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第十四 成宗下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四 成宗下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五 武宗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五 武宗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四 成宗下

三年春正月癸未朔,暹国、罗斛国及没剌由诸番来贡方物。赐暹世子虎符。庚寅,遣使问民疾苦。除本年内郡包银、俸钞。免江南夏税十之三。增小吏俸。置各路惠民局。封药木忽儿为定远王。辛卯,命御史台鞠浙西廉访使王遇赃罪。壬辰,杖流商丽藩臣赵仁规于安西,崔冲绍于巩昌。工部尚书也先帖木儿、翰林待制货汝舟赍诏谕商丽王王日臣,自今命官有罪,毋辄行杀戮。癸巳,哈剌哈孙为中央左丞相。是月,诏中外军官奥鲁官抚养军人,不得妄有科配。置各路管民官。招诱新附军人逃窜者,限百日内出首免罪。

二月癸丑朔,车驾辛柳林。丁巳,罢四川、福建等处行中书省,陕西行御史台,江东、荆南、淮西三道宣慰司,立四川、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陕西汉中追肃政廉访司。壬申,加号解州盐池神惠康王曰广济,资宝王曰永泽,泉州海神曰护国民明著天妃,盐官州海神曰灵感宏祜公,吴大夫伍员曰忠孝威惠显圣王。金齿蛮来贡方物。庚辰,车驾幸上都。

三月癸巳,缅国世子信合八的奉表来谢,赐衣遣之。补陀僧一山赍诏使曰本,谕以通好息民之纛。日本人不报。甲午,命何荣祖等更定律令。

夏四月庚午,申严江浙、两淮私盐之禁。己卯,礼部尚书月古不花为中书左丞。

五月丙申,海南速古台诸番来贡方物。庚子,复立征东行中书省,阔里吉思为平章政事,耶律希逸为左丞。

六月癸丑,罢大名路黄河故追田租。

秋七月丙申,淮安等县蝗,在地者为鹙啄食,飞者鹙击杀之。诏禁辅鹙,著为令。

八月己酉朔,曰应食,不食。

九月癸未,车驾幸古栅,受诸王、百官贺圣诞。癸巳,罢括江南手号军。己亥,车驾至自上都。

冬十月戊申朔,有事于太庙。壬子,册立伯牙吾氏为皇后。甲寅,复立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

十一月戊子,释罪囚二十人。

十二月癸酉,禁辆天鹅、此鸟老鸟。

四年春正月辛丑,诏蒙古都元帅也速带儿勿擅决重刑。癸卯,复淮东漕渠。

二月丁未朔,日有食之。丙辰,皇太后崩。甲戌,罢称海屯田,改置于阿札之地。乙亥,车驾幸上都。置西京太和岭屯田。丙子,命李庭提调诸卫屯田。

夏四月丙辰,置五条河屯阳。丁巳。缅国遣使进白象。戊午,中书省断事官不兰奚为中书平章政事。

五月癸未,谕集贤大学士阿鲁浑撒里等曰:“集贤、翰林乃养老之地,自今满秩者迁官,勿令辄去。”

六月己酉,立缅国王子窟麻剌哥撒八为缅国王。壬子,高丽国王王日臣来朝。丙辰,太傅月赤察儿为太师,中书右丞相完泽为太傅。丁巳,御史中丞不忽木卒,贫无以葬。赐银五百锭。甲子,立耽罗总管府。暹、爪哇、吊吉而、蘸八等国遣使来朝。

秋七月甲戌朔,上皇太后尊谥曰徽仁裕圣皇后。乙酉,缅国阿散可也遣其弟者苏等九十一人来贡方物。诏者苏赴上都,余留安庆。

八月癸卯朔,阿鲁浑萨里为中书平章政事。

闰月庚子,车驾至自上都,中书右丞驾仁杰为平章政事。

九月甲子,改中御府为中政院。

冬十月癸酉朔。有事于太庙。

十一月壬寅朔,诏免两都、隆兴路大德五年丝银、税粮,附近养驼马诸郡免税粮十之三,其余免十之二,徒罪减半,杖以下释之。江北荒用,耕种者收税展限一年,著为令。敕中书省定盐法条画。

十二月癸巳,刘深、合剌带等将兵三万讨八百媳妇蛮。

五年春正月壬子,罢檀、景两川探金铁治捉举司。

二月己卯,刘深、合剌带并为湖广行省中书右丞,祐郑为参知政事,皆佩虎符。丁亥,立征八百媳妇二万户符。丁酉,车驾幸上都。敕云南行省汰冗官千五百一十四员。己亥,永宁路阿永蛮酋雄挫来朝。赐币帛有差。

三月戊进午,马来忽等国过使来朝。己巳,戒饬中外官吏。己未。也速忽都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与刘国杰等讨四川叛蛮。是月,征东行省平章政事阔里吉思以不能和辑高丽,召还。薛超兀儿、忙兀都鲁迷失等自缅国阿占城班师。

夏四月壬午,调云南军讨八百媳妇。癸巳,宣慰使塔察儿、刑部尚书王为亨使高丽,诏谕高丽王曰:向以尔国自作不靖,遣平章政事阔里吉思等与王镇抚之,非欲久任于彼。今已召远。然闻尔国越礼滥罚、官冗民弊。王其勉思累朝覆育之恩,以本国生灵为念。威福予夺,当自己出。事体有未便,民情有未安者,其审图之。

五月辛亥,怯烈亦带脱脱以兵讨土番。丙辰,曲靖等路宣慰使忽林失入觐。壬戌,雍真葛蛮宋隆济叛。

六月丙戌,朱隆济陷杨黄寨,雍真总管府连鲁花赤也里干遁。己丑,缅国遣使贡驯象九。壬辰,宋隆济寇贵州,知州张怀德战败,死之。

秋七月丁未,命御史大夫秃忽赤整饬台纲。军官受赃者,与民官同例,量罪殿黜。戊申,立耽罢军民万户府,癸亥,叛王哈丹孙脱欢来降,暗伯、阿忽台并知枢密院事。河南妖人段丑厮等诈称神异诳众,伏诛。

八月甲戌,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薛超兀儿等以兵讨金齿蛮。水西土官妻蛇节叛应宋隆济。

九月庚辰,彗星出东井。征缅万户曳刺福山等进驯象六。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二哥等赴云南讯诸王阔阔,平章政事薛超兀儿、忙兀都各迷失,左丞刘得禄,参知政事高阿康受赂旋师之罪。

冬十月丙寅朔,以畿内饥。增明年海运粮为百二十万石。己巳,缅国遣使来贡方物,戊寅,云南武定路蛮酋群则来贡方物。壬午,车驾至自上都。丙戌,以岁饥禁酿酒。弛山泽之禁。

十一月丁未,刘国杰、也先忽都将万人,八刺、阿塔赤将五千人,讨宋国济、蛇节、罗儿酋阿女等。戊申,徭人蓝赖率丹阳三十六洞来降。

十二月甲戌,定强窃盗条格。

六年春正月乙巳,晋王甘刺麻卒。丁未,命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阿里专领江浙财赋。庚戌,江南僧石祖进告朱清、张珪不法十事,命御史台鞠之。帝问台臣曰:“朕闻江南富民侵占民田,致贫者流高转徙,卿等闻之否?”对曰:“富民乞护持玺书,依倚以欺贫民,官府不能诘治,宜悉追之。”帝即命行之,毋越三曰。己未,诸王真童坐诬告济南王也里只,谪刘国杰军中自效。

二月庚午,谪诸王孛罗于四川从军自效。丙戌,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也速带而、参知政事汪维勤,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刘国杰同讨亦奚不薛,一切听也速带而、刘国杰节制。罢讨八百媳妇,免右丞刘深等官。癸巳,帝不豫,释京师重囚三十八人。是月,遣乾讨虏军征亦奚不薛,依例给军械粮饷。

三月丁酉,以水旱灾,大赦天下。甲寅,合祭昊天上帝、皇地祗于南郊,中书左丞相哈刺哈孙摄祭事事。

夏四月丁卯,曲赦云南诸部蛮吏。释大都轻重囚三十八人。庚辰,上都大水。戊子,车驾幸上都。

五月戊申,太庙寝殿灾。

六月癸亥朔,日有食之,太史院失于推验,诏中书省议罪以闻。甲子,建孔子庙于京师。辛未,有事于太庙。乙亥,安南国遣使贡方物及驯象二。

秋七月辛酉,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忽都不丁为中书右丞。

九月己酉,龙兴路讹言括民间童男女,至有杀其子者,命诛为首者三人。

冬十月甲子,改浙东宣慰司为宣慰司都元帅府,徙治庆元。罢军储所,立屯储军民总管万户府。浙西人林都邻告廉访使张珪藏禁书及推算帝五行,运使合只亦劾珪沮挠盐法,敕台省官同鞠之。丙子,车驾至自上都。

十一月甲午,刘国杰裨将宋光与蛇节等战,大败之。辛亥,同知枢密院事合答知枢密院事。

十二月庚申朔,云南地震。戊辰,又震。甲子,衡州贼袁舜一等伏诛。高丽国王王日臣来朝。

七年春正月乙卯,籍朱清,张珪家资。戊午,定民官阵亡子孙,降祖父秩二等荫叙格。

二月壬戌,诏中书省汰诸司冗员。辛未,平章政事、行上都留守木八刺沙,陕西行省平章政事阿老瓦丁并为中书平章政事,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尚文为中书左丞,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董士珍为中书参知政事。丁丑,定中书省自左、右丞相以下,平章政事二员,左、右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为八府。己卯,侍御史朵台为中书参知政事。庚辰,监察御史杜肯构等劾太傅完泽受朱清、张珪贿,不报。壬午,谕中书省曰:“比有以岁课增羡希求爵赏者,此非掊克于民,何从而出?自今除元额外,勿以增羡为正数。”江南财赋总箐府及都水庸田司、行通政院。

三月庚寅,遣郝天挺、塔出等十四人宣抚循行诸道,仍下诏戒饬之。都城火。徙甘肃肃政廉访司治甘州。乙未,中书平章政事伯颜、梁德珪、段贞、阿里浑萨里,右丞八都马辛,左丞月古不花,参知政事迷而火者、张斯立并坐受朱清、张珪贿免官,洪君祥为中书右丞。甲辰,诏曰:

庆赏刑罚,国之大柄,二者不可偏废。朕自即位以来,恪尊圣祖成宪,优遇臣下。品爵以荣其身,禄赐以厚其家。期于履正奉公,有裨国政,百姓又安,以称朕怀,不务出此。若平章伯颜、暗都刺,右丞八都马辛等,营弘网贿,蒙蔽上下,以致政失其平,民受其弊。今已籍没家资,投戍边远,明正其罪。用是更张,以清庶务。遣使巡行郡邑,问民疾苦,分别淑慝。以近年所定赃罪条例,互有轻重,特敕中书集议,酌古准今为十二章。又以官吏俸薄,不能养廉,京朝百司,月俸之外,增给禄米,外任官无公田,官标拨公田,无田则量支禄米。自今己始,凡在内外有官守者,洗心涤虑,公勤奉职,治民均平,无俾吾民重困,式符委任责成之意。

乙巳,杀前云南行省右丞刘深。罢云南征缅分省。戊申,卜兰奚、岳铉等进《大一统志》,赐赍有差。己酉,诸王脱欢坐诬告诸王脱脱,谪湖广军前自效。甲寅,车驾幸上都。

夏四月癸亥,征陈天祥、张孔孙、郭筠至京师,天祥、孔孙为集贤大学士,筠为昭文馆大学十,皆商议中书省事。庚辰,蛇节降。丁亥,蛇节伏诛。禁管民官打量军人地亩。

五月丁未,诸王床兀儿入觐。乙卯,立和林宣司都元帅府,忽刺出遥授中书左丞,为宣慰使都元帅。

闰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壬戌,禁军民犯曲阜林庙。己巳。征诸王孛罗、真童入觐。右丞相完泽卒。庚辰,云南行省平章也速带而入觐,献金五百两。帝曰:“此卿等效死所获者。”赐钞偿之。

六月癸巳,叛蛮雄挫降。乙未,命可伯、阿忽台等整饬河西军事。

秋七月丙寅,哈刺哈孙为中书右丞相、知枢密院事。丙子,敕集贤、翰林院老臣预议朝政,其余三品以下年七十者,皆升散官一等致仕。罢辽东宣慰司。丁丑,叛王笃哇、察八而、来里帖木儿等皆请降,诏安西王置驲传以俟其来。戊寅,叛蛮麻刺降,献童男女二百人,金五百两,及马牛羊,却之。是月。断事官帖木儿不花等使高丽,执其蕃臣石胄及胄子天补赴京师。

八月辛卯,地震,平阳、太原尤甚。庚戌,缅国献驯象四。

九月戊午,车驾至自上都。兵部尚书脱脱帖木儿使高丽,执其国相吴祈赴京师。是月,高丽国王王日臣入朝,诏止之。

冬十月辛卯,复立陕西行御史台。刑部尚书塔察儿、翰林直学士王约使高丽。癸巳,只而合忽知枢密院事。庚子,改普定府为普定路,以蛮酋容苴妻适姑为总管,佩虎符。改叙州路为叙南等处诸部蛮夷宣抚司。庚戌,翰林国史院进太祖、太宗、定宗、睿宗、宪宗五朝《实录》。

十一月甲寅,并海道运粮万户府为海道都漕运万户府。亦乞不薛贼党魏杰等降十二月甲申朔,诏内郡岁比不登,其民已免差徭者,并免其田租。乙酉,弛京师酒课。辛丑,免顺元等路本年逋税。丁未,以转运劳,免思、播二州,辰、沅等路税粮一年,常、澧三分之一,淘金站户无种佃者免其杂役。

是年,诸道奉使宣抚,罢赃吏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人,征赃四万五千人百六十五锭,审冤狱五千一百七十六事。

八年春正月甲寅,彗星出于奎。己未,以灾异迭见,诏恤民隐,省刑罚。除色目人外,原为僧道者,若平户丁多差役不缺,及有昆仲侍养父母者,方许簪剃。凡妄献田土、山场、窑治、希图徼名贪利者,悉禁之。平阳、太原两路免差税三年,上都、隆兴、延安、大同、杯孟、卫辉、彰德、真定、河南、安西等路免二年,保定、河间两路免一年。江南佃户私租太重,以十分为率,减二分,著为令。仍弛山场、河泊之禁。其田宅之讼,除契约分明,依例赐给外,其余尽行革拨诸路。罪囚廉访司分别审录,轻者决之,有疑者分具始事,申台详谳。庚申,云南顺元同知宜抚事宋阿重执其叔父隆济来献。癸亥,禁锢朱清、张珪族属。丙寅,御史中丞、太仆卿塔思不花为中书右丞,江南行台御史中丞赵仁荣为中书参知政事。是月,平阳地震。

二月甲午,徙建康追廉访司治宁国。甲辰,翰林学士承旨撒里蛮进金书《世祖实录节文》一册,汉文《宝录》八十册。丙午,车驾幸上都。

三月戊辰,中书左丞尚文乞致仕,不允。诏受宣敕不赴任者,永不叙用。

夏四月丁未,分教国子生于上都。丙寅,禁纳鹰鹞人滥给铺马。

五月癸未朔,日有食之。壬申,罢福建都转运盐使司。是月,霖雨,河决祥符、太康、获嘉、阳武等县。

六月丁酉,汝宁县妖人李曹驴等妄言得天书惑众,伏诛。

秋七月辛酉,罢江淮等处财赋总管。癸亥,诸王合赞遣使入贡。

八月,抗州火。

九月癸丑,车驾至自上都。庚申,伯颜、梁德珪复为中书平章政事,八都马辛为中书右丞,迷而火者为中书参各政事,江浙行省平章阿里为中书平章政事。庚午,户部尚书张祐为中书参知政事。癸酉,叛王察八而、朵瓦等来降。

冬十月辛卯,有事于太庙。辛巳,宣徽使、大都护长寿为中书右丞,陕西行省右丞脱欢为中书参知政事。丁亥,安南国遣使入贡。庚寅,封皇侄海山为怀宁王。戊戌,杖流吴祈、石天补等于安西。

十一月壬子,制用院使忽邻、翰林直学士林元抚慰高丽。戊辰,武备卿铁古迭而为御史大夫。

十二月辛丑,封诸王出伯为威武西宁王。

九年春正月壬申,弛京师酒禁。

二月丁酉,封诸王完泽为卫安王,定远王岳木忽而为威定王。辛丑,大赦天下。诏御史台、翰林院、国史院、集贤院、六部举五品以上廉能识治体者三人,行省、行台、各路宣慰司举五人。大都、上都、隆兴三路免本年差发、税粮,腹里各路免包银俸钞,江南佃种官田免租税三分,前年拖欠差税课程并行蠲免。敕有司非急之务,毋生事烦扰,小罪即与疏决,勿禁系。鳏寡孤独常年养济外,每人赐中钞十两,官司常加存问,年八十以上存侍丁一名,九十以上存一名,免其差役。流民不能复业者,官司常加优恤,愿种官田者,免差税五年。是月,忽邻卒于高丽。

三月丁未朔,车驾幸上都。戊午,枢密副使高兴为中书平亡政事,仍枢密院副使。

夏四月乙酉,大同路地震,壤庐舍无算,压死二千余人。怀仁县地裂,涌黑水。己丑,东川路蛮酋阿葵来献方物。

五月戊申,征陕西儒提举萧鄹、赴阙,命有司给以安车。戊午,改各道肃政廉访司为详刑观察司。以地震,改平阳为晋宁路,太原为冀宁路。

六月丙子朔,以立皇太子。遣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告昊天上帝,御史铁古迭而告太庙。庚辰,立皇子德寿为太子。赐高年帛有差。孝子、顺孙量材任用。亲年七十别无侍丁者,从近迁除。外任五品官以下,并减一资致仕。官止一子承荫者,免儤使。家贫绐终身半俸,其精力未衰者录用之。罪囚五年以上,除恶逆外,疑不能决者释之。流人量移内地。

秋七月辛亥,始立郊坛。丁卯,大司徒段贞、中书右丞八都马辛并为中书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合刺蛮子为右丞,参知政事迷而火者为中书左丞,参议中书省事也先伯忽为参知政事。

八月丁丑,给曲阜庙洒扫户。以尚珍署出五千顷供祭祀。是月,归钵、陈州河决。

九月戊申,帝御寿宁宫,受诸王、百官贺圣诞。庚申,车驾至自上都。

冬十月辛巳,有事于太庙。庚寅,驸马按替不花自笃哇来归。乙未,谕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曰:“省中事听右丞相哈剌哈孙总裁,自后用人,非与哈刺哈孙共议者,悉罢之。”辛丑,复以详刑观察司为廉访司。

十一月丁未,罢南城警巡院。庚午,祀昊天上帝于南郊,摄太尉右丞相哈剌哈孙,左丞相呵忽台,御史大夫铁古迭而为三献官。

十二月丙子,京师地震。庆寅,皇太子卒。

十年春正月壬寅朔,商丽国遣使贡方物。甲辰,诏访庄圣皇后、昭睿顺圣皇后、徵仁裕圣皇后仪范中外之政,以备纪录。丁卯,封驸马合伯为昭武郡王。营国子学。

闰月甲午,前中书平章政事铁哥、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阇里、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阿散并为中书平章政事,行宜政院使张闾、四川行省左丞杜思敬并为中书左丞,参议中书省事刘源为中书参知政事。

二月丙辰,封孛罗为镇宁王。是月晋宁、冀宁二路地震。笃哇遣使来期。丁卯,月古不花为中书左丞。戊辰,车驾幸上都。三月己卯,崆古国遣使来贡方物。乙未,虑大都囚释上都死罪三人。

夏四月庚子朔,诏匿鹰犬者设家赀之半。壬戌,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也速带而讨罗雄州钣蛮,获其首阿邦龙,斩之。癸亥,立昆山、嘉定等处水军上万户符。

五月辛未,京师旱。乙酉,同知枢密院事塔哥忽台、塔剌海并知枢密院事。封驸马铁木而为濮阳王,公主忙哥台为鄄国大长公主。丁亥,诏右承相哈剌哈孙、左丞相阿忽台等整饬庶政百司勤惰,悉以名闻。

六月壬戌,来安路总管岑雄叛,未几遣其子来降。复立淮西道肃政廉访司。

秋七月辛巳,释诸路罪囚,凡常赦所不原者皆赦之。

八月壬寅,开成路地震,坏官民庐舍无算,压死故秦王妃也里完等五千余人。丁巳,重修文宣王庙成,行释奠礼。

九月壬申,诸王笃哇遣使贺圣诞。是月,高丽国王王日臣入朝。

冬十月丁未,有事于太庙。丁卯,安南国遣使贡方物。

十一月己巳,车驾至自上都。丁亥,武昌路火。

十二月乙卯,帝不豫。丙寅,宣政使沙的等祷下太庙。癸亥,琼州那蓬洞蛮酋王文何等作乱,伏诛。

十一年春正月丙寅朔,帝大渐。癸酉,崩于玉德默。在位十有三年,年四十有二。乙亥,葬起辇谷。九月壬申,上尊谥曰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国语曰完泽笃皇帝。

史臣曰:“成宗席前人之业,因其成法而损益之,析薪克荷,帝无使焉。晚年寝疾,不早决计计传位武宗,使易世之后,亲贵相夷,祸延母后。悲夫!以天子之尊,而不能保其妃匹,岂非后世之殷鉴哉。”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本纪第十四 成宗下》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本纪第十六 仁宗上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六 仁宗上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四 地理二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十四 地理二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三 地理一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十三 地理一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四 地理二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领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至元二十四年置。

辽阳路。上。金辽阳府,领辽阳、鹤野、宜丰、石城四县。后改为东京,领澄、复、盖、沈、贵德、来远六州,婆娑府一路。元初,澄州《事文类聚》:辽阳路有澄州,知澄州当废于大德以后。及所属临溟、析木二县,复州及所属永康、化成二县,贵德州及所贵德、奉集二县,沈州、来远州,宜丰县、石城县俱废,以婆娑府、广宁府、盖州、懿州为四路,直隶中书省。至元六年,置东京总管府,降广宁路为散府,懿州路为州,以隶之。省鹤野县入辽阳。十五年,析广宁,仍自行路事。十七年,又以婆娑府来属。二十五年,改东京为辽阳路。后废婆娑府为巡检司。户三千七百八,口万三千二百三十一。壬子年抄籍数。领县一:

辽阳。下。倚郭。至元六年。省警巡院及鹤野县入之。

州二:

盖州。下。金故州,属东京路。元初,升盖州路。至元六年,降为州,隶东京总管府,省所属熊岳、汤池、秀岩三县入建安。八年,又省建安县入本州。旧史《成宗纪》元贞元年六月,盖州明山县螟。旧志无明山,未知何时省并。

懿州。下。金故州,属北京路。元初,升懿州路。至元六年,降为州,隶东京总管府,省所领顺安,灵山二县及义州之同昌县入本州。至正二年,又升懿州为路,以兴中、义州属之。

广宁府路。下。金广宁府,属北京路。元初,置广宁行帅府事。后以地远,迁治临潢,改总管府。至元六年,以户口少,降为散府,隶东京路。十五年,复分为路,行总管府事。旧领广宁、望平、闾阳、钟秀金志无此县。据王圻《续文献通考》增。四县。广宁已废。至元六年,省钟秀县入望平。户四千五百九十五。至顺钱稂户数。领县二:

闾阳,下。初立千户所。至元十五年,以户口繁,复立行千户所。后改为县。望平。下。至元十五年,改为望平军民千户所。后复为县。

旧志广宁府路下有肇州。按《金史?地理志》,肇州属上京路,领县一:始兴。《寰宇通志》与《明一统志》均引元志:开元城西南曰宁远县,又西南曰南京,又南曰合兰府,又南曰双城,直抵伊丽王都。正西曰谷州,西北曰上京。上京之南曰建州,西曰滨州。又西曰黄龙府,金改为利涉军。又西曰信州,治信武县。北曰肇州,治始兴县。东曰永州,曰昌州,曰延州。东北曰哈州,曰奴儿干城。皆渤海、辽、金所建,元废。是肇州入元已废。世祖于阿八剌忽立城名曰肇州,特以肇州为城名,非置经制州也。旧史载之,非是。

山北辽东道肃政廉访司

山北辽东道开元等路宣慰司。元初置行中书省于北京路,又置开元路宣抚司隶北京行省。中统四年,罢开元路宣抚司。至元二年,罢北京行省,置山北辽东道开元等路宣抚司。十五年,改宣抚司为宣慰司。二十三年罢。是年七月,复置。至正十一年,罢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立镇宁州。

大宁路。上。金大定府,属北京路。元初为北京路总管府。旧领兴中府及义、瑞、兴、高、锦、利、惠、川、建、和十州。中统三年,割兴州及松山县属上都路。至元五年,并和州入利州,为永和乡。七年,兴中府降为州,仍隶北京,改北京为大宁路。二十五年,改武平路。后复为大宁路。旧领大定、长兴、富庶、松山、神山、惠和、金源、和众、武平、静封,三韩十一县。神山、静封二县久废。中统二年,省长兴县入大定,升三韩县为高州,升松山县为松州。户四万六千六,口四十四万八千一百九十三。壬子年数。领司一:

录事司。初置警巡院。至元二年改置录事司。

县七:大定,下。龙山,下。至元四年,改属利州。后复来属。富庶。下。至元三年,省入中兴州。后复置。和众,下。金源,下。惠和,下。武平。下。

州九:

义州。下。金故州,属北京路。至元七年,改隶婆娑府。后府废,仍隶本路。至正二年,改属懿州路。旧领宏政、开义、同昌三县。至元六年,省同昌县入懿州,宏政、开义二县省入本州。

又置兴中州。旧领兴中、永德、兴城、宜氏四县。元初,俱省入本州。至正二年,改隶懿州路。

瑞州。下。金故州。属北京铬。元初因之。旧领瑞安、海阳、海滨三县。元初,俱省入本州。

高州。下。金三韩县,属大定府。中统二年,升为高州,隶大宁路。

锦州。下,金故州,属北京路。元初因之。旧领永乐、安昌、神水、兴城四县,元初俱省入本州。

利州。下。金故州,属北京路。元初因之,旧领阜俗、龙山二县。元初,省阜俗县入本州,龙山县改隶大宁路。

惠州,下。辽故州。属大定府。金皇统三年,废。元初,复置。

川州。下。辽故州,金废。元初复置。

建州。下。金故州,属北京路。元因之。旧领建平、永霸二县。元初,俱省入本州。

东宁路。本高丽西京。至元六年,高丽人崔垣等以西京府州县镇六十馀城来降。八年,且东宁府。兴高丽画慈悲岭为界。十三年,升东宁路总管府,设录事司。以静州、义州、麟州、威远镇隶婆娑府。二十七年,罢东宁路,悉归本路所属诸城于高丽。此事旧史遗之。据《高丽史》补。本路领司一:

录事司。

县二:土山,下。中和。下。

镇一:

归化镇。按洪福源之叛,高丽徙余民于海岛,西京遂为邱墟。至崔垣以西京内属,所献六十余城,以徙民之故,多湮废。然据《高丽史》所载,龙州、灵州、铁州等处守臣皆为垣等所杀;则诸州尚置官吏。不尽为废郡也。

崔垣等所献之六十馀城,其地名之可考者,曰:定远府,郭州、抚州、黄州、领安岳、三和、龙冈、咸从、江西五县,长命一镇。灵州、慈州、嘉州、辽隶显州。顺州、辽头下城,在显州东北。殿州、宿州、德州、领江东、永清、通海、顺化四县,宁远、柔远、安戎三镇。昌州、铁州、领定戎一镇。唐安市州,辽隶东京道。泰州、辽隶上京道,金移治长春州。价州、朔州、宣州、辽隶会州,领宁朔、席岛二镇。成州、辽头下城,领树德一镇。熙州、孟州、领三登一县,椒岛、椵岛、宁得三镇。延州,领阳严一镇。云州。

沈阳路。金为沈州,属东京路。旧领乐郊、章义、辽滨、挹娄四县,因兵乱俱废。太宗四年,高丽人洪福源率西京都护龟州四十馀城来降,立镇守司以抚其众。六年,徙其众于辽阳,侨治辽阳故城,中统二年,改为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三年,又立沈州,以高丽质子为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分领二千馀户,治沈州。元贞二年,并为沈州等路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仍治辽阳故城,领总管五,千户二十四,百户百二十五。户五千一百八十。至顺钱粮户数。

总管府所辖者曰:新城州,辽城州,哥忽州,建安州,南苏州,木底州,盖羊州,代那州,沧藤州,磨米州,积利州,黎山州,延津州,安市州。以上十四州,并无城郭,是高丽降众,各以其酋长领之。

开元路,金会宁府,属上京路。旧领会宁、曲江、宜春三县,后俱废。太宗七年,即其地置开元、南京二万户府。至元四年,改辽东路总管府。二十三年,又改开元路,领咸平府。后析咸平为散府,俱隶辽东道宣慰司。至元二十七年,开元路宁远县饥。是本路有宁远一属,其省并年分阙。户四千三百六十七。至顺钱粮户数。

咸平府。金旧府,属咸平路。旧领平郭、铜山、新兴、庆云、清安、荣安、归仁、玉山八县,兵乱俱废。元初隶开元路。后改隶宣慰司。至正二年,降为咸平县。

合兰府水达达等路。金蒲与、合懒、恤品、曷苏馆、胡里改五路之地。元初设军民万户府五:一曰桃温,距上都四千里;一曰胡里改,距上都四千二百里,大都三千八百里;一曰斡朵怜;一曰孛苦江;分领混同江南北之地。其人皆水达达,无城郭,逐水草为居。户二万九百六。至顺钱粮户数。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领路十一、府七、州一,属州三十四,属县一百八十三。

