。洪武中,徙於今治。东南有方山,东丹水所出,北径昌乐故城,西丹水流合焉,下流至寿光县入於海。又南有白狼水,至潍县入海。

  临朐府东。南有朐山,又有大岘山,上有穆陵关巡检司。又东有沂山,一名东泰山,沭水、氵弥水俱发源於此。氵弥水,一名巨洋水,西合石沟水,至寿光入海。又东北有丹山,一名丸山,西丹河及白狼水出焉。

  安丘府东南。元属密州。洪武二年七月,州废,属府。西南有牟山,又有峿山。又东北有岞山。东有潍水,下流经潍县入海。又北有汶水,源亦出沂山,下流合潍水。

  诸城府东南。元为密州治,属益都路。洪武二年七月,州废,属府。东南有琅邪山。西南有常山,又有马耳山。北有潍水,东北有卢水,流合焉。南有信阳镇巡检司。又南有南龙湾海口巡检司。  蒙阴府西南。元属莒州。洪武二年七月改属府。南有蒙阴山。东有长山,有蒙水,北流入沂水。东南有紫荆关巡检司。万历间废。

  莒州元属益都路。洪武初,以州治莒县省入。西有浮来山。又西北有箕屋山,潍水出焉。又西南有沭水,流入沂州界。南有十字路、西南有葛沟店二巡检司。北距府二百里。领县二:

  沂水州西北。西北有大弁山,与雕厓山连,沂水出焉,南流经沂州界入泗。东北有沭水。

  日照州东北。东滨海,有盐场。东南有夹仓镇巡检司。

  莱州府元莱州,属般阳路。洪武元年升为府。六年降为州。九年五月复升为府。领州二,县五。西距布政司六百四十里。

  掖倚。北滨海,有盐场。又有三山岛,在海南岸。东北有万里沙。西南有掖水,北入海。东南有小沽河。又东北有王徐砦守御千户所,嘉靖中置。又西有海仓、北有柴葫寨二巡检司。

  平度州元胶水县。洪武二十二年正月改置。北有莱山。西有胶水,下流至昌邑北入海。东有大沽河,源自黄县蹲犬山,流经州,与小沽河合,通名为沽河,至即墨县入海。小沽,即尤水也。又西南有亭口镇巡检司。北距府百里。领县二:

  潍州西。元潍州,属益都路。洪武元年以州治北海县省入。九年属莱州府。十年五月降为县。二十二年正月改属州。南有潍水,东北入海。又东北有固堤店巡检司。

  昌邑州西北。元属潍州。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潍县。二十二年正月复置,来属。东有潍水。东北有胶河。北有鱼儿镇巡检司。

  胶州元属益都路。洪武初,以州治胶西县省入。九年来属。西南有铁橛山,胶水所出,亦曰胶山。东北有沽河,南流入海。又东南海口有灵山卫,又有安东县,俱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置。又有夏河寨千户所,在灵山卫西南。石臼岛寨千户所,在安东卫南。俱弘治后置。又西南有古镇巡检司。北有逢猛镇巡检司。北距府二百二十里。领县二:

  高密州西北。元属胶州。洪武元年属青州府。九年五月属莱州府,寻复属州。东有胶水。西有潍水。又西南有密水,一名百尺沟,北会於潍水。

  即墨州东。元属胶州。洪武初,属青州府。九年五月属莱州府。十年五月仍属州。东南有劳山,在海滨。又有田横岛,在东北海中。东有鰲山卫,洪武二十一年五月置。又东北有雄崖守御千户所,南有浮山守御千户所,俱洪武中置。又东北有栲栳岛巡检司。又即墨营旧在县南,宣德八年移置县北,有城。

  登州府元登州,属般阳路。洪武元年属莱州府。六年直隶山东行省。九年五月升为府。领州一,县七。西距布政司一千零五十里。

  蓬莱倚。洪武初废。九年五月复置。北有丹崖山,临大海。南有密神山,密水所出。西南有黑石山,黑水所出,经城南合流,北入於海。西有龙山,产铁。东有高山巡检司,本置於海中沙门岛,后迁硃高山下。又东南有杨家店巡检司。

  黄府西南。东南有莱山。西南有蹲犬山,大沽水出焉。又东有黄水,东南有洚水,合流入海。又西有马停镇巡检司。

  福山府东南。东北有之罘山,三面临海。西南有义井河,北入海。又奇山守御千户所在东北,洪武三十一年置。又北有孙夼镇巡检司。

  栖霞府东南。东有岠?禺山,尝产金,亦名金山。又有百涧山,西北有北曲山,二山旧皆产铁。又南有翠屏山,大河出焉,即义井河之上源也。

  招远府西南。元属莱州。洪武九年五月来属。东北有原疃河,北入海。西有东良海口巡检司。

  莱阳府南。元属莱州。洪武九年五月来属。东南有昌水,源发文登县之昌山,一名昌阳水,南入海。东有豯养泽。又东南有大嵩卫,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置。卫西有大山千户所,成化中置。又南有行村寨巡检司。

  宁海州元直隶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洪武初,以州治牟平县省入,属莱州府。九年改属。东有金水河,一名沁水,西南有五丈河,俱北入海。又西南有乳山寨巡检司。西距府二百二十里。领县一:  文登州东南。元属宁海州。洪武初,改属莱州府。九年五月属登州府,后仍属州。东南有斥山。南有成山,又有铁槎山。又西有铁官山。东南滨海。南有靖海卫,东有成山卫,北有威海卫,皆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置。又宁津守御千户所在东南,亦洪武三十一年置。又东有海阳守御千户所,在靖海卫南。金山守御千户所,在威海卫西。百尺崖守御千户所,在威海卫北。寻山守御千户所,在成山卫东南。俱成化中置。又北有辛汪寨、东北有温泉镇、东有赤山镇三巡检司。

  辽东都指挥使司元置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治辽阳路。洪武四年七月置定辽都卫。六年六月置辽阳府、县。八年十月改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治定辽中卫,领卫二十五,州二。十年,府县俱罢。东至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南至旅顺海口,北至开原。由海道至山东布政司,二千一百五十里。距南京一千四百里,京师一千七百里。

  定辽中卫元辽阳路,治辽阳县。洪武四年罢。六年复置。十年复罢。十七年置卫。西南有首山。南有千山。又东南有安平山,山有铁场。又西有辽河,自塞外流入,至海州卫入海。又西北有浑河,一名小辽水,东北有太子河,一名大梁水,又名东梁水,下流俱入於辽水。又东有鸭绿江,东南入海。又东有凤凰城,在凤凰山东南,成化十七年筑,为朝鲜入贡之道。又南有镇江堡城。又连山关亦在东南。  定辽左卫、定辽右卫俱洪武六年十一月置。

  定辽前卫洪武八年二月置。

  定辽后卫本辽东卫,洪武四年二月置。八年二月改。九年十月徙治辽阳城北,寻复。

  东宁卫本东宁、南京、海洋、草河、女直五千户所,洪武十三年置。十九年七月改置。  自在州永乐七年置於三万卫城,寻徙。

  以上五卫一州,同治都司城内。

  海州卫本海州,洪武初,置於旧澄州城。九年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废。西南滨海,有盐场。西有辽河,汇浑河、太子河入海,谓之三岔河。又西有南、北通江,亦合於辽河。东有大片岭关,有盐场。东北距都司百二十里。

  盖州卫元盖州,属辽阳路。洪武四年废。五年六月复置。九年十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复废。东北有石城山。又北有平山,其下有盐场。又东有驻跸山,西滨海,有连云岛,上有关。又东有泥河,南有清河,东南有毕里河,下流皆入於海。又南有永宁监城,永乐七年置。又西北有梁房口关,海运之舟由此入辽河,旁有盐场。又东有石门关。西有盐场。北有铁场。北距都司二百四十里。  复州卫本复州,洪武五年六月置於旧复州城。十四年九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废。西滨海。西南有长生岛。又南有沙河,合麻河,西注於海。东有得利嬴城,元季士人筑,洪武四年二月置辽东卫於此,寻徙。又南有乐古关。西有盐场。北有铁场。北距都司四百二十里。

  金州卫本金州,洪武五年六月置於旧金州。八年四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废。东有大黑山,小沙河出焉。又有小黑山,骆马河、澄沙河俱出焉。卫东西南三面皆滨海。南有南关岛。东有莲花岛。东南有金线岛。又东有皮岛,又有长行岛。南有双岛及三山岛。西南有铁山岛。东北有萧家岛,有关。又旅顺口关在南,海运之舟由此登岸,有南、北二城,其北城有中左千户所,洪武二十年置。又东南有望海埚石城,永乐七年置。又卫东有铁场。东北有盐场。北距都司六百里。

