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四十四 食货三-元史

志第四十四 食货三 ○岁赐 自昔帝王于其宗族姻戚必致其厚者,所以明亲亲之义也。元之为制,其又厚之至者欤!凡诸王及后妃公主,皆有食采分地。其路府州县得荐其私人以为监,秩,

列传第五十一-元史

列传第五十一 ○杨恭懿 杨恭懿,字元甫,奉元人。力学强记,日数千言,虽从亲逃乱,未尝废业。年十七,西还,家贫,服劳为养。暇则就学,书无不读,尤深于《易》、《礼》、《

志第四十四 食货三

  ○岁赐  自昔帝王于其宗族姻戚必致其厚者,所以明亲亲之义也。元之为制,其又厚之至者欤!凡诸王及后妃公主,皆有食采分地。其路府州县得荐其私人以为监,秩禄受命如王官,而不得以岁月通选调。其赋则五户出丝一斤,不得私征之,皆输诸有司之府,视所当得之数而给与之。其岁赐则银币各有差,始定于太宗之时,而增于宪宗之日。及世祖平江南,又各益以民户。时科差未定,每户折支中统钞五钱,至成宗复加至二贯。其亲亲之义若此,诚可谓厚之至矣。至于勋臣亦然,又所以大报功也。故详著其所赐之人,及其数之多寡于后。  诸王  太祖叔答里真官人位:  岁赐,银三十锭,段一百匹。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宁海州一万户。延祐六年,实有四千五百三十二户,计丝一千八百一十二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拨南丰州一万一千户,计钞四百四十锭。  太祖弟搠只哈撒兒大王子淄川王位:  岁赐,银一百锭,段三百匹。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般阳路二万四千四百九十三户。延祐六年,实有七千九百五十四户,计丝三千六百五十六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三年,分拨信州路三万户,计钞一千二百锭。  太祖弟哈赤温大王子济南王位:  岁赐,银一百锭,绵六百二十五斤,小银色丝五千斤,段三百匹,羊皮一千张。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济南路五万五千二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二万一千七百八十五户,计丝九千六百四十八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建昌路六万五千户,计钞二千六百锭。  太祖弟斡真那颜位:  岁赐,银一百锭,绢五千九十八匹,绵五千九十八斤,段三百匹,诸物折中统钞一百二十锭,羊皮五百张,金一十六锭四十五两。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益都路等处六万二千一百五十六户。延祐六年,实有二万八千三百一户,计丝一万一千四百二十五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建宁路七万一千三百七十七户,计钞二千八百五十五锭。  太祖弟孛罗古?大王子广宁王位:  岁赐,银一百锭,段三百匹。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恩州一万一千六百三户。延祐六年,实有二千四百二十户,计丝一千三百五十九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铅山州一万八千户,计钞七百二十锭。。  太祖长子术赤大王位:  岁赐,段三百匹,常课段一千匹。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平阳四万一千三百二户。戊戌年,真定晋州一万户。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永州六万户,计钞二千四百锭。  太祖次子茶合?大王位:  岁赐,银一百锭,段三百匹,绵六百二十五斤,常课金六锭六两。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太原四万七千三百三十户。戊戌年,真定深州一万户。延祐六年,实有一万七千二百一十一户,计丝六千八百三十八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澧州路六万七千三百三十户,计钞二千六百九十三锭。  太祖第三子太宗子定宗位:  岁赐,银一十六锭三十三两,段五十匹。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大名六万八千五百九十三户。延祐六年,实有一万二千八百三十五户,计丝五千一百九十三斤。  太祖第四子睿宗子阿里不哥大王位:  岁赐,银一百锭,段三百匹。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真定路八万户。延祐六年,实有一万五千二十八户,计丝五千一十三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抚州路一十万四千户,计钞四千一百六十锭。  太祖第五子兀鲁赤太子。无嗣。  太祖第六子阔列坚太子子河间王位:  岁赐,银一百锭,段三百匹。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河间路四万五千九百三十户。延祐六年,实有一万一百四十户,计丝四千四百七十九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衡州路五万三千九百三十户,计钞二千一百五十七锭。  太宗子合丹大王位:  岁赐,银一十六锭三十三两,段五十匹。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汴梁在城户。至元三年,改拨郑州。延祐六年,实有二千三百五十六户,计丝九百三十六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常宁州二千五百户,计钞一百锭。  太宗子灭里大王位:  岁赐,银一十六锭三十三两,段五十匹。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汴梁在城户。至元三年,改拨钧州一千五百八十四户。延祐六年,实有二千四百九十六户,计丝九百九十七斤。  太宗子合失大王位:  岁赐,银一十六锭三十三两,段五十匹。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汴梁路在城户。至元三年,改拨蔡州三千八百一十六户。延祐六年,实有三百八十八户,计丝一百五十四斤。  太宗子阔出太子位:  岁赐,银六十六锭三十三两,段一百五十匹。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汴梁路在城户。至元三年,改拨睢州五千二百一十四户。延祐六年,实有一千九百三十七户,计丝七百六十四斤。  太宗子阔端太子位:  岁赐,银一十六锭三十三两,段五十匹。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东平路四万七千七百四十一户。延祐六年,实有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五户,计丝三千五百二十四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常德路四万七千七百四十户,计钞一千九百九锭。  