河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汴粱路。上。宋开封府,为东京,属京畿路。金为南京,属南京路。太宗五年,崔立以南京降,仍为南京路。至元二十五年,改汴粱路。旧领归德府,延、许、裕、唐、陈、亳、邓、汝、颍、徐、邳、嵩、宿、申、郑、钧、睢、蔡、息、庐氏行襄樊二十州。至元八年,升申州府直隶行省,割亳、徐、邳、宿四州隶之,升申州为南阳府,割裕、唐、汝、邓、嵩、庐氏行襄樊七州隶之。九年。废延州入延津县。三十年,升蔡州为汝宁府,直隶行省,割息、颍二州隶之。旧领开封、祥符、阳武、通许、太康、中牟、杞、鄢陵、尉氏、扶沟、陈留、延津、洧川,封邱十四县。至元初,析郑州之荥泽、原武二县,析曹州之兰阳县来属。户三万一十八,口十八万四千三百六十七。壬子年数,领司一:

录事司。旧设警巡院,至元十四年改录事司。

县十七:

开封,下。倚郭。祥符,下。倚郭。中牟,下。原武,下。鄢陵,中。荥泽,下,旧隶郑州,至元二年来属。封邱,中。金大定中,以河患,迁治新城。元初,又为河水所湮,复迁于故城。扶沟,下。阳武,下。杞,中。中统初,河决城北面,为水所圮。乃筑新城于河北岸置县。后又修故城,号南杞县。延津,下。兰阳,下。金析东明六乡为兰阳县,取首乡兰阳多为名。旧隶曹州,至元初来属。通许,下。尉氏。下。太康,下。洧川,下。陈留,下。

州五:

郑州。下。金故州,属南京路。元初因之。旧领管城、荥阳、汜水、河阴、原武、密、荥泽七县。后析密县隶钧州,荥泽、原武二县隶开封府。领县四:

管城,下。倚郭。元初省司候司入之。荥阳,下。汜水,下。河阴。下。

许州。下。金故州,属南京路。元初因之。领县五:

长社,下。长葛,下。郾城,下。襄城,下。临颍。下。

阵州。下。金故州,属南京路。元初因之。领县五:

宛邱,下。西华,下。商水,下。至元二年,省南顿、项城入之。后复置。南顿,下。延祐二年,复商水镇为南顿县。项城。下。至大二年,复置。

钧州。下。金故州,属南京路。元初因之。至元二年,析郑州之密县来属。领县三:

阳翟,下。新郑,下。密县。下。

睢州。下。金故州,属南京路。元初因之。旧领襄邑、考城、柘城三县。元初,置仪封县于东明县之通安堡,隶本州。领县四:

襄邑,下。倚郭。考城,下。仪封,下。柘城。下。

河南府路。金河南府,属南京路。元初改河南府路。旧领洛阳、宜阳、永宁、登封、巩、偃师、孟津、新安渑池九县。金升渑池县为韶州,至元八年仍为渑池县,改隶陕州。户九千五百二,口六万五千七百五十一。壬子年数。领司一:

录事司。

县八:

洛阳,至正二十六年,罢洛阳嵩县宣慰司,嵩县当是至正间析洛阳县地置之。宜阳,下。永宁,下。登封,下。巩县,下。至正二十年,改立军州万户府。孟津,下。新安,下,偃师。下。

州一:

陕州。下。金故州,又改西安军。属河南路。元初,仍为陕州。旧领陕、灵宝、湖城、阌乡四县。至元二年,省湖城县入阌乡,降韶州渑池县来属。领县四:

陕县,下。灵宝。下。至元三年,省入陕县。八年,废虢州为虢略县,治灵宝。后复置灵宝县,以虢略为巡检司,并虢州之朱阳县入之。渑池。下。金韶州,置渑池司侯司。至元二年,省司侯司。八年,降州为县,隶本州。阌乡。下。

南阳府。金申州,属南阳路,以南阳县为治所。金志漏申州,不载。至元八年,升为南阳府,以唐、邓、裕、嵩、汝五州隶之。二十五年,改属汴粱路。后直隶行省。户六百九十二,口四千八百九十三。壬子年数。领县二:

南阳,下。倚郭。有三鸦巡检司。镇平。下。本阳管镇,金末置县。

州五:

邓州。下。金故州,属南京路。至元八年,改隶南阳府。旧领穰县、南阳、内乡、淅川、顺阳五县。金末析南阳县,置申州。元初,省淅川、顺阳二县入内乡县,升穰县之新野镇为县。旧设录事司,至元二年并入穰县。领县三:

穰县,下。倚郭。内乡,下。新野。下。

唐州。下。金故州,属南京路。至元八年,改隶南阳府。旧领泌阳、比阳、湖阳、桐柏四县。至元三年,以民力不及,废湖阳、比阳,桐柏三县。领县一:

泌阳。下。倚郭。元初废。至元九年,复置。大德五年,省入本州。至元十六年,知南阳府粱曾以唐、邓二州为襄阳府所夺,争之,复隶南阳府。唐、邓二州改隶襄阳府年分阙。

嵩州。下。金故州,属南京路。至元八年,改隶南阳府。旧领伊阳、福昌二县。后福昌改隶河南府。至元三年,省伊阳县入本州。领县一:

卢氏。下。至元二年,隶南京路。八年,隶南阴府。十一年来属。

汝州。下。金故州,属南京路。至元八年,改隶南阳府。旧领粱、郏城、鲁山、宝丰四县。至元三年,废郏城、宝丰入粱县。后复置郏县。领县三:

粱县,下。鲁山,下。郏县。下。

裕州。下。金故州,属南京路。至元八年,改隶南阳府。旧领方城、舞阳、叶三县。后即叶县行随州事,就置昆阳县为属邑。至元三年,罢州,并昆阳、舞阳二县入叶县。后复置舞阳县。领县三:

方城,下。倚郭。叶县,下。舞阳。下。

汝宁府。金蔡州,属南京路。至元七年,改隶汴粱路。三十年,行省平章政事伯颜言:“蔡州去汴粱远,凡事稽误,宜升散府。”遂升为汝宁府,直隶行省,以息、颍、信阳、光四州隶之。旧领汝阳、遂平、上蔡、西平、确山、平舆六县。至元七年,省遂平、平舆二县入汝阳。后复置遂平县。抄籍户口阙。至顺钱粮户数七千七十五。领县五:

汝阳,下。倚郭。元初废,后置。上蔡,下。西平,下。确山,下。遂平。下。

州四:

颍州。下。金故州,属南京路。至元三十年,改隶汝宁府。旧领汝阴、泰和、沈邱、颍上四县。至元二年,省四县及录事司入本州。后复置县三:

太和,下。沈邱,下。颍上。下。

息州。下。金故州,属南京路。中统三年废,四年复置。至元三年,罢息州安抚司,以其民隶南京路。至元三十年,改隶汝宁府,旧领新息、新蔡、真阳、褒信四县。至元三年,省四县入本州。后又置二县:

新蔡,下。至元四年置。真阳。下。

光州。下。宋故州,属淮南西路。至元十二年,归附,

隶蕲黄宣慰司。二十二年,同蕲、黄等州直隶湖广行省。三十年,改隶汝宁府。领县三:

定城,下。固始,下。宋末兵乱,徙治无常。至元十一年,复旧治。光山。下。兵乱地荒。至元十二年复置县。

信阳州。下。宋信阳军,属京西北路。至元十四年,改信阳府,隶蕲黄宣慰司。十五年,降为州,属湖广行中书省。二十九年,改隶河南行省。三十年,来隶汝宁府。旧领罗山、信阳二县。至元二十年,以罗山当驲置要冲,徙州治此,而移县治于西南,号曰罗山新县。户三千四百一十四,口三万三千七百五十一。至元七年数。领县二:

罗山,下。倚郭。信阳。下。

归德府。宋应天府。金改归德府,属南京路。金亡,宋复取之。元初,与亳州之酂县同时归附,置京东行省。未几,罢。宪宗二年,置司、府、州、县官以抚定新附之民。至元八年,升为散府,直隶行省,以宿、亳、徐、邳四州隶之。旧领睢阳、宁陵、夏邑、虞城、谷熟、砀山六县。至元二年,析虞城、砀山二县属济宁府,并谷熟县入睢阳,酂县入永州,又降永州为永城县,与宁陵、夏邑二县俱隶本府。抄籍之数阙。至顺钱粮户二万三千三百一十七。领县四:

睢阳,下。倚郭。永城,下。夏邑,下。旧隶永州。至元二年,来属。未几,废。至元八年,复置,以砀山入之。宁陵。下。

州四:

徐州。下,金故州,属山东西路。至元二年降为下州。旧领彭城、萧、永固三县及录事司。至是省永固县入萧县,省彭城县、录事司入本州。领县一:

萧县。下。至元二年,并入徐州。十二年,复置。至正八年,升徐州为总管府,以邳、宿、滕、峄四州隶之。十三年,降为武安州。以所辖县隶归德府,峄、滕二州仍隶益都路。

宿州。中。金故州,属南京路。元初,废。中统三年,复置,改隶本府。旧领临淮、蕲、灵璧、符离四县及司候司。至元二年,省临淮、蕲、灵璧三县,并司候司入本州。四年,析灵璧县地入泗州。十七年,复置灵璧县来属,领县一:灵壁。下。

邳州。下。金故州,属山东西路。元初,废。中统三年,复置。至元八年,改隶本府。旧领下邳、兰陵、宿迁三县。元初以户少,省三县入本州。至元十二年,复置睢宁、宿迁两县,隶淮安路。十五年,复来属,领县三:

下邳,下。州治所。城北有黄堌城。宿迁,下。睢宁。下。

亳州。下。金故州,属南京路。宪宗二年,改隶归德府。旧领谯、酂、鹿邑、城父、卫真五县。后省城父县入谯,卫真县入鹿邑,酂县入永城。未几,复置城父。领县三:谯,下。鹿邑,下。城父。下。

襄阳路。下。宋襄阳府,属京西南路。至元十年,宋守将吕文焕以城降,改襄阳府为散府。十一年,升襄阳路总管府。旧领襄阳、邓城、宜城、谷城、南漳五县。元初,省邓城县入襄阳。至元十九年,割均、房二州,南阳府光化、枣阳二县来属。至顺钱粮户数五千九十。领司一:

录事司。

县六:

襄阳,下。倚郭。兵乱废,至元十四年复置。南漳,下。旧纪:至元十四年,均州复立南漳县。南漳改隶均州及省并年分均无考。宜城,下。谷城,下。光化,下。枣阳。卞。

州二:

均州。下。宋故州,屙京西南路。至元十二年,宋行均州事徐鼎以城降,改隶湖北宣慰司。十九年,来属本路。领县二:

武当,下。兵乱,侨治无常。至元十四年,复置。

郧县。下。宋郧乡县。至元十四年改。

房州。下。宋故州,属京西南路。至元十二年,知州李鉴以城降。十九年,改隶襄阳路。领县二:

房陵,下。竹山。下。

蕲州路。下。宋故州,属淮南西路。至元十二年归附,置淮西宣抚司。十四年,改总管府,设录事司。户三万九千一百九十,口二十四万九千三百二十一。自此以后至德安府,皆用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

录事司。

县五:蕲春,中。倚郭。蕲水,中。广济,中。宋嘉熙兵乱,徙治江中洲。归附后,复旧治。黄梅,中。嘉熙兵乱,侨治江中州。后复置。罗田。下。兵乱县废。至元十二年,复置。大德中,迁县治于官渡沙。

黄州路。下。宋故州,属京西北路。至元十二年归附。十四年,升为总管府。旧纪:至元十四年,置宣慰司。疑误。十八年,又置黄蕲州宣慰司,治黄州路。二十三年,罢宣慰司,直隶湖广行省。二十九年,复置淮西道宣慰司,以蕲州、黄州二路隶之。大德三年,罢淮西道宣慰司,蕲、黄二路改隶河南江北行省。户一万四千八百七十八,口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九。领司一:

录事司。

县三:黄冈,中。州治所。黄陂,下。兵乱,侨治蕲州青山矶。归附,还旧治。麻城。下。兵乱,徙治什子山。归附,还旧治。

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庐州路。上。宋故州,屙淮南西路。至元十三年,归附。十四年,升为总管府,隶淮西江北道。户三万一千七百四十六,口二十二万九千四百五十七。领司一:

录事司。

县三:合肥,上。倚郭。粱县,中。舒城。中。

州三:和州。中。宋故州,属淮南西路。至元十四年,置安抚司。明年,升和州路。二十八年,降为州,隶庐州路。旧设录事司,后省入历阳。领县三:

历阳,上。倚郭。含山,中。乌江。中。

无为州。中。宋无为军,属淮南西路。至元十四年。升无为路。二十八年,降为州,罢巢州为县隶之。领县三:

无为,上。倚郭。庐江,中。巢县。下。至元十四年,置镇巢府。二十三年,降为巢州。二十八年,复为县。

六安州。下。宋六安军,辰淮南西路。至元十二年归附。二十二年,改隶黄蕲州宣慰司。二十八年,降为县,隶庐州路。后又升为州。领县二:

六安,中。英山。中。

安丰路。下。宋寿春府,又以安丰县为安丰军,并属淮南西路。至元十四年,改安丰路总管府。十五年,降为散府。二十八年,复升为路,降临濠府为濠州以隶之。至正十二年,置安丰分元帅府。户一万七千九百九十二,口九万七千六百一十一。领司一:

录事司。

县五:寿春,中。倚郭。安丰,下。霍邱,下。寿春、安丰、霍邱三具,宋隶寿春府。至元十八年,来属本路。元统二年,立准乡临水山巡检司。下蔡,下。与蒙城俱隶安丰府。二十八年,罢府,来属本路。蒙城。下。金属寿州。至元十八年。来属本路。

州一:

濠州。下。宋故州,属淮南西路。至元十三年归附,置安抚司,十五年,升为临濠府,二十八年,复为濠州,隶本路。旧领钟离、定远二县。至元二十八年,降怀远州为县,隶之。领县三:

钟离,下。倚郭。定远,下,怀远。下。宋为怀远军,领荆山一县。至元二十八年,以军为县,省荆山入之。

安庆路。下。宋安庆府,属淮南西路。至元十二年,宋将范文虎以城降。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安庆路总管府,属黄蕲州宣慰司。二十三年,罢宣慰司,直隶行省。旧领怀宁、宿松、望江、太湖、桐城五县。至元二年,析怀宁县境置灊山县。户三万五千一百六,口二十一万九千四百九十。领司一:

录事司。大德元年置。

县六:

怀宁,中。宿松,中。天历初,立铁柱于小孤山,号海门第一关。望江,下。大潮,中。桐城,中。宋末徙治枞阳,又徙于李阳河。元初,始还旧治。灊山。下。本怀宁县之清朝、玉照二乡地。宋立四寨,仍隶怀宁县。至无中,置野人原寨。至治间,始析置灊山县,以山为名。

淮东道宣慰使司。皇庆二年,改淮东淮西道宣尉恰为淮东道宣慰使司。

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

扬州路。上。宋扬州,属淮南东路。至元十三年归附,置淮东都元帅府。十四年,改扬州路总管府。十五年,置淮东道宣慰司,本路属焉。十九年,省宣慰司,本路直隶行省。二十六年,改浙西道宣慰司为淮东淮西道宣慰司,仍治扬州路,升本路高邮府为散府,直隶宣慰司。户二十四万九千四百六十六,口一百四十七万一千一百九十四。领司一:

录事司。

县二:

江都,上。倚郭。泰兴。上。

州五:

真州。下。宋故州,属淮南东路。至元十三年,置真州安抚司。十四年,改真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降为州,隶扬州路。领县二:

扬子,上。倚郭。宋永正县。至元二十八年,改扬子县,移治新城,省录事司入之。六合。下。

滁州。下。宋故州,属淮南东路。至元十五年,改滁州路总管府。二十年,仍为州,隶扬州路。领县三:

三除州。下。宋故州。属准南东路处。至元十五年,改三除州路总管府。二十年,仍为州,隶扬州路。领县三:

清流,中。至元十四年,省录事司入之。来安,下。全椒。下。

泰州。上。宋故州,属淮南东路。至元十四年,改泰州路总管府。至二十一年,仍为州,隶扬州路。领县二:

海陵,上。倚郭。宋端平后,去县城五里别筑新城。后张土诚据之。如皋。下。

通州。中。宋故州。属淮南东路。至元十五年,改通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仍为州,隶扬州路。领县二:静海,上。倚郭。海门。中。

崇明州。下。本通州海滨沙洲。宋建炎中有升州句容县姚、刘二姓避兵于沙上,其后遂称姚刘沙。宋嘉定中,置天赐监场。至元十四年,置崇明州。

淮安路。上。宋楚州。又升属县山阳县为淮安军,又改军为州。属淮南东路。至元十三年,置行淮东安抚司。十四年,改总管府。二十年,置淮安府路总管府,以临淮府,海宁、泗、安东三州隶之。二十七年,罢临淮府。旧领山阳、盐城、淮安、新城、淮阴、新城、清河、桃园七县。设录事司。至元二十年,省淮安、新城、淮阴三县入山阳县。户九万一千二十二,口五十四万七千三百七十七。领司一:

录事司。

县四:

山阳,上。宋淮安县,至元十二年,以本县马罗军寨为山阳县。十三年,淮安路归附,仍存淮安县。二十年。省淮安及新城县入之。盐城,上。桃园,下。本淮阳军之桃园镇,金盥淮滨县,后废。至元中置桃园县。清河,下。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置清河军,至元十五年改为县。

州三:

海宁州。下。宋故州,属淮南东路。金志亦有海州,后复为宋地。至元十二年,归附。十五年,升海州路,为总管府。又改为海宁府,旋降为州,隶淮安路。旧领录事司,朐山、东海、怀仁、沭阳四县。至元二十年,省东海县与录事司入朐山。领县三:

朐山,中。沭阳,下。赣榆。下。宋怀仁县,金改赣榆。

泗州。下。宋故州,属淮南东路。金志亦有泗州,后复为宋地。至元十三年,降为下州。旧领临淮、淮平、虹、灵璧、睢宁五县。至元十六年,析瞧宁县属邳州。十七年,析灵璧县属宿州,以临淮府五河县来属。二十一年,省淮平县入临淮。二十七年,废临淮府,以盱眙、天长二县来属。领县五:

临淮,下。虹县,下。宋故县,金废。元初复置。五河,下。盱眙,上。宋招信军。至元十三年,行招信军安抚司事,领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十四年,升招信路总管府。十五年,改临淮府。十七年,以五河县在淮北,改属泗州。二十年,并招信县入盱眙。二十七年,废临淮府入盱眙。天长。中。至正十五年,置淮东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于本县。

州一,安东州。下。宋涟水军,后改安东州,属淮南东路。至元十二年,置安东分元帅府。后改隶准安路,领县一:

涟水。下。

高邮府。宋高邮军,属淮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升为高邮路总管府。二十年,降高邮路为府,隶扬州路,后改为散府,隶宣慰司。旧领录事司及高邮、兴化二县。至元二十年,废安宜府为宝应县来属,又省录事司入高邮县。户五万九十有八。至顺钱粮户数。领县三:

高邮,上。倚郭。兴化,中。宝应。上。旧为宝应军。至元十六年,改为安宜府。二十年,废府为县,来属。

荆湖北道宣慰司。至正十一年,兼都元帅府。

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中兴辂。上。宋为江陵府,属荆湖北路。至元十二年,归附。是年,置怀远、灵武二县,分处新民。未详何时裁并。十三年,改上路总管府,设录事司。天历二年,以文宗潜藩。改为中兴跻。户一十七万六百八十,口五十九万九千二百二十四。领司一:

录事司。

县七:

江陵,上。公安,中。石首,中。松滋,中。枝江,下。潜江,下。旧治白氵付。至元二十七年,水圮城,迁今治。监利。中。

峡州路。下。宋峡州,属荆湖北路。至元十三年,归附。十七年,升为峡州路。户三万七千二百九十一,口九万二千九百四十七。领县四:

夷凌,中。宋末随州迁治不常。归附后,还江北旧治。宜都,下。宋旧县。长阳,下。远安。下。至正初,达鲁花赤沙班迁县治于亭子山下。

安陆府。宋郢州,隶京西南路。至元十三年,归附。十五年,升为安陆府。隶宣慰司。户一万四千六百六十五,口三万三千五百五十四。领县二:

长寿,中。京山。中。兵乱,移治汉滨。至元十二年,还旧治。沔阳府。宋复州,属荆湖北路。至元十三年,归附,升为复州路。十五年,改为沔阳府。户一万七千七百六十六,口三万九百五十五。领县二:

玉沙,中。倚郭。景陵。中。宋旧县。兵乱,徙治无常。归附后,还旧治。

荆门州。下。宋荆门军,属荆湖北路。至元十二年,归附。十四年,升为荆门府。十五年,迁府治于古城,降为州。户二万九千四百七十一,口一十六万五千四百三十五。领县二:

长林,上。当阳。中。

德安府。宋旧府,属荆湖北路。宋咸淳七年,徙治汉阳。至元十三年,归附,还旧治,隶湖北边宣慰司。十八年,罢宣慰司。直隶行省。为散府。三十年,改隶黄州路。后复隶宣慰司。旧领安陆、孝感、应城、云梦、应山五县。至元十五年,析应山县。隶随州。户一万九百二十三,口三万六千二百一十八。领县四:

安陆,下。孝感,下。宋建炎中迁县治于紫资寨。至元十六年,还旧治。应城,中。云梦,下。

州一:

随州。下。宋故州,属京西南路。至元十二年,归附。十三年,以兵乱,迁徙无常,即黄仙洞为州治。旧领随县。十五年,以德安府应山县来属。户一万五千九百六十六,口五万二千六十四。领县二。

随县,下。应山下。

【版权声明】

《志第十四 地理二》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志第十二 五行下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十二 五行下之新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四 成宗下-新元史

本纪第十四 成宗下 三年春正月癸未朔,暹国、罗斛国及没剌由诸番来贡方物。赐暹世子虎符。庚寅,遣使问民疾苦。除本年内郡包银、俸钞。免江南夏税十之三。增小吏俸。置各路惠,

本纪第十五 武宗-新元史

本纪第十五 武宗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海山,顺宗答剌麻八拉第二子也。顺宗三子:长曰魏王阿木哥,其母微;帝与仁宗皆昭献元圣皇后宏吉剌氏所出,所谓兴圣皇太后也。帝以至元