  广宁卫元广宁府路。江武初废。二十三年五月置卫。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建辽王府。建文中改封湖广荆州府。西有医无闾山。南滨海。东有路河,东北有珠子河,下流皆注於辽河。又板桥河在西,南流入海。北有白土厂关,又有分水岭关。西北有魏家岭关。又北有懿州,元属辽阳路。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广宁后屯卫於此。永乐八年,州废。徙卫於义州卫城。又西南有闾阳关,东北有望平县,元俱属广宁路。又西北有川州,元属大宁路。又东北有顺州,西北有成州,元俱属东宁路。又西南有钟秀城,元置千户所於此。俱洪武中废。东距都司四百二十里。  广宁中卫、广宁左卫俱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二十八年四月废。三十五年十一月复置。

  广宁右卫本治大凌河堡,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二十八年四月废。三十五年十一月复置。

  以上三卫,俱在广宁卫城。

  广宁前卫、广宁后卫俱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后俱废。

  义州卫元义州,属大宁路。洪武初,州废。二十年八月置卫。西北有大凌河,下流入海。东北有清河,下流合大凌河。东南距都司五百四十里。  广宁后屯卫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於旧懿州。永乐八年徙治义州卫城。  广宁中屯卫元锦州,属大宁路。洪武初,州废。二十四年九月置卫。东有木叶山。西有东、西红螺山。西南有杏山。东南有乳峰山。又东有大凌河、小凌河。又西有女儿河,与小凌河合。又南有松山堡,在松山西,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左千户所於此,辖杏山驿至小凌河驿。东有大凌河堡,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广宁右卫,二十八年四月废。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右千户所於此,辖凌河驿至十三山驿。又城南有盐场二,铁场一。又西有铁场。东南距都司六百里。

  广宁左屯卫洪武二十四年九月置於辽河西,后徙广宁中屯卫城。  广宁右屯卫元广宁府地。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於十三山堡。二十七年迁於旧闾阳县之临海乡。北有十三山。山西有十三山堡。西有大凌河。又西南有望梅岭。又南有盐场,东有铁场。东南距都司五百四十里。  广宁前屯卫元瑞州,属大宁路。洪武初,属永平府。七年七月,州废。二十六年正月置卫。西北有万松山。北有十八盘山。西有麻子峪,有铁场。东南为山口峪,有盐场。东北有六州河,下流至蛇山务入海。西有山海关,与北直抚宁县界。又有急水河堡,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前千户所於此,辖山海东关至高岭驿。又东有杏林堡,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后千户所於此,辖沙河驿至东关驿。东距都司九百六十里。

  宁远卫宣德五年正月分广宁前屯、中屯二卫地置,治汤池。西北有大团山。东北有长岭山。南滨海。东有桃花岛。东南有觉华岛城。西有宁远河,即女儿河也,又名三女河。又东有塔山,有中左千户所,辖连山驿山至杏山驿,西有小沙河中右千户所,辖东关驿至曹庄驿,俱宣德五年正月置。又南有盐、铁二场。东距都司七百七十里。

  沈阳中卫元沈阳路。洪武初废。三十一年闰五月置卫。洪武二十四年建沈王府。永乐六年迁於山西潞州。东有东牟山。南有浑河,又东有沈水入焉。又西有辽河。又东北有抚顺千户所,洪武二十一年置。所东有抚顺关。北有蒲河千户所,亦洪武二十一年置。南距都司百二十里。  沈阳左卫、沈阳右卫俱洪武中置。建文初废。洪武三十五年七月复置,后仍废。

  沈阳中屯卫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置。建文中废。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复置,属北平都司,后属后军都督府,寄治北直河间县。

  铁岭卫洪武二十一年三月以古铁岭城置。二十六年四月迁於古嚚州之地,即今治也。西有辽河,南有泛河,又南有小清河,俱流入於辽河。又南有懿路城,洪武二十九年置懿路千户所於此。又范河城在卫南,亦曰泛河城,正统四年置泛河千户所於此。东南有奉集县,即古铁岭城也,接高丽界,洪武初置县,寻废。又有咸平府,元直隶辽东行省。至正二年正月降为县。洪武初废。南距都司二百四十里。

  三万卫元开元路。洪武初废。二十年十二月置三万卫於故城西,兼置兀者野人乞例迷女直军民府。二十一年,府罢,徙卫於开元城。洪武二十四年建韩王府。永乐二十二年迁於陕西平凉。西北有金山。东有分水东岭。北有分水西岭。西有大清河,东有小清河,流合焉,下流入於辽河。又北有上河,东北有艾河,流合焉,谓之辽海,即辽河上源也。又北有金水河,北流入塞外之松花江。又镇北关在东北。广顺关在江。又西有新安关。西南有清河关。南有山头关。又北有北城,即牛家庄也,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置辽海卫於此。二十六年,卫徙。又南有中固城,永乐五年置。南距都司三百三十里。

  辽海卫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置於牛家庄。二十六年徙三万卫城。

  安乐州永乐七年置,在三万卫城。

  山西《禹贡》冀州之域。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治大同路。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四月置山西等处行中书省。治太原路。三年十二月置太原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山西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五,直隶州三,属州十六,县七十九。为里四千四百有奇。东至真定,与北直界。北至大同,外为边地。西南皆至河,与陕西、河南界。距南京二千四百里,京师千二百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五十九万五千四百四十四,口四百七万二千一百二十七。弘治四年,户五十七万五千二百四十九,口四百三十六万四百七十六。万历六年,户五十九万六千九十七,口五百三十一万七千三百五十九。

  太原府元冀宁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洪武元年十二月改为太原府,领州五,县二十:

  阳曲倚。洪武三年四月建晋王府於城外东北维。西有汾水,自静乐县流经此,下流至荥河县合大河。西北有天门关巡检司。东北有石岭关巡检司。

  太原府西南。元曰平晋,治在今东北。洪武四年移於汾水西,故晋阳城之南关。八年更名太原。西有悬甕山,一名龙山,又名结绌山,晋水所出,下流入於汾。西北有蒙山。东有汾水。东南有洞涡水,源自乐平,下流入汾。

  榆次府东南。东南有涂水,合小涂水西北流,入洞涡水。  太谷府东南。东南有马岭,路出北直邢台县,上有马岭关,有巡检司。西有太谷,一名咸阳谷。东北有象谷水,流入汾。

  祁府南少西。东南有胡甲山,隆舟水出焉,下流至平遥入汾。南有隆舟峪巡检司。又东有团柏镇。  徐沟府南。北有洞涡水,至此合汾。

  清源府西南。北有清源水,东流,南入汾。  交城府西南。东北有羊肠山。东南有汾水。又西有文水。

  文水府西南。西南有隐泉山。东有文水,南入汾。又东北有猷水,或以为即邬泽也。  寿阳府东。西有杀熊岭。南有洞涡水,黑水流合焉。

  孟府东北。元孟州。洪武二年降为县。东北有白马山。北有滹沱河,东入北直平山县界。东北有伏马关,一名白马关。又东有榆枣关。

  静乐府西北。元管州。洪武二年改为静乐县。东北有管涔山,汾水所出。又东北有燕京山,上有天池。又北有宁化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年置。又东南有两岭关,置故镇巡检司於此,后移於稍东顺水村。又南有楼烦镇巡检司。又东北有沙婆岭巡检司,后移於阳曲县天门关。

  河曲府西北。元省。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西有火山,临大河。河滨有娘娘滩、太子滩,皆套中渡河险要处也。北有关河,以经偏头关而名,西北流入大河。成化十一年十二月置偏头关守御千户所,与宁武、雁门为三关。

  平定州东有绵山,泽发水出焉,即冶河上源,合沾水,东流至平山县入滹沱。西南有洞涡水,合浮化水,西流入汾。东南有新固关守御千户所。又东有故关,即井陉关也,洪武三年置故关巡检司於此。又有苇泽、盘石二关在县东北,俱接井陉县界。西北距府一百八十里。领县一:

  乐平州东南。东有皋落山,一名灵山。西南有少山,一名沾岭,为沾水、清漳二水之发源。沾东流入泽发水,漳北流,折而西南,入和顺县之梁榆水。又西有陡泉岭,洞涡水所出。又静阳镇在县东南。

  忻州洪武初,以州治秀容县省入。北有滹沱河,又有忻水,一名肆卢川,自北流入焉。西南有牛尾庄巡检司,后移於州北十里。又西有寨西巡检司,西北有沙沟巡检司,后俱废。又忻口寨亦在州北。又东南有赤塘关。南距府百六十里。领县一:  定襄州东少北。北有滹沱河。又南有丛象山,有三会水流合焉。东北有胡谷砦巡检司,后废。

  代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八年二月复升为州。句注山在西,亦名西陉,亦曰雁门山,其北为雁门关,有雁门守御千户所,洪武十二年十月置。又於关北置广武营城。又东有夏屋山,一名下壶。又南有滹沱河,源自繁峙入州界,西南流经崞、忻、定襄,又东经五台、盂,入真定界。又北有太和岭、水勤口二巡检司,后俱废。西南距府三百五十里。领县三:

  五台州东南。元台州。洪武二年改为五台县。八年二月来属。东北有五台山,有清水河,东北流,合虒阳河,南入於滹沱。又东南有高洪口巡检司。又东北有大谷口、饭仙山二巡检司,后俱废。