睿宗长子宪宗子阿速台大王位:。  岁赐,银八十二锭,段三百匹。  又泰定二年,晃兀帖木兒大王改封并王,增岁赐银一十锭,班秃大王银八锭。  又泰定三年,明里忽都鲁皇后位下,添岁赐中统钞一千锭,段五十匹,绢五十匹。  五户丝,癸丑年,查过卫辉路三千三百四十二户。延祐六年,实有二千二百八十户,计丝九百一十六斤。  睿宗子世祖次子裕宗位:  裕宗妃伯蓝也怯赤:  岁赐,银五十锭。  江南户钞,延祐三年,分拨江州路德化县二万九千七百五十户,计钞一千一百九十锭。  裕宗子顺宗子武宗: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怀孟一万一千二百七十三户。  江南户钞,大德八年,分拨瑞州路六万五千户,计钞二千六百锭。  睿宗子旭烈大王位:  岁赐,银一百锭,段三百匹。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彰德路二万五千五十六户。延祐六年,实有二千九百二十九户,计丝二千二百一斤。  睿宗子阿里不哥大王位。见前。  睿宗子末哥大王位:  岁赐,银五十锭,段三百匹。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河南府五千五百五十二户。延祐六年,实有八百九户,计丝三百三十三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茶陵州八千五十二户,计钞三百二十四锭。  睿宗子拨绰大王位:  岁赐,银五十锭,段三百匹。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真定蠡州三千三百四十七户。延祐六年,实有一千四百七十二户,计丝六百一十二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耒阳州五千三百四十七户,计钞二百一十三锭。  睿宗子岁哥都大王位: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认济南等处五千户。延祐六年,实有五十户,计丝二十斤。  世祖长子朵兒只太子位:  腹里、江南无分拨户。  世祖次子裕宗后位:  岁赐,段一千匹,绢一千匹。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龙兴路一十万五千户,计钞四千二百锭。  又四怯薛伴当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拨瑞州上高县八千户,计钞三百三十锭。  世祖次子安西王忙哥剌位:  岁赐,段一千匹,绢一千匹。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吉州路六万五千户,计钞二千六百锭。  世祖次子北安王那木罕位:  岁赐,段一千匹,绢一千匹。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二年,分拨临江路六万五千户,计钞二千六百锭。  世祖次子宁远王阔阔出位:  岁赐,段匹物料,折钞一千六百五十六锭;银五十锭,折钞一千锭。  江南户钞,泰定元年,分拨永福县一万三千六百四户,计钞五百四十四锭。  世祖次子西平王奥鲁赤位:  岁赐,段匹物料,折钞一千六百五十六锭;银五十锭,折钞一千锭。  江南户钞,大德七年,分拨南恩州一万三千六百四户,计钞五百四十四锭。  世祖次子爱牙赤大王位:  岁赐,银五十锭,折钞一千锭;段匹物料,折钞一千六百五十六锭。  江南户钞,皇庆元年,分拨邵武路光泽县一万三千六百四户,计钞五百四十四锭。  世祖次子镇南王脱欢位:  岁赐,银五十锭;段匹物料,折钞一千六百五十六锭。  江南户钞,皇庆元年,分拨福州路宁德县一万三千六百四户,计钞五百四十四锭。  世祖次子云南王忽哥赤位:  岁赐,银五十锭,折钞一千锭;段匹物料,折钞一千六百五十六锭。  江南户钞,皇庆元年,分拨福州路福安县一万三千六百四户,计钞五百四十四锭。  世祖次子忽都帖木兒太子位:  岁赐,银五十锭,折钞一千锭;段匹物料,折钞一千六百五十六锭。  江南户钞,皇庆元年,分拨泉州路南安县一万三千六百四户,计钞五百四十四锭。  裕宗长子晋王甘麻剌位:  岁赐,段一千匹,绢一千匹。  又朵兒只,延祐元年为始,年例支中统钞一千锭。  五户丝,阔阔不花所管益都二十九户。  江南户钞,皇庆元年,分拨南康路六万五千户。  又迭里哥兒不花湘宁王分拨湘乡州、宁乡县六万五千户,计钞二千六百锭。  顺宗子阿木哥魏王位:  江南户钞,皇庆元年,分拨庆元路六万五千户,计钞二千六百锭。  顺宗子武宗子明宗位:  江南户钞,延祐二年,分拨湘潭州六万五千户,计钞二千六百锭。  合丹大王位:  五户丝,戊午年,分拨济南漏籍二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一百九十三户,计丝七十七斤。  阿鲁浑察大王: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广平三十户。延祐三年,实有五户,计丝二斤。  霍里极大王: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广平等处一百五十户。延祐三年,实有八十七户,计丝三十四斤。  阿剌忒纳失里豫王:  天历元年,分拨江西行省南康路。  后妃公主  太祖四大斡耳朵:  大斡耳朵:  岁赐,银四十三锭,红紫罗二十匹,染绢一百匹,杂色绒五千斤,针三千个,段七十五匹,常课段八百匹。  五户丝,乙卯年,分拨保定路六万户。延祐六年,实有一万二千六百九十三户,计丝五千二百七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赣州路二万户,计钞八百锭。  第二斡耳朵:  岁赐,银五十锭,段七十五匹,常课段一千四百九十匹。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河间青城县二千九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一千五百五十六户,计丝六百五十七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赣州路一万五千户,计钞六百锭。  第三斡耳朵:  岁赐,银五十锭,段七十五匹,常课段六百八十二匹。  五户丝,壬子年,查认过真定等处畸零三百一十八户。延祐六年,实有一百二十一户,计丝四十八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赣州路二万一千户,计钞八百四十锭。  第四斡耳朵:  岁赐,银五十锭,段七十五匹。  五户丝,壬子年,分拨真定等处二百八十三户。延祐六年,实有一百一十六户,计丝四十六斤。  又八不别及妃子位,至元二十五年,分拨河间清州五百一十户,计丝二百四斤。  世祖四斡耳朵:  大斡耳朵:  岁赐,银五十锭。  江南户钞,大德三年,分拨袁州路宜春县一万户,计钞一千六百锭。  第二斡耳朵:  岁赐,银五十锭,又七锭,段一百五十匹。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袁州路分宜县四千户,计钞一百六十锭。大德四年,分拨袁州路萍乡州四万二千户,计钞一千六百八十锭。  第三斡耳朵:  岁赐,银五十锭。  江南户钞,大德十年,分拨袁州路宜春县二万九千七百五十户,计钞一千一百九十锭。  第四斡耳朵:  岁赐,银五十锭。  江南户钞,大德十年,分拨袁州路万载县二万九千七百五十户,计钞一千一百九十锭。  