本纪第十四 成宗下

三年春正月癸未朔,暹国、罗斛国及没剌由诸番来贡方物。赐暹世子虎符。庚寅,遣使问民疾苦。除本年内郡包银、俸钞。免江南夏税十之三。增小吏俸。置各路惠民局。封药木忽儿为定远王。辛卯,命御史台鞠浙西廉访使王遇赃罪。壬辰,杖流商丽藩臣赵仁规于安西,崔冲绍于巩昌。工部尚书也先帖木儿、翰林待制货汝舟赍诏谕商丽王王日臣,自今命官有罪,毋辄行杀戮。癸巳,哈剌哈孙为中央左丞相。是月,诏中外军官奥鲁官抚养军人,不得妄有科配。置各路管民官。招诱新附军人逃窜者,限百日内出首免罪。二月癸丑朔,车驾辛柳林。丁巳,罢四川、福建等处行中书省,陕西行御史台,江东、荆南、淮西三道宣慰司,立四川、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陕西汉中追肃政廉访司。壬申,加号解州盐池神惠康王曰广济,资宝王曰永泽,泉州海神曰护国民明著天妃,盐官州海神曰灵感宏祜公,吴大夫伍员曰忠孝威惠显圣王。金齿蛮来贡方物。庚辰,车驾幸上都。三月癸巳,缅国世子信合八的奉表来谢,赐衣遣之。补陀僧一山赍诏使曰本,谕以通好息民之纛。日本人不报。甲午,命何荣祖等更定律令。夏四月庚午,申严江浙、两淮私盐之禁。己卯,礼部尚书月古不花为中书左丞。五月丙申,海南速古台诸番来贡方物。庚子,复立征东行中书省,阔里吉思为平章政事,耶律希逸为左丞。六月癸丑,罢大名路黄河故追田租。秋七月丙申,淮安等县蝗,在地者为鹙啄食,飞者鹙击杀之。诏禁辅鹙,著为令。八月己酉朔,曰应食,不食。九月癸未,车驾幸古栅,受诸王、百官贺圣诞。癸巳,罢括江南手号军。己亥,车驾至自上都。冬十月戊申朔,有事于太庙。壬子,册立伯牙吾氏为皇后。甲寅,复立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十一月戊子,释罪囚二十人。十二月癸酉,禁辆天鹅、此鸟老鸟。四年春正月辛丑,诏蒙古都元帅也速带儿勿擅决重刑。癸卯,复淮东漕渠。二月丁未朔,日有食之。丙辰,皇太后崩。甲戌,罢称海屯田,改置于阿札之地。乙亥,车驾幸上都。置西京太和岭屯田。丙子,命李庭提调诸卫屯田。夏四月丙辰,置五条河屯阳。丁巳。缅国遣使进白象。戊午,中书省断事官不兰奚为中书平章政事。五月癸未,谕集贤大学士阿鲁浑撒里等曰:“集贤、翰林乃养老之地,自今满秩者迁官,勿令辄去。”六月己酉,立缅国王子窟麻剌哥撒八为缅国王。壬子,高丽国王王日臣来朝。丙辰,太傅月赤察儿为太师,中书右丞相完泽为太傅。丁巳,御史中丞不忽木卒,贫无以葬。赐银五百锭。甲子,立耽罗总管府。暹、爪哇、吊吉而、蘸八等国遣使来朝。秋七月甲戌朔,上皇太后尊谥曰徽仁裕圣皇后。乙酉,缅国阿散可也遣其弟者苏等九十一人来贡方物。诏者苏赴上都,余留安庆。八月癸卯朔,阿鲁浑萨里为中书平章政事。闰月庚子,车驾至自上都,中书右丞驾仁杰为平章政事。九月甲子,改中御府为中政院。冬十月癸酉朔。有事于太庙。十一月壬寅朔,诏免两都、隆兴路大德五年丝银、税粮,附近养驼马诸郡免税粮十之三,其余免十之二,徒罪减半,杖以下释之。江北荒用,耕种者收税展限一年,著为令。敕中书省定盐法条画。十二月癸巳,刘深、合剌带等将兵三万讨八百媳妇蛮。五年春正月壬子,罢檀、景两川探金铁治捉举司。二月己卯,刘深、合剌带并为湖广行省中书右丞,祐郑为参知政事,皆佩虎符。丁亥,立征八百媳妇二万户符。丁酉,车驾幸上都。敕云南行省汰冗官千五百一十四员。己亥,永宁路阿永蛮酋雄挫来朝。赐币帛有差。三月戊进午,马来忽等国过使来朝。己巳,戒饬中外官吏。己未。也速忽都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与刘国杰等讨四川叛蛮。是月,征东行省平章政事阔里吉思以不能和辑高丽,召还。薛超兀儿、忙兀都鲁迷失等自缅国阿占城班师。夏四月壬午,调云南军讨八百媳妇。癸巳,宣慰使塔察儿、刑部尚书王为亨使高丽,诏谕高丽王曰:向以尔国自作不靖,遣平章政事阔里吉思等与王镇抚之,非欲久任于彼。今已召远。然闻尔国越礼滥罚、官冗民弊。王其勉思累朝覆育之恩,以本国生灵为念。威福予夺,当自己出。事体有未便,民情有未安者,其审图之。五月辛亥,怯烈亦带脱脱以兵讨土番。丙辰,曲靖等路宣慰使忽林失入觐。壬戌,雍真葛蛮宋隆济叛。六月丙戌,朱隆济陷杨黄寨,雍真总管府连鲁花赤也里干遁。己丑,缅国遣使贡驯象九。壬辰,宋隆济寇贵州,知州张怀德战败,死之。秋七月丁未,命御史大夫秃忽赤整饬台纲。军官受赃者,与民官同例,量罪殿黜。戊申,立耽罢军民万户府,癸亥,叛王哈丹孙脱欢来降,暗伯、阿忽台并知枢密院事。河南妖人段丑厮等诈称神异诳众,伏诛。八月甲戌,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薛超兀儿等以兵讨金齿蛮。水西土官妻蛇节叛应宋隆济。九月庚辰,彗星出东井。征缅万户曳刺福山等进驯象六。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二哥等赴云南讯诸王阔阔,平章政事薛超兀儿、忙兀都各迷失,左丞刘得禄,参知政事高阿康受赂旋师之罪。冬十月丙寅朔,以畿内饥。增明年海运粮为百二十万石。己巳,缅国遣使来贡方物,戊寅,云南武定路蛮酋群则来贡方物。壬午,车驾至自上都。丙戌,以岁饥禁酿酒。弛山泽之禁。十一月丁未,刘国杰、也先忽都将万人,八刺、阿塔赤将五千人,讨宋国济、蛇节、罗儿酋阿女等。戊申,徭人蓝赖率丹阳三十六洞来降。十二月甲戌,定强窃盗条格。六年春正月乙巳,晋王甘刺麻卒。丁未,命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阿里专领江浙财赋。庚戌,江南僧石祖进告朱清、张珪不法十事,命御史台鞠之。帝问台臣曰:“朕闻江南富民侵占民田,致贫者流高转徙,卿等闻之否?”对曰:“富民乞护持玺书,依倚以欺贫民,官府不能诘治,宜悉追之。”帝即命行之,毋越三曰。己未,诸王真童坐诬告济南王也里只,谪刘国杰军中自效。二月庚午,谪诸王孛罗于四川从军自效。丙戌,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也速带而、参知政事汪维勤,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刘国杰同讨亦奚不薛,一切听也速带而、刘国杰节制。罢讨八百媳妇,免右丞刘深等官。癸巳,帝不豫,释京师重囚三十八人。是月,遣乾讨虏军征亦奚不薛,依例给军械粮饷。三月丁酉,以水旱灾,大赦天下。甲寅,合祭昊天上帝、皇地祗于南郊,中书左丞相哈刺哈孙摄祭事事。夏四月丁卯,曲赦云南诸部蛮吏。释大都轻重囚三十八人。庚辰,上都大水。戊子,车驾幸上都。五月戊申,太庙寝殿灾。六月癸亥朔,日有食之,太史院失于推验,诏中书省议罪以闻。甲子,建孔子庙于京师。辛未,有事于太庙。乙亥,安南国遣使贡方物及驯象二。秋七月辛酉,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忽都不丁为中书右丞。九月己酉,龙兴路讹言括民间童男女,至有杀其子者,命诛为首者三人。冬十月甲子,改浙东宣慰司为宣慰司都元帅府,徙治庆元。罢军储所,立屯储军民总管万户府。浙西人林都邻告廉访使张珪藏禁书及推算帝五行,运使合只亦劾珪沮挠盐法,敕台省官同鞠之。丙子,车驾至自上都。十一月甲午,刘国杰裨将宋光与蛇节等战,大败之。辛亥,同知枢密院事合答知枢密院事。十二月庚申朔,云南地震。戊辰,又震。甲子,衡州贼袁舜一等伏诛。高丽国王王日臣来朝。七年春正月乙卯,籍朱清,张珪家资。戊午,定民官阵亡子孙,降祖父秩二等荫叙格。二月壬戌,诏中书省汰诸司冗员。辛未,平章政事、行上都留守木八刺沙,陕西行省平章政事阿老瓦丁并为中书平章政事,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尚文为中书左丞,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董士珍为中书参知政事。丁丑,定中书省自左、右丞相以下,平章政事二员,左、右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为八府。己卯,侍御史朵台为中书参知政事。庚辰,监察御史杜肯构等劾太傅完泽受朱清、张珪贿,不报。壬午,谕中书省曰:“比有以岁课增羡希求爵赏者,此非掊克于民,何从而出?自今除元额外,勿以增羡为正数。”江南财赋总箐府及都水庸田司、行通政院。三月庚寅,遣郝天挺、塔出等十四人宣抚循行诸道,仍下诏戒饬之。都城火。徙甘肃肃政廉访司治甘州。乙未,中书平章政事伯颜、梁德珪、段贞、阿里浑萨里,右丞八都马辛,左丞月古不花,参知政事迷而火者、张斯立并坐受朱清、张珪贿免官,洪君祥为中书右丞。甲辰,诏曰:庆赏刑罚,国之大柄,二者不可偏废。朕自即位以来,恪尊圣祖成宪,优遇臣下。品爵以荣其身,禄赐以厚其家。期于履正奉公,有裨国政,百姓又安,以称朕怀,不务出此。若平章伯颜、暗都刺,右丞八都马辛等,营弘网贿,蒙蔽上下,以致政失其平,民受其弊。今已籍没家资,投戍边远,明正其罪。用是更张,以清庶务。遣使巡行郡邑,问民疾苦,分别淑慝。以近年所定赃罪条例,互有轻重,特敕中书集议,酌古准今为十二章。又以官吏俸薄,不能养廉,京朝百司,月俸之外,增给禄米,外任官无公田,官标拨公田,无田则量支禄米。自今己始,凡在内外有官守者,洗心涤虑,公勤奉职,治民均平,无俾吾民重困,式符委任责成之意。乙巳,杀前云南行省右丞刘深。罢云南征缅分省。戊申,卜兰奚、岳铉等进《大一统志》,赐赍有差。己酉,诸王脱欢坐诬告诸王脱脱,谪湖广军前自效。甲寅,车驾幸上都。夏四月癸亥,征陈天祥、张孔孙、郭筠至京师,天祥、孔孙为集贤大学士,筠为昭文馆大学十,皆商议中书省事。庚辰,蛇节降。丁亥,蛇节伏诛。禁管民官打量军人地亩。五月丁未,诸王床兀儿入觐。乙卯,立和林宣司都元帅府,忽刺出遥授中书左丞,为宣慰使都元帅。闰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壬戌,禁军民犯曲阜林庙。己巳。征诸王孛罗、真童入觐。右丞相完泽卒。庚辰,云南行省平章也速带而入觐,献金五百两。帝曰:“此卿等效死所获者。”赐钞偿之。六月癸巳,叛蛮雄挫降。乙未,命可伯、阿忽台等整饬河西军事。秋七月丙寅,哈刺哈孙为中书右丞相、知枢密院事。丙子,敕集贤、翰林院老臣预议朝政,其余三品以下年七十者,皆升散官一等致仕。罢辽东宣慰司。丁丑,叛王笃哇、察八而、来里帖木儿等皆请降,诏安西王置驲传以俟其来。戊寅,叛蛮麻刺降,献童男女二百人,金五百两,及马牛羊,却之。是月。断事官帖木儿不花等使高丽,执其蕃臣石胄及胄子天补赴京师。八月辛卯,地震,平阳、太原尤甚。庚戌,缅国献驯象四。九月戊午,车驾至自上都。兵部尚书脱脱帖木儿使高丽,执其国相吴祈赴京师。是月,高丽国王王日臣入朝,诏止之。冬十月辛卯,复立陕西行御史台。刑部尚书塔察儿、翰林直学士王约使高丽。癸巳,只而合忽知枢密院事。庚子,改普定府为普定路,以蛮酋容苴妻适姑为总管,佩虎符。改叙州路为叙南等处诸部蛮夷宣抚司。庚戌,翰林国史院进太祖、太宗、定宗、睿宗、宪宗五朝《实录》。十一月甲寅,并海道运粮万户府为海道都漕运万户府。亦乞不薛贼党魏杰等降十二月甲申朔,诏内郡岁比不登,其民已免差徭者,并免其田租。乙酉,弛京师酒课。辛丑,免顺元等路本年逋税。丁未,以转运劳,免思、播二州,辰、沅等路税粮一年,常、澧三分之一,淘金站户无种佃者免其杂役。是年,诸道奉使宣抚,罢赃吏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人,征赃四万五千人百六十五锭,审冤狱五千一百七十六事。八年春正月甲寅,彗星出于奎。己未,以灾异迭见,诏恤民隐,省刑罚。除色目人外,原为僧道者,若平户丁多差役不缺,及有昆仲侍养父母者,方许簪剃。凡妄献田土、山场、窑治、希图徼名贪利者,悉禁之。平阳、太原两路免差税三年,上都、隆兴、延安、大同、杯孟、卫辉、彰德、真定、河南、安西等路免二年,保定、河间两路免一年。江南佃户私租太重,以十分为率,减二分,著为令。仍弛山场、河泊之禁。其田宅之讼,除契约分明,依例赐给外,其余尽行革拨诸路。罪囚廉访司分别审录,轻者决之,有疑者分具始事,申台详谳。庚申,云南顺元同知宜抚事宋阿重执其叔父隆济来献。癸亥,禁锢朱清、张珪族属。丙寅,御史中丞、太仆卿塔思不花为中书右丞,江南行台御史中丞赵仁荣为中书参知政事。是月,平阳地震。二月甲午,徙建康追廉访司治宁国。甲辰,翰林学士承旨撒里蛮进金书《世祖实录节文》一册,汉文《宝录》八十册。丙午,车驾幸上都。三月戊辰,中书左丞尚文乞致仕,不允。诏受宣敕不赴任者,永不叙用。夏四月丁未,分教国子生于上都。丙寅,禁纳鹰鹞人滥给铺马。五月癸未朔,日有食之。壬申,罢福建都转运盐使司。是月,霖雨,河决祥符、太康、获嘉、阳武等县。六月丁酉,汝宁县妖人李曹驴等妄言得天书惑众,伏诛。秋七月辛酉,罢江淮等处财赋总管。癸亥,诸王合赞遣使入贡。八月,抗州火。九月癸丑,车驾至自上都。庚申,伯颜、梁德珪复为中书平章政事,八都马辛为中书右丞,迷而火者为中书参各政事,江浙行省平章阿里为中书平章政事。庚午,户部尚书张祐为中书参知政事。癸酉,叛王察八而、朵瓦等来降。冬十月辛卯,有事于太庙。辛巳,宣徽使、大都护长寿为中书右丞,陕西行省右丞脱欢为中书参知政事。丁亥,安南国遣使入贡。庚寅,封皇侄海山为怀宁王。戊戌,杖流吴祈、石天补等于安西。十一月壬子,制用院使忽邻、翰林直学士林元抚慰高丽。戊辰,武备卿铁古迭而为御史大夫。十二月辛丑,封诸王出伯为威武西宁王。九年春正月壬申,弛京师酒禁。二月丁酉,封诸王完泽为卫安王,定远王岳木忽而为威定王。辛丑,大赦天下。诏御史台、翰林院、国史院、集贤院、六部举五品以上廉能识治体者三人,行省、行台、各路宣慰司举五人。大都、上都、隆兴三路免本年差发、税粮,腹里各路免包银俸钞,江南佃种官田免租税三分,前年拖欠差税课程并行蠲免。敕有司非急之务,毋生事烦扰,小罪即与疏决,勿禁系。鳏寡孤独常年养济外,每人赐中钞十两,官司常加存问,年八十以上存侍丁一名,九十以上存一名,免其差役。流民不能复业者,官司常加优恤,愿种官田者,免差税五年。是月,忽邻卒于高丽。三月丁未朔,车驾幸上都。戊午,枢密副使高兴为中书平亡政事,仍枢密院副使。夏四月乙酉,大同路地震,壤庐舍无算,压死二千余人。怀仁县地裂,涌黑水。己丑,东川路蛮酋阿葵来献方物。五月戊申,征陕西儒提举萧鄹、赴阙,命有司给以安车。戊午,改各道肃政廉访司为详刑观察司。以地震,改平阳为晋宁路,太原为冀宁路。六月丙子朔,以立皇太子。遣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告昊天上帝,御史铁古迭而告太庙。庚辰,立皇子德寿为太子。赐高年帛有差。孝子、顺孙量材任用。亲年七十别无侍丁者,从近迁除。外任五品官以下,并减一资致仕。官止一子承荫者,免儤使。家贫绐终身半俸,其精力未衰者录用之。罪囚五年以上,除恶逆外,疑不能决者释之。流人量移内地。秋七月辛亥,始立郊坛。丁卯,大司徒段贞、中书右丞八都马辛并为中书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合刺蛮子为右丞,参知政事迷而火者为中书左丞,参议中书省事也先伯忽为参知政事。八月丁丑,给曲阜庙洒扫户。以尚珍署出五千顷供祭祀。是月,归钵、陈州河决。九月戊申,帝御寿宁宫,受诸王、百官贺圣诞。庚申,车驾至自上都。冬十月辛巳,有事于太庙。庚寅,驸马按替不花自笃哇来归。乙未,谕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曰:“省中事听右丞相哈剌哈孙总裁,自后用人,非与哈刺哈孙共议者,悉罢之。”辛丑,复以详刑观察司为廉访司。十一月丁未,罢南城警巡院。庚午,祀昊天上帝于南郊,摄太尉右丞相哈剌哈孙,左丞相呵忽台,御史大夫铁古迭而为三献官。十二月丙子,京师地震。庆寅,皇太子卒。十年春正月壬寅朔,商丽国遣使贡方物。甲辰,诏访庄圣皇后、昭睿顺圣皇后、徵仁裕圣皇后仪范中外之政,以备纪录。丁卯,封驸马合伯为昭武郡王。营国子学。闰月甲午,前中书平章政事铁哥、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阇里、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阿散并为中书平章政事,行宜政院使张闾、四川行省左丞杜思敬并为中书左丞,参议中书省事刘源为中书参知政事。二月丙辰,封孛罗为镇宁王。是月晋宁、冀宁二路地震。笃哇遣使来期。丁卯,月古不花为中书左丞。戊辰,车驾幸上都。三月己卯,崆古国遣使来贡方物。乙未,虑大都囚释上都死罪三人。夏四月庚子朔,诏匿鹰犬者设家赀之半。壬戌,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也速带而讨罗雄州钣蛮,获其首阿邦龙,斩之。癸亥,立昆山、嘉定等处水军上万户符。五月辛未,京师旱。乙酉,同知枢密院事塔哥忽台、塔剌海并知枢密院事。封驸马铁木而为濮阳王,公主忙哥台为鄄国大长公主。丁亥,诏右承相哈剌哈孙、左丞相阿忽台等整饬庶政百司勤惰,悉以名闻。六月壬戌,来安路总管岑雄叛,未几遣其子来降。复立淮西道肃政廉访司。秋七月辛巳,释诸路罪囚,凡常赦所不原者皆赦之。八月壬寅,开成路地震,坏官民庐舍无算,压死故秦王妃也里完等五千余人。丁巳,重修文宣王庙成,行释奠礼。九月壬申,诸王笃哇遣使贺圣诞。是月,高丽国王王日臣入朝。冬十月丁未,有事于太庙。丁卯,安南国遣使贡方物。十一月己巳,车驾至自上都。丁亥,武昌路火。十二月乙卯,帝不豫。丙寅,宣政使沙的等祷下太庙。癸亥,琼州那蓬洞蛮酋王文何等作乱,伏诛。十一年春正月丙寅朔,帝大渐。癸酉,崩于玉德默。在位十有三年,年四十有二。乙亥,葬起辇谷。九月壬申,上尊谥曰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国语曰完泽笃皇帝。史臣曰:“成宗席前人之业,因其成法而损益之,析薪克荷,帝无使焉。晚年寝疾,不早决计计传位武宗,使易世之后,亲贵相夷,祸延母后。悲夫!以天子之尊,而不能保其妃匹,岂非后世之殷鉴哉。”

版权声明:

《本纪第十四 成宗下-新元史》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因部分文章刊发时未能联系上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含有近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立即处理。

本纪第十七 仁宗下-新元史

本纪第十七 仁宗下 延祐元年春正月丁亥,授前中书右丞刘正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庚子,江浙行省左丞高珪为中书参知政事。丁未,诏曰:惟天惟祖宗眷佑有国,朕自即位于今四

马援列传第十四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马援列传第十四之后汉书,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之后汉书,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马援列传第十四

  马援子廖子防兄子严族孙棱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兄何罗反,被诛,故援再世不显。援三兄况、余、员,并有才能,王莽时皆为二千石。  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会况卒,援行服期年,不离墓所;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后为郡督邮,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遇赦,因留牧畜,宾客多归附者,遂役属数百家。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身衣羊裘皮裤。

  王莽末,四方兵起,莽从弟卫将军林广招雄俊,乃辟援及同县原涉为掾,荐之于莽。莽以涉为镇戎大尹,援为新成大尹。及莽败,援兄员时为增山连率,与援俱去郡,复避地凉州。世祖即位,员先诣洛阳,帝遣员复郡,卒于官。援因留西州,嚣隗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

  是时,公孙述称帝于蜀,嚣使援往观之。援素与述同里闬,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而述盛陈陛卫,以延援入,交拜礼毕,使出就馆,更为援制都布单衣、交让冠,会百官于宗庙中,立旧交之位。述鸾旗旄骑,警跸就车,磬折而入,礼飨官属甚盛,欲授援以封侯大将军位。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因辞归,谓嚣曰:“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援至,引见于宣德殿。世祖笑谓援曰“卿遨游二帝间,今见卿,使人大惭。”援顿首辞谢,因曰:“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臣与公孙述同县,少相善。臣前至蜀,述陛戟而后进臣。臣今远来,陛下何知非刺客奸人,而简易若是?”帝复笑曰:“卿非刺客,顾说客耳。”援曰:“天下反覆,盗名字者不可胜数。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帝甚壮之。援从南幸黎兵,转至东海。及还,以为待诏,使太中大夫来歙持节送援西归陇右。

  隗嚣与援共卧起,问以东方流言及京师得失。援说嚣曰:“前到朝廷,上引见数十,每接宴语,自夕至旦,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嚣曰:“卿谓何如高帝?”援曰:“不如也。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又不喜饮酒。”嚣意不怿,曰:“如卿言,反复胜邪?”然雅信援,故遂遣长子恂入质。援因将家属随恂归洛阳。居数月而无它职任。援以三辅地旷土沃,而所将宾客猥多,乃上书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许之。

  会隗嚣用王元计,意更狐疑,援数以书记责譬于嚣,嚣怨援背己,得书增怒,其后遂发兵拒汉。援乃上疏曰:“臣援自念归身圣朝,奉事陛下,本无公辅一言之荐,左右为容之助。臣不自陈,陛下何因闻之。夫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故敢触冒罪忌,昧死陈诚。臣与隗嚣,本实交友。初,嚣遣臣东,谓臣曰:’本欲为汉,愿足下往观之。于汝意可,即专心矣。’及臣还反,报以赤心,实欲导之于善,非敢谲以非义。而嚣自挟奸心,盗憎主人,怨毒之情遂归于臣。臣欲不言,则无以上闻。愿听诣行在所,极陈灭嚣之术,得空匈腹,申愚策,退就陇亩,死无所恨。”帝乃召援计事,援具言谋画。因使援将突骑五千,往来游说嚣将高峻、任禹之属,下及羌豪,为陈祸福,以离嚣支党。

  援又为书与嚣将杨广,使晓劝于嚣,曰:  春卿无恙,前别冀南,寂无音驿。援间还长安。因留上林。窃见四海已定,兆民同情,而季孟闭拒背畔,为天下表的。常惧海内切齿,思相屠裂,故遗书恋恋,以致恻隐之计。乃闻季孟归罪于援,而纳王游翁谄邪之说,自谓函谷以西,举足可定,以今而观,竟何如邪?援间至河内,过存伯春,见其奴吉从西方还,说伯春小弟仲舒望见吉,欲问伯春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又说其家悲愁之状,不可言也。夫怨仇可刺不可毁,援闻之,不自知泣下也。援素知季孟孝爱,曾、闵不过。夫孝于其亲,岂不慈于其子?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季孟平生自言所以拥兵众者,欲以保全父母之国而完坟墓也,又言苟厚士大夫而已。而今所欲全者将破亡之,所欲完者,将毁伤之,所欲厚者将反薄之。季孟尝折愧子阳而不受其爵,今更共陆陆,欲往附之,将难为颜乎?若复责以重质,当安从得子主给是哉!往时子阳独欲以王相待,而春卿拒之;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兒曹共槽枥而食,并肩侧身于怨家之朝乎?男兒溺死何伤而拘游哉!今国家待春卿意深,宜使牛孺卿与诸耆老大人共说季孟,若计画不从,真可引领去矣。前披舆地图,见天下郡国百有六所,奈何欲以区区二邦以当诸夏百有四乎?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言君臣邪,固当谏争;语朋友邪,应有切磋。岂有知其无成,而但萎腇咋舌,叉手从族乎?及今成计,殊尚善也;过是,欲少味矣。且来君叔天下信士,朝廷重之,其意依依,常独为西州言。援商朝廷,尤欲立信于此,必不负约。援不得久留,愿急赐报。  广竟不答。

  八年,帝自西征嚣,至漆,诸将多以王师之重,不宜远入险阻,计B37D豫未决。会召援,夜至,帝大喜,引入,具以群议质之。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中矣。”明旦,遂进军至第一,嚣众大溃。

  九年,拜援为太中大夫,副来歙监诸将平凉州。自王莽末,西羌寇边,遂入居塞内,金城属县多为虏有。来歙奏言陇西侵残,非马援莫能定。十一年夏,玺书拜援陇西太守。援乃发步骑三千人,击破先零羌于临氵兆,斩首数百级,获马、牛、羊万余头。守塞诸羌八千余人诣援降,诣种有数万,屯聚寇抄,拒浩B238隘。援与扬武将军马成击之。羌因将其妻子辎重移阻于允吾谷,援乃潜行间道,掩赴其营。羌大惊坏,复远徙唐翼谷中,援复追讨之。羌引精兵聚北山上,援陈军向山,而分遣数百骑绕袭其后,乘夜放火,击鼓叫噪,虏遂大溃,凡斩首千余级。援以兵少,不得穷追,收其谷粮畜产而还。援中矢贯胫,帝以玺书劳之,赐牛、羊数千头,援尽班诸宾客。  是时,朝臣以金城破羌之西,涂远多寇,议欲弃之。援上言,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令羌在湟中,则为害不休,不可弃也。帝然之,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又遣羌豪杨封譬说塞外羌,皆来和亲。又武都氐人背公孙述来降者,援皆上复其侯王君长,赐印绶,帝悉从之。乃罢马成军。

  十三年,武都参狼羌与塞外诸种为寇,杀长吏。援将四千余人击之,至氐道县,羌在山上,授军据便地,夺其水草,不与战,羌遂穷困,豪帅数十万户亡出塞,诸种万余人悉降,于是陇右清静。

  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傍县尝有报仇者,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郭。狄道长诣门,请闭城发兵。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床下伏。”后稍定,郡中服之。视事六年,征入为虎贲中郎将。  初,援在陇西上书,言宜如旧铸五铢钱。事下三府,三府奏以为未可许,事遂寝。乃援还,从公府求得前奏,难十余条,乃随牒解释,更具表言。帝从之,天下赖其便。援自还京师,数被进见。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闲于进对,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三辅长者,下至闾里少年,皆可观听。自皇太子、诸王侍闻者,莫不属耳忘倦。又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每有所谋,未尝不用。

  初,卷人维汜,訞言称神,有弟子数百人,坐伏诛。后其弟子李广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诳惑百姓。十七年,遂共聚会徒党,攻没晥城,杀晥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遣谒者张宗将兵数千人讨之,复为广所败。于是使援发诸郡兵,合万余人,击破广等,斩之。  又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余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阯。军至合浦而志病卒,诏援并将其兵。遂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援追徵侧等至禁谿,数败之,贼遂散走。明年正月,斩徵侧、徵贰,传首洛阳。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CD24CD24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诸君纡佩金紫,且喜且惭。”吏士皆伏称万岁。

  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徵侧余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援奏言西于县户有三万二千,远界去庭千余里,请分为封溪、望海二县,许之。援所过辄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条奏越律与汉律驳者十余事,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自后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

  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赐援兵车一乘,朝见位次九卿。

  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阯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因表曰:“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昔有骐骥,一日千里,伯乐见之,昭然不惑。近世有西河子舆,亦明相法。子舆传西河仪长孺,长孺传茂陵丁君都,君群传成纪杨子阿,臣援尝师事子阿,受相马骨法。考之于行事,辄有验效。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今欲形之于生马,则骨法难备具,又不可传之于后。孝武皇帝时,善相马者东门京铸作铜马法献之,有诏立马于鲁班门外,则更名鲁班门曰金马门。臣谨依仪氏?奇,中帛氏口齿,谢氏脣EF2E,丁氏身中,备此数家骨相以为法。”马高三尺五寸,围四尺五寸,有诏置于宣德殿下,以为名马式焉。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兒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还月余,会匈奴、乌桓寇扶风,援以三辅侵扰,园陵危逼,因请行,许之。自九月至京师,十二月复出屯襄国。诏百官祖道。援谓黄门郎梁松、窦固曰:“凡人为贵,当使可贱,如卿等欲不可复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松后果以贵满致灾,固亦几不免。

  明年秋,援乃将三千骑出高柳,行雁门、代郡、上谷障塞。乌桓候者见汉军至,虏遂散去,援无所得而还。

  援尝有疾,梁松来候之,独拜床下,援不答。松去后,诸子问曰:“梁伯孙帝婿,贵重朝廷,公卿已下莫不惮之,大人奈何独不为礼?”援曰:“我乃松父友也。虽贵,何得失其序乎?”松由是恨之。

  二十四年,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援因复请行。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许之。援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瞿铄哉是翁也!”遂遣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将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万余人征五溪。援夜与送者诀,谓友人谓者杜愔曰:“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兒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明年春,军至临乡,遇贼攻县,援迎击,破之,斩获二千余人,皆散走入竹林中。

  初,军次下隽,有两道可人,从壶头则路近而水嶮,从充则涂夷而运远,帝初以为疑。及军至,耿舒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不如进壶头,扼其喉咽,充贼自破。以事上之,帝从援策。  三月,进营壶头。贼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遂困,乃穿岸为室,以避炎气。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耿舒与兄好畤侯弇书曰:“前舒上书当先击充,粮虽难运而兵马得用,军人数万争欲先奋。今壶头竟不得进,大众怫郁行死,诚可痛惜。前到临乡,贼无故自致,若夜击之,即可殄灭。伏波类西域贾胡,到一处辄止,以是失利。今果疾疫,皆如舒言。”弇得书,奏之。帝乃使虎贲中郎将梁松乘驿责问援,因代监军。会援病卒,松宿怀不平,遂因事陷之。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绶。

  初,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衤离,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迄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季良名保,京兆人,时为越骑司马。保仇人上书,讼保“为行浮薄,乱群惑众,伏波将军万里还书以诫兄子,而梁松、窦固以之交结,将扇其轻伪,败乱诸夏”。书奏,帝召责松、固,以讼书及援诫书示之,松、固叩头流血,而得不罪。诏免保官。伯高名述,亦京兆人,为山都长,由此擢拜零陵太守。

  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士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马武与於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状,帝益怒。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帝乃出松书以示之,方知所坐,上书诉冤,前后六上,辞甚哀切,然后得葬。

  又前云阳令同郡朱勃诣阙上书曰:

  臣闻王德圣政,不忘人之功,采其一美,不求备于众。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礼葬田横,大臣旷然,咸不自疑。夫大将在外,谗言在内,微过辄记,大功不计,诚为国之所慎也。故章邯畏口而奔楚,燕将据聊而不下。岂其甘心末规哉,悼巧言之伤类也。

  窃见故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拔自西州,钦慕圣义,间关险难,触冒万死,孤立群贵之间,傍无一言之佐,驰深渊,入虎口,岂顾计哉!宁自知当要七郡之使,徼封侯之福邪?八年,车驾西讨隗嚣,国计狐疑,众营未集,援建宜进之策,卒破西州。及吴汉下陇,冀路断隔,惟独狄道为国坚守,士民饥困,寄命漏刻。援奉诏西使,镇慰边众,乃招集豪杰,晓诱羌戎,谋如涌泉,势如转规,遂救倒县之急,存几亡之城,兵全师进,因粮敌人,陇、冀略平,而独守空郡,兵动有功,师进辄克。铢锄先零,缘入山谷,猛怒力战,飞矢贯胫。又出征交阯,土多瘴气,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遂斩灭徵侧,克平一州,间复南讨,立陷临乡,师已有业,未竟而死,吏士虽疫,援不独存。夫战或以久而立功,或以速而致败,深入未必为得,不进未必为非。人情岂乐久屯绝地,不生归哉!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度江海,触冒害气,僵死军事,名灭爵绝,国土不传。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其毁,卒遇三夫之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兴,宗亲怖栗。死者不能自列,生者莫为之讼,臣窃伤之。  夫明主醲于用赏,约于用刑。高祖尝与陈平金四万斤以间楚军,不问出入所为,岂复疑以钱谷间哉?夫操孔父之忠而不能自免于谗,此邹阳之所悲也。《诗》云:“取彼谗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此言欲令上天而平其恶。惟陛下留思竖儒之言,无使功臣怀恨黄泉。臣闻《春秋》之义,罪以功除;圣王之祀,臣有五义。若援,所谓以死勤事者也。愿下公卿平援功罪,宜绝宜续,以厌海内之望。

  臣年已六十,常伏田里,窃感栾布哭彭越之义,冒陈悲愤,战栗阙庭。

  书奏,报,归田里。

  勃字叔阳,年十二能诵《诗》、《书》。常候援兄况。勃衣方领,能矩步。辞言娴雅,援裁知书,见之自失。况知其意,乃自酌酒慰援曰:“朱勃小器速成,智尽此耳,卒当从汝禀学,勿畏也。”朱勃未二十,右扶风请试守渭城宰,及援为将军,封侯,而勃位不过县令。援后虽贵,常待以旧恩而卑侮之,勃愈身自亲,及援遇谗,唯勃能终焉。肃宗即位,追赐勃子谷二千斛。

  初,援兄子婿王磐子石,王莽从兄平阿侯仁之子也。莽败,磐拥富资居故国,为人尚气节而爱土好施,有名江淮间,后游京师,与卫尉阴兴,大司空朱浮、齐王章共相友善。援谓姊子曹训曰:“王氏,废姓也。子石当屏居自守,而反游京师长者,用气自行,多所陵折,其败必也。”后岁余,磐果与司隶校尉苏鄴、丁鸿事相连,坐死洛阳狱。而磐子肃复出入北宫及王侯邸第。援谓司马吕种曰;“建武之元,名为天下重开。自今以往,海内日当安耳。但忧国家诸子并壮,而旧防未立,若多通宾客,则大狱起矣。卿曹戒慎之!”及郭后薨,有上书者,以为肃等受诛之家,客因事生乱,虑致贯高、任章之变。帝怒,乃下郡县收捕诸王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吕种亦豫其祸,临命叹曰:“马将军诚神人也!”