  繁峙州东。元坚州。洪武二年改为繁峙县。八年二月来属。旧治在县南,成化三年二月移治东义村。万历十四年十二月徙於河北之石龙岗。东北有秦戏山,滹沱河所出也,回环千三百七十里,至北直静海县入海。又北有茹越口、东北有北楼口、东有平刑岭三巡检司,后俱废。又东有郎岭关城,洪武十七年筑。

  崞州西南。元崞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八年二月来属。西南有崞山。东南有石鼓山,又有滹沱河。又西北有宁武关,有宁武守御千户所,景泰元年置。又有八角守御千户所,嘉靖三年八月置。又西南有芦板寨巡检司。又西北有杨武峪、吊桥岭、胡峪北口三巡检司。  岢岚州本岢岚县,洪武七年十月置。八年十一月升为州。北有岢岚山,其东为雪山。西南有岚漪河,北有蔚汾水,下流俱入大河。又西北有岢岚镇巡检司,后废。又北有天涧堡隘,路通朔州。西北有于坑堡隘,又有洪谷堡隘,俱通保德州。东南距府二百八十里。领县二:  岚州南少东。元岚州。洪武初,降为县。西南有黄尖山,蔚汾水所出。又北有二郎关、鹿径岭二巡检司。

  兴州西南。元兴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八年十一月来属。东北有石楼山。西滨大河,南有蔚汾水流入焉。又东有界河口、西南有孟家峪二巡检司。

  保德州洪武七年降为县。八年十一月属岢岚州。九年正月复升为州西滨大河。东北有得马水巡检司,后废。东南距府五百里。

  平阳府元晋宁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洪武元年改为平阳府。领州六,县二十八。东北距布政司五百九十里。

  临汾倚。西有姑射山。西南有平山,晋水、平水皆出於此,东流入於汾。

  襄陵府西南。西南有三隥山。东有汾水,南有太平关,有巡检司。

  洪洞府北少东。东有九箕山。西有汾水。

  浮山府东少南。西有浮山。北有涝水,东南有潏水,下流俱入汾。

  赵城府北。元属霍州。洪武三年改属。西有罗云山,又有汾水、霍水,自东南流入焉。

  太平府西南。元属绛州。洪武二年改属。东有汾水。

  岳阳府东北。东有沁水,流入泽州界。北有涧水。又南有赤壁水,西北流,会涧水入汾河。

  曲沃府南。元属绛州。洪武二年改属。南有紫金山,产铜。北有乔山。西有汾水。西南有浍水,下流入汾。

  翼城府东南。元属绛州。洪武二年改属。东南有浍高山,产铜,下有滦泉。又东有乌岭山,浍水出焉。  汾西府北,少西。西有青山,产铁。东有汾水。  蒲府西北。元属隰州。洪武二年改属。西有第一河,西流入大河。东有张村岔巡检司。

  灵石府北。元属霍州。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改属汾州府。四十三年还属府。东有绵山,即介山也。城北有汾水,又东有谷水流入焉。又北有灵石口巡检司。西南有阴地关,又有汾水关。

  蒲州元河中府。洪武二年改为蒲州,以州治河东县省入。中条山在东南,即雷首山也,又名首阳山,跨临晋、闻喜、垣曲、平陆、芮城、安邑、夏县、解州之境。又南有历山。又大河自榆林折而南,经州城西,又经中条山麓,又折而东,谓之河曲。临河有风陵关巡检司。又东南有涑水,即绛水下流,又南有妫汭水,俱注於大河。东北距府四百五十里。领县五:  临晋州东北。东南有王官谷。西有大河。南有涑水。又西有吴王寨巡检司。  荥河州北少东。大河在城西,汾水至此入河。

  猗氏州东北。南有涑水。东南有盐池。

  万泉州东北。南有介山。

  河津州东北。西北有龙门山,夹河对峙,下有禹门渡巡检司。汾水旧由荥河县北睢丘入河,隆庆四年东徙,经县西南葫芦滩入河。  解州洪武初,以州治解县省入。南有檀道山,又有石锥山。东南有白径岭。南滨大河。东有盐池。西北又有女盐池。东北有长乐镇巡检司。东南有盐池巡检司。东北距府三百四十里。领县五:

  安邑州东北。西有司盐城。北有鸣条冈。又有涑水。西南有盐池。南有圣惠镇巡检司。西南有西姚巡检司。  夏州东北。北有涑水。

  闻喜州东北。东南有汤山,产铜。南有涑水。又东北有乾河,又有董泽。

  平陆州东南。东北有虞山,一名吴山。又东有傅岩。南滨大河,中有底柱山。东有大阳津,上有关,亦曰茅津。有沙涧茅津渡巡检司。又有白浪渡巡检司。

  芮城州西南。大河南经县,西折而东。东南有陌底渡巡检司。西北有万寿堡。东有襄邑堡。  绛州洪武初,以州治正平县省入。西北有九原山。南有汾水,浍水自东南流入焉。西有武平关。东北距府百五十里。领县三:

  稷山州西。南有稷神山,又有汾水。

  绛州东南。东有太行山。东南有太阴山,又有陈村峪,涑水出焉,经闻喜、夏、安邑等县,至蒲州入黄河。又西北有绛山,绛水出焉,西流入涑。又东南有教山,教水出焉,即乾河之源也。绛山产铁。

  垣曲州东南。西北有折腰山,山有铜冶。又东北有王屋山。南滨河,西有清水流入焉。又北有乾河。西北有横岭背巡检司。西南有留庄隘。

  霍州洪武初,以州治霍邑县省入。东南有霍山,亦曰霍太山。西有汾水,又有霍水、彘水,俱出霍山,下流俱入汾。南距府百四十五里。

  吉州西有孟门山,大河所经。西南有壶口山。又乌仁关在西,平渡关在西北,俱有巡检司。东距府二百七十里。领县一:

  乡宁州东南。西南有两乳山。西有黄河。西北有龙尾碛巡检司。

  隰州洪武初,以州治隰川县省入。西有蒲水,南入大河。东北有广武庄巡检司。东南距府二百八十里。领县二:  大宁州西南。西滨大河。又东南有昕川,西注於河。西有马斗关,大河经其下,有巡检司。  永和州西。西滨大河。西北有永和关,有巡检司。又有兴德关。西南有铁罗关。三关俱与陕西滨河为界。

  汾州府元汾州,属冀宁路。洪武九年直隶布政司。万历二十三年五月升为府。领州一,县七。东北距布政司二百里。

  汾阳倚。元曰西河。洪武初,省入州。万历二十三年五月复置,更名。东有汾水。又东北有文水,一名万谷河,自文水县东南流入焉。西有金锁关、黄芦岭二巡检司。

  教义府南少东。西北有狐岐山,胜水出焉,东流入汾。又县南有雀鼠谷,与介休县界,汾水自东北来经此。又西有温泉镇巡检司。  平遥府东。南有麓台山,一名蒙山,又名谒戾山。西有汾河。东有中都水,又有原祠水,合流注於汾河。又南有普同关巡检司,后移於县东北之洪善镇。

  介休府东南。有介山,亦曰绵山。西有汾水,东有石洞水,西流入焉。东北有邬城泊,与平遥、文水二县界,即昭馀祁薮之馀浸也,或亦谓之蒿泽。东南有关子岭镇巡检司。  石楼府西少南。元属晋宁路之隰州。万历四十年改属。东南有石楼山。西有黄河,又有土军川流入焉。又西北有上平关、西有永和关、东北有窟龙关三巡检司。

  临府西北。元临州,属冀宁路。洪武二年降为县。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来属。北滨黄河,东北有榆林河流入焉。西北有克狐寨巡检司。

  永宁州元石州,属冀宁路。洪武初,以州治离石县省入。隆庆元年更名。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来属。大河在西。东有谷积山,下有石窟村,东川河出焉。北有赤坚岭,一名离石山,离石水出焉,亦曰北川河,合流注於大河。又西有青龙流、北有赤坚岭二巡检司。又西有孟门关。东南距府百六十里。领县一:  宁乡州南。东南有楼子台山。西有黄河。

  潞安府元潞州,属晋宁路。洪武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嘉靖八年二月升为潞安府。领县八。西北距布政司四百五十里。

  长治倚。永乐六年,沈王府自沈阳迁此。元上党县。洪武二年省入州。嘉靖八年二月复置,更名。东南有壶关山,旧置壶口关於山下。西南有潞水,即浊漳水,自长子县流入,下流至河南临漳县,合清漳水。又西有蓝水,东流与浊漳水合。

  长子府西少南。东南有羊头山。西南有发鸠山,一名鹿谷山,浊漳水发源於此。西北有蓝水,南有梁水,皆流入漳水。  屯留府西北。西北有三峻山。又西南有盘秀山,蓝水出乎其阳,绛水出乎其阴,下流俱合浊漳水。  襄垣府北,少西。南有浊漳水。西北有小漳水,又有涅水,自武乡县流入界,合小漳水,下流入浊漳水。西有五?赞山巡检司。