顺宗后位:  岁赐,段五百匹。  江南户钞,大德二年,分拨三万二千五百户。  武宗斡耳朵:  真哥皇后位:  岁赐,银五十锭,钞五百锭。  江南户钞,延祐二年,分拨湘阴州四万二千户,计钞一千六百八十锭。  完者台皇后位:  岁赐,银五十锭。  江南户钞,延祐二年,分拨潭州路衡山县二万九千七百五十户,计钞一千一百九十锭。  阿昔伦公主位:  至元六年,分拨葭州等处种田三百户。  赵国公主位: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高唐州二万户。延祐六年,实有六千七百二十九户,计丝二千三百九十九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柳州路二万七千户,计钞一千八十锭。  鲁国公主位: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济宁路三万户。延祐六年,实有六千五百三十户,计丝二千二百九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汀州四万户,计钞一千六百锭。  昌国公主位: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一万二千六百五十二户。延祐六年,实有三千五百三十一户,计丝二千七百六十六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广州路二万七千户,计钞一千八十锭。  郓国公主位: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濮州三万户。延祐六年,实有五千九百六十八户,计丝一千八百三十六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横州等处四万户,计钞一千六百锭。  塔出驸马: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真定等处畸零二百七十户。延祐六年,实有二百三十二户,计丝九十五斤。  带鲁罕公主位:  岁赐,银四锭八两,段一十二匹。  五户丝,延祐六年,实有代支户六百三十户,计丝二百五十四斤。  火雷公主位: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延安府九千七百九十六户。延祐六年,实有代支户一千八百九户,计丝七百二十二斤。  奔忒古兒驸马:  五户丝,庚辰年,分拨眼户五百七十三户。延祐六年,实有五十六户,计丝二十二斤。  独木干公主位: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平阳一千一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五百六十户,计丝二百二十四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梅州程乡县一千四百户,计钞五十六锭。  勋臣  木华黎国王: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东平三万九千一十九户。延祐六年,实有八千三百五十四户,计丝三千三百四十三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韶州等路四万一千一十九户,计钞一千六百四十锭。  孛罗先锋: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广平等处种田一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七十户,计丝二十八斤。  行丑兒: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大名种田一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三十八户,计丝一十五斤。  阔阔不花先锋: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益都等处畸零二百七十五户。延祐六年,实有一百二十七户,计丝一十五斤。  撒吉思不花先锋: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汴梁等处二百九十一户。延祐六年,实有一百二十七户,计丝一十五斤。  阿里侃断事官: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济宁等处三十五户,计丝一十四斤。  乞里歹拔都: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东平一百户,计丝四十斤。  孛罗海拔都: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德州等处一百五十三户,计丝六十一斤。  拾得官人: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东平等处畸零一百一十二户,计丝八十四斤。  伯纳官人: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东平三十二户。延祐六年,实有四十五户,计丝一十八斤。  笑乃带先锋: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东平一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七十八户,计丝三十一斤。  带孙郡王: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东平东阿县一万户。延祐六年,实有一千六百七十五户,计丝七百二十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韶州路乐昌县一万七千户,计钞四百二十八锭。  愠里答兒薛禅: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泰安州二万户。延祐六年,实有五千九百七十一户,计丝二千四百二十五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桂阳州二万一千户,计钞八百四十锭。  术赤台郡王: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德州二万户。延祐六年,实有七千一百四十六户,计丝二千九百四十八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连州路二万一千户,计钞八百四十锭。  阿兒思兰官人: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浔州路三千户,计钞一百二十锭。  孛鲁古妻佟氏: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真定一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三十九户,计丝一十五斤。  八答子: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顺德路一万四千八十七户。延祐六年,实有四千四百四十六户,计丝二千四百六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钦州路一万五千八十七户,计钞六百三锭。  