  永平初,援女立为皇后,显宗图画建武中名臣、列将于云台,以椒房故,独不及援。东平王苍观图,言于帝曰:“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帝笑而不言。至十七年,援夫人卒,乃更修封树,起祠堂。

  建初三年,肃宗使五官中郎将持节追策,谥援曰忠成侯。

  四子:廖、防、光、客卿。  客卿幼而歧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尝有死罪亡命者来过,客卿逃匿不令人知。外若讷而内沈敏。援甚奇之,以为将相器,故以客卿字焉。援卒后,客卿亦夭没。

  论曰:马援腾声三辅,遨游二帝,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焉。然其戒人之祸,智矣,而不能自免于谗隙。岂功名之际,理固然乎?夫利不在身,以之谋事则智;虑不私己,以之断义必厉。诚能回观物之智而为反身之察,若施之于人则能恕,自鉴其情亦明矣。

  廖字敬平,少以父任为郎。明德皇后既立,拜廖为羽林左监、虎贲中郎将。显宗崩,受遗诏典掌门禁,遂代赵熹为卫尉,肃宗甚尊重之。

  时,皇太后躬履节俭,事从简约,廖虑美业难终,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曰:

  臣案前世诏令,以百姓不足,起于世尚奢靡,故元帝罢服官,成帝御浣衣,哀帝去乐府。然而侈费不息,至于衰乱者,百姓从行不从言也。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戏,有切事实。前下制度未几,后稍不行。虽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师。今陛下躬服厚缯,斥去华饰,素简所安,发自圣性。此诚上合天心,下顺民望,浩大之福,莫尚于此。陛下既已得之自然,犹宜加以勉勖,法太宗之隆德,戒成、哀之不终。《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诚令斯事一竟,则四海诵德,声董天地,神明可通,金石可勒,而况于行仁心乎,况于行令乎!愿置章坐侧,以当瞽人夜诵之音。  太后深纳之。朝廷大议。辄以询访。

  廖性质诚畏慎,不爱权势声名,尽心纳忠,不屑毁誉。有司连据旧典,奏封廖等,累让不得已,建初四年,遂受封为顺阳侯,以特进就第。每有赏赐,辄辞让不敢当,京师以是称之。

  子豫,为步兵校尉。太后崩后,马氏失势,廖性宽缓,不能教勒子孙,豫遂投书怨诽。又防、光奢侈,好树党与。八年,有司奏免豫,遣廖、防、光就封。豫随廖归国,考击物故。后诏还廖京师。永元四年,卒。和帝以廖先帝之舅,厚加赗赙,使者吊祭,王主会丧,谥曰安侯。

  子遵嗣,徙封程乡侯。遵卒,无子,国除。元初三年,邓太后诏封廖孙度为颍阳侯。

  防字江平,永平十二年,与弟光俱为黄门侍郎。肃宗即位,拜防中郎将,稍迁城门校尉。  建初二年,金城、陇西保塞羌皆反,拜防行车骑将军事,以长水校尉耿恭副,将北军五校兵及诸郡积射士三万人击之。军到冀,而羌豪布桥等围南部都尉于临洮。防欲救之,临洮道险,车骑不得方驾,防乃别使两司马将数百骑,分为前后军,去临洮十余里为大营,多树幡帜,扬言大兵旦当进。羌候见之,驰还言汉兵盛不可当。明旦遂鼓噪而前,羌虏惊走,因追击破之。斩首虏四千余人,遂解临洮围。防开以恩信,烧当种皆降,唯布桥等二万余人在临洮西南望曲谷。十二月,羌又败耿恭司马及陇西长史于和罗谷,死者数百人。明年春,防遣司马夏骏将五千人从大道向其前,潜遣司马马彭将五千人从间道冲其心腹,又令将兵长史李调等将四千人绕其西,三道俱击,复破之,斩获千余人,得牛、羊十余万头。羌退走,夏骏追之,反为所败。防乃引兵与战于索西,又破之。布桥迫急,将种人万余降。诏征防还,拜车骑将军,城门校尉如故。

  防贵宠最盛,与九卿绝席。光自越骑校尉迁执金吾。四年,封防颍阳侯,光为许侯,兄弟二人各六千户。防以显宗寝疾,入参医药,又平定西羌,增邑千三百五十户。屡上表让位,俱以特进就第。皇太后崩,明年,拜防光禄勋,光为卫尉。防数言政事,多见采用。是冬始施行十二月迎气乐,防所上也。子钜,为常从小侯。六年正月,以钜当冠,特拜为黄门侍郎。肃宗亲御章台下殿,陈鼎俎,自临冠之。明年,防复以病乞骸骨,诏赐故中山王田庐,以特进就第。  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已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宾客奔凑,四方毕至,京兆杜笃之徒数百人,常为食客,居门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岁时赈给乡闾,故人莫不周洽。防又多牧马畜,赋敛羌胡。帝不喜之,数加谴敕,所以禁遏甚备,由是权势稍损,宾客亦衰。八年,因兄子豫怨谤事,有司奏防、光兄弟奢侈逾僭,浊乱圣化,悉免就国。临上路,诏曰:“舅氏一门,俱就国封,四时陵庙无助祭先后者,朕甚伤之。其令许侯思B23D田庐,有司勿复请,以尉朕《渭阳》之情。”

  光为人小心周密,丧母过哀,帝以是特亲爱之,乃复位特进。子康,黄门侍郎。永元二年,光为太仆,康为侍中。及窦宪诛,光坐与厚善,复免就封。后宪奴诬光与宪逆,自杀,家属归本郡。本郡复杀康,而防及寥子遵皆坐徙封丹阳。防为翟乡侯,租岁限三百万,不得臣吏民。防后以江南下湿,上书乞归本郡,和帝听之。十年,卒。

  子钜嗣,后为长水校尉。永初七年,邓太后诏诸马子孙还京师,随四时见会如故事,复绍封光子郎为合乡侯。

  严字威卿。父余。王莽时为杨州牧。严少孤,而好击剑,习骑射。后乃白援,从平原杨太伯讲学,专心坟典,能通《春秋左氏》,因览百家群言,遂交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异之。仕郡督邮,援常与计议,委以家事。弟敦,字孺卿,亦知名。援卒后,严乃与敦俱归安陵,居钜下,三辅称其义行,号曰“钜下二卿”。

  明德皇后既立,严乃闭门自守,犹复虑致讥嫌,遂更徙北地,断绝宾客。永平十五年,皇后敕使移居洛阳。显宗召见,严进对闲雅,意甚异之,有诏留仁寿闼,与校书郎杜抚、班固等杂定《建武注记》。常与宗室近亲临邑侯刘复等论议政事,甚见宠幸。后拜将军长史,将北军五校士,羽林禁兵三千人,屯西河美稷,卫护南单于,听置司马、从事。牧守谒敬,同之将军。敕严过武库,祭蚩尤,帝亲御阿阁,观其士众,时人荣之。

  肃宗即位,征拜侍御史中丞,除子鱄为郎,令劝学省中。其冬,有日食之灾,严上封事曰:

  臣闻日者众阳之长,食者阴侵之征。《书》曰:“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言王者代天官人也。故考绩黜陟,以明褒贬。无功不黜,则阴盛陵阳。臣伏见方今刺史、太守专州典郡,不务奉事尽心为国,而司察偏阿,取与自己,同则举为尤异,异则中以刑法,不即垂头塞耳,采求财赂。今益州刺史朱酺、杨州刺史倪说、凉州刺史尹业等,每行考事,辄有物故,又选举不实,曾无贬坐,是使臣下得作威福也。故事,州、郡所举上奏,司直察能否以惩虚实。今宜加防检,式遵前制。旧,丞相、御史亲治职事,唯丙吉以年老优游,不案吏罪,于是宰府习为常俗,更共罔养,以崇虚名,或未晓其职,便复迁徙,诚非建官赋禄之意。宜敕正百司,各责以事,州郡所举,必得其人。若不知言,裁以法令。传曰:“上德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故火列则人望而畏之,水懦则入狎而玩之。为政者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如此,绥御有体,灾眚消矣。

  书奏,帝纳其言而免酺等官。

  建初元年,迁五官中郎将,除三子为郎。严数荐达贤能,申解冤结,多见纳用。复以五官中郎将行长乐卫尉事。二年,拜陈留太守。严当之职,乃言于帝曰:“昔显亲侯窦固误先帝出兵西域,置伊吾卢屯,烦费无益。又窦勋受诛,其家不宜亲近京师。”是时,勋女为皇后,窦氏方宠,时有侧听严言者,以告窦宪兄弟,由是失权贵心。严下车,明赏罚,发奸慝,郡界清静。时京师讹言贼从东方来,百姓奔走,转相惊动,诸郡遑急,各以状闻。严察其虚妄,独不为备。诏书敕问,使驿系道,严固执无贼,后卒如言。典郡四年,坐与宗正刘轶、少府丁鸿等更相属托,征拜太中大夫;十余日,迁将作大匠。七年,复坐事免。后既为窦氏所忌,遂不复在位。及帝崩,窦太后临朝,严乃退居自守,训教子孙。永元十年,卒于家,时年八十二。

  弟敦,官至虎贲中郎将。严七子,唯续、融知名。续字季则,七岁能通《论语》,十三明《尚书》,十六治《诗》,博观群籍,善《九章算术》。顺帝时,为护羌校尉,迁度辽将军,所在有威恩称。融自有传。

  棱字伯威,援之族孙也。少孤,依从兄毅共居业,恩犹同产。毅卒无子,棱心丧三年。

  建初中,仕郡功曹,举孝廉。及马氏废,肃宗以棱行义,征拜谒者。章和元年,迁广陵太守。时谷贵民饥,奏罢盐官,以利百姓,赈贫赢,薄赋税,兴复陂湖,溉田二万余顷,吏民刻石颁之。永元二年,转汉阳太守,有威严称。大将军窦宪西屯武威,棱多奉军费,侵赋百姓,宪诛,坐抵罪。后数年,江湖多剧贼,以棱为丹阳太守。棱发兵掩击,皆禽灭之。转会稽太守,治亦有声。转河内太守。永初中,坐事抵罪,卒于家。  赞曰:伏波好功,爰自冀、陇。南静骆越,西屠烧种。徂年已流,壮情方勇。明德既升,家祚以兴。廖乏三趣,防遂骄陵。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马援列传第十四》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之后汉书,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马援列传第十四-后汉书

马援列传第十四 马援子廖子防兄子严族孙棱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后汉书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卓茂鲁恭弟丕魏霸刘宽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父祖皆至郡守。茂,元帝时学于长安,事博士江生,习《诗》、《礼》及历算。究极师法,称为通儒。性宽仁恭

马援列传第十四

  马援子廖子防兄子严族孙棱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兄何罗反,被诛,故援再世不显。援三兄况、余、员,并有才能,王莽时皆为二千石。  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会况卒,援行服期年,不离墓所;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后为郡督邮,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遇赦,因留牧畜,宾客多归附者,遂役属数百家。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身衣羊裘皮裤。  王莽末,四方兵起,莽从弟卫将军林广招雄俊,乃辟援及同县原涉为掾,荐之于莽。莽以涉为镇戎大尹,援为新成大尹。及莽败,援兄员时为增山连率,与援俱去郡,复避地凉州。世祖即位,员先诣洛阳,帝遣员复郡,卒于官。援因留西州,嚣隗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  是时,公孙述称帝于蜀,嚣使援往观之。援素与述同里闬,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而述盛陈陛卫,以延援入,交拜礼毕,使出就馆,更为援制都布单衣、交让冠,会百官于宗庙中,立旧交之位。述鸾旗旄骑,警跸就车,磬折而入,礼飨官属甚盛,欲授援以封侯大将军位。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因辞归,谓嚣曰:“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援至,引见于宣德殿。世祖笑谓援曰“卿遨游二帝间,今见卿,使人大惭。”援顿首辞谢,因曰:“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臣与公孙述同县,少相善。臣前至蜀,述陛戟而后进臣。臣今远来,陛下何知非刺客奸人,而简易若是?”帝复笑曰:“卿非刺客,顾说客耳。”援曰:“天下反覆,盗名字者不可胜数。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帝甚壮之。援从南幸黎兵,转至东海。及还,以为待诏,使太中大夫来歙持节送援西归陇右。  隗嚣与援共卧起,问以东方流言及京师得失。援说嚣曰:“前到朝廷,上引见数十,每接宴语,自夕至旦,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嚣曰:“卿谓何如高帝?”援曰:“不如也。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又不喜饮酒。”嚣意不怿,曰:“如卿言,反复胜邪?”然雅信援,故遂遣长子恂入质。援因将家属随恂归洛阳。居数月而无它职任。援以三辅地旷土沃,而所将宾客猥多,乃上书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许之。  会隗嚣用王元计,意更狐疑,援数以书记责譬于嚣,嚣怨援背己,得书增怒,其后遂发兵拒汉。援乃上疏曰:“臣援自念归身圣朝,奉事陛下,本无公辅一言之荐,左右为容之助。臣不自陈,陛下何因闻之。夫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故敢触冒罪忌,昧死陈诚。臣与隗嚣,本实交友。初,嚣遣臣东,谓臣曰:’本欲为汉,愿足下往观之。于汝意可,即专心矣。’及臣还反,报以赤心,实欲导之于善,非敢谲以非义。而嚣自挟奸心,盗憎主人,怨毒之情遂归于臣。臣欲不言,则无以上闻。愿听诣行在所,极陈灭嚣之术,得空匈腹,申愚策,退就陇亩,死无所恨。”帝乃召援计事,援具言谋画。因使援将突骑五千,往来游说嚣将高峻、任禹之属,下及羌豪,为陈祸福,以离嚣支党。  援又为书与嚣将杨广,使晓劝于嚣,曰:  春卿无恙,前别冀南,寂无音驿。援间还长安。因留上林。窃见四海已定,兆民同情,而季孟闭拒背畔,为天下表的。常惧海内切齿,思相屠裂,故遗书恋恋,以致恻隐之计。乃闻季孟归罪于援,而纳王游翁谄邪之说,自谓函谷以西,举足可定,以今而观,竟何如邪?援间至河内,过存伯春,见其奴吉从西方还,说伯春小弟仲舒望见吉,欲问伯春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又说其家悲愁之状,不可言也。夫怨仇可刺不可毁,援闻之,不自知泣下也。援素知季孟孝爱,曾、闵不过。夫孝于其亲,岂不慈于其子?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季孟平生自言所以拥兵众者,欲以保全父母之国而完坟墓也,又言苟厚士大夫而已。而今所欲全者将破亡之,所欲完者,将毁伤之,所欲厚者将反薄之。季孟尝折愧子阳而不受其爵,今更共陆陆,欲往附之,将难为颜乎?若复责以重质,当安从得子主给是哉!往时子阳独欲以王相待,而春卿拒之;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兒曹共槽枥而食,并肩侧身于怨家之朝乎?男兒溺死何伤而拘游哉!今国家待春卿意深,宜使牛孺卿与诸耆老大人共说季孟,若计画不从,真可引领去矣。前披舆地图,见天下郡国百有六所,奈何欲以区区二邦以当诸夏百有四乎?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言君臣邪,固当谏争;语朋友邪,应有切磋。岂有知其无成,而但萎腇咋舌,叉手从族乎?及今成计,殊尚善也;过是,欲少味矣。且来君叔天下信士,朝廷重之,其意依依,常独为西州言。援商朝廷,尤欲立信于此,必不负约。援不得久留,愿急赐报。  广竟不答。  八年,帝自西征嚣,至漆,诸将多以王师之重,不宜远入险阻,计B37D豫未决。会召援,夜至,帝大喜,引入,具以群议质之。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中矣。”明旦,遂进军至第一,嚣众大溃。  九年,拜援为太中大夫,副来歙监诸将平凉州。自王莽末,西羌寇边,遂入居塞内,金城属县多为虏有。来歙奏言陇西侵残,非马援莫能定。十一年夏,玺书拜援陇西太守。援乃发步骑三千人,击破先零羌于临氵兆,斩首数百级,获马、牛、羊万余头。守塞诸羌八千余人诣援降,诣种有数万,屯聚寇抄,拒浩B238隘。援与扬武将军马成击之。羌因将其妻子辎重移阻于允吾谷,援乃潜行间道,掩赴其营。羌大惊坏,复远徙唐翼谷中,援复追讨之。羌引精兵聚北山上,援陈军向山,而分遣数百骑绕袭其后,乘夜放火,击鼓叫噪,虏遂大溃,凡斩首千余级。援以兵少,不得穷追,收其谷粮畜产而还。援中矢贯胫,帝以玺书劳之,赐牛、羊数千头,援尽班诸宾客。  是时,朝臣以金城破羌之西,涂远多寇,议欲弃之。援上言,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令羌在湟中,则为害不休,不可弃也。帝然之,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又遣羌豪杨封譬说塞外羌,皆来和亲。又武都氐人背公孙述来降者,援皆上复其侯王君长,赐印绶,帝悉从之。乃罢马成军。  十三年,武都参狼羌与塞外诸种为寇,杀长吏。援将四千余人击之,至氐道县,羌在山上,授军据便地,夺其水草,不与战,羌遂穷困,豪帅数十万户亡出塞,诸种万余人悉降,于是陇右清静。  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傍县尝有报仇者,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郭。狄道长诣门,请闭城发兵。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床下伏。”后稍定,郡中服之。视事六年,征入为虎贲中郎将。  初,援在陇西上书,言宜如旧铸五铢钱。事下三府,三府奏以为未可许,事遂寝。乃援还,从公府求得前奏,难十余条,乃随牒解释,更具表言。帝从之,天下赖其便。援自还京师,数被进见。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闲于进对,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三辅长者,下至闾里少年,皆可观听。自皇太子、诸王侍闻者,莫不属耳忘倦。又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每有所谋,未尝不用。  初,卷人维汜,訞言称神,有弟子数百人,坐伏诛。后其弟子李广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诳惑百姓。十七年,遂共聚会徒党,攻没晥城,杀晥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遣谒者张宗将兵数千人讨之,复为广所败。于是使援发诸郡兵,合万余人,击破广等,斩之。  又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余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阯。军至合浦而志病卒,诏援并将其兵。遂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援追徵侧等至禁谿,数败之,贼遂散走。明年正月,斩徵侧、徵贰,传首洛阳。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CD24CD24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诸君纡佩金紫,且喜且惭。”吏士皆伏称万岁。  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徵侧余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援奏言西于县户有三万二千,远界去庭千余里,请分为封溪、望海二县,许之。援所过辄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条奏越律与汉律驳者十余事,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自后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  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赐援兵车一乘,朝见位次九卿。  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阯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因表曰:“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昔有骐骥,一日千里,伯乐见之,昭然不惑。近世有西河子舆,亦明相法。子舆传西河仪长孺,长孺传茂陵丁君都,君群传成纪杨子阿,臣援尝师事子阿,受相马骨法。考之于行事,辄有验效。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今欲形之于生马,则骨法难备具,又不可传之于后。孝武皇帝时,善相马者东门京铸作铜马法献之,有诏立马于鲁班门外,则更名鲁班门曰金马门。臣谨依仪氏?奇,中帛氏口齿,谢氏脣EF2E,丁氏身中,备此数家骨相以为法。”马高三尺五寸,围四尺五寸,有诏置于宣德殿下,以为名马式焉。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兒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还月余,会匈奴、乌桓寇扶风,援以三辅侵扰,园陵危逼,因请行,许之。自九月至京师,十二月复出屯襄国。诏百官祖道。援谓黄门郎梁松、窦固曰:“凡人为贵,当使可贱,如卿等欲不可复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松后果以贵满致灾,固亦几不免。  明年秋,援乃将三千骑出高柳,行雁门、代郡、上谷障塞。乌桓候者见汉军至,虏遂散去,援无所得而还。  援尝有疾,梁松来候之,独拜床下,援不答。松去后,诸子问曰:“梁伯孙帝婿,贵重朝廷,公卿已下莫不惮之,大人奈何独不为礼?”援曰:“我乃松父友也。虽贵,何得失其序乎?”松由是恨之。  二十四年,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援因复请行。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许之。援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瞿铄哉是翁也!”遂遣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将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万余人征五溪。援夜与送者诀,谓友人谓者杜愔曰:“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兒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明年春,军至临乡,遇贼攻县,援迎击,破之,斩获二千余人,皆散走入竹林中。  初,军次下隽,有两道可人,从壶头则路近而水嶮,从充则涂夷而运远,帝初以为疑。及军至,耿舒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不如进壶头,扼其喉咽,充贼自破。以事上之,帝从援策。  三月,进营壶头。贼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遂困,乃穿岸为室,以避炎气。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耿舒与兄好畤侯弇书曰:“前舒上书当先击充,粮虽难运而兵马得用,军人数万争欲先奋。今壶头竟不得进,大众怫郁行死,诚可痛惜。前到临乡,贼无故自致,若夜击之,即可殄灭。伏波类西域贾胡,到一处辄止,以是失利。今果疾疫,皆如舒言。”弇得书,奏之。帝乃使虎贲中郎将梁松乘驿责问援,因代监军。会援病卒,松宿怀不平,遂因事陷之。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绶。  初,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衤离,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迄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季良名保,京兆人,时为越骑司马。保仇人上书,讼保“为行浮薄,乱群惑众,伏波将军万里还书以诫兄子,而梁松、窦固以之交结,将扇其轻伪,败乱诸夏”。书奏,帝召责松、固,以讼书及援诫书示之,松、固叩头流血,而得不罪。诏免保官。伯高名述,亦京兆人,为山都长,由此擢拜零陵太守。  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士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马武与於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状,帝益怒。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帝乃出松书以示之,方知所坐,上书诉冤,前后六上,辞甚哀切,然后得葬。  又前云阳令同郡朱勃诣阙上书曰:  臣闻王德圣政,不忘人之功,采其一美,不求备于众。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礼葬田横,大臣旷然,咸不自疑。夫大将在外,谗言在内,微过辄记,大功不计,诚为国之所慎也。故章邯畏口而奔楚,燕将据聊而不下。岂其甘心末规哉,悼巧言之伤类也。  窃见故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拔自西州,钦慕圣义,间关险难,触冒万死,孤立群贵之间,傍无一言之佐,驰深渊,入虎口,岂顾计哉!宁自知当要七郡之使,徼封侯之福邪?八年,车驾西讨隗嚣,国计狐疑,众营未集,援建宜进之策,卒破西州。及吴汉下陇,冀路断隔,惟独狄道为国坚守,士民饥困,寄命漏刻。援奉诏西使,镇慰边众,乃招集豪杰,晓诱羌戎,谋如涌泉,势如转规,遂救倒县之急,存几亡之城,兵全师进,因粮敌人,陇、冀略平,而独守空郡,兵动有功,师进辄克。铢锄先零,缘入山谷,猛怒力战,飞矢贯胫。又出征交阯,土多瘴气,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遂斩灭徵侧,克平一州,间复南讨,立陷临乡,师已有业,未竟而死,吏士虽疫,援不独存。夫战或以久而立功,或以速而致败,深入未必为得,不进未必为非。人情岂乐久屯绝地,不生归哉!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度江海,触冒害气,僵死军事,名灭爵绝,国土不传。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其毁,卒遇三夫之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兴,宗亲怖栗。死者不能自列,生者莫为之讼,臣窃伤之。  夫明主醲于用赏,约于用刑。高祖尝与陈平金四万斤以间楚军,不问出入所为,岂复疑以钱谷间哉?夫操孔父之忠而不能自免于谗,此邹阳之所悲也。《诗》云:“取彼谗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此言欲令上天而平其恶。惟陛下留思竖儒之言,无使功臣怀恨黄泉。臣闻《春秋》之义,罪以功除;圣王之祀,臣有五义。若援,所谓以死勤事者也。愿下公卿平援功罪,宜绝宜续,以厌海内之望。  臣年已六十,常伏田里,窃感栾布哭彭越之义,冒陈悲愤,战栗阙庭。  书奏,报,归田里。  勃字叔阳,年十二能诵《诗》、《书》。常候援兄况。勃衣方领,能矩步。辞言娴雅,援裁知书,见之自失。况知其意,乃自酌酒慰援曰:“朱勃小器速成,智尽此耳,卒当从汝禀学,勿畏也。”朱勃未二十,右扶风请试守渭城宰,及援为将军,封侯,而勃位不过县令。援后虽贵,常待以旧恩而卑侮之,勃愈身自亲,及援遇谗,唯勃能终焉。肃宗即位,追赐勃子谷二千斛。  初,援兄子婿王磐子石,王莽从兄平阿侯仁之子也。莽败,磐拥富资居故国,为人尚气节而爱土好施,有名江淮间,后游京师,与卫尉阴兴,大司空朱浮、齐王章共相友善。援谓姊子曹训曰:“王氏,废姓也。子石当屏居自守,而反游京师长者,用气自行,多所陵折,其败必也。”后岁余,磐果与司隶校尉苏鄴、丁鸿事相连,坐死洛阳狱。而磐子肃复出入北宫及王侯邸第。援谓司马吕种曰;“建武之元,名为天下重开。自今以往,海内日当安耳。但忧国家诸子并壮,而旧防未立,若多通宾客,则大狱起矣。卿曹戒慎之!”及郭后薨,有上书者,以为肃等受诛之家,客因事生乱,虑致贯高、任章之变。帝怒,乃下郡县收捕诸王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吕种亦豫其祸,临命叹曰:“马将军诚神人也!”  永平初,援女立为皇后,显宗图画建武中名臣、列将于云台,以椒房故,独不及援。东平王苍观图,言于帝曰:“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帝笑而不言。至十七年,援夫人卒,乃更修封树,起祠堂。  建初三年,肃宗使五官中郎将持节追策,谥援曰忠成侯。  四子:廖、防、光、客卿。  客卿幼而歧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尝有死罪亡命者来过,客卿逃匿不令人知。外若讷而内沈敏。援甚奇之,以为将相器,故以客卿字焉。援卒后,客卿亦夭没。  论曰:马援腾声三辅,遨游二帝,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焉。然其戒人之祸,智矣,而不能自免于谗隙。岂功名之际,理固然乎?夫利不在身,以之谋事则智;虑不私己,以之断义必厉。诚能回观物之智而为反身之察,若施之于人则能恕,自鉴其情亦明矣。  廖字敬平,少以父任为郎。明德皇后既立,拜廖为羽林左监、虎贲中郎将。显宗崩,受遗诏典掌门禁,遂代赵熹为卫尉,肃宗甚尊重之。  时,皇太后躬履节俭,事从简约,廖虑美业难终,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曰:  臣案前世诏令,以百姓不足,起于世尚奢靡,故元帝罢服官,成帝御浣衣,哀帝去乐府。然而侈费不息,至于衰乱者,百姓从行不从言也。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戏,有切事实。前下制度未几,后稍不行。虽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师。今陛下躬服厚缯,斥去华饰,素简所安,发自圣性。此诚上合天心,下顺民望,浩大之福,莫尚于此。陛下既已得之自然,犹宜加以勉勖,法太宗之隆德,戒成、哀之不终。《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诚令斯事一竟,则四海诵德,声董天地,神明可通,金石可勒,而况于行仁心乎,况于行令乎!愿置章坐侧,以当瞽人夜诵之音。  太后深纳之。朝廷大议。辄以询访。  廖性质诚畏慎,不爱权势声名,尽心纳忠,不屑毁誉。有司连据旧典,奏封廖等,累让不得已,建初四年,遂受封为顺阳侯,以特进就第。每有赏赐,辄辞让不敢当,京师以是称之。  子豫,为步兵校尉。太后崩后,马氏失势,廖性宽缓,不能教勒子孙,豫遂投书怨诽。又防、光奢侈,好树党与。八年,有司奏免豫,遣廖、防、光就封。豫随廖归国,考击物故。后诏还廖京师。永元四年,卒。和帝以廖先帝之舅,厚加赗赙,使者吊祭,王主会丧,谥曰安侯。  子遵嗣,徙封程乡侯。遵卒,无子,国除。元初三年,邓太后诏封廖孙度为颍阳侯。  防字江平,永平十二年,与弟光俱为黄门侍郎。肃宗即位,拜防中郎将,稍迁城门校尉。  建初二年,金城、陇西保塞羌皆反,拜防行车骑将军事,以长水校尉耿恭副,将北军五校兵及诸郡积射士三万人击之。军到冀,而羌豪布桥等围南部都尉于临洮。防欲救之,临洮道险,车骑不得方驾,防乃别使两司马将数百骑,分为前后军,去临洮十余里为大营,多树幡帜,扬言大兵旦当进。羌候见之,驰还言汉兵盛不可当。明旦遂鼓噪而前,羌虏惊走,因追击破之。斩首虏四千余人,遂解临洮围。防开以恩信,烧当种皆降,唯布桥等二万余人在临洮西南望曲谷。十二月,羌又败耿恭司马及陇西长史于和罗谷,死者数百人。明年春,防遣司马夏骏将五千人从大道向其前,潜遣司马马彭将五千人从间道冲其心腹,又令将兵长史李调等将四千人绕其西,三道俱击,复破之,斩获千余人,得牛、羊十余万头。羌退走,夏骏追之,反为所败。防乃引兵与战于索西,又破之。布桥迫急,将种人万余降。诏征防还,拜车骑将军,城门校尉如故。  防贵宠最盛,与九卿绝席。光自越骑校尉迁执金吾。四年,封防颍阳侯,光为许侯,兄弟二人各六千户。防以显宗寝疾,入参医药,又平定西羌,增邑千三百五十户。屡上表让位,俱以特进就第。皇太后崩,明年,拜防光禄勋,光为卫尉。防数言政事,多见采用。是冬始施行十二月迎气乐,防所上也。子钜,为常从小侯。六年正月,以钜当冠,特拜为黄门侍郎。肃宗亲御章台下殿,陈鼎俎,自临冠之。明年,防复以病乞骸骨,诏赐故中山王田庐,以特进就第。  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已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宾客奔凑,四方毕至,京兆杜笃之徒数百人,常为食客,居门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岁时赈给乡闾,故人莫不周洽。防又多牧马畜,赋敛羌胡。帝不喜之,数加谴敕,所以禁遏甚备,由是权势稍损,宾客亦衰。八年,因兄子豫怨谤事,有司奏防、光兄弟奢侈逾僭,浊乱圣化,悉免就国。临上路,诏曰:“舅氏一门,俱就国封,四时陵庙无助祭先后者,朕甚伤之。其令许侯思B23D田庐,有司勿复请,以尉朕《渭阳》之情。”  光为人小心周密,丧母过哀,帝以是特亲爱之,乃复位特进。子康,黄门侍郎。永元二年,光为太仆,康为侍中。及窦宪诛,光坐与厚善,复免就封。后宪奴诬光与宪逆,自杀,家属归本郡。本郡复杀康,而防及寥子遵皆坐徙封丹阳。防为翟乡侯,租岁限三百万,不得臣吏民。防后以江南下湿,上书乞归本郡,和帝听之。十年,卒。  子钜嗣,后为长水校尉。永初七年,邓太后诏诸马子孙还京师,随四时见会如故事,复绍封光子郎为合乡侯。  严字威卿。父余。王莽时为杨州牧。严少孤,而好击剑,习骑射。后乃白援,从平原杨太伯讲学,专心坟典,能通《春秋左氏》,因览百家群言,遂交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异之。仕郡督邮,援常与计议,委以家事。弟敦,字孺卿,亦知名。援卒后,严乃与敦俱归安陵,居钜下,三辅称其义行,号曰“钜下二卿”。  明德皇后既立,严乃闭门自守,犹复虑致讥嫌,遂更徙北地,断绝宾客。永平十五年,皇后敕使移居洛阳。显宗召见,严进对闲雅,意甚异之,有诏留仁寿闼,与校书郎杜抚、班固等杂定《建武注记》。常与宗室近亲临邑侯刘复等论议政事,甚见宠幸。后拜将军长史,将北军五校士,羽林禁兵三千人,屯西河美稷,卫护南单于,听置司马、从事。牧守谒敬,同之将军。敕严过武库,祭蚩尤,帝亲御阿阁,观其士众,时人荣之。  肃宗即位,征拜侍御史中丞,除子鱄为郎,令劝学省中。其冬,有日食之灾,严上封事曰:  臣闻日者众阳之长,食者阴侵之征。《书》曰:“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言王者代天官人也。故考绩黜陟,以明褒贬。无功不黜,则阴盛陵阳。臣伏见方今刺史、太守专州典郡,不务奉事尽心为国,而司察偏阿,取与自己,同则举为尤异,异则中以刑法,不即垂头塞耳,采求财赂。今益州刺史朱酺、杨州刺史倪说、凉州刺史尹业等,每行考事,辄有物故,又选举不实,曾无贬坐,是使臣下得作威福也。故事,州、郡所举上奏,司直察能否以惩虚实。今宜加防检,式遵前制。旧,丞相、御史亲治职事,唯丙吉以年老优游,不案吏罪,于是宰府习为常俗,更共罔养,以崇虚名,或未晓其职,便复迁徙,诚非建官赋禄之意。宜敕正百司,各责以事,州郡所举,必得其人。若不知言,裁以法令。传曰:“上德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故火列则人望而畏之,水懦则入狎而玩之。为政者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如此,绥御有体,灾眚消矣。  书奏,帝纳其言而免酺等官。  建初元年,迁五官中郎将,除三子为郎。严数荐达贤能,申解冤结,多见纳用。复以五官中郎将行长乐卫尉事。二年,拜陈留太守。严当之职,乃言于帝曰:“昔显亲侯窦固误先帝出兵西域,置伊吾卢屯,烦费无益。又窦勋受诛,其家不宜亲近京师。”是时,勋女为皇后,窦氏方宠,时有侧听严言者,以告窦宪兄弟,由是失权贵心。严下车,明赏罚,发奸慝,郡界清静。时京师讹言贼从东方来,百姓奔走,转相惊动,诸郡遑急,各以状闻。严察其虚妄,独不为备。诏书敕问,使驿系道,严固执无贼,后卒如言。典郡四年,坐与宗正刘轶、少府丁鸿等更相属托,征拜太中大夫;十余日,迁将作大匠。七年,复坐事免。后既为窦氏所忌,遂不复在位。及帝崩,窦太后临朝,严乃退居自守,训教子孙。永元十年,卒于家,时年八十二。  弟敦,官至虎贲中郎将。严七子,唯续、融知名。续字季则,七岁能通《论语》,十三明《尚书》,十六治《诗》,博观群籍,善《九章算术》。顺帝时,为护羌校尉,迁度辽将军,所在有威恩称。融自有传。  棱字伯威,援之族孙也。少孤,依从兄毅共居业,恩犹同产。毅卒无子,棱心丧三年。  建初中,仕郡功曹,举孝廉。及马氏废,肃宗以棱行义,征拜谒者。章和元年,迁广陵太守。时谷贵民饥,奏罢盐官,以利百姓,赈贫赢,薄赋税,兴复陂湖,溉田二万余顷,吏民刻石颁之。永元二年,转汉阳太守,有威严称。大将军窦宪西屯武威,棱多奉军费,侵赋百姓,宪诛,坐抵罪。后数年,江湖多剧贼,以棱为丹阳太守。棱发兵掩击,皆禽灭之。转会稽太守,治亦有声。转河内太守。永初中,坐事抵罪,卒于家。  赞曰:伏波好功,爰自冀、陇。南静骆越,西屠烧种。徂年已流,壮情方勇。明德既升,家祚以兴。廖乏三趣,防遂骄陵。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马援列传第十四-后汉书》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后汉书