  潞城府东北。西有三垂山。北有浊漳水,又有绛水,流合焉,谓之交漳。  壶关府东北。南有赵屋岭,西南有大峪岭,俱产铁。东南有羊肠板。西北有壶水,西入浊漳。

  黎城府东北。西北有浊漳水,东南入河南林县界。东北又有清漳水,流入河南涉县界。又东北有吾儿峪巡检司。

  平顺嘉靖八年二月以潞城县青羊里置,析黎城、壶关、潞城三县地益之。东北有浊漳水。东南有虹梯关、玉峡关二巡检司。

  大同府元在同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洪武二年为府。领州四,县七。南距布政司六百七十里。

  大同倚。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建代王府。北有方山。西北有雷公山。东有纥真山。又东北有白登山。又西有大河。又南有桑乾河,自马邑县流经此,其下流至蔚州入北直境,为卢沟河。又西北有金河,又有紫河,皆流入大河。又西有武州山,武州川水出焉。又东有御河,一名如浑水,南有十里河流合焉,即武州川也,俗曰合河,南入於桑乾。北有威宁海子。又有孤店、开山、虎峪、白阳等口,俱在东北。又北有猫儿庄。

  怀仁府西南。西有清凉山,西南有锦屏山,旧皆有铁冶。南有桑乾河。西南有偏岭等口。  浑源州南有恒山,即北岳也,与北直曲阳县界。东有五峰山。又南有翠屏山,滱水出焉,与呕夷水合,下流为唐河。又北有桑乾河。西南有浑源川,下流入桑乾河。又东有乱岭关、南有瓷窑口、东南有峪口巡检司。西北距府百三十里。

  应州洪武初,以州治金城县省入。北有桑乾河。西有小石口巡检司。东南有胡峪口巡检司。南有茹越口巡检司。又有北娄、大石等口,路通繁峙县。北距府百二十里。领县一:

  山阴州西南。北有桑乾水。

  朔州洪武初,以州治鄯阳县省入。西南有翠峰山。西北有黄河。又南有灰河,下流入桑乾河。又西有武州,元属大同路,洪武初省。北有沙净口、西南有神池口二巡检司。东北距府二百八十里。领县一:  马邑州东,少北。西北有洪涛山,氵垒水出焉,俗名洪涛泉,即桑乾河上源也,至北直武清县入海。东南有雁门关。又北有白阳。

  蔚州元属上都路之顺宁府。至大元年十一月升为蔚昌府,直隶上都路。洪武二年仍为州。四年来属,以州治灵仙县省入。东有九宫山,又有雪山。又东南为小五台山。北有桑乾水,东入北直保安州界。又北有壶流水,一名胡卢水,西南有滋水流入焉,下流入北直真定府界。东北有定安县,元属州,洪武初废。西南有石门口,东南有神通沟镇,东北有鸳鸯口、长宁镇四巡检司。又东有九宫口巡检司,后移於州南黑石岭。又东北有美峪口巡检司,寻徙於董家庄。又有兴宁口巡检司。后移於北口关。西北距府三百五十里。领县三:

  广灵州西,少北。北有九层山。东南有丰水,即葫芦河上源也。又西南有滋水。北有平岭关巡检司,后徙於县西南之林关口。

  广昌州东南。元曰飞狐,洪武初更名。东南有白石山。东有雕窠崖,旧有洞产银。又桑乾河在北。唐河在南,即滱水也。又涞水在东,源出北崖古塔,与县南之拒马河合,东入北直涞水县界。又紫荆关在东北,接北直易州界。倒马关在南,接北直定州界。又飞狐关在北,今为黑石岭堡,与蔚州界。

  灵丘州西南。东南有隘门山,西北有枪峰岭,即高是山也,呕夷水出焉。又有枚回岭,滋水出焉。

  泽州元泽州,属晋宁路。洪武初,以州治晋城县省入。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东南有马牢山。南有太行山,山顶有天井关,关南即羊肠坂。又东北有丹水,南有白水流入焉,下流注於沁河。东南有柳树店、南有横望岭二巡检司。领县四。西北距布政司六百二十里。

  高平州北少东。西北有仙公山,丹水出焉。又西南有空仓堡巡检司。西北有长平关,又有磨磐寨。

  阳城州西。西南有析城山,南有王屋山,与垣曲县及河南济源县界。东有沁河,又西北有濩泽水入焉。

  陵川州东北。西北有蒲水,西流入於丹水。南有永和隘巡检司,后废。

  沁水州西北。东有沁河。又西有芦河,下流入於沁水。西北有东乌岭巡检司。  沁州元属晋宁路。洪武初,以州治铜鞮县省入。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改属汾州府,三十二年仍直隶布政司。西南有护甲山,涅水出焉。南有铜鞮山。正西有铜鞮水,有二流,一名小漳河,一名西漳河,下流入襄垣县,合浊漳水。领县二。西北距布政司三百十里。  沁源州西少南。北有绵山,沁水出焉,经县东,下流至河南修武县入大河,行九百七十余里。又北有绵上巡检司。  武乡州东北。西有涅水,又西有武乡水入焉。

  辽州元属晋宁路。洪武初,以州治辽山县省入。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东南有太行山,洺水所出,上有黄泽岭,岭有十八盘巡检司。又东有清漳水,分二流,至东南交漳村而合,南入黎城县界。又西北有辽阳水,流合清漳水。领县二。西北距布政司三百四十里。

  榆社州西。西有榆水。西南有武乡水。又西北有黄花岭、马陵关二巡检司。

  和顺州北。东有黄榆岭,北有松子岭,西有八赋岭,俱有巡检司。又清漳水在西北,松岭水及八赋水、梁榆水俱流入焉。

  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本大同都卫,洪武四年正月置。治白羊城。八年十月更名。二十五年八月徙治大同府。二十六年二月领卫二十六,宣府左、右,万全左、右,怀安五卫,改属万全都司。后领卫十四。朔州卫治州城,安东中屯卫寄治应州城。

  大同前卫洪武七年二月置,与行都司同城。  大同后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寻罢。二十六年二月复置,治行都司东,后仍徙行都司城。东有聚落城,天顺三年筑。嘉靖二年九月置聚落守御千户所於此,来属。

  大同中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后罢。  大同左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三十五年罢。永乐元年九月复置。七年徙治镇朔卫城。  大同右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三十五年罢。永乐元年九月复置。七年徙治定边卫城。

  镇朔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蓟州,直隶后军都督府,而卫城遂虚。七年徙大同左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又徙云川卫来同治。东有雕岭山。北有兔毛川,即武州川也。又西北有御河,自塞外流入,下流入於桑乾河。又北有盐池。东北距行都司一百二十里。  定边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通州,直隶后军都督府,而卫城遂虚。七年徙大同右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又徙玉林卫来同治。西有大青山。东北有海子窊,兔毛川出焉,分为二,其一东南流入左卫界,其一西北流自杀虎口出塞。又有南大河,经卫东南,合於兔毛川。东南距行都司一百九十里。

  阳和卫元白登县,属大同路。洪武初,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宣德元年徙高山卫来同治。北有雁门山,雁门水出焉。南有桑乾河。西南距行都司一百二十里。  天成卫元天成县,属兴和路。洪武四年五月改属大同府,县寻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后徙镇虏卫来同治。桑乾河在南。南洋河在北,即雁门水也,东入宣府西阳和堡界。西南距行都司一百二十里。

  威远卫正统三年三月以净水坪置。南有大南山。西有小南山。又南有南大河,下流入於兔毛川。东距行都司一百八十里。

  平虏卫成化十七年置,与行都司同城。嘉靖中徙今治。西有小青山,又有黄河自东胜卫流入。北有南大河。西北有云内县,本元云内州,属大同路,洪武五年废。宣德中复置县,属丰州,正统十四年复废。西北有平地县,元属大同路,亦洪武中废。东北距行都司二百四十里。领千户所一:

  井坪守御千户所成化二十年七月置。  云川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还旧治,仍属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徙治旧镇朔卫城,与大同左卫同治,而卫城遂虚。东距行都司二百十里。

  玉林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还旧治,仍属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徙治旧定边卫城,与大同右卫同治,而卫城遂虚。东有玉林山,玉林川出焉。东距行都司二百四十里。

  镇虏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还旧治,仍属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徙治天成卫城,与天成卫同治,而卫城遂虚。东距行都司百十里。  高山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徙阳和卫城,与阳和卫同治,仍属行都司,而卫城遂虚。嘉靖二年九月置高山守御千户所於此,属大同前卫。东有高山。西有兔毛川。东距行都司三十里。

  宣德卫元宣宁县,属大同路。洪武中,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宣德卫,后废。东南距行都司八十里。