右手万户三投下孛罗台万户: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广平路洺水县一万七千三百三十三户。延祐六年,实有四千七百三十三户,计丝一千七百三十八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全州路清湘县一万七千九百一十九户,计钞七百一十六锭。  忒木台驸马: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广平路磁州九千四百五十七户。延祐六年,实有二千四百七户,计丝九百八十九斤。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二年,分拨全州路录事司九千八百七十六户,计钞三百九十五锭。  斡阔烈阇里必: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广平路一万五千八百七户。延祐六年,实有一千七百三户,计丝六百八十斤。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年,分拨全州路灌阳县一万六千一百五十七户,计钞六百四十六锭。  左手九千户合丹大息千户: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河间路齐东县一千二十三户。延祐六年,实有三百六十六户,计丝一百六十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藤州、苍梧县一千二百四十四户,计钞九锭。  也速不花等四千户: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河间路陵州一千三百一十七户。延祐六年,实有五百五十九户,计丝二百二十三斤。  也速兀兒等三千户: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河间路宁津县一千七百七十五户。延祐六年,实有七百二十二户,计丝二百八十八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藤州等处三千七百三十二户,计丝二百八十八斤。  帖柳兀秃千户: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河间路临邑县一千四百五十户。延祐六年,实有三百五十四户,计丝二百六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藤州一千二百四十四户,计钞四十九锭。  和斜温两投下一千二百户: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曹州一万户。延祐六年,实有一千九百二十八户,计丝七百四十八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贵州一万五百户,计钞四百二十锭。  忽都虎官人:  五户丝,壬子年,查认过广平等处四千户。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韶州曲江县五千三百九户,计钞二百一十二锭。  灭古赤: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凤翔府实有一百三十户。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二年,分拨永州路祁阳县五千户,计钞二百锭。  塔思火兒赤: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东平种田户,并壬子年续查户,共六百八十户。延祐六年,实有三百八十九户,计丝一百五十五斤。  塔丑万户: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平阳等处一百八十六户。延祐六年,实有八十一户,计丝三十七斤。  察罕官人: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怀孟等处三千六百六户。延祐六年,实有五百六十户,计丝二百二十四斤。  孛罗浑官人: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保定等处四百一十五户。丁巳年,分拨卫辉路淇州一千一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一千九十九户,计丝四百四十九斤。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七年、大德六年,分拨四千户,计钞一百六十锭。  速不台官人: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汴梁等处一千一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五百七十七户,计丝二百三十斤。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年,分拨钦州灵山县一千六百户,计钞六十四锭。  宿敦官人: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真定一千一百户。延祐六年,实有六十四户,计丝二十八斤。  也苦千户: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东平等处一千一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二百九十五户,计丝一百一十八斤。  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梅州一千四百户,计钞五十六锭。  阿可兒:  五户丝,癸丑年,分拨益都路高苑县一千户。延祐六年,实有一百九十六户,计丝七十八斤。  伯八千户: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太原一千一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三百五十一户,计丝一百四十斤。  兀里羊哈歹千户:  五户丝,戊午年,分拨东平等处一千户。延祐六年,实有四百七十九户,计丝一百九十一斤。  秃薛官人: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兴元等处种田六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二百户,计丝八十斤。  塔察兒官人: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平阳二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二百户,计丝八十斤。  折米思拔都兒: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怀孟等处一百户。延祐六年,实有五十户,计丝二十斤。  猱虎官人:  五户丝,丁巳年,分拨平阳一千户。延祐六年,实有六百户,计丝二百四十斤。  孛哥帖木兒: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真定等处五十八户,计丝二十三斤。  