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 宣秉张湛王丹王良杜林郭丹吴良承宫郑均赵典 宣秉字巨公,冯翊云阳人也。少修高节,显名三辅。哀、平际,见王氏据权专政,侵削宗室,有逆乱萌

本纪第十四 宪宗二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四 宪宗二之明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三 宪宗一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三 宪宗一之明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四 宪宗二

  十二年春正月辛亥,南京地震有声。戊午,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甲午,敕群臣修省。三月壬子王廷相(1474—1544)明哲学家、文学家。字子衡,号,减内府供用物。壬戌,李震大破靖州苗。

  夏五月丁卯,副都御史原杰抚治荆、襄流民。庚申,录囚。

  秋七月庚戌,黑眚见。乙丑,躬祷天地于禁中,以用度不节、工役劳民、忠言不闻、仁政不施四事自责。戊辰,遣使录天下囚。

  冬十月辛巳,京师地震。十一月,巡抚四川都御史张瓚讨湾溪苗,破之。十二月己丑,置郧阳府,设行都司卫所,处流民。

  是年,土鲁番、撒马儿罕、琉球、乌斯藏入贡。

  十三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于南郊。己巳,置西厂,太监汪直提督官校刺事。

  夏四月,汪直执郎中武清、乐章,太医院院判蒋宗武,行人张廷纲,浙江布政使刘福下西厂狱。五月甲戌,执左通政方贤下西厂狱。丙子,大学士商辂、尚书项忠请罢西厂,从之。六月甲辰,罢项忠为民。庚戌,复设西厂。丁巳,商辂致仕。

  秋八月壬戌,锦衣卫官校执工部尚书张文质系狱,帝知而释之。

  冬十月戊申,复立哈密卫于苦峪谷,给士田牛种。十一月,张瓚破松潘叠溪苗。

  是年,免浙江、山东、河南、江西、福建被灾税粮。振山东、南畿州县饥。安南、琉球、乌斯藏、暹罗、日本入贡。满者鲁、??加思兰各遣使贡马。

  十四年春正月甲戌,大祀天地于南郊。三月戊辰,免浙江被灾秋粮。己卯,赐曾彦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辛巳,罢乌撒卫银场。丙戌,复开辽东马市。丁亥,以浙江饥罢采花木。  夏四月丁酉,免南畿、山东被灾秋粮。六月癸卯,太监汪直行辽东边。

  秋七月丁丑,遣使振畿南、山东饥。八月癸巳,以直隶、山东灾伤,诏六部条恤民事宜。南京刑部侍郎金绅巡视江西水灾。庚戌,免湖广被灾秋粮。甲寅,下巡抚苏、松副都御史牟俸于锦衣卫狱,谪戍。十二月甲午,免畿内被灾秋粮。

  是年,占城、乌斯藏、撒马儿罕入贡。

  十五年春正月丁卯,大祀天地于南郊。辛巳,振山东饥。免秋粮。二月,免湖广被灾秋粮。甲寅,诏修开国勋臣墓,无后者置守冢一人。  夏四月丙午,免南畿被灾税粮。壬子,下驸马都尉马诚于锦衣卫狱。五月壬戌,汪直劾侍郎马文升,下文升狱,谪戍。癸酉,以马文升、牟俸事,杖给事中李俊、御史王浚五十六人于阙下。己卯,免湖广、河南被灾税粮。

  秋七月癸酉,汪直行大同、宣府边。

  冬十月丁亥,抚宁侯硃永为靖虏将军,充总兵官,汪直监军,御伏当加。十二月辛未,论功封硃永保国公,加汪直岁禄,升赏者二千六百余人。是月,免四川、江西被灾税粮。

  是年,琉球、安南、乌斯藏入贡。  十六年春正月甲午,大祀天地于南郊。丁酉,保国公硃永为平虏将军,充总兵官,王越提督军务,汪直监军,御亦思马因于延绥。二月癸酉,免湖广被灾税粮。戊寅,王越袭亦思马因于威宁海子,破之。三月戊子,以岁歉减光禄寺供用物。  夏六月癸丑,禁势家侵占民田。

  秋八月辛酉,申存恤孤老之令。

  冬十二月庚申,亦思马因犯大同。丙寅,硃永、汪直、王越帅京军御之。是月,总督两广军务都御史硃英、总兵官平乡伯陈政讨广西瑶,破之。

  是年,免两畿、湖广、河南、山东、云南被灾税粮。琉球、暹罗、苏门答剌、土鲁番、撒马儿罕入贡。

  十七年春正月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壬戌,核天下库藏出纳之数。是月,免浙江、山西被灾税粮。三月辛卯,赐王华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庚申,以久旱风霾敕群臣修省。戊辰,谕法司慎刑狱。太监怀恩同法司录囚,自是每五岁遣内臣审录以为常。癸酉,亦思马因犯宣府。五月己亥,汪直监督军务,王越为平胡将军。充总兵官,御之。

  秋七月甲戌,免南畿披灾秋粮。甲午,命所在镇守总兵、巡抚听汪直、王越节制。

  冬十月壬戌,振河南饥。十一月戊子,取太仓银三分之一入内库。

  是年,安南、占城、满剌加、乌斯藏入贡。安南黎灏侵老挝宣慰司,赐敕谕之。

  十八年春正月壬午,太祀天地于南郊。庚寅,刘吉起复。三月己巳朔,振南畿饥。壬申,罢西厂。

  夏四月癸丑,罕慎复哈密城。甲子,免山西被灾夏税。五月,免山东、南畿被灾税粮。六月壬寅,亦思马因犯延绥,汪直、王越调兵御败之。

  秋八月癸丑,遣使振畿内、山东饥。辛酉,免河南被灾税粮。闰月壬申,仓副使应时用请罢饶州烧造御器内臣,下狱,赎还职。  冬十一月,免畿内、陕西、辽东被灾秋粮。十二月庚午,御制《文华大训》成。  是年,琉球、哈密、暹罗、土鲁番、乌斯藏入贡。

  十九年春正月丙午,大祀天地于南郊。三月丙辰,免湖广被灾税粮。

  夏四月丁丑,免河南被灾税粮。六月乙亥,汪直有罪,调南京御马监。丁丑,陈政破广西瑶。

  秋七月辛丑,迤北小王子犯大同。癸卯,总兵官许宁御之。败绩。己未,硃永为镇朔大将军,充总兵官,帅京军御之。八月甲子,犯宣府,巡抚都御史秦纮、总兵官周玉御却之。乙丑,户部侍郎李衍、刑部侍郎何乔新巡视边关。壬申,谪汪直为奉御,其党王越、戴缙等贬黜有差。是月,硃永败寇于大同、宣府。  冬十月壬申,召硃永还。

  是年,撒马儿罕贡狮子。  二十年春正月庚寅,京师地震。壬辰,敕群臣修省。诏减贡献,饬备边,罢营造,理冤狱,宽银课、工役、马价,恤大同阵亡士卒。丁酉,大祀天地于南郊。三月庚寅,赐李旻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己酉,太监张善监督军务,定西侯蒋琬充总兵官,同总督尚书余子俊备大同、宣府。

  夏四月戊午,录囚。五月甲午,再录囚,减死罪以下。六月,免南畿、陕西被灾税粮。  秋九月乙酉朔,日有食之。是月,寇复入居河套。是秋,陕西、山西大旱饥。人相食。停岁办物料,免税粮,发帑转粟。开纳米事例振之。

  冬十月丁巳,杖刑部员外郎林俊、都督府经历张黻,并谪官。癸酉,罢云南元江诸府银坑。十二月,免山西、河南被灾夏税。

  是年,安南、日本、琉球、哈密、土鲁番入贡。  二十一年春正月甲申朔,星变。丙戌,诏群臣极言时政。庚寅,赦天下。乙未,大祀天地于南郊。乙巳,遣侍郎李贤、何乔新、贾俊振陕西、山西、河南饥。二月己未,放免传奉文武官五百六十余人。丁丑,免陕西被灾税粮。  夏四月戊午,以泰山屡震遣使祭告。壬戌,转漕四十万石,振陕西饥。是月,免南畿、山东被灾税粮。五月壬戌,京师地震。丙子,振京师饥民。六月辛巳,令武臣纳粟袭职。癸未,诏盛暑祁寒廷臣所奏毋得过五事。

  秋八月己卯朔,日有食之。九月甲子,刘珝致仕。

  冬十月,免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被灾税粮。十一月丙寅,京师地震。十二月甲申,詹事彭华为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甲午,振南畿饥。是冬,小王子犯兰州、庄浪、镇番、凉州。

  是年,哈密、乌斯藏入贡。

  二十二年春正月己未,太祀天地于南郊。乙丑,免河南被灾秋粮。二月庚辰,免畿南及湖广被灾秋粮。

  夏四月乙未,清畿内勋戚庄田。六月,免南畿、陕西被灾税粮。乙亥,敕群臣修举职业。甲午,谕法司慎刑。

  秋七月,小王子犯甘州,指挥姚英等战死。九月,免河南、广东被灾税粮。丁卯,兵部左侍郎尹直为户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

  冬十一月癸丑,占城为安南所侵,王子古来来奔。十二月,免江西、广西被灾税粮。

  是年,哈密、琉球入贡。

  二十三年春正月,免陕西、湖广被灾税粮。庚戌,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乙酉,副都御史边镛、通政司参议田景贤巡视大同诸边。三月丁未,彭华致仕。丁巳,赐费宏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癸亥,免山东被灾税粮。  夏四月乙亥,免浙江被灾秋粮。五月乙卯,旱,遣使分祷天下山川。丙辰,敕群臣修省。是月,朵颜三卫避那孩入辽东,令驻牧近边。给米布。六月,免陕西、南畿被灾秋粮。

  秋七月戊申,封皇子祐杬为兴王,祐棆岐王,祐槟益王,祐楎衡王,祐枟雍王。八月庚辰,帝不豫。甲申,皇太子摄事于文化殿。己丑,崩,年四十有一。九月乙卯,上尊谥,庙号宪宗,葬茂陵。

  赞曰:“宪宗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之后,上景帝尊号,恤于谦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辂,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时际休明,朝多耆彦,帝能笃于任人,谨于天戒,蠲赋省刑,闾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于斯复见。顾以任用汪直,西厂横恣,盗窃威柄,稔恶弄兵。夫明断如帝而为所蔽惑,久而后觉,妇寺之祸固可畏哉。

【版权声明】

《本纪第十四 宪宗二》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纪第十二 英宗后纪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二 英宗后纪之明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四 历八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十四 历八之明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五 历九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十五 历九之明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四 历八

  ▲回回历法二

  日五星中心行度立成造法原本总年零年月分日期,及十二宫初日,凡五立成。每立成内,首列本信立成处月日宫各纪数,次刑七曜,次刑日中心行度,及土、木、火、金、水各自行度日五星最高行度,交多不禄。禄其造立成之法於左。

  日中心行长日期立成一日行五十九分八秒,按日累加之,小月二十九日,得二十八度三十五分二秒,大月三十日,得二十九度三十四分一十秒。  月分立成。单月大,变月小,末置一闰日。大月,二十妨度三十四分十秒。小月二十八度三十五分二秒。按月累加之,十二月计十一宫十八度五十五分九秒,闰日加五十九分八秒。

  宫分初日立成。於白羊宫初日起算,至金牛宫初日,凡三十一日,得一宫一度三十三分十八秒。五十九分八秒之积。视宫分日数多少,日数见前。累加积之,至变鱼宫初日,得十一宫一度十一秒。自白羊至此凡三百三十五日之积。

  零年立成。每年十一宫十八度五十五分九秒,三十年闰十一日,故二年、五年、七年、十年、十三年、十六年、十八年、二十一年、二十四年、二十六年、二十九年、皆闰日。约法,每一年减十一度四分五十一秒,闰年减十度五分四十三秒,三十年为一宫八度二十玢三十一秒。每年三百五十四日,计一万六百二十日,加闰十一日,共一万六百三十一日。

  总年立成。第一年为三宫二十六度五分十九秒。每三十年加一宫八度二十五分三十一秒,至一千四百罩十年,得五宫十五分三十三秒。

  ▲五星自行度立成造法

  土星日期立成一日五十七分,按日递加。小月二十七度三十七分,大月二十八度三十四分。其五日、十二日、二十日、二十八日增一分者,乃秒数所积也。

  月分立成。大月加二十八度三十四分,小月加二十七度三十革分。按月累加,十二月计十一宫七度四分,闰日加五十七分。

  宫分初日立成。金牛宫初日为二十九度三十一分,自行三十一日之积。馀四星准此。视宫分日数累加之,至变鱼宫禄日为十宫十八度五十八分。  零年立成。每年十一宫七度四分,其闰日有无,视日中行度,零年有加本星一日行分,下四星准此。至三十年,共一宫十二度一十六分。

  总年立成。第一年十一宫二十九十度十八分,此隋己未测定根数,一云即洪武甲子年数,加次在内。下四星准此。六百年四宫四度四十四分。每三十年加一宫十二度二十七分,至一千四百四十年,计七宫十八度二十分。

  木星日期立成一日五十四分,按日递加。小月二十六度十分,大月二十七度五分。其四日、十一日、十七日、二十四日、三十日增一分者,秒数所积也。

  月分立成按大、小月累加,十二月计十宫十九度二十九分,闰日加五十四分。  宫分初日立成金牛宫初日二十七度五十九分,至变鱼宫初日为十宫二十九度二十六分。

  零年立成每年十宫十九度,至三十年,计七宫二十四度三十九分。

  总年立成第一年四宫二十五度十九分,六百年五宫八度二十七分。每三十年加七宫二四三九,至千四百四十年,计八吕八度五十分。

  火星日期立成一日二十八分,按日递加。小月十三度二十三分,大月十三度五十一分。其二日、五日、九日、十二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二日、二十五日、二十八日各减一分。  月分立成按大小月累加,十二月计五宫十三度二十四分,闰日加二十八分。  宫分初日立成金牛宫初日十四度九分,至变鱼宫初日五宫十八度二十九分。

  零年立成每年五宫十三度二十四分,至三十年,计七宫十七度一分。

  总年立成第一年八宫三十四度六分,六百年四宫四工三十三分。每三十年加七宫度一分,至一千四百四十年,计一度一十一分。

  金星日期立成一日三十七分,按日递加。小月十七度五十三分,大月十八度三十分。  月分立成按大小月累加,十二月计七宫八度十五分,闰日加三十七分。

  宫分初日立成金牛宫初日十九度七分,至变鱼宫初日七宫十五度二分。

  零年立成每年七宫八度十五分,至三十年,计二宫十四度十五分。

  总年立成第一年一宫十五度二十九分,六百年三宫零三十四分。每三十年加二宫十四度十五分,一百四十年,计九度五十一分。

  水星日期立成一日三度六分,按日递加。小月三宫初度六分,大月三宫三度十二分。其二日、四日、七日、九日、十二日、十四日、十七日、十九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二十七日、二十九日各增一分。

  月分立成按大小月累加,十二月计初宫十九度四十七分,闰月加三度六分。

  宫分初日立成金牛宫初日三宫六度十九分,至变鱼宫初日十宫二十度四十五分。

  零年立成每年初宫十九度四十七分,至三十年,计八宫二十七度四十四分。  总年立成第一年二宫二十五度三十四分,六百年一宫十度九分。每三十年加八宫二十七度四十四分,至一千四百四十年,计十一宫六度三十五分。  ▲日五星最高行度立成造法日五星同用。

  最高行日分立成。一日一十微,按日递加。其四日、十一日、十八日、二十五日。各减一微,大月四秒五十六微,小月四秒四十六微。

  月分立成按大小月累加,十二月计五十八秒一十微。有闰日加十微。

  宫分初日立成金牛宫初日五秒六微,至变鱼宫初日五十五秒五微。  零年言成每年五十八秒,去二十微。按年递加,三年积六十微加一秒,三十年计二十九分十秒。

  总年立成一年初宫十度四十分二十八秒,洪武甲子加次。六百年五十八分十三秒。每三十年加二十九分七秒,一千四百四十年,计十二度三十六分五十五秒。  ▲太阴经度立成造法

  日期立成。中心行度,一日十三度十一分,按日累加。大月一宫五度十七分,小月初宫二十二度工分。内二日、四日、六日、九日、十一、十四、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六、二十八、三十日。各减一分,共减十三分。加倍相离度,一日二十四度二十三分,按日递加。大月初宫十一度二十七分,小月十一宫十七度四分。内五日、十四日、二十三日,各减一分。七轮行度,一日十三度四分,按日递加。大月一宫一度五十七分,小月十八度五十三分。其中逢五,皆减一分。罗计中心行度,一日三分,按日递加。大月一度三十五分,小月一度三十二分。内三日、九日、十五、二十、二十六日,各增一分。

  月分立成。中心行度,大月一宫五度十七分,小月二十二度七分,按月加之,十二月计十一宫十四度二十七分。内三月、七月、十一月,各增一分。有闰日,加十三度十一分。加倍相离度,大月十一度二十七分,小月一宫十牙度四分,十二月计十一宫二十一度三分。内二、六、十月,各减一分。有闰日,加二十四度二十三分。本轮行度,大月一宫一度五十七分,小月十八度五十三分,十二月计十宫五度零分。有闰日,加十三行度四分。罗计行度,大月一度三十五分,小月一度三十二分,十二月十八度四十五分。内三、七、十一月,各增一分。有闰日,加三分。

  协零年立成。中心行度,每年十一宫十四度二十七分,三十年一宫八度十五分。三十年闰十一日,与太阳零年同。下准此。锐离度,每年十一宫二十一度三分,三十年十一宫二十九度四十分。闰日,加二十四度二十三分。本轮行度,每年十宫五度,三十年九宫二十三度四十七分。闰日,加十三度四分。罗计行度,每年十八度四十五分,三十年六宫二十二度五十八分。闰日,加三分。

  总年立成。中心行度,第一年四宫二十八度四十九分,六百年六宫八度四十二分,每三十加一宫八度十五分,一千四百四十年,五宫二十九度四十七分。倍离度,第一年,一宫二十五度二十八分,六百年一宫十八度三十三分。每三十年加十一宫二直九度四十分,一千四百四十年,一宫九度二十一分。本轮行度,第一年,四宫十二度二分,六百年八宫八度分。每三十年加二十三度六分,六百年十一宫十度三十四分。每三十年加六宫二十二度五十八分,一千寂百四十年,八宫十五度五十分。  ▲总零年宫月日七曜立成造法  总年立成,第一年起金六,六百年起日一,每三十年加寺数。零年立成,起水四。宫分立成,金牛宫起火三。月分立成,起月二。日期立成,起日一。求法:有闰日,满岁七曜。不满岁,用月七曜。并之,得逐月末日七曜。

  太阳加减立成自行宫度为引数。原本宫纵列首行,度横列上行,每三宫顺布三十度,内列加减差,又列加减分。其加减分,乃本度加减差与次度加减差之较也。今去之,止列加减差数,将引数宫列上横行,度列首直行,用顺逆查之,得数无异,而简捷过之。月、五星加减立成,准此。

【版权声明】

《志第十四 历八》内容来自网络或者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四字成语大全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志第十六 地理一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十六 地理一之明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四 世祖十一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四 世祖十一之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二 世祖九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二 世祖九之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四 世祖十一

  二十三年春正月戊辰朔,以皇太子故罢朝贺。禁赍金银铜钱越海互市。甲戌,帝以日本孤远岛夷,重困民力,罢征日本波格丹诺夫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波格丹诺,召阿八赤赴阙,仍散所顾民船。以江南废寺田土为人占据者,悉付总统杨琏真加修寺。己卯,立罗不、怯台、阇鄽斡端等驿。吕文焕以江淮行省右丞告老,许之,任其子为宣慰使。庚辰,马八国遣使进铜盾。壬午,太阴犯轩辕太民。遣使代祀岳渎东海。癸未,罢巩昌二十四城拘榷所,以其事入有司。发钞五千锭籴粮于沙、静、隆兴。从桑哥请,命杨琏真加遣宋宗戚谢仪孙、全允坚、赵沂、赵太一入质。甲申,忽都鲁言:“所部屯田新军二百人,凿河渠于亦集乃之地,役久功大,乞以傍近民、西僧余户助其力。”从之。憨答孙遣使言:“军士疲乏者八百余人,乞赈赡,宜于朵鲁朵海处验其虚实。”帝曰:“比遣人往,事已缓矣,其使赡之。”丁亥,焚阴阳伪书《显明历》。辛卯,命阿里海牙等议征安南事宜。癸巳,升福州长溪县为福宁州,以福安、宁德二县隶之。丙申,以新附军千人屯田合思罕关东旷地,官给农具牛种。丁酉,畋于近郊。降叙州为县,隶蛮夷宣抚司。诏禁沮扰盐课。设诸路推官以审刑狱,上路二员,下路一员。升龙兴武宁县为宁州,以分宁隶之。

  二月己亥,敕中外,凡汉民持铁尺、手挝及杖之藏刃者,悉输于官。辛丑,遣使以钞五千锭赈诸王小薛所部饥民。甲辰,以雪雪的斤为缅中行省左丞相,阿台董阿参知政事,兀的迷失签行中书省事。以阿里海牙仍安南行中书省左丞相,奥鲁赤平章政事,都元帅乌马兒、亦里迷失、阿里、昝顺、樊楫并参知政事。遣使谕皇子也先铁木兒,调合剌章军千人或二三千,付阿里海牙从征交趾,仍具将士姓名以闻。乙巳,廷议以东北诸王所部杂居其间,宣慰司望轻,罢山北辽东道、开元等路宣慰司,立东京等处行中书省,以阔阔你敦为左丞相,辽东道宣慰使塔出右丞,同签枢密院事杨仁风、宣慰使亦而撒合并参知政事。敕中书省:“大府监所储金银,循先朝例分赐诸王。”复立大司农司,专掌农桑。升宣徽院正二品,降镇巢府为巢州。丁未,用御史台臣言,立按察司巡行郡县法,除使二员留司,副使以下每岁二月分莅按治,十月还司。丙午,太阴犯井。戊申,枢密院奏:“前遣蒙古军万人屯田,所获除岁费之外可粜钞三千锭,乞分廪诸翼军士之贫者。”帝悦,令从便行之。调京师新附军二千立营屯田。癸丑,复置隰州大宁县。丁巳,命湖广行省造征交趾海船三百,期以八月会钦、廉州。戊午,并江南行枢密院四处入行省。命荆湖占城行省将江浙、湖广、江西三行省兵六万人伐交趾。荆湖行省平章奥鲁赤以征交趾事宜请入觐,诏乘传赴阙。集贤直学士程文海言:“省院诸司皆以南人参用,惟御史台按察司无之。江南风俗,南人所谙,宜参用之便。”帝以语玉速铁木兒,对曰:“当择贤者以闻。”帝曰:“汝汉人用事者,岂皆贤邪?”江南诸路学田昔皆隶官,诏复给本学,以便教养。封陈益稷为安南王,陈秀嵈为辅义公,仍下诏谕安南吏民。复立岳、鄂、常德、潭州、静江榷茶提举司。癸亥,太史院上《授时历经》、《历议》,敕藏于翰林国史院。甲子,复以平原郡公赵与芮江南田隶东宫,立甘州行中书省。丙寅,以编地里书,召曲阜教授陈俨、京兆萧?、蜀人虞应龙,唯应龙赴京师。