  东胜卫元东胜州,属大同路。洪武四年正月,州废,置卫。二十五年八月分置东胜左、右、中、前、后五卫,属行都司。二十六年二月罢中、前、卫三卫。永乐元年二月徙左卫於兆直卢龙县,右卫於北直遵化县,直隶后军都督府。三月置东胜中、前、后三千户所於怀仁等处守御,而卫城遂虚。正统三年九月复置,后仍废。北有赤儿山。西有黄河。西北有黑河,源出旧丰州之官山,西流入云内州界,又东经此入於黄河。又有兔毛川,亦入於黄河。又有紫河,源出旧丰州西北之黑峪口,下流至云内州界,入於黑河。又西有金河泊,上承紫河,下流亦入於黄河。西北有丰州,元属大同路,洪武中废,宣德元年复置;正统中内徙,复废。又有净州路,元直隶中书省,亦洪武中废。西距行都司五百里。领千户所五:失宝赤千户所、五花城千户所、干鲁忽奴千户所、燕只千户所、甕吉刺千户所,俱洪武四年正月置。

版权声明:

本站《志第十七 地理二》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志第九 历三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九 历三之明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七 世祖十四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七 世祖十四之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六 世祖十三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六 世祖十三之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七 世祖十四

  二十九年春正月甲午朔,以日食免朝贺。日食时,左右有珥,上有抱气。丙申,云南行中书省言:“罗甸归附后改普定府修。博闻强记,对天文、数学、历史、水利、地理均有研究。,隶云南省三十余年。今创罗甸宣慰安抚司,隶湖南省,不便,乞罢之,仍以其地隶云南省。”制曰:“可。”戊戌,清州饥,就陵州发粟四万七千八百石赈之。己亥,命太史令郭守敬兼领都水监事,仍置都水监少监、丞、经历、知事凡八员。八作司官旧制六员,今分为左右二司,增官二员。庚子,江西行省左丞高兴言:“江西、福建汀、漳诸处连年盗起,百姓入山以避,乞降旨招谕复业。福建盐课既设运司,又设四盐使司,今若设提举司专领盐课,其酒税课悉归有司为便。福建银铁又各立提举司,亦为冗滥,请罢去。”诏皆从之。禁商贾私以金银航海。壬寅,以武平地震,全免去年税四千五百三十六锭,今年量输之,止征二千五百六十九锭。癸卯,命玉典赤阿里置司邕州以便粮饷,而以轻军逻思明州。以汉天师张宗演男与棣嗣其教。升利用监正三品。甲辰,诏:“江南州县学田,其岁入听其自掌,春秋释奠外,以廪师生及士之无告者。贡士庄田,则令核数入官。”乙巳,赐诸王失都兒金千两。丙午,河南、福建行中书省臣请诏用汉语,有旨以蒙古语谕河南,汉语谕福建。罢河南宣慰司,以汴梁、襄阳、河南、南阳、归德皆隶河南行省。复割湖广省之德安、汉阳、信阳隶荆湖北道,蕲黄隶淮西道,并淮东道三宣慰司咸隶河南省。其荆湖北道宣慰司旧领辰、沅、澧、靖、归、常德,直隶湖广省。从葛蛮军民安抚使宋子贤请,诏谕未附平伐、大甕眼、紫江、皮陵、潭溪、九堡等处诸洞猫蛮。戊申,太阴犯岁及轩辕左角。己酉,兴州之兴安、宜兴两县饥,赈米五千石。罢南雄、韶州、惠州三路录事司。壬子,桓州至赤城站户告饥,给钞计口赈之。癸丑,罢四宾库,复会同馆,初置织造段匹提举司五。八番都元帅刘德禄言:“新附洞蛮十五寨,请置官府以统之。”诏设陈蒙、烂土军民安抚司。江西行省伯颜、阿老瓦丁言:“蒙山岁课银二万五千两。初制,炼银一两,免役夫田租五斗,今民力日困,每两拟免一石。”帝曰:“重困吾民,民何以生!”从之。丙辰,播州洞蛮因籍户怀疑窜匿,降诏招集之。以行播州军民安抚使杨汉英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行播州军民宣抚使、播州等处管军万户,仍佩虎符。壬戌,召嗣汉天师张与棣赴阙。

  二月甲子朔,金竹酋长骚驴贡马、氈各二十有七,从其请减所部贡马,降诏招谕之。赐新附黑蛮衣袄,遣回,命进所产硃砂、雄黄之精善者,无则止。遣使代祀岳渎、后土、四海。乙丑,给辉州龙山、里州和中等县饥民粮一月。丁卯,畋于近郊。命宿卫受月廪及蒙古军以艰食受粮者,宣徽院仍领之。己巳,太阴犯毕。发通州、河西务粟,赈东安、固安、蓟州、宝坻县饥民。申禁鞭背。庚午,斡罗思招附桑州生猫、罗甸国古州等峒酋长三十一,所部民十二万九千三百二十六户,诣阙贡献。壬申,敕遣使分行诸路,释死罪以下轻囚。泽州献嘉禾。乙亥,立总管高丽女直汉军万户府,颁银印,总军六千人。以泉府太卿亦黑迷失、邓州旧军万户史弼、福建行省右丞高兴并为福建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将兵征瓜哇,用海船大小五百艘、军士二万人。戊寅,立征行左、右军都元帅府,都元帅四、副都元帅二。上万户府达鲁花赤四、万户皆四、副万户八、镇抚四,各佩虎符。诏加高丽王王睶太保,仍锡功臣之号。诏从诸王阿秃作乱者,朵罗带以付阔里吉思,脱迭出以付阿里,抄兒赤以付月的迷失,合麦以付亦黑迷失,使从军自效。又诏诸王从合丹作乱者,纳答兒之镇南王所,聂怯来之合剌合孙答剌罕所,阿秃之云南王所,朵列秃之阿里所,八里带之月的迷失所,斡里罗、忽里带之东海。发义仓官仓粮,赈德州、齐河、清平、泰安州饥民。庚辰,月兒鲁等言:“纳速剌丁灭里、忻都、王巨济党比桑哥,恣为不法,楮币、铨选、盐课、酒税,无不更张变乱之。衔命江南理算者,皆严急输期,民至嫁妻卖女,祸及亲邻。维杨、钱塘,受害最惨,无故而陨其生五百余人。其初士民犹疑事出国家,今乃知天子仁爱元元,而使民至此极者,实桑哥及其凶党之为,莫不愿食其肉。臣等议,此三人既已伏辜,乞依条论坐以谢天下。”从之。牙亦迷失招无籍民千四百三十六户,请隶东宫,诏命之耕田。辛巳,从枢密院臣暗伯等请,就襄阳给曲先塔林合剌鲁六百三十七户田器种粟,俾耕而食。丁亥,以汪惟和为巩昌等二十四处便宜都总帅,兼巩昌府尹,仍佩虎符。御史台月兒鲁、崔彧等言:“冯子振、刘道元指陈桑哥同列罪恶,诏令省台臣及董文用、留梦炎等议。其一言:翰林诸臣撰《桑哥辅政碑》者,廉访使阎复近已免官,余请圣裁。”帝曰:“死者勿论,其存者罚不可恕也。”乞台不花等使缅国,诏令遥授左丞。廷议以尚书行使事,其副以郎中处之。制曰:“可。”戊子,禁杭州放鹰。己丑,岁星犯轩辕大星。庚寅,宣政院臣言,授诸路释教都总统辇真术纳思为太中大夫、土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敕畸零拔都兒三百四十七户佃益都闲田,给牛种农具,官为屋居之。壬辰,山东廉访司申:“棣州境内春旱且霜,夏复霖涝,饥民啖藜藿木叶,乞赈恤。”敕依东平例,发附近官廪,计口以给。  三月甲午,诏遣脱忽思、侬独赤昔烈门至合敦奴孙界,与驸马阔里吉思议行屯田。己亥,枢密院臣言:“出征女直纳里哥,议于合思罕三千新附军内选拨千人。”诏先调五百人,行中书省具舟给粮,仍设征东招讨司。壬寅,御史大夫月兒鲁等奏:“比监察御史商琥举昔任词垣风宪,时望所属而在外者,如胡祗遹、姚燧、王恽、雷鹰、陈天祥、杨恭懿、高道、程文海、陈俨、赵居信十人,宜召置翰林,备顾问。”帝曰:“朕未深知,俟召至以闻。”丙午,中书省臣言:“京畿荐饥,宜免今岁田租。上都、隆兴、平滦、河间、保定五路供亿视他路为甚,宜免今岁公赋。汉地河泊隶宣徽院,除入太官外,宜弛其禁,便民取食。”并从之。丁未,纳速剌丁灭里以盗取官民钞一十三万余锭,忻都以征理逋负迫杀五百二十人,皆伏诛。王巨济虽无赃,帝以与忻都同恶,并诛之。中书省与御史台共定赃罪十三等,枉法者五,不枉法者八,罪入死者以闻。制曰:“可。”戊申,以威宁、昌等州民饥,给钞二千锭赈之。己酉,以大司农、同知宣徽院事兼领尚膳监事铁哥,翰林学士承旨、通政院使兼知尚乘寺事剌真,并为中书平章政事,兼领旧职。中书省臣言:“右丞何荣祖以疾,平章政事麦术丁以久居其任,乞令免署,惟食其禄,与议中书省事。”从之。以阿里为中书右丞,梁暗都剌为参知政事。中书省臣言:“亦奚不薛及八番罗甸既各设宣慰司,又复立都元帅府,其地甚狭而官府多,宜合二司帅府为一。”诏从之,且命亦奚不薛与思、播州同隶湖广省,罗甸还隶云南,以八番罗甸宣慰使斡罗思等并为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佩虎符。以安南国王陈益稷遥授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佩虎符,居鄂州。庚戌,车驾幸上都。赐速哥、斡罗思、赛因不花蛮夷之长五十六人金纹绫绢各七十九匹,及弓矢、鞍辔。壬子,枢密院臣奏:“延安、凤翔、京兆三路籍军三千人,桑哥皆罢为民,今复其军籍,屯田六盘。”从之。敕都水监分视黄河堤堰,罢河渡司。庚申,免宝庆路邵阳县田租万三千七百九十三斛。壬戌,给还杨琏真加土田、人口之隶僧坊者。初,琏真加重赂桑哥,擅发宋诸陵,取其宝玉,凡发冢一百有一所,戕人命四,攘盗诈掠诸赃为钞十一万六千二百锭,田二万三千亩,金银、珠玉、宝器称是。省台诸臣乞正典刑以示天下,帝犹贷之死,而给还其人口、土田。隆兴府路饥,给钞二千锭,复发粟以赈之。