也速鲁千户:  五户丝,壬子年,分拨真定路一百六十九户。延祐六年,实有四十户,计丝一十六斤。  镇海相公: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保定九十五户。延祐六年,实有五十三户,计丝二十一斤。  按察兒官人:  五户丝,壬子年,分拨太原等处五百五十户。延祐六年,实有九十八户,计丝二十九斤。  按摊官人:  五户丝,中统元年,元查平阳路种田户六十户。延祐六年,实有四十户,计丝一十六斤。  阿术鲁拔都:  五户丝,壬子年,查大名等处三百一十户。延祐六年,实有三百一户,计丝一百二十斤。  孛罗口下裴太纳: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广平等处八十二户。延祐六年,实有三十户,计丝一十二斤。  忒木台行省: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大同等处七百五十一户。延祐六年,实有二百五十五户,计丝一百一十斤。  撒秃千户: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年,分拨浔州三千户,计钞一百二十锭。  也可太傅: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上都五百四十户。延祐六年,实有三百户,计丝一百二十斤。  迭哥官人: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大名清丰县一千七百一十三户。延祐六年,实有一千三百七户,计丝五百七斤。  卜迭捏拔都兒: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怀孟八十八户。延祐六年,实有四十户,计丝一十六斤。  黄兀兒塔海: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平阳一百四十四户。延祐六年,实有一百户,计丝四十斤。  怯来千户: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年,分拨浔州路三千户,计钞一百二十锭。  哈剌口温: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真定三十二户。  曳剌中书兀图撒罕里: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大都等处八百七十户。延祐六年,实有四百四十九户,计丝一百一十七斤。  欠帖木: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曹州三十四户。延祐六年,实有三十四户。  欠帖温:  岁赐绢一百匹,弓弦一千条。  江南户钞,至元十九年,分拨梅州、安仁县四千户,计钞一百六十锭。  扎八忽娘子:  岁赐常课段四百七十匹。  鱼兒泊八剌千户:  五户丝,大德元年,分拨真定等处一千户。延祐三年,实有六百户,计丝二百四十斤。  昔宝赤: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衡州路安仁县四千户,计钞一百六十锭。  八剌哈赤: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台州路天台县四千户,计钞一百六十锭。  阿塔赤: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常德路沅江县四千户,计钞一百六十锭。  必阇赤: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袁州路万载县三千户,计钞一百二十锭。  贵赤: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和州历阳县四千户,计钞一百六十锭。  厥列赤: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婺州永康县五十户,计钞二十锭。  八兒赤、不鲁古赤: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衡州路酃县六百户,计钞二十四锭。  阿速拔都: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卢州等处三千四百九户,计钞一百三十六锭。  也可怯薛: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武冈路武冈县五千户,计钞二百锭。  忽都答兒怯薛: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武冈路新宁县五千户,计钞二百锭。  帖古迭兒怯薛: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常德路龙阳县五千户,计钞二百锭。  月赤察兒怯薛: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武冈路绥宁县五千户,计钞二百锭。  玉龙帖木兒千户: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年,分拨浔州三千户,计钞一百二十锭。  别苦千户: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年,分拨浔州三千户,计钞一百二十锭。  憧兀兒王:  江南户钞,延祐二年为始,支中统钞二百锭,无城池。  霍木海: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大名等处三十三户。  哈剌赤秃秃哈:  江南户钞,至元二十一年,分拨饶州路四千户,计钞一百六十锭。  添都虎兒:  五户丝,丙申年,分拨真定一百户。  贾答剌罕: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大都一十四户。  阿剌博兒赤: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真定五十五户。  忽都那颜: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大名二十户。  忽辛火者: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真定二十七户。  大忒木兒: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真定二十二户。  布八火兒赤: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大都八十四户。  塔兰官人: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大宁三户。  憨剌哈兒: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保定二十一户。  昔里吉万户: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大都七十九户。  清河县达鲁花赤也速: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大名二十户。  塔剌罕刘元帅: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顺德一十九户。  怯薛台蛮子: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泰安州七户。  必阇赤汪古台: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汴梁等处四十六户。  阿剌罕万户: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保定一户。  徐都官人:  五户丝,壬子年,元查大都三十一户。  西川城左翼蒙古汉军万户脱力失:  岁赐,常课段三十三匹。  伯要歹千户:  岁赐,段二十四匹。  典迭兒:  岁赐,常课段六十四匹。  燕帖木兒太平王:  岁赐,天历元年,定金十锭、银五十锭、钞一万锭,分拨江东道太平路地五百顷。