  三月己巳,御史台臣言:“近奉旨按察司参用南人,非臣等所知,宜令侍御史、行御史台事程文海与行台官博采公洁知名之士,具以名闻。”帝命赍诏以往。太阴犯娄。浚治中兴路河渠。省云和署入教坊司。辛未,降梅、循为下州。甲戌,雄、霸二州及保定诸县水泛溢,冒官民田,发军民筑河堤御之。乙亥,以麦术丁仍中书右丞,与郭佑并领钱谷,杨居宽典铨选。立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赐诸王脱忽帖木兒羊二万。丙子,大驾幸上都。诏行御史台按察司以八月巡行郡县。中书省臣言:“阿合马时诸王驸马往来饷给之费,悉取于万亿库,后征百官俸入以偿,最非便。”诏在籍者除之勿征。以榷茶提举李起南为江西榷茶转运使。起南尝言:“江南茶每引价三贯六百文,今宜增每引五贯。”事下中书议,因令起南为运使,置达鲁花赤处其上。丁丑,徙东京行中书省于咸平府。癸巳,岁星犯垒壁阵。以临江路为北安王分邑。  夏四月庚子,中书省臣请立汴梁行中书省及燕南、河东、山东宣慰司。有旨:“南京户寡盗息,不必置省,其宣慰司如所请。济南乃胜纳合兒分地,太原乃阿只吉分地,其令各卫委官一人同治之。”敕免云南从征交趾蒙古军屯田租。立乌蒙站。江南诸路财赋并隶中书省。云南省平章纳速剌丁上便宜数事:一曰弛道路之禁,通民来往;二曰禁负贩之徒,毋令从征;三曰罢丹当站赋民金为饮食之费;四曰听民伐木贸易;五曰戒使臣勿扰民居,立急递铺以省驿骑。诏议行之。辛丑,陕西行省言:“延安置屯田鹰坊总管府,其火失不花军逃散者,皆入屯田,今复供秦王阿难答所部阿黑答思饲马及输他赋。”有旨皆罢之,其不悛者罪当死。甲辰,行御史台自杭州徙建康。以山南、淮东、淮西三道按察司隶内台。增置行台色目御史员数。丁未,江东宣慰司进芝一本。庚戌,制谥法。壬子,枢密院纳速剌丁言:“前所统渐丁军五千人往征打马国,其力已疲,今诸王复籍此军征缅,宜取进止。”帝曰:“苟事力未损,即遣之。”仍谕纳速剌丁分阿剌章、蒙古军千人,以能臣将之,赴交趾助皇子脱欢。己未,遣要束木勾考荆湖行省钱谷。中书拟要束木平章政事,脱脱忽参知政事。有旨:“要束木小人,事朕方五年,授一理算官足矣。脱脱忽人奴之奴,令史、宣使才也。读卿等所进拟,令人耻之。其以朕意谕安童。”以汉民就食江南者多,又从官南方者秩满多不还,遣使尽徙北还。仍设脱脱禾孙于黄河、江、淮诸津渡,凡汉民非赍公文适南者止之,为商者听。中书省臣言:“比奉旨,凡为盗者毋释。今窃钞数贯及佩刀微物,与童幼窃物者,悉令配役。臣等议,一犯者杖释,再犯依法配役为宜。”帝曰:“朕以汉人徇私,用《泰和律》处事,致盗贼滋众,故有是言。人命至重,今后非详谳者,勿辄杀人。”

  五月丁卯朔,枢密院臣言:“臣等与玉速帖木兒议别十八里军事,凡军行并听伯颜节制,其留务委孛栾带及诸王阿只吉官属统之为宜。”从之。己巳,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荆湖行省阿里海牙上言:“要束木在鄂省勾考,岂无贪贿?臣亦请勾考之。”诏遣参知政事秃鲁罕、枢密院判李道、治书侍御史陈天祥偕行。甲戌,汴梁旱。徙江东按察司于宣州。庚辰,岁星犯垒壁阵。乙酉,荧惑犯太微右执法。敕遣耽罗戍兵四百人还家。庚寅,广平等路蚕灾。辛卯,霸州、漷州蝻生。安南国遣使来贡方物。癸巳,京畿旱。

  六月丙申朔,太白犯御女。辛丑,中书省臣言:“秃鲁罕来奏,前要束木、阿里海牙互请钩考,今阿里海牙虽已死,事之是非,当令暴白。”帝曰:“卿言良是,其连引诸人,近者即彼追逮,远者宜以上闻。此事自要束木所发,当依其言究行之。”乙巳,以立大司农司诏谕中外。皇孙铁木兒不花驻营亦奚不薛,其粮饷仰于西川,远且不便,徙驻重庆府。诏以大司农司所定《农桑辑要》书颁诸路。命云南、陕西二行省籍定建都税赋。戊申,括诸路马。凡色目人有马者三取其二,汉民悉入官,敢匿与互市者罪之。辛亥,以亦马剌丹忒忽里使交趾。癸丑,湖广行省线哥言:“今用兵交趾,分本省戍兵二万八千七百人,期以七月悉会静江,今已发精锐启行,余万七千八百人,皆羸病、屯田等军,不可用。”敕今岁姑罢之。丁巳,设陕西等路诸站总管府,从三品。庚申,甘肃新招贫民百一十八户,敕廪给之。敕路、府、州、县捕盗者持弓矢,各路十副,府、州七副,县五副。以薛阇干为中书省平章政事。辛酉,封杨邦宪妻田氏为永安郡夫人,领播州安抚司事。遣镇西平缅等路招讨使怯烈招谕缅国。广元路阆中麦秀两歧。高丽国遣使来贡。  秋七月丙寅朔,遣必剌蛮等使瓜哇。己巳,用中书省臣言,以江南隶官之田多为强豪所据,立营田总管府,其所据田仍履亩计之。复尚醖监为光禄寺,罢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复北京、咸平等三道宣慰司。给铁古思合敦贫民币帛各二千、布千匹。庚午,江淮行省忙兀带言:“今置省杭州,两淮、江东诸路财赋军实,皆南输又复北上,不便。扬州地控江海,宜置省,宿重兵镇之,且转输无往返之劳,行省徙扬州便。”从之。立淮南洪泽、芍陂两处屯田。壬申,平阳饥民就食邻郡者,所在发仓赈之。置中尚监。右丞拜答兒将兵讨阿蒙,并其妻子禽之,皆伏诛。丁丑,斡脱吉思部民饥,遣就食北京,其不行者发米赈之。以雄、易二州复隶保定。给和林军储,自京师输米万石,发钞即其地籴米万石。辛巳,八都兒饥民六百户驻八剌忽思之地,给米千石赈之。壬午,总制院使桑哥具省臣姓名以上,帝曰:“右丞相安童,右丞麦术丁,参知政事郭佑、杨居宽,并仍前职。以铁木兒为左丞,其左丞相甕吉剌带、平章政事阿必失合、都忽鲁皆别议。”仍谕中书选可代者以闻。给金齿国使臣圆符。癸巳,铨定省、院、台、部官,诏谕中外:“中书省,除中书令外,左、右丞相并一员,平章政事二员,左、右丞并一员,参知政事二员;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二员,左、右丞并一员,参知政事、签行省事并二员;枢密院,除枢密院使外,同知枢密院事一员,枢密院副使、签枢密院事并二员,枢密院判一员;御史台,御史大夫一员,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并二员;行台同;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并二员。其余诸衙门,并委中书省斟酌裁减。”

  八月丙申,发钞二万九千锭、盐五万引,市米赈诸王阿只吉所部饥民。己亥,敕枢密院遣侍卫军千人扈从北征。平阳路岁比不登,免贫民税赋。罢淮东、蕲黄宣慰司,以黄、蕲、寿昌隶湖广行省,安庆、六安、光州隶淮西宣慰司。招集宋盐军。以市舶司隶泉府司。乙卯,太白犯轩辕右角。辛酉,婺州永康县民陈巽四等谋反,伏诛。甘州饥,禁酒。罢德平、定昌二路,置德昌军民总管府。

  九月乙丑朔,马八兒、须门那、僧急里、南无力、马兰丹、那旺、丁呵兒、来来、急阑亦带、苏木都剌十国,各遣子弟上表来觐,仍贡方物。以太庙雨坏,遣甕吉剌带致告,奉安神主别殿。甲申,太阴犯天关。行辰,高丽遣使献日本俘。是月,南部县生嘉禾,一茎九穗。芝产于苍溪县。

  冬十月甲午朔,太白犯右执法。以南康路隶江西行省,徙浙西按察司治杭州。罢诸道提刑按察司判官,行御史台监察御史及按察司官,虽汉人并毋禁弓矢。襄邑县尹张?为治有绩,邹平县达鲁花赤回回能捕盗理财,进秩有差。丁酉,享于太庙。戊戌,太阴犯建星。己亥,车驾至自上都。壬寅,太白犯左执法。遣兵千人戍畏吾境。乙巳,赐合迷里贫民及合剌和州民牛种,给钞万六千二百锭当其价,合迷里民加赐币帛并千匹。己酉,遣塔塔兒带、杨兀鲁带以兵万人、船千艘征骨嵬。中书省具宣徽、大司农、大都、上都留守司存减员数以闻,帝曰:“在禁近者朕自沙汰,余从卿等议之。”辛亥,太阴犯东井。河决开封、祥符、陈留、杞、太康、通许、鄢陵、扶沟、洧川、尉氏、阳武、延津、中牟、原武、眭州十五处,调南京民夫二十万四千三百二十三人,分筑堤防。癸丑,谕江南各省所统军官教练水军。遣侍卫新附兵千人屯田别十八里,置元帅府即其地总之。甲寅,太白犯进贤。以征缅功,调招讨使张万为征缅副都元帅,也先铁木兒征缅招讨司达鲁花赤,千户张成征缅招讨使,并虎符,敕造战船,将兵六千人以征缅,俾秃满带为都元帅总之。乙卯,给皇子脱欢马四千匹,部曲人三匹。庚申,济宁路进芝二茎。壬戌,改河间盐运司为都转运使司。徙戍甘州新附军千人屯田中兴,千人屯田亦里黑。高丽遣使来献日本俘十六人。马法国进鞍勒、氈甲。兴化路仙游县虫伤禾。

  十一月乙丑,中书省臣言:“硃清等海道运粮,以四岁计之,总百一万石,斗斛耗折愿如数以偿,风浪覆舟请免其征。”从之。遂以昭勇大将军、沿海招讨使张瑄,明威将军、管军万户兼管海道运粮船硃清,并为海道运粮万户,仍佩虎符。敕禽兽字孕时无畋猎。戊辰,太白犯亢。遣蒙古千户曲出等总新附军四百人,屯田别十八里。己巳,改思明等四州并为路。以阿八赤为征交趾行省右丞。丙子,以涿、易二州良乡、宝坻县饥,免今年租,给粮三月。平滦、太原、汴梁水旱为灾,免民租二万五千六百石有奇。改广东转运市舶提举司为盐课市舶提举司。丁丑,命塔义兒、忽难使阿兒浑。戊寅,遣使阅实宣宁县饥民,周给之。己卯,太阴犯井。辛巳,岁星犯垒壁阵。  十二月乙未,辽东开元饥,赈粮三月。戊戌,太白犯东咸。癸卯,要束木籍阿里海牙家赀,运致京师。赐诸王术伯所部军五千人银万五千两、钞三千锭,探马赤二千人羊七万口。丙午,置燕南、河东、山东三道宣慰司。罢大有署。丁未,太阴犯井。乙卯,诸道宣慰司,在内地者设官四员,江南者六员。以阿里海牙所芘逃民无主者千人屯田。遣中书省断事官秃不申复钩考湖广行省钱谷。复置泉州市舶提举司。大都饥,发官米低其价粜贫民。丙辰,遣蒲昌赤贫民垦甘肃闲田,官给牛、种、农具。赐安南国王陈益稷羊马钞百锭。丁巳,太阴犯氐。戊午,翰林承旨撒里蛮言:“国史院纂修太祖累朝实录,请以畏吾字繙绎,俟奏读然后纂定。”从之。诸路分置六道劝农司。庚申,置尚珍署于济宁等路,秩从五品。是岁,以亦摄思怜真为帝师。赐皇子奥鲁赤、脱欢、诸王术伯、也不干等羊马钞一十五万一千九百二十三锭,马七千二百九十匹,羊三万六千二百六十九口,币帛、毳段、木绵三千二百八十八匹,貂裘十四。又赐皇子脱欢所部怜牙思不花等及欠州诸局工匠钞五万六千一百三十九锭一十二两。命西僧递作佛事于万寿山、玉塔殿、万安寺,凡三十会。大司农司上诸路学校凡二万一百六十六所,储义粮九万五百三十五石,植桑枣杂果诸树二千三百九万四千六百七十二株。断死刑百一十四人。

  二十四年春正月乙丑,复云南石梁县。戊辰,以修筑柳林河堤南军三千,浚河西务漕渠。皇子奥鲁赤部曲饥,命大同路给六十日粮。免唐兀卫河西地元籍徭赋。壬申,御正殿受诸王百官朝贺。癸酉,俱蓝国遣使不六温乃等来朝。甲戌,太阴犯东井。乙酉,太阴犯房。丙戌,以参政程鹏飞为中书右丞,阿里为中书左丞。丁亥,以不颜里海牙为参知政事。发新附军千人从阿八赤讨安南。弛女直、水达达地弓矢之禁。复改江浙省为江淮行省。戊子,以钞万锭赈斡端贫民。西边岁饥民困,赐绢万匹。庚寅,遣使代祀岳渎、后土、东海。辛卯,以淮东、淮西、山南三道按察司隶行御史台。立上林署,秩从七品。诏发江淮、江西、湖广三省蒙古、汉券军及云南兵,及海外四州黎兵,命海道运粮万户张文虎等运粮十七万石,分道以讨交趾。置征交趾行尚书省,奥鲁赤平章政事,乌马兒、樊楫参知政事,总之,并受镇南王节制。

  二月壬辰朔,遣使持香币诣龙虎、閤皁、三茅设醮,召天师张宗演赴阙。癸巳,雍古部民饥,发米四千石赈之,不足,复给六千石米价。甲午,畋于近郊。乙未,以麦术丁为平章政事。真定路饥,发沿河仓粟减价粜之。以真定所牧官马四万余匹分牧他郡。禁畏吾地禽兽孕孳时畋猎。庚子,太阴犯天关。辛丑,太阴犯东井。甲辰,升江淮行大司农司事秩二品,设劝农营田司六,秩四品,使副各二员,隶行大司农司。以范文虎为中书右丞,商议枢密院事。壬子,封驸马昌吉为宁濮郡王。设都总管府以总皇子北安王民匠、斡端大小财赋。中书省臣言:“自正旦至二月中旬费钞五十万锭,臣等兼总财赋,自今侍臣奏请赐赉,乞令臣等预议。”帝曰:“此朕所当虑。”仍谕玉速铁木兒、月赤彻兒知之。丙辰,马八兒国贡方物。戊午,敕诸王阇里铁木兒节制诸军。以赵与芮子孟桂袭平原郡公。乃颜遣使征东道兵,阇谕里铁木兒毋辄发。

  闰月癸亥,太阴犯辰星。以女直、水达达部连岁饥荒,移粟赈之,仍尽免今年公赋及减所输皮布之半。以宋畲军将校授管民官,散之郡邑。敕春秋二仲月上丙日祀尧帝祠。西京等处管课官马合谋自言岁以西京、平阳、太原课程额外羡钱市马驼千输官,而实盗官钱市之,按问有迹,伏诛。乙丑,畋于近郊。召麦术丁、铁木兒、杨居宽等与集贤大学士阿鲁浑撒里及叶李、程文海、赵孟頫论钞法。麦术丁言:“自制国用使司改尚书省,颇有成效,今仍分两省为便。”诏从之,各设官六员。其尚书,以桑哥、铁木兒平章政事,阿鲁浑撒里右丞,叶李左丞,马绍参知政事,余一员议选回回人充;中书,宜设丞相二员、平章政事二员、参知政事二员。省陇右河西道提刑按察司,分置巩昌者入甘州,设官五员;以巩昌改隶京兆提刑按察司,设官六员;省太原提刑按察司,分置西京者入太原。辛未,以复置尚书省诏天下。除行省与中书议行,余并听尚书省从便以闻。设国子监,立国学监官:祭酒一员,司业二员,监丞一员,学官博士二员,助教四员,生员百二十人,蒙古、汉人各半,官给纸札、饮食,仍隶集贤院。设江南各道儒学提举司。甲申,太阴犯牵牛。车驾还宫。乙酉,改淄莱路为般阳路,置录事司。大都饥,免今岁银俸钞,诸路半征之。罢江南竹木柴薪及岸例鱼牙诸课,停不给之务。敕行省宣慰司勿滥举官吏,受除官延引岁月不即之任者,追所受宣敕。镇南王脱欢徙镇南京。改福建市舶都漕运司为都转运盐使司。范文虎改尚书右丞,商议枢密院事。改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六部为尚书六部,以吏部尚书忻都为尚书省参知政事。庚寅,大驾幸上都。札鲁忽赤合剌合孙等言:“去岁审囚官所录囚数,南京、济南两路应死者已一百九十人,若总校诸路,为数必多,宜留札鲁忽赤数人分道行刑。”帝曰:“囚非群羊,岂可遽杀耶?宜悉配隶淘金。”  三月甲午,更造至元宝钞颁行天下,中统钞通行如故。以至元宝钞一贯文当中统交钞五贯文,子母相权,要在新者无冗,旧者无废。凡岁赐、周乏、饷军,皆以中统钞为准。禁无籍自效军扰民,仍籍充军。丙申,太阴犯东井。乙卯,幸凉陉。辽东饥,弛太子河捕鱼禁。丙辰,马八兒国遣使进奇兽一,类骡而巨,毛黑白间错,名阿塔必即。降重庆路定远州为县。命都水监开汶、泗水以达京师。汴梁河水泛溢,役夫七千修完故堤。

  夏四月癸酉,太阴犯氐。甲戌,太阴犯房。甲申,忻都奏发新钞十一万六百锭、银千五百九十三锭、金百两,付江南各省与民互市。是月,诸王乃颜反。

  五月己亥,遣也先传旨谕北京等处宣慰司,凡隶乃颜所部者禁其往来,毋令乘马持弓矢。庚子,以不鲁合罕总探马赤军三千人出征。移济南宣慰司治益都,燕南按察司治大名,南京按察司治南阳,太原按察司治西京,复立丰州亦剌真站。壬寅,以御史台吏王良弼等诽讪尚书省政事,诛良弼,籍其家,余皆断罪。用桑哥言,置上海、福州两万户府,以维制沙不丁、乌马兒等海运船。户、工两部各增尚书二员。授高丽王睶行尚书省平章政事。罢诸路站脱脱禾孙。括江南诸路匠户。沙不丁言:“江南各省南官多,每省宜用一二人。”帝曰:“除陈岩、吕师夔、管如德、范文虎四人,余从卿议。”帝自将征乃颜,发上都。括江南僧道马匹。诏范文虎将卫军五百镇平滦,以钦察为亲军都指挥使,也速带兒、右卫佥事王通副之。甲辰,免北京今岁丝银,仍以军旅经行,给钞三千锭赈之。壬子,高丽王睶请益兵征乃颜,以五百人赴之。

  六月庚申朔,百官以职守不得从征乃颜,愿献马以给卫士。壬戌,至撒兒都鲁之地。乃颜党塔不带率所部六万逼行在而阵,遣前军败之。乙丑,敕辽阳省督运军储。壬申,发诸卫军万人、蒙古军千人戍豪、懿州。诸王失都兒所部铁哥率其党取咸平府,渡辽,欲劫取豪、懿州,守臣以乏军求援,敕以北京戍军千人赴之。括平滦路马。北京饥,免丝银、租税。乙亥,霸州益津县霖雨伤稼。以陕西泾、邠、乾及安西属县闲田立屯田总管府,置官属,秩三品。车驾驻干大利斡鲁脱之地,获乃颜辎重千余,仍禁秋毫无犯。

  秋七月癸巳,乃颜党失都兒犯咸平,宣慰塔出从皇子爱牙赤,合兵出沈州进讨,宣慰亦兒撒合分兵趣懿州,其党悉平。丁酉,弘州匠官以犬兔毛制如西锦者以献,授匠官知弘州。戊戌,太阴犯南斗。枢密院奏:“签征缅行省事合撒兒海牙言,比至缅国,谕其王赴阙,彼言邻番数叛,未易即行,拟遣阿难答剌奉表赍土贡入觐。”辛丑,太阴犯牵牛。壬寅,荧惑犯舆鬼。庚戌,云南行省爱鲁言,金齿酋打奔等兄弟求内附,且乞入觐。壬子,太阴犯司怪。癸丑,日晕连环,白虹贯之。罢乃颜所署益都、平滦,也不干河间分地达鲁花赤,及胜纳合兒济南分地所署官。移北京道按察司置豪州,免东京等处军民徭赋。升福建盐运使司,依两淮等例,为都转运使司。以中兴府隶甘州行省,以河西爱牙赤所部屯田军同沙州居民修城河西瓜、沙等处。立阇鄽屯田。  八月癸亥,太白犯亢。浚州进瑞麦,一茎九穗。乙丑,车驾还上都。以李海剌孙为征缅行省参政,将新附军五千、探马赤军一千以行,仍调四川、湖广行省军五千赴之。召能通白夷、金齿道路者张成及前占城军总管刘全,并为招讨使,佩虎符,从征。以脱满答兒为都元帅,将四川省兵五千赴缅省,仍令其省驻缅近地,以俟进止。置江南四省交钞提举司。己巳,谪从叛诸王赴江南诸省从军自效。谕镇南王脱欢,禁戢从征诸王及省官奥鲁赤等,毋纵军士焚掠,毋以交趾小国而易之。癸酉,朵兒朵海获叛王阿赤思,赦之。亦集乃路屯田总管忽都鲁请疏浚管内河渠,从之。丙子,填星南犯垒壁阵。己卯,太阴犯天关。辛巳,太阴犯东井。甲申,太白犯房。丁亥,沈州饥,又经乃颜叛兵蹂践,免其今岁丝银、租赋。以北京伐木三千户屯田平滦。立丰赡、昌国、济民三署,秩五品,设达鲁花赤、令、丞、直长各一员。女人国贡海人。置河西务马站。

  九月辛卯,东京义静、麟、威远、婆娑等处大霖雨,江水溢,没民田;大定、金源、高州、武平、兴中等处霜雹伤稼。丁酉,荧惑犯长垣。己亥,湖广省臣言:“海南琼州路安抚使陈仲达、南宁军总管谢有奎、延栏总管符庇成,以其私船百二十艘、黎兵千七百余人,助征交趾。”诏以仲达仍为安抚使,佩虎符,有奎、庇成亦仍为沿海管军总管,佩金符。庚子,太白犯天江。给诸王八八所部穷乏者钞万一千锭。禁市毒药者。以西京、平滦路饥,禁酒。乙巳,太阴犯毕。以米二万石、羊万口给阿沙所统唐兀军。丁未,安南国遣其中大夫阮文彦、通侍大夫黎仲谦贡方物。戊申,咸平、懿州、北京以乃颜叛,民废耕作,又霜雹为灾,告饥,诏以海运粮五万石赈之。辛亥,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壬子,太白犯南斗。禁沮挠江南茶课。高丽王王睶来朝。

  冬十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壬戌,太阴犯牵牛大星。甲子,享于太庙。桑哥请赐叶李、马绍、不忽木、高翥等钞,诏赐李钞百五十锭,不忽木、绍、翥各百锭。又言:“中书省旧在大内前,阿合马移置于北,请仍旧为宜。”从之。癸酉,江西行院月的迷失言:“广东穷边险远,江西、福建诸寇出没之窟,乞于江南诸省分军一万益臣。”诏江西忽都帖木兒以军五千付之。丙子,诛郭佑、杨居宽。戊寅,桑哥言:“北安王相府无印,而安西王相独有印,实非事例,乞收之。诸王胜纳合兒印文曰‘皇侄贵宗之宝’,宝非人臣所宜用,因其分地改为‘济南王印’为宜。”皆从之。从总帅汪惟和言,分所部戍四川军五千人屯田六盘。乙酉,荧惑犯左执法。立陕西宝钞提举司。罗北甸土官火者、阿禾及维摩合剌孙之子并内附。丙戌,范文虎言:“豪、懿、东京等处,人心未安,宜立省以抚绥之。”诏立辽阳等处行尚书省,以薛阇干、阇里帖木兒并行尚书省平章政事,洪茶丘右丞,亦兒撒合左丞,杨仁风、阿老瓦丁并参知政事。

  十一月壬辰,太白犯垒壁阵,月晕金、土二星。云南省右丞爱鲁兵次交趾木兀门,其将昭文王以四万人守之,爱鲁击破之,获其将黎石、何英。弛太原、保德河鱼禁。以桑哥为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右丞相,兼统制院使,领功德使司事。从桑哥请,以平章帖木兒代其位,右丞阿剌浑撒里升平章政事,叶李升右丞,参知政事马绍升左丞。升集贤院秩正二品。丙申,荧惑犯太微东垣上相。丁酉,桑哥言:“先是皇子忙哥剌封安西王,统河西、土番、四川诸处,置王相府,后封秦王,绾二金印。今嗣王安难答仍袭安西王印,弟按摊不花别用秦王印,其下复以王傅印行,一籓而二王,恐于制非宜。”诏以阿难答嗣为安西王,仍置王傅,而上秦王印,按摊不花所署王傅罢之。戊戌,以别十八里汉军及新附军五百人屯田合迷玉速曲之地。己亥,镇南王次思明,程鹏飞与奥鲁赤等从镇南王分道并进,阿八赤以万人为前锋。庚子,太白昼见。大都路水,赐今年田租十二万九千一百八十石。辛丑,乌马兒、樊楫及程鹏飞等遂趣交趾,所向克捷。改卫尉院为太仆寺,秩三品,仍隶宣徽,以月赤彻兒、秃秃合领之。丙午,镇南王次界河,交趾发兵拒守,前锋皆击破之。己酉,诏议弭盗。桑哥、玉速帖木兒言:“江南归附十年,盗贼迄今未靖者,宜降旨立限招捕,而以安集责州县之吏,其不能者黜之。”叶李言:“臣在漳州十年,详知其事,大抵军官嗜利与贼通者,尤难弭息。宜令各处镇守军官,例以三年转徙,庶革斯弊。”帝皆从其议,诏行之。封驸马帖木兒济宁郡王。壬子,以江西行省平章忽都帖木兒督捕广东等处盗贼。甲寅,命京畿、济宁两漕运司分掌漕事。镇南王次万劫,诸军毕会。获福建首贼张治囝,其党皆平。谕江南四省招捕盗贼。丙辰,荧惑犯进贤。  十二月癸亥,立尚乘寺。顺元宣慰使秃鲁古言,金竹寨主搔驴等以所部百二十五寨内附。甲子,皇子北安王置王傅,凡军需及本位诸事并以王傅领之。丙寅,太阴犯毕,太白昼见。丁卯,减扬州省岁额米十五万石,以盐引五十万易粮。免浙西鱼课三千锭,听民自渔。发河西、甘肃等处富民千人往阇鄽地,与汉军、新附军杂居耕植。从安西王阿难答请,设本位诸匠都总管府。升万亿库官秩四品。癸酉,镇南王次茅罗港,攻浮山寨,破之。诸王薛彻都等所驻之地,雨土七昼夜,羊畜死不可胜计,以钞暨币帛绵布杂给之,其直计钞万四百六十七锭。丁丑,以硃清、张瑄海漕有劳,遥授宣慰使。乙酉,镇南王以诸军渡富良江,次交趾城下,败其守兵,日烜与其子弃城走敢喃堡。是岁,命西僧监臧宛卜卜思哥等作佛事坐静于大殿、寝殿、万寿山、五台山等寺,凡三十三会。断天下死刑百二十一人。浙西诸路水,免今年田租十之二;西京、北京、隆兴、平滦、南阳、怀孟等路风雹害稼;保定、太原、河间、般阳、顺德、南京、真定、河南等路霖雨害稼,太原尤甚,屋坏压死者众;平阳春旱,二麦枯死,秋种不入土;巩昌雨雹,虸?方为灾。分赐皇子、诸王、驸马、怯薛带等羊马钞,总二十五万三千五百余锭,又赐诸王、怯薛带等军人,马一万二千二百、羊二万二千六百、驼百余。赈贫乏者合剌忽答等钞四万八千二百五十锭。

【版权声明】

《本纪第十四 世祖十一》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纪第十一 世祖八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本纪第十一 世祖八之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四 地理五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十四 地理五之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五 地理六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十五 地理六之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十四 地理五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府一、州二,属州二十六,属县一百四十三。本省陆站一百八十处,水站八十二处。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

  杭州路,上。唐初为杭州,后改余杭郡,又仍为杭州。五代钱镠据两浙,号吴越国。宋高宗南渡,都之,为临安府。元至元十三年,平江南,立两浙都督府,又改为安抚司。十五年,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自扬州迁江淮行省来治于杭,改曰江浙行省。本路户三十六万八百五十,口一百八十三万四千七百一十。至元二十七年抄籍数。领司二、县八、州一。  左、右录事司。宋高宗建炎三年,迁都杭州,设九厢。元至元十四年,分为四隅录事司。泰定二年,并为左右二录事司。

  县八

  钱塘,上。仁和,上。与钱塘分治城下。余杭,中。临安,中。

  新城,中。富阳,中。于潜,中。昌化。中。

  州一

  海宁州,中。唐以来为盐官县。元元贞元年,以户口繁多,升为盐官州。是年,升江南平阳等县为州,以户为差,户至四万五万者为下州,五万至十万者为中州。凡为中州者二十八,下州者十五。泰定四年,海圮盐官。天历二年,改海宁州。海宁东南皆滨巨海,自唐、宋常有水患,大德、延祐间亦尝被其害。泰定四年春,其害尤甚,命都水少监张仲仁往治之,沿海三十余里下石囤四十四万三千三百有奇,木柜四百七十余,工役万人。文宗即位,水势始平,乃罢役,故改曰海宁云。