  夏四月丙子,太阴犯氐。己卯,复典瑞监三品。弛甘肃酒禁,榷其酤。辛巳,弛太原酒禁,仍榷酤。辛卯,设云南诸路学校,其教官以蜀士充。

  五月甲午,辽阳水达达、女直饥,诏忽都不花趣海运给之。丙午,敕:“云南边徼入朝,非初附者不听乘传,所进马不给刍豆。”丁未,中书省臣言:“妄人冯子振尝为诗誉桑哥,且涉大言,及桑哥败,即告词臣撰碑引谕失当,国史院编修官陈孚发其奸状,乞免所坐,遣还家。”帝曰:“词臣何罪!使以誉桑哥为罪,则在廷诸臣,谁不誉之!朕亦尝誉之矣。”诏以杨居宽、郭佑死非其罪,给还其家资。改思州安抚司为军民宣抚司,隶湖广省,诏谕其民因阅户惊逃者,各使安业。以陕西盐运司酒税等课已入州县,罢诸子盐司,并罢东平路河道提举司事入都水监。己未,龙兴路南昌、新建、进贤三县水,免田租四千四百六十八石。是月,真定之中山新乐、平山、获鹿、元氏、灵寿,河间之沧州无棣,景之阜城、东光,益都之潍州北海县,有虫食桑叶尽,无蚕。  六月甲子,平江、湖州、常州、镇江、嘉兴、松江、绍兴等路水,免至元二十八年田租十八万四千九百二十八石。戊辰,诏听僧食盐不输课。己巳,日本来互市,风坏三舟,惟一舟达庆元路。壬申,江西省臣言:“肇庆、德庆二路,封、连二州,宋时隶广东,今隶广西,不便,请复隶广东。”从之。铁旗城后察昔折一烈率其族类部曲三千余户来附。甲戌,设司籍库,秩从五品,隶太府监,储物之籍入者。丙子,太宁路惠州连年旱涝,加以役繁,民饥死者五百人,诏给钞二千锭及粮一月赈之,仍遣使责辽阳省臣阿散。壬午,敕以海南新附四州洞寨五百一十九、民二万余户,置会同、定安二县,隶琼州,免其田租二年。癸未,以征瓜哇,暂禁两浙、广东、福建商贾航海者,俟舟师已发后,从其便。丁亥,湖州、平江、嘉兴、镇江、杨州、宁国、太平七路大水,免田租百二十五万七千八百八十三石。己丑,太白犯岁星。铁木塔兒、薛阇秃、捏古带、阔阔所部民饥,诏给米四千石付铁木塔兒、薛阇秃,一千石付捏古带、阔阔,俾以赈之。

  闰六月辛卯朔,升上都兵马司四品,如大都。丁酉,辽阳、沈州、广宁、开元等路雹害稼,免田租七万七千九百八十八石。岳州华容县水,免田租四万九百六十二石。东昌路蝗。壬寅,以东安、海宁改隶淮安路。诏大都事繁,课税改隶转运司,通州造船毕,罢提举司。罢福建岁造象齿鞶带。戊申,荧惑犯狗国。庚戌,回回人忽不木思售大珠,帝以无用却之。辛亥,河西务水,给米赈饥民。江北河南省既立,诏江北诸城悉隶其省。诏汉阳隶湖广省。左江总管黄坚言:“其管内黄胜许聚众二万据忠州,乞调军万人、土兵三千人,命刘国杰讨之。臣愿调军民万人以从。”诏许之。太平、宁国、平江、饶、常、湖六路民艰食,发粟赈之。高丽饥,其王遣使来请粟,诏赐米十万石。中书省臣言:“今岁江南海运粮至京师者一百五万石,至辽阳者十三万石,比往岁无耗折不足者。”甲寅,右江岑从毅降,从毅老疾,诏以其子斗荣袭,佩虎符,为镇安路军民总管。广南西路安抚副使赛甫丁等诽谤朝政,沙不丁复资给之,以风闻三十余事,妄告省官,帝以有伤政体,捕恶党下吏如法。乙卯,济南、般阳蝗。是月,诏谕廉访司巡行劝课农桑。礼部尚书张立道、郎中歪头使安南回,以其使臣阮代乏、何维岩至阙。陈日燇拜表笺,修岁贡。

  秋七月庚申朔,诏以史弼代也黑迷失、高兴,将万人征瓜哇,仍召三人者至阙。遣使检核窜名鹰坊受粮者。辛酉,河北河南道廉访司还治汴梁。癸亥,完大都城。也里嵬里、沙沙尝签僧、道、儒、也里可温、答赤蛮为军,诏令止隶军籍。甲子,降诏申严牛马践稼之禁。乙丑,阿里愿自修船,同张存从征瓜哇军,往招占城、甘不察,诏授阿里三珠虎符,张存一珠虎符,仍蠲阿里父布伯所负斡脱钞三千锭。丙寅,罢徽州路录事司。免屯田租一万二千八百一十一石。辛未,太阴犯牛。壬申,建社稷和义门内,坛各方五丈,高五尺,白石为主,饰以五方色土,坛南植松一株,北墉瘗坎壝垣,悉仿古制,别为斋庐,门庑三十三楹。戊寅,黎兵百户邓志愿谋叛,伏诛。庚辰,敕云南省拟所辖州县官如福建、二广例,省台委官铨选以姓名闻,随给授宣敕。