版权声明:

本站《志第四十四 食货三-元史》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二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二 之清实录光绪朝实录,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四十三 食货二-元史

志第四十三 食货二 ○岁课 山林川泽之产,若金、银、珠、玉、铜、铁、水银、硃砂、碧甸子、铅、锡、矾、硝、碱、竹、木之类,皆天地自然之利,有国者之所必资也,而或以病民者,

志第四十四 食货三-元史

志第四十四 食货三 ○岁赐 自昔帝王于其宗族姻戚必致其厚者,所以明亲亲之义也。元之为制,其又厚之至者欤!凡诸王及后妃公主,皆有食采分地。其路府州县得荐其私人以为监,秩

志第四十三 食货二

  ○岁课  山林川泽之产,若金、银、珠、玉、铜、铁、水银、硃砂、碧甸子、铅、锡、矾、硝、碱、竹、木之类,皆天地自然之利,有国者之所必资也,而或以病民者有之矣。元兴,因土人呈献,而定其岁入之课,多者不尽收,少者不强取,非知理财之道者,能若是乎?  产金之所,在腹里曰益都、檀、景,辽阳省曰大宁、开元,江浙省曰饶、徽、池、信,江西省曰龙兴、抚州,湖广省曰岳、澧、沅、靖、辰、潭、武冈、宝庆,河南省曰江陵、襄阳,四川省曰成都、嘉定,云南省曰威楚、丽江、大理、金齿、临安、曲靖、元江、罗罗、会川、建昌、德昌、柏兴、乌撒、东川、乌蒙。  产银之所,在腹里曰大都、真定、保定、云州、般阳、晋宁、怀孟、济南、宁海,辽阳省曰大宁,江浙省曰处州、建宁、延平,江西省曰抚、瑞、韶,湖广省曰兴国、郴州,河南省曰汴梁、安丰、汝宁,陕西省曰商州,云南省曰威楚、大理、金齿、临安、元江。  产珠之所,曰大都,曰南京,曰罗罗,曰水达达,曰广州。  产玉之所,曰于阗,曰匪力沙。  产铜之所,在腹里曰益都,辽阳省曰大宁,云南省曰大理、澄江。  产铁之所,在腹里曰河东、顺德、檀、景、济南,江浙省曰饶、徽、宁国、信、庆元、台、衢、处、建宁、兴化、邵武、漳、福、泉,江西省曰龙兴、吉安、抚、袁、瑞、赣、临江、桂阳,湖广省曰沅、潭、衡、武冈、宝庆、永、全、常宁、道州,陕西省曰兴元,云南省曰中庆、大理、金齿、临安、曲靖、澄江、罗罗、建昌。  产硃砂、水银之所,在辽阳省曰北京,湖广省曰沅、潭,四川省曰思州。  产碧甸子之所,曰和林,曰会川。  产铅、锡之所,在江浙省曰铅山、台、处、建宁、延平、邵武,江西省曰韶州、桂阳,湖广省曰潭州。  产矾之所,在腹里曰广平、冀宁,江浙省曰铅山、邵武,湖广省曰潭州,河南省曰庐州、河南。  产硝、碱之所,曰晋宁。若竹、木之产,所在有之,不可以所言也。  初,金课之兴,自世祖始。其在益都者,至元五年,命于从刚、高兴宗以漏籍民户四千,于登州栖霞县淘焉。十五年,又以淘金户二千签军者,付益都、淄莱等路淘金总管府,依旧淘金。其课于太府监输纳。在辽阳者,至元十年,听李德仁于龙山县胡碧峪淘采,每岁纳课金三两。十三年,又于辽东双城及和州等处采焉。在江浙者,至元二十四年,立提举司,以建康等处淘金夫凡七千三百六十五户隶之,所辖金场凡七十余所。未几以建康无金,革提举司,罢淘金户,其徽、饶、池、信之课,皆归之有司。在江西者,至元二十三年,抚州乐安县小曹周岁办金一百两。在湖广者,至元二十年,拨常德、澧、辰、沅、靖民万户,付金场转运司淘焉。在四川者,元贞元年,以其病民罢之。在云南者,至元十四年,诸路总纳金一百五锭。此金课之兴革可考者然也。  银在大都者,至元十一年,听王庭璧于檀州奉先等洞采之。十五年,令关世显等于蓟州丰山采之。在云州者,至元二十七年,拨民户于望云煽炼,设从七品官掌之。二十八年,又开聚阳山银场。二十九年,遂立云州等处银场提举司。在辽阳者,延祐四年,惠州银洞三十六眼,立提举司办课。在江浙者,至元二十一年,建宁南剑等处立银场提举司煽炼。在湖广者,至元二十三年,韶州路曲江县银场听民煽炼,每年输银三千两。在河南者,延祐三年,李允直包罗山县银场,课银三锭。四年,李珪等包霍丘县豹子崖银洞,课银三十锭,其所得矿,大抵以十分之三输官。此银课之兴革可考者然也。  珠在大都者,元贞元年,听民于杨村、直沽口捞采,命官买之。在南京者,至元十一年,命灭怯、安山等于宋阿江、阿爷苦江、忽吕古江采之。在广州者,采于大步海。他如兀难、曲朵剌、浑都忽三河之珠,至元五年,徙凤哥等户捞焉。胜州、延州、乃延等城之珠,十三年,命朵鲁不?等捞焉。此珠课之兴革可考者然也。  玉在匪力沙者,至元十一年,迷兒、麻合马、阿里三人言,淘玉之户旧有三百,经乱散亡,存者止七十户,其力不充,而匪力沙之地旁近有民户六十,每同淘焉。于是免其差徭,与淘户等所淘之玉,于忽都、胜忽兒、舍里甫丁三人所立水站,递至京师。此玉课之兴革可考者然也。  铜在益都者,至元十六年,拨户一千,于临朐县七宝山等处采之。在辽阳者,至元十五年,拨采木夫一千户,于锦、瑞州鸡山、巴山等处采之。在澄江者,至元二十二年,拨漏籍户于萨矣山煽炼,凡一十有一所。此铜课之兴革可考者然也。  铁在河东者,太宗丙申年,立炉于西京州县,拨冶户七百六十煽焉。丁酉年,立炉于交城县,拨冶户一千煽焉。至元五年,始立洞冶总管府。七年罢之。十三年,立平阳等路提举司。十四年又罢之。其后废置不常。大德十一年,听民煽炼,官为抽分。至武宗至大元年,复立河东都提举司掌之。所隶之冶八:曰大通,曰兴国,曰惠民,曰利国,曰益国,曰闰富,曰丰宁,丰宁之冶盖有二云。在顺德等处者,至元三十一年,拨冶户六千煽焉。大德元年,设都提举司掌之,其后亦废置不常。至延祐六年,始罢两提举司,并为顺德广平彰德等处提举司。所隶之冶六:曰神德,曰左村,曰丰阳,曰临水,曰沙窝,曰固镇。在檀、景等处者,太宗丙申年,始于北京拨户煽焉。中统二年,立提举司掌之,其后亦废置不常。大德五年,始并檀、景三提举司为都提举司,所隶之冶有七:曰双峰,曰暗峪,曰银崖,曰大峪,曰五峪,曰利贞,曰锥山。在济南等处者,中统四年,拘漏籍户三千煽焉。至元五年,立洞冶总管府,其后亦废置不常。至至大元年,复立济南都提举司,所隶之监有五:曰宝成,曰通和,曰昆吾,曰元国,曰富国。其在各省者,独江浙、江西、湖广之课为最多。凡铁之等不一,有生黄铁,有生青铁,有青瓜铁,有简铁,每引二百斤。此铁课之兴革可考者然也。  硃砂、水银在北京者,至元十一年,命蒙古都喜以恤品人户于吉思迷之地采炼。在湖广者,沅州五寨萧雷发等每年包纳硃砂一千五百两,罗管赛包纳水银二千二百四十两。潭州安化县每年办硃砂八十两、水银五十两。碧甸子在和林者,至元十年,命乌马兒采之。在会川者,二十一年,输一千余塊。此硃砂、水银、碧甸子课之兴革可考者然也。  铅、锡在湖广者,至元八年,辰、沅、靖等处转运司印造锡引,每引计锡一百斤,官收钞三百文,客商买引,赴各冶支锡贩卖。无引者,比私盐减等杖六十,其锡没官。此铅、锡课之兴革可考者然也。  