  湖州路,上。唐改吴兴郡,又改湖州。宋改安吉州。至元十三年,升湖州路。户二十五万四千三百四十五。抄籍户口数阙,用至顺钱粮数。领司一、县五、州一。

  录事司。旧设东西南北四厢。至元十三年,立总督四厢。十四年,改录事司。  县五

  乌程,上。归安,上。与乌程皆为倚郭。安吉,中。德清,下。

  武康。中。

  州一  长兴州,中。唐为绥州,又更名雉州,又为长城县。硃梁改曰长兴。宋因之。元元贞元年,升为州。

  嘉兴路,上。唐为嘉兴县。石晋置秀州。宋为嘉禾郡,又升嘉兴府。户四十二万六千六百五十六,口二百二十四万五千七百四十二。领司一、县一、州二。

  录事司。旧置厢官,元初改为兵马司。至元十四年,置录事司。

  县一  嘉兴。上。倚郭。  州二

  海盐州,中。唐为县,宋因之。元元贞元年升州。

  崇德州,中。石晋置,宋因之。元元贞元年升州。

  平江路,上。唐初为苏州,又改吴郡,又仍为苏州。宋为平江府。元至元十三年升平江路。户四十六万六千一百五十八,口二百四十三万三千七百。领司一、县二、州四。

  录事司。

  县二

  吴县,上。长洲。上。与吴县并为倚郭。

  州四

  昆山州,中。唐以来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常熟州,中。唐以来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吴江州,中。唐以来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嘉定州,中。本昆山县地,宋置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常州路,上。唐初为常州,又改晋陵郡,又复为常州,宋因之。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路。户二十万九千七百三十二,口一百二万一十一。领司一、县二、州二。  录事司。

  县二

  晋陵,中。倚郭。武进。中。倚郭。

  州二  宜兴州,中。唐义兴县。宋改义为宜。元至元十五年,升宜兴府。二十年,仍为县。二十一年,复升为府,仍置宜兴县以隶之。元贞元年,府县俱废,止立宜兴州。

  无锡州,中。唐无锡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镇江路,下。唐润州,又改丹阳郡,又为镇海军。宋为镇江府。元至元十三年,升为镇江路。户一十万三千三百一十五,口六十二万三千六百四十四。领司一、县三。

  录事司。  县三

  丹徒,中。倚郭。丹阳,中。金坛。中。

  建德路,上。唐睦州,又为严州,又改新定郡。宋为建德军,又为遂安军,后升建德府。元至元十三年,改建德府安抚司。十四年,改建德路。户一十万三千四百八十一,口五十万四千二百六十四。领司一、县六。  录事司。  县六

  建德,中。倚郭。淳安,中。遂安,下。桐庐,中。分水,中。寿昌。中。

  松江府,唐为苏州属邑。宋为秀州属邑。元至元十四年,升为华亭府。十五年,改松江府,仍置华亭县以隶之。户一十六万三千九百三十一。至顺钱粮数。领县二:

  华亭,上。倚郭。上海。上。本华亭县地,至元二十七年,以户口繁多,置上海县,属松江府。

  江阴州,上。唐初为暨州,后为江阴县,隶常州。宋为军。元至元十二年,依旧置军,行安抚司事。十四年,升为江阴路总管府,今降为江阴州。户五万三千八百二十一,口三十万一百七十七。

  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元治婺州,大德六年移治庆元。

  庆元路,上。唐为鄞州,又为明州,又为余姚郡。宋升庆元府。元至元十三年,改置宣慰司。十四年,改为庆元路总管府。户二十四万一千四百五十七,口五十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三。领司一、县四、州二。

  录事司。

  县四

  鄞县,上。倚郭。象山,中。慈溪,中。定海。中。

  州二

  奉化州,下。唐析鄮县地置奉化县,隶明州。元元贞元年,升为奉化州,隶庆元。

  昌国州,下。宋置昌国县。元至元十四年,升为州,仍置昌国县以隶之。后止立昌国州,隶庆元。

  衢州路,上。本太末地,唐析婺州之西境置衢州,又改信安郡,又改为衢州。元至元十三年,改衢州路总管府。户一十万八千五百六十七,口五十四万三千六百六十。领司一、县五。

  录事司。

  县五

  西安,中。倚郭。龙游,上。江山,下。常山,下。宋改信安,今复旧名。开化。中。

  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婺州路,上。唐初为婺州,又改东阳郡。宋为保宁军。元至元十三年,改婺州路。户二十二万一千一百一十八,口一百七万七千五百四十。领司一、县六、州一。  录事司。

  县六

  金华,上。倚郭。东阳,上。义乌,上。永康,中。武义,中。浦江。中。

  州一

  兰溪州,下。本金华之西部三河戍,唐析置兰溪县,宋因之。元元贞元年,升州。

  绍兴路,上。唐初为越州,又改会稽郡,又仍为越州。宋为绍兴府。元至元十三年,改绍兴路。户一十五万一千二百三十四,口五十二万一千五百八十八。领司一、县六、州二。

  录事司。

  县六  山阴,上。会稽,中。与山阴俱倚郭。有会稽山为南镇。上虞,上。

  萧山,中。嵊县,上。新昌。中。

  州二

  余姚州,下。唐余姚县,宋因之。元元贞元年升州。  诸暨州,下。宋诸暨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温州路,上。唐初为东嘉州,又改永嘉郡,又为温州。宋升瑞安府。元至元十三年,置温州路。户一十八万七千四百三,口四十九万七千八百四十八。领司一、县二、州二。  录事司。  县二

  永嘉,上。倚郭。乐清。下。

  州二

  瑞安州,下。唐瑞安县,宋因之。元元贞元年升州。

  平阳州,下。唐平阳县,宋因之。元元贞元年升州。

  台州路,上。唐初为海州,复改台州,又改临海郡,又为德化军,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台州路总管府。户一十九万六千四百一十五,口一百万三千八百三十三。领司一、县四、州一。

  录事司。

  县四

  临海,上。倚郭。仙居,上。宁海,上。天台。中。

  州一

  黄岩州,下。唐为县,宋因之。元元贞元年升州。

  处州路,上。唐初为括州,又改缙云郡,又为处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立处州路总管府。户一十三万二千七百五十四,口四十九万三千六百九十二。领司一、县七。

  录事司。

  县七  丽水,中。倚郭。龙泉,中。松阳,中。遂昌,中。青田,中。缙云,中。庆元。中。

  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

  宁国路,上。唐为宣州,又为宣城郡,又升宁国军。宋升宁国府。元至元十四年,升宁国路总管府。户二十三万二千五百三十八,口一百一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领司一、县六。  录事司。旧立四厢,元至元十四年,废四厢创立。

  县六

  宣城,上。倚郭。南陵,中。泾县,中。宁国,中。旌德,中。太平。中。  徽州路,上。唐歙州。宋改徽州。元至元十四年,升徽州路。户一十五万七千四百七十一,口八十二万四千三百四。领司一、县五、州一。

  录事司。旧设四厢,至元十四年改置。  县五

  歙县,上。倚郭。休宁,中。祈门,中。黟县,下。绩溪。中。

  州一  婺源州,下。本休宁县之回玉乡,唐析之置婺源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饶州路,上。唐改鄱阳郡,仍改饶州,宋因之。元至元十四年,升饶州路总管府。户六十八万二百三十五,口四百三万六千五百七十。领司一、县三、州三。

  录事司。旧设三厢,至元十四年改立。  县三  鄱阳,上。倚郭。德兴,上。安仁。中。

  州三  余干州,中。唐以来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浮梁州,中。唐以来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乐平州,中。唐以来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江南诸道行御史台

  集庆路,上。唐武德初,置扬州东南道行台尚书省。后复为蒋州,罢行台,移扬州江都,改金陵曰白下,以其地隶润州。贞观中,更白下曰江宁。至德中,置江宁郡。乾元中,改升州。其后杨氏有其地,改为金陵府。南唐李氏又改为江宁府。宋平南唐,复为升州。仁宗以升王建国,升建康军。高宗改建康府,建行都,又为沿江制置司治所。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十四年,升建康路。初立行御史台于扬州,既而徙杭州,又徙江州,又还杭州;二十三年,自杭州徙治建康。天历二年,以文宗潜邸,改建康路为集庆路。户二十一万四千五百四十八,口一百七万二千六百九十。领司一、县三、州二。

  录事司。

  县三

  上元,中。倚郭。江宁,中。倚郭。句容。中。

  州二

  溧水州,中。唐以来皆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溧阳州,中。唐以来并为县,元至元十六年,升为溧阳路。二十七年,复降为县,后复升为州。

  太平路,下。唐置南豫州。宋为太平州。至元十四年,升为太平路。户七万六千二百二,口四十四万六千三百七十一。领司一、县三。

  录事司。旧设四厢,至元十四年改立。

  县三

  当涂,中。倚郭。芜湖,中。繁昌。下。

  池州路,下。唐于秋浦县置池州,后废,以县隶宣州,未几复置。宋仍为池州。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路。户六万八千五百四十七,口三十六万六千五百六十七。领司一、县六。

  录事司。

  县六

  贵池,下。倚郭。即秋浦县,吴改为贵池。青阳,下。建德,下。铜陵,下。石埭,中。东流。下。  信州路,上。唐乾元以前,为衢、饶、抚、建四州之地。乾元元年,始割衢之玉山、常山,饶之弋阳及抚、建二州之地置信州。宋因之。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路。户一十三万二千二百九十,口六十六万二千二百五十八。领司一、县五。

  录事司。

  县五

  上饶,上。倚郭。玉山,中。弋阳,中。贵溪,中。永丰。中。

  广德路,下。唐初,以绥安县置桃州,后废州,改绥安为广德县。宋为广德军。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路。户五万六千五百一十三,口三十三万九千七百八十。领司一、县二。

  录事司。  县二  广德,中。倚郭。建平。中。

  铅山州,中。本建、抚二州之地,山产铜铅。后唐析上饶、弋阳五乡为铜场,继升为县,属信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九年,割上饶之乾元、永乐二乡,弋阳之新政、善政二乡来属,升为铅山州,直隶行省。户二万六千三十五。至顺钱粮数。

  福建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大德元年立。

  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

  福州路,上。唐为闽州,后改福州,又为长乐郡,又为威武军。宋为福建路。元至元十五年,为福州路。十八年,迁泉州行省于本州。十九年,复还泉州。二十年,仍迁本州。二十二年,并入杭州。户七十九万九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八十七万五千一百二十七。领司一、县九、州二。州领二县。

  录事司。至元十五年,行中书省于在城十二厢分四隅,置录事司。十六年,并其二,置东西二司。二十年,复并为一。  县九

  闽县,中。倚郭。侯官,中。倚郭。怀安,中。古田,上。闽清,中。长乐,中。连江,中。罗源,中。永福。中。

  州二

  福清州,下。唐析长乐八乡置万安县,又改福唐,又改福清。元元贞元年升为州。

  福宁州,上。唐长溪县,元升为福宁州。领二县:

  宁德,中。福安。中。

  建宁路,下。唐初为建州,又改建安郡。宋升建宁军。元至元二十六年,升为路。户一十二万七千二百五十四,口五十万六千九百二十六。领司一、县七。

  录事司。

  县七

  建安,中。瓯宁,中。与建安俱倚郭。浦城,中。建阳,中。崇安,中。松溪,下。政和。下。

  泉州路,上。唐置武荣州,又改泉州。宋为平海军。元至元十四年,立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十五年,改宣慰司为行中书省,升泉州路总管府。十八年,迁行省于福州路。十九年,复还泉州。二十年,仍迁福州路。户八万九千六十,口四十五万五千五百四十五。领司一、县七。  录事司。至元十五年,立南北二司。十六年,并为一。

  县七

  晋江,中。倚郭。南安,中。惠安,下。同安,下。永春,下。安溪,下。德化。下。

  兴化路,下。宋置太平军,又改兴化军,先治兴化,后迁莆田。元至元十四年,升兴化路。户六万七千七百三十九,口三十五万二千五百三十四。领司一、县三。  录事司。

  县三

  莆田,中。宋置兴化军,迁治莆田。元至元十三年,割左右二厢属录事司,县如故。仙游,下。兴化。下。军治元在此,后移于莆田,此县为属邑。

  邵武路,下。唐邵武县,属建州。宋置邵武军。元至元十三年,为邵武路。户六万四千一百二十七,口二十四万八千七百六十一。领司一、县四。

  录事司。  县四

  邵武,中。倚郭。光泽,中。泰宁,中。建宁。中。

  延平路,下。五代为延平镇,王延政始以镇为镡州。南唐置剑州。宋以利州路亦有剑州,乃称此为南剑州。元至元十五年,升南剑路,后改延平路。户八万九千八百二十五,口四十三万五千八百六十九。领司一、县五。

  录事司。

  县五

  南平,中。倚郭。尤溪,中。沙县,中。顺昌,中。将乐。中。

  汀州路,下。唐开福、抚二州山洞置州,治新罗,后改临汀郡,又仍为汀州。宋隶福建路。元至元十五年,升为汀州路。户四万一千四百二十三,口二十三万八千一百二十七。领司一、县六。本路屯田二百二十五顷。

  录事司。  县六  长汀,中。倚郭。宁化,中。清流,下。莲城,下。上杭,下。武平。下。

  漳州路,下。唐析闽州西南境置,后改漳浦郡,又复为漳州。宋因之。元至元十六年,升漳州路。户二万一千六百九十五,口一十万一千三百六。领司一、县五。本路屯田二百五十顷。

  录事司。

  县五  龙溪,下。倚郭。漳浦,下。龙岩,下。长泰,下。南靖。下。本南胜,改今名。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一十八、州九,属州十三,属县七十八。本省马站八十五处,水站六十九处。

  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

  龙兴路,上。唐初为洪州,又为豫章郡,又仍为洪州。宋升隆兴府。元至元十二年,设行都元帅府及安抚司,仍领南昌、新建、丰城、进贤、奉新、靖安、分宁、武宁八县,置录事司。十四年,改元帅府为江西道宣慰司,本路为总管府,立行中书省。十五年,立江西湖东道提刑按察司,移省于赣州。十六年,复还隆兴。十七年,并入福建行省,止立宣慰司。十九年复立,罢宣慰司,隶皇太子位。二十一年,改隆兴府为龙兴。二十三年,丰城县升富州,武宁县置宁州,领武宁、分宁二县。大德五年,以分宁县置宁州,武宁县隶龙兴路。户三十七万一千四百三十六,口一百四十八万五千七百四十四。至元二十七年抄籍数。领司一、县六、州二。  录事司。宋以南昌、新建二县分置九厢。元至元十三年,废城内六厢,置录事司。

  县六

  南昌,上。倚郭。至元二十年,割录事司所领城外二厢、东南两关来属。新建,上。倚郭。进贤,中。奉新,中。靖安,中。武宁。中。至元二十三年,置宁州,县为倚郭。大德五年,于分宁县置宁州,武宁直隶本路。  州二

  富州,上。本富城县,又曰丰城。唐自丰水之西徙治章水东,即今治所。宋属隆兴府。元至元十九年,隶皇太子位。二十三年,升为富州。

  宁州,中。唐分宁县。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三年,于武宁县置宁州,武宁为倚郭县。大德八年,割武宁直隶本路,遂徙州治于分宁。

  吉安路,上。唐为吉州,又为庐陵郡。宋升为上州。元至元十四年,升吉州路总管府,置录事司,领一司、八县。元贞元年,吉水、安福、太和、永新四县升州,改吉州为吉安路。户四十四万四千八十三,口二百二十二万四百一十五。领司一、县五、州四。大德二年,吉、赣立屯田。  录事司。

  县五  庐陵,上。倚郭。永丰,上。万安,中。龙泉,中。永宁。下。至顺间,分永新州立。

  州四

  吉水州,中。旧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安福州,中。唐初以县置颍州,后废,复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太和州,下。唐初置南平州,后废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永新州,下。唐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瑞州路,上。唐改建成县曰高安,即其地置靖州,又改筠州。宋为高安郡,又改瑞州。元至元十四年,升瑞州路,领一司、三县。元贞元年,升新昌县为州。户一十四万四千五百七十二,口七十二万二千三百二。领司一、县二、州一。

  录事司。至元十四年始立。

  县二  高安,上。倚郭。上高。中。

  州一  新昌州,下。唐为建成县,属靖州,后省入高安。宋割高安、上高二县地,升盐步镇为新昌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袁州路,上。唐为袁州,又为宜春郡。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总管府,领四县,设录事司,隶湖南行省。十九年,升路,隶江西行省。元贞元年,萍乡县升州。户一十九万八千五百六十三,口九十九万二千八百一十五。领司一、县三、州一。  录事司。至元十三年,设兵马司。十四年,改录事司。  县三

  宜春,上。倚郭。分宜,上。万载。中。

  州一

  萍乡州,中。本为县。元贞元年升州。

  临江路,上。唐改建成为高安,而萧滩镇实高安境内。南唐升镇为清江县,属洪州,后又属筠州。宋即清江县置临江军,隶江南西道。元至元十三年,隶江西行都元帅府。十四年,改临江路总管府。元贞元年,新淦、新喻二县升州。户一十五万八千三百四十八,口七十九万一千七百四十。领司一、县一、州二。

  录事司。宋隶都监司。元至元十三年,设兵马司。十五年,改录事司。

  县一

  清江。上。宋即县治置临江军。元至元十四年,升军为路,而县为倚郭。

  州二

  新淦州,中。唐以来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新喻州,中。唐以来为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抚州路,上。唐初为抚州,又为临川郡,又仍为抚州。元至元十二年,复为抚州。十四年,升抚州路总管府。户二十一万八千四百五十五,口一百九万二千二百七十五。领司一、县五。  录事司。至元十四年,废宋三厢立。  县五

  临川,上。崇仁,上。金溪,上。宜黄,中。乐安。中。

  江州路,下。唐初为江州,又改浔阳郡,又仍为江州。宋为定江军。元至元十二年,置江东西宣抚司。十三年,改为江西大都督府,隶扬州行省。十四年,罢都督府,升江州路,隶龙兴行都元帅府,后置行中书省,江州直隶焉。十六年,隶黄蕲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复隶行省。户八万三千九百七十七,口五十万三千八百五十二。领司一、县五。  录事司。宋隶都监司。元至元十二年,设兵马司。十四年,置录事司。

  县五

  德化,中。唐浔阳县。瑞昌,中。彭泽,中。湖口,中。德安。中。

  南康路,下。唐属江州。宋置南康军,治星子县。元至元十四年,升南康路,隶江淮行省。二十二年,割属江西,领一司、三县。户九万五千六百七十八,口四十七万八千三百九十。领司一、县二、州一。

  录事司。

  县二

  星子,下。南康治所。都昌。上。  州一  建昌州,下。唐初置南昌州,后废,属洪州。宋属南康军。元元贞元年升州。  赣州路,上。唐初为虔州,又为南康郡,又仍为虔州。宋改赣州。元至元十四年,升赣州路总管府。十五年,设录事司,领一司、十县,隶江西省。二十四年,并龙南入信丰,安远入会昌。大德元年,宁都、会昌二县升州,割瑞金隶会昌。至大三年,复置龙南、安远二县,属宁都。户七万一千二百八十七,口二十八万五千一百四十八。领司一、县五、州二。州领三县。本路屯田五百一十余顷。  录事司。

  县五

  赣县,上。州治所。兴国,中。信丰,下。雩都,下。石城。下。

  州二

  宁都州,下。唐为县。元大德元年,升宁都州。领二县:  龙南,下。至元二十四年,并入信丰县。至大三年复置。安远。下。至元二十四年,省入会昌县。至大三年复置。

  会昌州,下。本雩都地。唐属虔州。宋升县之九州镇为会昌县,复升为军。元大德元年,升会昌州。领一县:

  瑞金。下。旧属虔州,大德元年来属。

  建昌路,下。本南城县,属抚州。南唐升建武军。宋升建昌军。元至元十四年,改建昌路总管府,割南城置录事司。十九年,南丰县升州,直隶行省。户九万二千二百二十三,口五十五万三千三百三十八。领司一、县三。

  录事司。至元十四年立。

  县三

  南城,中。新城,中。广昌。中。

  南安路,下。唐升大庾镇为县,属虔州。宋以县置南安军。元至元十四年,改南安路总管府。十五年,割大庾县在城四坊,设录事司。十六年,废录事司。户五万六百一十一,口三十万三千六百六十六。领县三:

  大庾,中。倚郭。南康,中。上犹。下。南唐为上犹。宋改南安。至元十六年,改永清,后复为上犹。

  南丰州,下。唐为南丰县,隶抚州。宋改隶建昌军。元至元十九年,升为州,直隶行省。户二万五千七十八,口一十二万八千九百。

  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司

  广州路,上。唐以广州为岭南五府节度五管经略使治所,又改南海郡,又仍为广州。宋升为帅府。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后又叛。十五年克之,立广东道宣慰司,立总管府并录事司。元领八县,而怀集一县割属贺州。户一十七万二百一十六,口一百二万一千二百九十六。领司一、县七。

  录事司。至元十六年立,以州之东城、西城、子城并番禺、南海二县在城民户隶之。  县七

  南海,中。番禺,下。与南海俱倚郭。东筦,中。增城,中。香山,下。新会,下。清远。下。

  韶州路,下。唐初为番州,又更名东衡州,又改韶州,又为始兴郡,又仍为韶州。元至元十三年内附,未几广人叛,十五年始定,立总管府,设录事司。户一万九千五百八十四,口一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六。领司一、县四。

  录事司。

  县四

  曲江,中。元初分县城西厢地及城外三厢,属录事司。乐昌,下。仁化,下。乳源。下。

  惠州路,下。唐循州。宋改惠州,又改博罗郡,又复为惠州。元至元十六年,改惠州路总管府。户一万九千八百三,口九万九千一十五。领县四:  归善,下。倚郭。博罗,下。海丰,下。河源。下。

  南雄路,下。本始兴县。唐初属韶州。五代刘氏割韶之浈昌、始兴二县置雄州。宋以河北有雄州,改为南雄州。元至元十五年,改南雄路总管府。户一万七百九十二,口五万三千九百六十。领县二:

  保昌,下。本浈昌,宋改今名。始兴。下。

  潮州路,下。唐初为潮州,又改潮阳郡,又复为潮州。元至元十五年归附。十六年,改为总管府,以孟招讨镇守,未几移镇漳州,土豪各据其地。二十一年,广东道宣慰使月的迷失以兵来招谕。二十三年,复为江西等处行枢密院副使兼广东道宣慰使以镇之,始定。户六万三千六百五十,口四十四万五千五百五十。领司一、县三。

  录事司。至元二十二年始立。

  县三  海阳,下。倚郭。潮阳,下。揭阳。下。

  德庆路,下。唐初为南康州,又名康州,又改晋康郡。宋升德庆府。元至元十三年,徇广东,既取广州,而德庆未下。十四年,广西宣慰司以兵取之,改隶广西道。十七年,立德庆路总管府,后仍属广东道。户一万二千七百五,口三万二千九百九十七。领县二:

  端溪,下。泷水。下。

  肇庆路,下。唐初为端州,又改高要郡,又仍为端州。宋升肇庆府。元至元十三年,徇广东,惟肇庆未附。十六年,广南西道宣慰司定之,因隶广西。十七年,改为下路总管府,仍属广东。户三万三千三百三十八,口五万五千四百二十九。领县二:  高要,中。倚郭。四会。中。

  英德州,下。唐洭州。五代南汉为英州。宋升英德府。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五年,立英德路总管府。二十三年,降为散州。大德四年,复为路。本州素为寇盗渊薮。大德四年,达鲁花赤脱欢察兒此岁招降群盗至二千余户,遂升英德为路,命脱欢察兒为达鲁花赤兼万户以镇之。至大元年,复降为州。领县一:

  翁源。大德五年置。

  梅州,下。唐为程乡县,属潮州。五代南汉置敬州。宋改梅州。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六年,置总管府。二十三年,改为散州。户二千四百七十八,口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五。领县一:

  程乡。

  南恩州,下。唐恩州,又为齐安郡。宋改南恩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南恩路总管府,十九年降为散州。户一万九千三百七十三,口九万六千八百六十五。领县二:

  阳江,下。阳春。下。

  封州,下。唐改为临封郡,后复为封州。元至元十三年归附。明年,广人叛,广西宣慰司以兵定之,遂隶西道。十六年,立封州路总管府,后又降为散州,仍属东道。户二千七十七,口一万七百四十二。领县二:

  封川,下。开建。下。

  新州,下。唐改为新昌郡,后复为新州。元至元十六年,置新州路总管府。十九年,降为散州。户一万一千三百一十六,口六万七千八百九十六。领县一:

  新兴。下。

  桂阳州,下。本桂阳县,唐、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十九年,升桂阳县为散州,割连州阳山县来属,为蒙古?忽都虎郡王分地,元隶湖南道宣慰司,后隶广东道。户六千三百五十六,口二万五千六百五十五。领县一:

  阳山。下。唐属连州,宋因之。至元十九年割以来属。  连州,下。唐改连山郡,复改连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直隶行中书省。十七年,废安抚司,升为连州路总管府,隶湖南道宣慰司。十九年,降为散州,隶广东道。户四千一百五十四,口七千一百四十一。领县一:

  连山,下。

  循州,下。唐改为海丰郡,仍改循州。宋为博罗郡。元至元十三年,立总管府。二十三年,降为散州。户一千六百五十八,口八千二百九十。领县三:

  龙川,下。兴宁,下。长乐。下。

【版权声明】

《志第十四 地理五》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志第十六 河渠一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志第十六 河渠一之元史,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十四 世祖十一-元史

本纪第十四 世祖十一 二十三年春正月戊辰朔,以皇太子故罢朝贺。禁赍金银铜钱越海互市。甲戌,帝以日本孤远岛夷,重困民力,罢征日本波格丹诺夫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

本纪第十三 世祖十-元史

本纪第十三 世祖十 二十一年春正月乙卯,帝御大明殿,右丞相和礼霍孙率百官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诸王百官朝贺如朔旦仪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的