  八月己丑朔,赛甫丁处死,余党杖而徙之,仍籍其家产。壬辰,敕礼乐户仍与军站、民户均输赋。丁酉,辰星犯右执法。己亥,太白犯房。辛丑,宁夏府屯田成功,升其官脱兒赤。壬寅,括唐兀秃鲁花所部阔彖赤及河西逃人入蛮地者。甲辰,车驾至自上都。讨浙东孟总把等贼,敕诸军之驻福建者,听平章政事阇里节度。乙巳,岁星犯右执法。丙午,用郭守敬言,浚通州至大都漕河十有四,役军匠二万人,又凿六渠灌昌平诸水。以广济署屯田既蝗复水,免今年田租九千二百十八石。丁未,也黑迷失乞与高兴等同征瓜哇,帝曰:“也黑迷失惟熟海道,海中事当付之,其兵事则委之史弼可也。”以史弼为福建等处行中省平章政事,统领出征军马。庚戌,高苑县高希允以非所宜言,伏诛。壬子,诏塔剌赤、程鹏飞讨黄圣许,刘国杰驻马军戍守。戊午,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献计,发民一万凿山炼银,岁得万五千两。天祐赋民钞市银输官,而私其一百七十锭,台臣请追其赃而罢炼银事,从之。改燕南河北廉访司还治真定。高丽、女直界首双城告饥,敕高丽王于海运内以粟赈之。弛平滦州酒禁。诏不敦、忙兀鲁迷失以军征八百媳妇国。  九月己未朔,治书侍御史裴居安言:“月的迷失遇盗起不即加兵,盗去乃延诛平民。”诏台院遣官按问之。辛酉,诏谕安南国陈日燇使亲入朝。选湖南道宣慰副使梁会,授吏部尚书,佩三珠虎符,翰林国史院编修官陈孚,授礼部郎中,佩金符,同使安南。山东东西道廉访司劾:“宣慰使乐实盗库钞百二十锭,买库银九百五十两,官局私造弓勒等物,受屯田钞百八十锭,乐实宜解职。”从之。丁卯,中书省臣言:“茆灊、十围、安化等新附洞蛮凡八万,宜设管军民司,以其土人蒙意、蒙世、莫仲文为长官,以吕天佑、塔不带为达鲁花赤。八番斡罗思招附光兰州洞蛮,宜置定远府,就用其所举秃干、高守文、黄世曾、燕只哥为达鲁花赤、知府、同知、判官。”制曰:“可。”癸酉,徙沔州治铎水县,废新得州置通江县,复汉州绵竹县。沙州、瓜州民徙甘州,诏于甘、肃两界,画地使耕,无力者则给以牛具农器。宁夏户口繁多,而土田半?红花,诏令尽种谷麦,以补民食。丁丑,以平滦路大水且霜,免田租二万四千四十一石。辛巳,太白犯南斗。罢云南行台,徙置西川,设云南廉访司。壬午,水达达、女直民户由反地驱出者,押回本地,分置万夫、千夫、百夫内屯田。甲申,乌思藏宣慰司言:“由必里公反后,站驿遂绝,民贫无可供亿。”命给乌思藏五驿各马百、牛二百、羊五百,皆以银;军七百三十六户,户银百五十五。丁亥,从宣政院言,置乌思藏纳里速古兒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  冬十月戊子朔,诏福建廉访司知事张师道赴阙;师道至,乞汰内外官府之冗滥者。诏麦术丁、何荣祖、马绍、燕公楠等与师道同区别之。数月,授师道翰林直学士。日本舟至四明,求互市,舟中甲仗皆具,恐有异图,诏立都元帅府,令哈剌带将之,以防海道。诏浚浙西河道,导水入海。庚寅,两淮运使纳速剌丁坐受商贾贿,多给之盐,事觉,诏严加鞫问。癸巳,弛上都酒禁。燕公楠言:“岁终,各行省臣赴阙奏事,亦宜令行台臣赴阙,奏一岁举剌之数。”制曰:“可。”丙申,四川行省以洞蛮酋长向思聪等七人入朝。壬寅,从硃清、张瑄请,授高德诚管领海船万户,佩双珠虎符,复以殷实、陶大明副之,令将出征水手。甲辰,信合纳帖音国遣使入觐。广东道宣慰司遣人以暹国主所上金册诣京师。乙巳,太阴犯井。丁未,太阴犯鬼。己酉,枢密院臣言:“六卫内领汉军万户,见存者六千户,拨分为三:力足以备车马者二千五百户,每甲令备马十五匹、牛车二辆;力足以备车者五百户,每甲令备牛车三辆;其三千户,惟习战斗,不他役之。六千户外,则供他役。庶能各勤乃事,而兵亦精锐。”诏施行之。诏择囚徒罪轻者释之。癸丑,完泽等言:“凡赐诸人物有二十万锭者,为数既多,先赐者尽得之,及后将赐,或无可给,不均为甚。今计怯薛带、怯怜口、昔博赤、哈剌赤,凡近侍人,上等以二百户为率,次等半之,下等又半之,于下等择尤贫者岁加赏赐,则无不均之失矣。一岁天下所入,凡二百九十七万八千三百五锭,今岁已办者才一百八十九万三千九百九十三锭,其中有未至京师而在道者,有就给军旅及织造物料馆传俸禄者,自春至今,凡出三百六十三万八千五百四十三锭,出数已逾入数六十六万二百三十八锭矣。怀孟竹课,岁办千九十三锭,尚书省分赋于民,人实苦之,宜停其税。”帝皆嘉纳其言。命赵德泽、吴荣领逃奴无主者二百四十户,淘银耕田于广宁、沈州。乙卯,太阴犯氐。

  十一月庚申,岳州华容县水,发米二千一百二十五石赈饥民。壬戌,太阴犯垒壁阵。戊寅,枢密院奏:“一卫万人,尝调二千屯田,木八剌沙上都屯田二年有成,拟增军千人。”从之。己卯,太阴犯太微东垣上相。癸未,禁所在私渡,命关津讥察奸宄。丙戌,提省溪、锦州、铜人等洞酋长杨秀朝等六人入见,进方物。

  十二月庚寅,中书省臣言:“皇孙晋王甘麻剌昔镇云南,给梁王印,今进封晋王,请给晋王印。北安王府尉也里古带、司马荒兀,并为晋王中尉,仍命不只答鲁带、狄琮并为司马。金齿适当忙兀秃兒迷失出征军马之冲,资其刍粮,立为木来府。”敕应昌府给乞答带粮五百石,以赈饥民。癸巳,中书省臣言:“宁国路民六百户凿山冶银,岁额二千四百两,皆市银以输官,未尝采之山,乞罢之。”制曰:“可。”庚子,太阴犯井。甲辰,太阴犯太微西垣。己酉,故麓川路军民总管达鲁花赤阿散男布八同赵升等,招木忽鲁甸金齿土官忽鲁马男阿鲁来入见,贡方物。阿鲁言其地东南邻境未附者约二十万民,慕化愿附,请颁诏旨,命布八、赵升谕之,从之。壬子,敕中书省用乌思藏站例,给合里、忽必二站马牛羊,凡为银九千五百两。丁巳,敕都水监修治保定府沙塘河堤堰。是岁,赐皇子、皇孙、诸王、籓戚、禁卫、边庭将士等,钞四十六万六千七百十三锭。给军士畸零口粮五千五百二十三石,赈其乏者为钞三十六万八千四百二十八锭。命国师、诸僧、咒师修佛事七十二会。断死狱七十四。  三十年春正月壬戌,诏遣使招谕漆头、金齿蛮。乙丑,敕福建毋进鹘。戊戌,和林汉军四百,留百人,余令耕屯杭海。丙寅,太阴犯毕。命中书汰冗员,凡省内外官府二百五十五所,总六百六十九员。丁卯,安西王请仍旧设常侍,不允。罢云南延庆司,以洛波、卜兒二蛮酋遥授知州,各赐玺书。戊辰,枢密院臣奏:“兀浑察部兀末鲁罕军,每岁运米六千四百二十六石以给之,计佣直为钞万二千八百五十二锭。”诏边境无事,令本军屯耕以食。庚午,验洞酋长杨总国等来朝。捏怯烈女直二百人以渔自给,有旨:“与其渔于水,曷若力田,其给牛价、农具使之耕。”甲戌,河南江北行省平章伯颜言:“扬州忙兀台所立屯田,为田四万余顷,官种外,宜听民耕垦,扬州盐转运一司设三重官府,宜削去盐司,止留管勾。襄阳旧食京兆盐,以水陆难易计之,莫若改食扬州盐。蔡州去汴梁地远,宜升散府,以颍、息、信阳、光州隶之。”诏皆从其议。升广州为上路总管府,罢纳速剌丁灭里所立鱼盐局,割江西兴国路隶湖广行省。乙亥,谥皇太子曰明孝。丙子,西番一甸蛮酋三人来觐,各授以蛮夷军民官,仍以招谕人张道明为达鲁花赤。丁丑,太阴犯氐。戊寅,诏旧隶乃颜、胜纳答兒女直户四百,虚縻廪食,令屯田扬州。庚辰,岁星犯左执法。立豪、懿州七驿。辛巳,置辽阳路庆云至合里宾二十八驿,驿给牛三十头、车七辆。壬午,淮西道宣慰使昂吉兒,敛军钞六百锭、银四百五十两、马二匹,敕省台及扎鲁火赤鞫问。丁亥,遣使代祀岳渎、东海及后土。

  二月己丑,从阿老瓦丁、燕公楠之请,以杨琏真加子宣政院使暗普为江浙行省左丞。诏:“上都管仓库者无资品俸秩,故为盗诈,宜于六品、七品内委用,以俸给之。”高丽国王王睶请易名曰昛,其签议府请升签议司,降二品印,从之。减河南、江浙海运米四十万石。中书省添设检校二员。免大都今岁公赋。益上都屯田军千人,给农具、牛价钞五千锭,以木八剌沙董之。诏以只速灭里与鬼蛮之民隶詹事院。壬辰,太阴犯毕。丙申,却江淮行枢密院官不怜吉带进鹰,仍敕自今禁戢军官无从禽扰民,违者论罪。丁酉,回回孛可马合谋沙等献大珠,邀价钞数万锭,帝曰:“珠何为!当留是钱以赒贫者。”敕海运米十万石给辽阳戍兵,仍谕其省官薛阇干,令伯铁木部钦察等耕渔自养,粮不须给。甲辰,中书省臣言:“侍臣传旨予官者,先后七十人,臣今欲加汰择,不可用者不敢奉诏。”帝曰:“率非朕言,凡来奏者朕只令谕卿等,可用与否,卿等自处之。”又言:“今岁给饷上都、大都及甘州、西京,经费浩繁,自今赏赐悉宜姑止。”从之。乙巳,荧惑犯天街。丁未,车驾幸上都。以新附洞蛮吴动鰲为潭溪等处军民官,佩金符。给新附军三百人,人钞十锭,屯田真定。庚戌,太阴犯牛。辛亥,诏发总帅汪惟和所部军三千征土番,又发陕西、四川兵万人,以行枢密官明安答兒统之,征西番。敕以韶、赣相去地远,分赣州行院官一员镇韶州。复立云南行御史台。诏沿海置水驿,自耽罗至鸭渌江口凡十一所,令洪君祥董之。癸丑,太白犯垒壁阵。江西行院官月的迷失言:“江南豪右多庇匿盗贼,宜诛为首者,余徙内县。”从之。申严江南兵器之禁。