矾在广平者,至元二十八年,路鹏举献磁州武安县矾窑一十所,周岁办白矾三千斤。在潭州者,至元十八年,李日新自具工本,于浏阳永兴矾场煎烹,每十斤官抽其二。在河南者,二十四年,立矾课所于无为路,每矾一引重三十斤,价钞五两。此矾课之兴革可考者然也。  竹之所产虽不一,而腹里之河南、怀孟,陕西之京兆、凤翔,皆有在官竹园。国初,皆立司竹监掌之,每岁令税课所官以时采斫,定其价为三等,易于民间。至元四年,始命制国用使司印造怀孟等路司竹监竹引一万道,每道取工墨一钱,凡发卖皆给引。至二十二年,罢司竹监,听民自卖输税。明年,又用郭畯言,于卫州复立竹课提举司,凡辉、怀、嵩、洛、京襄、益都、宿、蕲等处竹货皆隶焉。在官者办课,在民者输税。二十三年,又命陕西竹课提领司差官于辉、怀办课。二十九年,丞相完泽言:“怀孟竹课,频年斫伐已损。课无所出,科民以输。宜罢其课,长养数年。”世祖从之。此竹课之兴革可考者也。若夫硝、碱、木课,其兴革无籍可考,故不著焉。  天历元年岁课之数:  金课:  腹里,四十锭四十七两三钱。  江浙省,一百八十锭一十五两一钱。  江西省,二锭四十两五钱。  湖广省,八十锭二十两一钱。  河南省,三十八两六钱。  四川省,麸金七两二钱。  云南省,一百八十四锭一两九钱。  银课:  腹里,一锭二十五两。  江浙省,一百一十五锭三十九两二钱。  江西省,四百六十二锭三两五钱。  湖广省,二百三十六锭九两。  云南省,七百三十五锭三十四两三钱。  铜课:  云南省二千三百八十斤。  铁课:  江浙省,额外铁二十四万五千八百六十七斤,课钞一千七百三锭一十四两。  江西省,二十一万七千四百五十斤,课钞一百七十六锭二十四两。  湖广省,二十八万二千五百九十五斤。  河南省,三千九百三十斤。  陕西省,一万斤。  云南省,一十二万四千七百一斤。  铅锡课:  江浙省,额外铅粉八百八十七锭九两五钱,铅丹九锭四十二两二钱,黑锡二十四锭一十两二钱。  江西省,锡一十七锭七两。  湖广省,铅一千七百九十八斤。  矾课:  腹里,三十三锭二十五两八钱。  江浙省,额外四十二两五钱。  河南省,额外二千四百一十四锭三十三两一钱。  硝碱课:  晋宁路,二十六锭七两四钱。  竹木课:  腹里,木六百七十六锭一十五两四钱,额外木七十三锭二十五两三钱;竹二锭四十两,额外竹一千一百三锭二两二钱。  江浙省,额外竹木九千三百五十五锭二十四两。  江西省,额外竹木五百九十锭二十三两三钱。  河南省,竹二十六万九千六百九十五竿,板木五万八千六百条,额外竹木一千七百四十八锭三十两一钱。  ○盐法  国之所资,其利最广者莫如盐。自汉桑弘羊始榷之,而后世未有遗其利者也。元初,以酒醋、盐税、河泊、金、银、铁冶六色,取课于民,岁定白银万锭。太宗庚寅年,始行盐法,每盐一引重四百斤,其价银一十两。世祖中统二年,减银为七两。至元十三年既取宋,而江南之盐所入尤广,每引改为中统钞九贯。二十六年,增为五十贯。元贞丙申,每引又增为六十五贯。至大己酉至延祐乙卯,七年之间,累增为一百五十贯。凡伪造盐引者皆斩,籍其家产,付告人充赏。犯私盐者徒二年,杖七十,止籍其财产之半;有首告者,于所籍之内以其半赏之。行盐各有郡邑,犯界者减私盐罪一等,以其盐之半没官,半赏告者。然岁办之课,难易各不同。有因自凝结而取者,解池之颗盐也。有煮海而后成者,河间、山东、两淮、两浙、福建等处之末盐也。惟四川之盐出于井,深者数百尺,汲水煮之,视他处为最难。今各因其所产之地言之。  大都之盐:太宗丙申年,初于白陵港、三叉沽、大直沽等处置司,设熬煎办,每引有工本钱。世祖至元二年,又增宝坻三盐场,灶户工本,每引为中统钞三两,与清、沧等。八年,以大都民户多食私盐,因亏国课,验口给以食盐。十九年,罢大都及河间、山东三盐运司,设户部尚书、员外郎各一员,别给印,令于大都置局卖引,盐商买引,赴各场关盐发卖。每岁灶户工本,省台遣官逐季分给之。十九年,改立大都芦台越支三叉沽盐使司一。二十五年,复立三叉沽、芦台、越支三盐使司。二十八年,增灶户工本,每引为中统钞八两。二十九年,以岁饥减盐课一万引,入京兆盐运司添办。大德元年,遂罢大都盐运司,并入河间。  河间之盐:太宗庚寅年,始立河间税课所,置盐场,拨灶户二千三百七十六隶之,每盐一袋,重四百斤。甲午年,立盐运司。庚子年,改立提举盐榷所,岁办三万四千七百袋。癸卯年,改立提举沧清盐课使所,岁办盐九万袋。定宗四年,改真定河间等路课程所为提举盐榷沧清盐使所。宪宗二年,又改河间课程所为提举沧清深盐使所。八年,每袋增盐至四百五十斤。世祖中统元年,改立宣抚司提领沧清深盐使所。四年,改沧清深盐提领所为转运司。是年,办银七千六十五锭,米三万三千三百余石。至元元年,又增三之一焉。二年,改立河间都转运司,岁办九万五千袋。七年,始定例岁煎盐十万引,办课银一万锭。十二年,改立都转运使司,添灶户九百余,增盐课二十万引。十八年,以河间灶户劳苦,增工本为中统钞三贯。是年,又增灶户七百八十六。十九年,罢河间都转运司,改立清、沧盐使司二。二十二年,复立河间等路都转运盐使司,增盐课为二十九万六百引。二十三年,改立河间都转运司,通办盐酒税课。二十五年,增工本为中统钞五贯。二十七年,增灶户四百七十,办盐三十五万引。至大元年,又增至四十五万引。延祐元年,以亏课,停煎五万引。自是至天历,皆岁办四十万引,所隶之场,凡二十有二。  山东之盐:太宗庚寅年,始立益都课税所,拨灶户二千一百七十隶之,每银一两,得盐四十斤。甲午年,立山东盐运司。中统元年,岁办银二千五百锭。三年,命课税隶山东都转运司。四年,令益都山东民户,月买食盐三斤;灶户逃亡者,招民户补之。是岁,办银三千三百锭。至元二年,改立山东转运司,办课银四千六百锭一十九两。是年,户部造山东盐引。六年,增岁办盐为七万一千九百九十八引,自是每岁增之。至十二年,改立山东都转运司,岁办盐一十四万七千四百八十七引。十八年,增灶户七百,又增盐为一十六万五千四百八十七引,灶户工本钱亦增为中统钞三贯。二十三年,岁办盐二十七万一千七百四十二引。二十六年,减为二十二万引。大德十年,又增为二十五万引。至大元年之后,岁办正、余盐为三十一万引,所隶之场,凡一十有九。  河东之盐:出解州盐池,池方一百二十里,每岁五月,场官伺池盐生结,令夫搬摝盐花。其法必值亢阳,池盐方就,或遇阴雨,则不能成矣。太宗庚寅年,始立平阳府征收课税所,从实办课,每盐四十斤,得银一两。癸巳年,拨新降户一千,命盐使姚行简等修理盐池损坏处所。宪宗壬子年,又增拨一千八十五户,岁捞盐一万五千引,办课银三千锭。世祖中统二年,初立陕西转运司,仍置解盐司于路村。三年,以太原民户自煎小盐,岁办课银一百五十锭。五年,又增小盐课银为二百五十锭。至元三年,谕陕西四川,以所办盐课赴行制国用使司输纳,盐引令制国用使司给降。四年,立陕西四川转运司。六年,立太原提举盐使司,直隶制国用使司。十年,命捞盐户九百八十余,每丁捞盐一石,给工价钞五钱。岁办盐六万四千引,计中统钞一万一千五百二十锭。二十三年,改立陕西都转运司,兼办盐、酒、醋、竹等课。二十九年,减大都盐课一万引,入京兆盐司添办。是年五月,又革京兆盐司一,止存盐运司。大德十一年,增岁额为八万二千引。至大元年,又增煎余盐为二万引,通为一十万二千引。延祐三年,以池为雨所坏,止办课钞八万二千余锭。于是晋宁、陕西之民改食常仁红盐,怀孟、河南之民改食沧盐。五年,乃免河南、怀孟、南阳三路今岁陕西盐课,仍授盐运使暨所临路府州县正官兼知渠堰事,责以疏通壅塞。六年,改陕西运司为河东解盐等处都转运盐使司,直隶中书省。十月,罢陕西行省所委巡盐官六十八员,添设通判一员,别铸分司印二。又罢捞盐提领二十员,改立提领所二,增余盐五百料。是年,实捞盐一十八万四千五百引。天历二年,办课钞三十九万五千三百九十五锭。  四川之盐:为场凡一十有二,为井凡九十有五,在成都、夔府、重庆、叙南、嘉定、顺庆、潼川、绍庆等路万山之间。元初,设拘搉课税所,分拨灶户五千九百余隶之,从实办课。后为盐井废坏,四川军民多食解盐。