本纪第十四 世祖十一

  二十三年春正月戊辰朔,以皇太子故罢朝贺。禁赍金银铜钱越海互市。甲戌,帝以日本孤远岛夷,重困民力,罢征日本波格丹诺夫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波格丹诺,召阿八赤赴阙,仍散所顾民船。以江南废寺田土为人占据者,悉付总统杨琏真加修寺。己卯,立罗不、怯台、阇鄽斡端等驿。吕文焕以江淮行省右丞告老,许之,任其子为宣慰使。庚辰,马八国遣使进铜盾。壬午,太阴犯轩辕太民。遣使代祀岳渎东海。癸未,罢巩昌二十四城拘榷所,以其事入有司。发钞五千锭籴粮于沙、静、隆兴。从桑哥请,命杨琏真加遣宋宗戚谢仪孙、全允坚、赵沂、赵太一入质。甲申,忽都鲁言:“所部屯田新军二百人,凿河渠于亦集乃之地,役久功大,乞以傍近民、西僧余户助其力。”从之。憨答孙遣使言:“军士疲乏者八百余人,乞赈赡,宜于朵鲁朵海处验其虚实。”帝曰:“比遣人往,事已缓矣,其使赡之。”丁亥,焚阴阳伪书《显明历》。辛卯,命阿里海牙等议征安南事宜。癸巳,升福州长溪县为福宁州,以福安、宁德二县隶之。丙申,以新附军千人屯田合思罕关东旷地,官给农具牛种。丁酉,畋于近郊。降叙州为县,隶蛮夷宣抚司。诏禁沮扰盐课。设诸路推官以审刑狱,上路二员,下路一员。升龙兴武宁县为宁州,以分宁隶之。  二月己亥,敕中外,凡汉民持铁尺、手挝及杖之藏刃者,悉输于官。辛丑,遣使以钞五千锭赈诸王小薛所部饥民。甲辰,以雪雪的斤为缅中行省左丞相,阿台董阿参知政事,兀的迷失签行中书省事。以阿里海牙仍安南行中书省左丞相,奥鲁赤平章政事,都元帅乌马兒、亦里迷失、阿里、昝顺、樊楫并参知政事。遣使谕皇子也先铁木兒,调合剌章军千人或二三千,付阿里海牙从征交趾,仍具将士姓名以闻。乙巳,廷议以东北诸王所部杂居其间,宣慰司望轻,罢山北辽东道、开元等路宣慰司,立东京等处行中书省,以阔阔你敦为左丞相,辽东道宣慰使塔出右丞,同签枢密院事杨仁风、宣慰使亦而撒合并参知政事。敕中书省:“大府监所储金银,循先朝例分赐诸王。”复立大司农司,专掌农桑。升宣徽院正二品,降镇巢府为巢州。丁未,用御史台臣言,立按察司巡行郡县法,除使二员留司,副使以下每岁二月分莅按治,十月还司。丙午,太阴犯井。戊申,枢密院奏:“前遣蒙古军万人屯田,所获除岁费之外可粜钞三千锭,乞分廪诸翼军士之贫者。”帝悦,令从便行之。调京师新附军二千立营屯田。癸丑,复置隰州大宁县。丁巳,命湖广行省造征交趾海船三百,期以八月会钦、廉州。戊午,并江南行枢密院四处入行省。命荆湖占城行省将江浙、湖广、江西三行省兵六万人伐交趾。荆湖行省平章奥鲁赤以征交趾事宜请入觐,诏乘传赴阙。集贤直学士程文海言:“省院诸司皆以南人参用,惟御史台按察司无之。江南风俗,南人所谙,宜参用之便。”帝以语玉速铁木兒,对曰:“当择贤者以闻。”帝曰:“汝汉人用事者,岂皆贤邪?”江南诸路学田昔皆隶官,诏复给本学,以便教养。封陈益稷为安南王,陈秀嵈为辅义公,仍下诏谕安南吏民。复立岳、鄂、常德、潭州、静江榷茶提举司。癸亥,太史院上《授时历经》、《历议》,敕藏于翰林国史院。甲子,复以平原郡公赵与芮江南田隶东宫,立甘州行中书省。丙寅,以编地里书,召曲阜教授陈俨、京兆萧?、蜀人虞应龙,唯应龙赴京师。  三月己巳,御史台臣言:“近奉旨按察司参用南人,非臣等所知,宜令侍御史、行御史台事程文海与行台官博采公洁知名之士,具以名闻。”帝命赍诏以往。太阴犯娄。浚治中兴路河渠。省云和署入教坊司。辛未,降梅、循为下州。甲戌,雄、霸二州及保定诸县水泛溢,冒官民田,发军民筑河堤御之。乙亥,以麦术丁仍中书右丞,与郭佑并领钱谷,杨居宽典铨选。立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赐诸王脱忽帖木兒羊二万。丙子,大驾幸上都。诏行御史台按察司以八月巡行郡县。中书省臣言:“阿合马时诸王驸马往来饷给之费,悉取于万亿库,后征百官俸入以偿,最非便。”诏在籍者除之勿征。以榷茶提举李起南为江西榷茶转运使。起南尝言:“江南茶每引价三贯六百文,今宜增每引五贯。”事下中书议,因令起南为运使,置达鲁花赤处其上。丁丑,徙东京行中书省于咸平府。癸巳,岁星犯垒壁阵。以临江路为北安王分邑。  夏四月庚子,中书省臣请立汴梁行中书省及燕南、河东、山东宣慰司。有旨:“南京户寡盗息,不必置省,其宣慰司如所请。济南乃胜纳合兒分地,太原乃阿只吉分地,其令各卫委官一人同治之。”敕免云南从征交趾蒙古军屯田租。立乌蒙站。江南诸路财赋并隶中书省。云南省平章纳速剌丁上便宜数事:一曰弛道路之禁,通民来往;二曰禁负贩之徒,毋令从征;三曰罢丹当站赋民金为饮食之费;四曰听民伐木贸易;五曰戒使臣勿扰民居,立急递铺以省驿骑。诏议行之。辛丑,陕西行省言:“延安置屯田鹰坊总管府,其火失不花军逃散者,皆入屯田,今复供秦王阿难答所部阿黑答思饲马及输他赋。”有旨皆罢之,其不悛者罪当死。甲辰,行御史台自杭州徙建康。以山南、淮东、淮西三道按察司隶内台。增置行台色目御史员数。丁未,江东宣慰司进芝一本。庚戌,制谥法。壬子,枢密院纳速剌丁言:“前所统渐丁军五千人往征打马国,其力已疲,今诸王复籍此军征缅,宜取进止。”帝曰:“苟事力未损,即遣之。”仍谕纳速剌丁分阿剌章、蒙古军千人,以能臣将之,赴交趾助皇子脱欢。己未,遣要束木勾考荆湖行省钱谷。中书拟要束木平章政事,脱脱忽参知政事。有旨:“要束木小人,事朕方五年,授一理算官足矣。脱脱忽人奴之奴,令史、宣使才也。读卿等所进拟,令人耻之。其以朕意谕安童。”以汉民就食江南者多,又从官南方者秩满多不还,遣使尽徙北还。仍设脱脱禾孙于黄河、江、淮诸津渡,凡汉民非赍公文适南者止之,为商者听。中书省臣言:“比奉旨,凡为盗者毋释。今窃钞数贯及佩刀微物,与童幼窃物者,悉令配役。臣等议,一犯者杖释,再犯依法配役为宜。”帝曰:“朕以汉人徇私,用《泰和律》处事,致盗贼滋众,故有是言。人命至重,今后非详谳者,勿辄杀人。”  五月丁卯朔,枢密院臣言:“臣等与玉速帖木兒议别十八里军事,凡军行并听伯颜节制,其留务委孛栾带及诸王阿只吉官属统之为宜。”从之。己巳,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荆湖行省阿里海牙上言:“要束木在鄂省勾考,岂无贪贿?臣亦请勾考之。”诏遣参知政事秃鲁罕、枢密院判李道、治书侍御史陈天祥偕行。甲戌,汴梁旱。徙江东按察司于宣州。庚辰,岁星犯垒壁阵。乙酉,荧惑犯太微右执法。敕遣耽罗戍兵四百人还家。庚寅,广平等路蚕灾。辛卯,霸州、漷州蝻生。安南国遣使来贡方物。癸巳,京畿旱。  六月丙申朔,太白犯御女。辛丑,中书省臣言:“秃鲁罕来奏,前要束木、阿里海牙互请钩考,今阿里海牙虽已死,事之是非,当令暴白。”帝曰:“卿言良是,其连引诸人,近者即彼追逮,远者宜以上闻。此事自要束木所发,当依其言究行之。”乙巳,以立大司农司诏谕中外。皇孙铁木兒不花驻营亦奚不薛,其粮饷仰于西川,远且不便,徙驻重庆府。诏以大司农司所定《农桑辑要》书颁诸路。命云南、陕西二行省籍定建都税赋。戊申,括诸路马。凡色目人有马者三取其二,汉民悉入官,敢匿与互市者罪之。辛亥,以亦马剌丹忒忽里使交趾。癸丑,湖广行省线哥言:“今用兵交趾,分本省戍兵二万八千七百人,期以七月悉会静江,今已发精锐启行,余万七千八百人,皆羸病、屯田等军,不可用。”敕今岁姑罢之。丁巳,设陕西等路诸站总管府,从三品。庚申,甘肃新招贫民百一十八户,敕廪给之。敕路、府、州、县捕盗者持弓矢,各路十副,府、州七副,县五副。以薛阇干为中书省平章政事。辛酉,封杨邦宪妻田氏为永安郡夫人,领播州安抚司事。遣镇西平缅等路招讨使怯烈招谕缅国。广元路阆中麦秀两歧。高丽国遣使来贡。  秋七月丙寅朔,遣必剌蛮等使瓜哇。己巳,用中书省臣言,以江南隶官之田多为强豪所据,立营田总管府,其所据田仍履亩计之。复尚醖监为光禄寺,罢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复北京、咸平等三道宣慰司。给铁古思合敦贫民币帛各二千、布千匹。庚午,江淮行省忙兀带言:“今置省杭州,两淮、江东诸路财赋军实,皆南输又复北上,不便。扬州地控江海,宜置省,宿重兵镇之,且转输无往返之劳,行省徙扬州便。”从之。立淮南洪泽、芍陂两处屯田。壬申,平阳饥民就食邻郡者,所在发仓赈之。置中尚监。右丞拜答兒将兵讨阿蒙,并其妻子禽之,皆伏诛。丁丑,斡脱吉思部民饥,遣就食北京,其不行者发米赈之。以雄、易二州复隶保定。给和林军储,自京师输米万石,发钞即其地籴米万石。辛巳,八都兒饥民六百户驻八剌忽思之地,给米千石赈之。壬午,总制院使桑哥具省臣姓名以上,帝曰:“右丞相安童,右丞麦术丁,参知政事郭佑、杨居宽,并仍前职。以铁木兒为左丞,其左丞相甕吉剌带、平章政事阿必失合、都忽鲁皆别议。”仍谕中书选可代者以闻。给金齿国使臣圆符。癸巳,铨定省、院、台、部官,诏谕中外:“中书省,除中书令外,左、右丞相并一员,平章政事二员,左、右丞并一员,参知政事二员;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二员,左、右丞并一员,参知政事、签行省事并二员;枢密院,除枢密院使外,同知枢密院事一员,枢密院副使、签枢密院事并二员,枢密院判一员;御史台,御史大夫一员,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并二员;行台同;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并二员。其余诸衙门,并委中书省斟酌裁减。”  八月丙申,发钞二万九千锭、盐五万引,市米赈诸王阿只吉所部饥民。己亥,敕枢密院遣侍卫军千人扈从北征。平阳路岁比不登,免贫民税赋。罢淮东、蕲黄宣慰司,以黄、蕲、寿昌隶湖广行省,安庆、六安、光州隶淮西宣慰司。招集宋盐军。以市舶司隶泉府司。乙卯,太白犯轩辕右角。辛酉,婺州永康县民陈巽四等谋反,伏诛。甘州饥,禁酒。罢德平、定昌二路,置德昌军民总管府。  九月乙丑朔,马八兒、须门那、僧急里、南无力、马兰丹、那旺、丁呵兒、来来、急阑亦带、苏木都剌十国,各遣子弟上表来觐,仍贡方物。以太庙雨坏,遣甕吉剌带致告,奉安神主别殿。甲申,太阴犯天关。行辰,高丽遣使献日本俘。是月,南部县生嘉禾,一茎九穗。芝产于苍溪县。  冬十月甲午朔,太白犯右执法。以南康路隶江西行省,徙浙西按察司治杭州。罢诸道提刑按察司判官,行御史台监察御史及按察司官,虽汉人并毋禁弓矢。襄邑县尹张?为治有绩,邹平县达鲁花赤回回能捕盗理财,进秩有差。丁酉,享于太庙。戊戌,太阴犯建星。己亥,车驾至自上都。壬寅,太白犯左执法。遣兵千人戍畏吾境。乙巳,赐合迷里贫民及合剌和州民牛种,给钞万六千二百锭当其价,合迷里民加赐币帛并千匹。己酉,遣塔塔兒带、杨兀鲁带以兵万人、船千艘征骨嵬。中书省具宣徽、大司农、大都、上都留守司存减员数以闻,帝曰:“在禁近者朕自沙汰,余从卿等议之。”辛亥,太阴犯东井。河决开封、祥符、陈留、杞、太康、通许、鄢陵、扶沟、洧川、尉氏、阳武、延津、中牟、原武、眭州十五处,调南京民夫二十万四千三百二十三人,分筑堤防。癸丑,谕江南各省所统军官教练水军。遣侍卫新附兵千人屯田别十八里,置元帅府即其地总之。甲寅,太白犯进贤。以征缅功,调招讨使张万为征缅副都元帅,也先铁木兒征缅招讨司达鲁花赤,千户张成征缅招讨使,并虎符,敕造战船,将兵六千人以征缅,俾秃满带为都元帅总之。乙卯,给皇子脱欢马四千匹,部曲人三匹。庚申,济宁路进芝二茎。壬戌,改河间盐运司为都转运使司。徙戍甘州新附军千人屯田中兴,千人屯田亦里黑。高丽遣使来献日本俘十六人。马法国进鞍勒、氈甲。兴化路仙游县虫伤禾。  十一月乙丑,中书省臣言:“硃清等海道运粮,以四岁计之,总百一万石,斗斛耗折愿如数以偿,风浪覆舟请免其征。”从之。遂以昭勇大将军、沿海招讨使张瑄,明威将军、管军万户兼管海道运粮船硃清,并为海道运粮万户,仍佩虎符。敕禽兽字孕时无畋猎。戊辰,太白犯亢。遣蒙古千户曲出等总新附军四百人,屯田别十八里。己巳,改思明等四州并为路。以阿八赤为征交趾行省右丞。丙子,以涿、易二州良乡、宝坻县饥,免今年租,给粮三月。平滦、太原、汴梁水旱为灾,免民租二万五千六百石有奇。改广东转运市舶提举司为盐课市舶提举司。丁丑,命塔义兒、忽难使阿兒浑。戊寅,遣使阅实宣宁县饥民,周给之。己卯,太阴犯井。辛巳,岁星犯垒壁阵。  十二月乙未,辽东开元饥,赈粮三月。戊戌,太白犯东咸。癸卯,要束木籍阿里海牙家赀,运致京师。赐诸王术伯所部军五千人银万五千两、钞三千锭,探马赤二千人羊七万口。丙午,置燕南、河东、山东三道宣慰司。罢大有署。丁未,太阴犯井。乙卯,诸道宣慰司,在内地者设官四员,江南者六员。以阿里海牙所芘逃民无主者千人屯田。遣中书省断事官秃不申复钩考湖广行省钱谷。复置泉州市舶提举司。大都饥,发官米低其价粜贫民。丙辰,遣蒲昌赤贫民垦甘肃闲田,官给牛、种、农具。赐安南国王陈益稷羊马钞百锭。丁巳,太阴犯氐。戊午,翰林承旨撒里蛮言:“国史院纂修太祖累朝实录,请以畏吾字繙绎,俟奏读然后纂定。”从之。诸路分置六道劝农司。庚申,置尚珍署于济宁等路,秩从五品。是岁,以亦摄思怜真为帝师。赐皇子奥鲁赤、脱欢、诸王术伯、也不干等羊马钞一十五万一千九百二十三锭,马七千二百九十匹,羊三万六千二百六十九口,币帛、毳段、木绵三千二百八十八匹,貂裘十四。又赐皇子脱欢所部怜牙思不花等及欠州诸局工匠钞五万六千一百三十九锭一十二两。命西僧递作佛事于万寿山、玉塔殿、万安寺,凡三十会。大司农司上诸路学校凡二万一百六十六所,储义粮九万五百三十五石,植桑枣杂果诸树二千三百九万四千六百七十二株。断死刑百一十四人。  二十四年春正月乙丑,复云南石梁县。戊辰,以修筑柳林河堤南军三千,浚河西务漕渠。皇子奥鲁赤部曲饥,命大同路给六十日粮。免唐兀卫河西地元籍徭赋。壬申,御正殿受诸王百官朝贺。癸酉,俱蓝国遣使不六温乃等来朝。甲戌,太阴犯东井。乙酉,太阴犯房。丙戌,以参政程鹏飞为中书右丞,阿里为中书左丞。丁亥,以不颜里海牙为参知政事。发新附军千人从阿八赤讨安南。弛女直、水达达地弓矢之禁。复改江浙省为江淮行省。戊子,以钞万锭赈斡端贫民。西边岁饥民困,赐绢万匹。庚寅,遣使代祀岳渎、后土、东海。辛卯,以淮东、淮西、山南三道按察司隶行御史台。立上林署,秩从七品。诏发江淮、江西、湖广三省蒙古、汉券军及云南兵,及海外四州黎兵,命海道运粮万户张文虎等运粮十七万石,分道以讨交趾。置征交趾行尚书省,奥鲁赤平章政事,乌马兒、樊楫参知政事,总之,并受镇南王节制。  二月壬辰朔,遣使持香币诣龙虎、閤皁、三茅设醮,召天师张宗演赴阙。癸巳,雍古部民饥,发米四千石赈之,不足,复给六千石米价。甲午,畋于近郊。乙未,以麦术丁为平章政事。真定路饥,发沿河仓粟减价粜之。以真定所牧官马四万余匹分牧他郡。禁畏吾地禽兽孕孳时畋猎。庚子,太阴犯天关。辛丑,太阴犯东井。甲辰,升江淮行大司农司事秩二品,设劝农营田司六,秩四品,使副各二员,隶行大司农司。以范文虎为中书右丞,商议枢密院事。壬子,封驸马昌吉为宁濮郡王。设都总管府以总皇子北安王民匠、斡端大小财赋。中书省臣言:“自正旦至二月中旬费钞五十万锭,臣等兼总财赋,自今侍臣奏请赐赉,乞令臣等预议。”帝曰:“此朕所当虑。”仍谕玉速铁木兒、月赤彻兒知之。丙辰,马八兒国贡方物。戊午,敕诸王阇里铁木兒节制诸军。以赵与芮子孟桂袭平原郡公。乃颜遣使征东道兵,阇谕里铁木兒毋辄发。  闰月癸亥,太阴犯辰星。以女直、水达达部连岁饥荒,移粟赈之,仍尽免今年公赋及减所输皮布之半。以宋畲军将校授管民官,散之郡邑。敕春秋二仲月上丙日祀尧帝祠。西京等处管课官马合谋自言岁以西京、平阳、太原课程额外羡钱市马驼千输官,而实盗官钱市之,按问有迹,伏诛。乙丑,畋于近郊。召麦术丁、铁木兒、杨居宽等与集贤大学士阿鲁浑撒里及叶李、程文海、赵孟頫论钞法。麦术丁言:“自制国用使司改尚书省,颇有成效,今仍分两省为便。”诏从之,各设官六员。其尚书,以桑哥、铁木兒平章政事,阿鲁浑撒里右丞,叶李左丞,马绍参知政事,余一员议选回回人充;中书,宜设丞相二员、平章政事二员、参知政事二员。省陇右河西道提刑按察司,分置巩昌者入甘州,设官五员;以巩昌改隶京兆提刑按察司,设官六员;省太原提刑按察司,分置西京者入太原。辛未,以复置尚书省诏天下。除行省与中书议行,余并听尚书省从便以闻。设国子监,立国学监官:祭酒一员,司业二员,监丞一员,学官博士二员,助教四员,生员百二十人,蒙古、汉人各半,官给纸札、饮食,仍隶集贤院。设江南各道儒学提举司。甲申,太阴犯牵牛。车驾还宫。乙酉,改淄莱路为般阳路,置录事司。大都饥,免今岁银俸钞,诸路半征之。罢江南竹木柴薪及岸例鱼牙诸课,停不给之务。敕行省宣慰司勿滥举官吏,受除官延引岁月不即之任者,追所受宣敕。镇南王脱欢徙镇南京。改福建市舶都漕运司为都转运盐使司。范文虎改尚书右丞,商议枢密院事。改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六部为尚书六部,以吏部尚书忻都为尚书省参知政事。庚寅,大驾幸上都。札鲁忽赤合剌合孙等言:“去岁审囚官所录囚数,南京、济南两路应死者已一百九十人,若总校诸路,为数必多,宜留札鲁忽赤数人分道行刑。”帝曰:“囚非群羊,岂可遽杀耶?宜悉配隶淘金。”  三月甲午,更造至元宝钞颁行天下,中统钞通行如故。以至元宝钞一贯文当中统交钞五贯文,子母相权,要在新者无冗,旧者无废。凡岁赐、周乏、饷军,皆以中统钞为准。禁无籍自效军扰民,仍籍充军。丙申,太阴犯东井。乙卯,幸凉陉。辽东饥,弛太子河捕鱼禁。丙辰,马八兒国遣使进奇兽一,类骡而巨,毛黑白间错,名阿塔必即。降重庆路定远州为县。命都水监开汶、泗水以达京师。汴梁河水泛溢,役夫七千修完故堤。  夏四月癸酉,太阴犯氐。甲戌,太阴犯房。甲申,忻都奏发新钞十一万六百锭、银千五百九十三锭、金百两,付江南各省与民互市。是月,诸王乃颜反。  五月己亥,遣也先传旨谕北京等处宣慰司,凡隶乃颜所部者禁其往来,毋令乘马持弓矢。庚子,以不鲁合罕总探马赤军三千人出征。移济南宣慰司治益都,燕南按察司治大名,南京按察司治南阳,太原按察司治西京,复立丰州亦剌真站。壬寅,以御史台吏王良弼等诽讪尚书省政事,诛良弼,籍其家,余皆断罪。用桑哥言,置上海、福州两万户府,以维制沙不丁、乌马兒等海运船。户、工两部各增尚书二员。授高丽王睶行尚书省平章政事。罢诸路站脱脱禾孙。括江南诸路匠户。沙不丁言:“江南各省南官多,每省宜用一二人。”帝曰:“除陈岩、吕师夔、管如德、范文虎四人,余从卿议。”帝自将征乃颜,发上都。括江南僧道马匹。诏范文虎将卫军五百镇平滦,以钦察为亲军都指挥使,也速带兒、右卫佥事王通副之。甲辰,免北京今岁丝银,仍以军旅经行,给钞三千锭赈之。壬子,高丽王睶请益兵征乃颜,以五百人赴之。  六月庚申朔,百官以职守不得从征乃颜,愿献马以给卫士。壬戌,至撒兒都鲁之地。乃颜党塔不带率所部六万逼行在而阵,遣前军败之。乙丑,敕辽阳省督运军储。壬申,发诸卫军万人、蒙古军千人戍豪、懿州。诸王失都兒所部铁哥率其党取咸平府,渡辽,欲劫取豪、懿州,守臣以乏军求援,敕以北京戍军千人赴之。括平滦路马。北京饥,免丝银、租税。乙亥,霸州益津县霖雨伤稼。以陕西泾、邠、乾及安西属县闲田立屯田总管府,置官属,秩三品。车驾驻干大利斡鲁脱之地,获乃颜辎重千余,仍禁秋毫无犯。  秋七月癸巳,乃颜党失都兒犯咸平,宣慰塔出从皇子爱牙赤,合兵出沈州进讨,宣慰亦兒撒合分兵趣懿州,其党悉平。丁酉,弘州匠官以犬兔毛制如西锦者以献,授匠官知弘州。戊戌,太阴犯南斗。枢密院奏:“签征缅行省事合撒兒海牙言,比至缅国,谕其王赴阙,彼言邻番数叛,未易即行,拟遣阿难答剌奉表赍土贡入觐。”辛丑,太阴犯牵牛。壬寅,荧惑犯舆鬼。庚戌,云南行省爱鲁言,金齿酋打奔等兄弟求内附,且乞入觐。壬子,太阴犯司怪。癸丑,日晕连环,白虹贯之。罢乃颜所署益都、平滦,也不干河间分地达鲁花赤,及胜纳合兒济南分地所署官。移北京道按察司置豪州,免东京等处军民徭赋。升福建盐运使司,依两淮等例,为都转运使司。以中兴府隶甘州行省,以河西爱牙赤所部屯田军同沙州居民修城河西瓜、沙等处。立阇鄽屯田。  八月癸亥,太白犯亢。浚州进瑞麦,一茎九穗。乙丑,车驾还上都。以李海剌孙为征缅行省参政,将新附军五千、探马赤军一千以行,仍调四川、湖广行省军五千赴之。召能通白夷、金齿道路者张成及前占城军总管刘全,并为招讨使,佩虎符,从征。以脱满答兒为都元帅,将四川省兵五千赴缅省,仍令其省驻缅近地,以俟进止。置江南四省交钞提举司。己巳,谪从叛诸王赴江南诸省从军自效。谕镇南王脱欢,禁戢从征诸王及省官奥鲁赤等,毋纵军士焚掠,毋以交趾小国而易之。癸酉,朵兒朵海获叛王阿赤思,赦之。亦集乃路屯田总管忽都鲁请疏浚管内河渠,从之。丙子,填星南犯垒壁阵。己卯,太阴犯天关。辛巳,太阴犯东井。甲申,太白犯房。丁亥,沈州饥,又经乃颜叛兵蹂践,免其今岁丝银、租赋。以北京伐木三千户屯田平滦。立丰赡、昌国、济民三署,秩五品,设达鲁花赤、令、丞、直长各一员。女人国贡海人。置河西务马站。  九月辛卯,东京义静、麟、威远、婆娑等处大霖雨,江水溢,没民田;大定、金源、高州、武平、兴中等处霜雹伤稼。丁酉,荧惑犯长垣。己亥,湖广省臣言:“海南琼州路安抚使陈仲达、南宁军总管谢有奎、延栏总管符庇成,以其私船百二十艘、黎兵千七百余人,助征交趾。”诏以仲达仍为安抚使,佩虎符,有奎、庇成亦仍为沿海管军总管,佩金符。庚子,太白犯天江。给诸王八八所部穷乏者钞万一千锭。禁市毒药者。以西京、平滦路饥,禁酒。乙巳,太阴犯毕。以米二万石、羊万口给阿沙所统唐兀军。丁未,安南国遣其中大夫阮文彦、通侍大夫黎仲谦贡方物。戊申,咸平、懿州、北京以乃颜叛,民废耕作,又霜雹为灾,告饥,诏以海运粮五万石赈之。辛亥,荧惑犯太微西垣上将。壬子,太白犯南斗。禁沮挠江南茶课。高丽王王睶来朝。  冬十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壬戌,太阴犯牵牛大星。甲子,享于太庙。桑哥请赐叶李、马绍、不忽木、高翥等钞,诏赐李钞百五十锭,不忽木、绍、翥各百锭。又言:“中书省旧在大内前,阿合马移置于北,请仍旧为宜。”从之。癸酉,江西行院月的迷失言:“广东穷边险远,江西、福建诸寇出没之窟,乞于江南诸省分军一万益臣。”诏江西忽都帖木兒以军五千付之。丙子,诛郭佑、杨居宽。戊寅,桑哥言:“北安王相府无印,而安西王相独有印,实非事例,乞收之。诸王胜纳合兒印文曰‘皇侄贵宗之宝’,宝非人臣所宜用,因其分地改为‘济南王印’为宜。”皆从之。从总帅汪惟和言,分所部戍四川军五千人屯田六盘。乙酉,荧惑犯左执法。立陕西宝钞提举司。罗北甸土官火者、阿禾及维摩合剌孙之子并内附。丙戌,范文虎言:“豪、懿、东京等处,人心未安,宜立省以抚绥之。”诏立辽阳等处行尚书省,以薛阇干、阇里帖木兒并行尚书省平章政事,洪茶丘右丞,亦兒撒合左丞,杨仁风、阿老瓦丁并参知政事。  十一月壬辰,太白犯垒壁阵,月晕金、土二星。云南省右丞爱鲁兵次交趾木兀门,其将昭文王以四万人守之,爱鲁击破之,获其将黎石、何英。弛太原、保德河鱼禁。以桑哥为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右丞相,兼统制院使,领功德使司事。从桑哥请,以平章帖木兒代其位,右丞阿剌浑撒里升平章政事,叶李升右丞,参知政事马绍升左丞。升集贤院秩正二品。丙申,荧惑犯太微东垣上相。丁酉,桑哥言:“先是皇子忙哥剌封安西王,统河西、土番、四川诸处,置王相府,后封秦王,绾二金印。今嗣王安难答仍袭安西王印,弟按摊不花别用秦王印,其下复以王傅印行,一籓而二王,恐于制非宜。”诏以阿难答嗣为安西王,仍置王傅,而上秦王印,按摊不花所署王傅罢之。戊戌,以别十八里汉军及新附军五百人屯田合迷玉速曲之地。己亥,镇南王次思明,程鹏飞与奥鲁赤等从镇南王分道并进,阿八赤以万人为前锋。庚子,太白昼见。大都路水,赐今年田租十二万九千一百八十石。辛丑,乌马兒、樊楫及程鹏飞等遂趣交趾,所向克捷。改卫尉院为太仆寺,秩三品,仍隶宣徽,以月赤彻兒、秃秃合领之。丙午,镇南王次界河,交趾发兵拒守,前锋皆击破之。己酉,诏议弭盗。桑哥、玉速帖木兒言:“江南归附十年,盗贼迄今未靖者,宜降旨立限招捕,而以安集责州县之吏,其不能者黜之。”叶李言:“臣在漳州十年,详知其事,大抵军官嗜利与贼通者,尤难弭息。宜令各处镇守军官,例以三年转徙,庶革斯弊。”帝皆从其议,诏行之。封驸马帖木兒济宁郡王。壬子,以江西行省平章忽都帖木兒督捕广东等处盗贼。甲寅,命京畿、济宁两漕运司分掌漕事。镇南王次万劫,诸军毕会。获福建首贼张治囝,其党皆平。谕江南四省招捕盗贼。丙辰,荧惑犯进贤。  十二月癸亥,立尚乘寺。顺元宣慰使秃鲁古言,金竹寨主搔驴等以所部百二十五寨内附。甲子,皇子北安王置王傅,凡军需及本位诸事并以王傅领之。丙寅,太阴犯毕,太白昼见。丁卯,减扬州省岁额米十五万石,以盐引五十万易粮。免浙西鱼课三千锭,听民自渔。发河西、甘肃等处富民千人往阇鄽地,与汉军、新附军杂居耕植。从安西王阿难答请,设本位诸匠都总管府。升万亿库官秩四品。癸酉,镇南王次茅罗港,攻浮山寨,破之。诸王薛彻都等所驻之地,雨土七昼夜,羊畜死不可胜计,以钞暨币帛绵布杂给之,其直计钞万四百六十七锭。丁丑,以硃清、张瑄海漕有劳,遥授宣慰使。乙酉,镇南王以诸军渡富良江,次交趾城下,败其守兵,日烜与其子弃城走敢喃堡。是岁,命西僧监臧宛卜卜思哥等作佛事坐静于大殿、寝殿、万寿山、五台山等寺,凡三十三会。断天下死刑百二十一人。浙西诸路水,免今年田租十之二;西京、北京、隆兴、平滦、南阳、怀孟等路风雹害稼;保定、太原、河间、般阳、顺德、南京、真定、河南等路霖雨害稼,太原尤甚,屋坏压死者众;平阳春旱,二麦枯死,秋种不入土;巩昌雨雹,虸?方为灾。分赐皇子、诸王、驸马、怯薛带等羊马钞,总二十五万三千五百余锭,又赐诸王、怯薛带等军人,马一万二千二百、羊二万二千六百、驼百余。赈贫乏者合剌忽答等钞四万八千二百五十锭。

版权声明:

本站《本纪第十四 世祖十一-元史》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本纪第十六 世祖十三-元史

本纪第十六 世祖十三 二十七年春正月戊申,改大都路总管府为都总管府。庚戌,太白犯牛。改储亻待提举司为军储所,秩从三品。以河东山西道宣慰使阿里火者为尚书右丞,宣慰使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