  三月庚申,以同知枢密院事扎散知枢密院事,以平章政事范文虎董疏漕河之役。平章政事李庭率诸军扈从上都。雨坏都城,诏发侍卫军三万人完之,仍命中书省给其佣直。甲子,括天下马十万匹。己巳,立行大司农司。洪泽、芍陂屯田旧委四处万户,诏存其二,立民屯二十。辛未,太阴犯氐。  夏四月己亥,行大司农燕公楠、翰林学士承旨留梦炎言:“杭州、上海、澉浦、温州、庆元、广东、泉州置市舶司凡七所,唯泉州物货三十取一,余皆十五抽一,乞以泉州为定制。”从之。仍并温州舶司入庆元,杭州舶司入税务。江南行大司农司自平江徙扬州,兼管两淮农事。省八番重设州县官,罢徽州录事司。皇孙晋王位立内史府。诏诸二品官府自今与各部文移相关。巩昌二十四城,依旧例于总帅汪氏弟兄子侄内选用二人。壬寅,枢密院臣言:“去年征瓜哇军二万,各给钞二锭,其后只以五千人往,宜征元给钞三万锭入官。”帝曰:“非其人不行,乃朕中止之耳,勿征。”癸丑,太白犯填星。广东肃政廉访司复治广州。甲寅,诏遣使招谕暹国。斡罗思请以八番见户合思、播之民兼管,徙宣慰司治辰、沅、靖州,常赋外,岁输钞三千锭,不允。光州蛮人光龙等一十二人及邦崖王文显等二十八人、金竹府马麟等一十六人、大龙番秃卢忽等五十四人、永顺路彭世强等九十人、安化州吴再荣等一十三人、师壁散毛洞勾答什王等四人,各授蛮夷官,赐以玺书遣归。敕江南毁诸道观圣祖天尊祠。

  五月丙辰朔,给四部更番卫士马万匹,又给其必阇赤四百匹。壬戌,定云洞蛮酋长来附。癸亥,括思、播等处亡宋涅手军。丙寅,诏委官与行省官阅核蛮夷军民官。以江南民怨杨琏真加,罢其子江浙行省左丞暗普。诏以浙西大水冒田为灾,令富家募佃人疏决水道。辛未,敕僧寺之邸店,商贾舍止,其物货依例收税。丁丑,中书省臣言:“上都工匠二千九百九十九户,岁縻官粮万五千二百余石,宜择其不切于用者,俾就食大都。”从之。甲申,真定路深州静安县大水,民饥,发义仓粮二千五百七十四石赈之。  六月丙戌,敕选河西质子军精锐者八百,给以铠仗鞍勒、狐貉衣裘,遣赴皇孙阿难答所出征。己丑,岁星犯左执法。庚寅,诏云南旦当仍属西番宣慰司。改淮西蕲、黄等路隶河南江北行省。丙申,太阴犯斗。乙巳,以皇太子宝授皇孙铁穆耳,总兵北边。己酉,诏浚太湖。壬子,大兴县蝗;易州雨雹,大如鸡卵。

  秋七月丁巳,敕中书省官一员监修国史。己未,诏皇曾孙松山出镇云南,以皇孙梁王印赐之。诏免福建岁输皮货及泉州织作纻丝。庚申,命知鹤庆府昔宝赤赍玺书招谕农顺未附蛮寨。甲子,太阴犯建星。己巳,命刘国杰从诸王亦吉里督诸军征交趾。免云南屯田军逋租万石。壬申,以月失察兒知枢密院事。丁丑,赐新开漕河名曰通惠。壬申,以只兒合忽所汰乞兒吉思户七百,屯田合思合之地。辛巳,太阴犯鬼。

  八月丙戌,括所在荒田无主名者,令放良、漏籍等户屯田。庚寅,奉使安南国梁曾、陈孚以安南使人陶子奇、梁文藻偕来。敕福建行省放瓜哇出征军归其家。甲午,辰星犯太微西垣上将。戊戌,给安西王府断事官印。甲辰,太阴犯毕。丁未,湖广行省臣言海南、海北多旷土,可立屯田,诏设镇守黎蛮海北海南屯田万户府以董之。戊申,太阴犯鬼。营田提举司所辖屯田百七十七顷为水所没,免其租四千七百七十二石。

  九月癸丑朔,大驾至自上都。戊午,敕各路达鲁花赤、总管董驿事。己未,明安答兒率军万人征土蕃,近遣使来言,乞引茂州先附寨官赴阙,不允。乙丑,立海北海南博易提举司,税依市舶司例。丙寅,遣金齿人还归。丁卯,太阴犯毕。癸酉,敕以御史台赃罚钞五万锭,给卫士之贫者。辛巳,登州蝗,恩州水,百姓阙食,赈以义仓米五千九百余石。冬十月癸未朔,以侍卫亲军千户张邦瑞为万户,佩虎符,将六盘山军千人及皇子西平王等军共为万人,西征。赐冠城疏河董役军官衣各一袭;赐交趾陶子奇等十七人冬衣,荆南安置。戊子,诏修汴堤。己丑,遣兵部侍郎忽鲁秃花等使阁蓝、可兒纳答、信合纳帖音三国,仍赐信合纳帖音酋长三珠虎符。庚寅,飨于太庙。彗星入紫微垣,抵斗魁,光芒尺许,凡一月乃灭。丙申,荧惑犯亢。己亥,太阴犯天关。辛丑,太阴犯井。壬寅,敕减米直,粜京师饥民,其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给之。甲辰,赦天下。戊申,僧官总统以下有妻者罢之。以段贞董开河、修仓之役,加平章政事。庚戌,造象蹄掌甲。辛亥,禁江南州郡以乞养良家子转相贩鬻,及强将平民略卖者。平滦水,免田租万一千九百七十七石。广济署水,损屯田百六十五顷,免田租六千二百一十三石。  十一月壬子朔,改德安府隶黄州路。丁巳,孙民献尝附桑哥,助要束木为恶,及同知上都留守司事,又受赃减诸从臣粮,诏籍其家赀、妻奴;复因潭州吕泽诉其刻虐,械送民献至湖广,如泽所诉穷治之。立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治雷州。庚申,敕中书省,凡出征军,毋以和顾和买烦其家。乙丑,太阴犯毕。乙卯,太阴犯井。戊辰,以金齿木朵甸户口增,立下路总管府,给其为长者双珠虎符。真定路达鲁花赤合散言:“廉访司官检责民官太苛,乞以民官复检责廉访司文卷。”从之。庚午,太阴犯鬼。免江南都作院军匠出征。丙子,荧惑犯钩钤。戊寅,岁星犯亢。己卯,河南江北行省平章伯颜入为中书省平章政事,位帖哥、剌真、不忽木上。  十二月丁亥,禁汉军更番者毋鬻军器。辛卯,武平路达鲁花赤塔海言:“女直地至今未定,贼一人入境,百姓离散,臣愿往安集之。”诏以塔海为辽东道宣慰使。壬辰,中书左丞马绍疾,以詹事丞张九思代之。乙未,太阴犯井。遣使督思、播二州及镇远、黄平,发宋旧军八千人,从征安南。庚子,平章政事亦黑迷失、史弼、高兴等无功而还,各杖而耻之,仍没其家赀三之一。癸卯,敕以桑哥没入官田三百九十一顷八十余庙,给阿合兀阑所司匠户。丙午,以铁赤、脱脱木兒、咬住、拜延四人,并安西王傅。是岁,天下路、府、州、县等二千三十八:路一百六十九,府四十三,州三百九十八,县千一百六十五,宣抚司十五,安抚司一,寨十一,镇抚所一,堡一,各甸部管军民官七十三,长官司五十一,录事司百三,巡院三。官府大小二千七百三十三处,随朝二百二十一;员万六千四百二十五,随朝千六百八十四。户一千四百万二千七百六十。赐皇后、亲王、公主如岁例。赐诸臣羊马价,钞四十三万四千五百锭、币五万五千四百一十锭。周贫乏,钞三万七千五百二十锭。作佛事祈福五十一。真定、宁晋等处,被水、旱、蝗、雹为灾者二十九。断死罪四十。

  三十一年春正月壬子朔,帝不豫,免朝贺。癸亥,知枢密院事伯颜至自军中。庚午,帝大渐。癸酉,帝崩于紫檀殿。在位三十五年,寿八十。亲王、诸大臣发使告哀于皇孙。乙亥,灵驾发引,葬起辇谷,从诸帝陵。

  夏四月,皇孙至上都。甲午,即皇帝位。丙午,中书右丞相完泽及文武百官议上尊谥。壬寅,始为坛于都城南七里。甲辰,遣司徒兀都带、平章政事不忽木、左丞张九思,率百官请谥于南郊。

  五月戊午,遣摄太尉臣兀都带奉册上尊谥曰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国语尊称曰薛禅皇帝。是日,完泽等议同上先皇后弘吉剌氏尊谥曰昭睿顺圣皇后。

  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

【版权声明】

《本纪第十七 世祖十四》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纪第十五 世祖十二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五 世祖十二之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