至元二年,立兴元四川盐运司,修理盐井,仍禁解盐不许过界。八年,罢四川茶盐运司。十六年,复立之。十八年,并盐课入四川道宣慰司。十九年,复立陕西四川转运司,通办盐课。二十二年,改立四川盐茶运司,分京兆运司为二,岁煎盐一万四百五十一引。二十六年,一万七千一百五十二引。皇庆元年,以灶户艰辛,减煎余盐五千引。天历二年,办盐二万八千九百一十引,计钞八万六千七百三十锭。  辽阳之盐:太宗丁酉年,始命北京路征收课税所,以大盐泊硬盐立随车随引载盐之法,每盐一石,价银七钱半,带纳匠人米五升。癸卯年,合懒路岁办课白布二千匹,恤品路布一千匹。至元四年,立开元等路运司。五年,禁东京懿州乞石兒硬盐,不许过涂河界。是年,谕各位下盐课如例输纳。二十四年,滦州四处盐课,旧纳羊一千者,亦令如例输钞。延祐二年,又命食盐人户,岁办课钞,每两率加五焉。  两淮之盐:至元十三年命提举马里范张依宋旧例办课,每引重三百斤,其价为中统钞八两。十四年,立两淮都转运使司,每引始改为四百斤。十六年,额办五十八万七千六百二十三引。十八年,增为八十万引。二十六年,减一十五万引。三十年,以襄阳民改食扬州盐,又增八千二百引。大德四年,谕两淮盐运司设关防之法,凡盐商经批验所发卖者,所官收批引牙钱,其不经批验所者,本仓就收之。八年,以灶户艰辛,遣官究议,停煎五万余引。天历二年,额办正余盐九十五万七十五引,计中统钞二百八十五万二百二十五锭,所隶之场凡二十有九,其工本钞亦自四两递增至十两云。  两浙之盐:至元十四年,立运司,岁办九万二千一百四十八引。每引分作二袋,每袋依宋十八界会子,折中统钞九两。十八年,增至二十一万八千五百六十二引。十九年,每引于旧价之上增钞四贯。二十一年,置常平局,以平民间盐价。二十三年,增岁办为四十五万引。二十六年,减十万引。三十年,置局卖盐鱼盐于海滨渔所。三十一年,并煎盐地四十四所为三十四场。大德三年,立两浙盐运司检校所四。五年,增额为四十万引。至大元年,又增余盐五万引。延祐六年,罢四检校所,立嘉兴、绍兴等处盐仓官,三十四场各场盐运官一员,岁办五十万引。七年,各运司盐课以十分为率,收白银一分,每银一锭,准盐课四十锭。其工本钞,浙西一十一场正盐每引递增至二十两,余盐至二十五两;浙东二十三场正盐每引递增至二十五两,余盐至三十两云。  福建之盐:至元十三年,始收其课,为盐六千五十五引。十四年,立市舶司,兼办盐课。二十年,增至五万四千二百引。二十四年,改立福建等处转运盐使司,岁办盐六万引。二十九年,罢福建盐运司及盐使司,改立福建盐课提举司,增盐为七万引。大德四年,复立盐运司。九年,又罢之,并入本道宣慰司。十年,又立盐课都提举司,增盐至十万引。至大元年,又增至十三万引。四年,改立福建盐运司。至顺元年,实办课三十八万七千七百八十三锭。其工本钞,煎盐每引递增至二十贯,晒盐每引至一十七贯四钱。所隶之场有七。  广东之盐:至元十三年,克广州,因宋之旧,立提举司,从实办课。十六年,立江西盐铁茶都转运司,所辖盐使司六,各场立管勾。是年,办盐六百二十一引。二十二年,分江西盐隶广东宣慰司,岁办一万八百二十五引。二十三年,并广东盐司及市舶提举司为广东盐课市舶提举司,每岁办盐一万一千七百二十五引。大德四年,增至正余盐二万一千九百八十二引。十年,又增至三万引。十一年,三万五千五百引。至大元年,又增余盐一万五千引。延祐二年,岁煎五万五百引。五年,又增至五万五百五十二引。所隶之场凡十有三。  广海之盐:至元十三年,初立广海盐课提举司,办盐二万四千引。三十年,又立广西石康盐课提举司。大德十年,增一万一千引。至大元年,又增余盐一万五千引。延祐二年,正余盐通为五万一百六十五引。  凡天下一岁总办之数,唯天历为可考,今并著于后:  盐,总二百五十六万四千余引。  盐课钞,总七百六十六万一千余锭。  ○茶法  榷茶始于唐德宗,至宋遂为国赋,额与盐等矣。元之茶课,由约而博,大率因宋之旧而为之制焉。  世祖至元五年,用运使白赓言,榷成都茶,于京兆、巩昌置局发卖,私自采卖者,其罪与私盐法同。六年,始立西蜀四川监榷茶场使司掌之。十三年,既平宋,复用左丞吕文焕言,榷江西茶,以宋会五十贯准中统钞一贯。十三年,定长引短引之法,以三分取一。长引每引计茶一百二十斤,收钞五钱四分二厘八毫。短引计茶九十斤,收钞四钱二分八毫。是岁,征一千二百余锭。十四年,取三分之半,增至二千三百余锭。十五年,又增至六千六百余锭。十七年,置榷茶都转运司于江州,总江淮、荆湖、福广之税,而遂除长引,专用短引。每引收钞二两四钱五分,草茶每引收钞二两二钱四分。十八年,增额至二万四千锭。十九年,以江南茶课官为置局,令客买引,通行货卖。岁终,增二万锭。二十一年,廉运使言:“各处食茶课程,抑配于民,非便。”于是革之。而以其所革之数,于正课每引增一两五分,通为三两五钱。二十三年,又以李起南言,增为五贯。是年征四万锭。二十五年,改立江西等处都转运司。二十六年,丞相桑哥增引税为一十贯。三十年,又改江南茶法。凡管茶提举司一十六所,罢其课少者五所,并入附近提举司。每茶商货茶,必令赍引,无引者与私茶同。引之外,又有茶由,以给卖零茶者。初,每由茶九斤,收钞一两,至是自三斤至三十斤分为十等,随处批引局同,每引收钞一钱  元贞元年有献利者言:“旧法江南茶商至江北者又税之,其在江南卖者,亦宜更税,如江北之制。”于是朝议复增江南课三千锭,而弗税。是年凡征八万三千锭。至大元年,以龙兴、瑞州为皇太后汤沐邑,其课入徽政院。四年,增额至一十七万一千一百三十一锭。皇庆二年,更定江南茶法,又增至一十九万二千八百六十六锭。延祐元年,改设批验茶由局官。五年,用江西茶副法忽鲁丁言,立减引添课之法,每引增税为一十二两五钱,通办钞二十五万锭。七年,遂增至二十八万九千二百一十一锭。  天历二年,始罢榷司而归诸州县,其岁征之数,盖与延祐同。至顺之后,无籍可考。他如范殿帅茶、西番大叶茶、建宁胯茶,亦无从知其始末,故皆不著。  ○酒醋课  元之有酒醋课,自太宗始。其后皆著定额,为国赋之一焉,利之所入亦厚矣。初,太宗辛卯年,立酒醋务坊场官,榷沽办课,仍以各州府司县长官充提点官,隶征收课税所,其课额验民户多寡定之。甲午年,颁酒曲醋货条禁,私造者依条治罪。世祖至元十六年,以大都、河间、山东酒醋商税等课并入盐运司。二十二年,诏免农民醋课。是年二月,命随路酒课依京师例,每石取一十两。三月,用右丞卢世荣等言,罢上都醋课,其酒课亦改榷沽之制,令酒户自具工本,官司拘卖,每石止输钞五两。二十八年,诏江西酒醋之课不隶茶运司,福建酒醋之课不隶盐运司,皆依旧令有司办之。二十九年,丞相完泽等言:“杭州省酒课岁办二十七万余锭,湖广、龙兴岁办止九万锭,轻重不均。”于是减杭州省十分之二,令湖广、龙兴、南京三省分办。  大德八年,大都酒课提举司设槽房一百所。九年,并为三十所,每所一日所醖,不许过二十五石之上。十年,复增三所。至大三年,又增为五十四所。其制之可考者如此。若夫累朝以课程拨赐诸王公主及各寺者,凡九所云。  天下每岁总入之数:  酒课:  腹里,五万六千二百四十三锭六十七两一钱。  辽阳行省,二千二百五十锭一十一两二钱。  河南行省,七万五千七十七锭一十一两五钱。  陕西行省,一万一千七百七十四锭三十四两四钱。  四川行省,七千五百九十锭二十两。  甘肃行省,二千七十八锭三十五两九钱。  云南行省,二十万一千一百一十七索。  江浙行省,一十九万六千六百五十四锭二十一两三钱。  江西行省,五万八千六百四十锭一十六两八钱。  湖广行省,五万八千八百四十八锭四十九两八钱。  醋课:  腹里,三千五百七十六锭四十八两九钱。  辽阳行省,三十四锭二十六两五钱。  河南行省,二千七百四十锭三十六两四钱。  陕西行省,一千五百七十三锭三十九两二钱。  四川行省,六百一十六锭一十二两八钱。  江浙行省,一万一千八百七十锭一十九两六钱。  江西行省,九百五十一锭二十四两五钱。  湖广行省,一千二百三十一锭二十七两九钱。  ○商税  商贾之有税,本以抑末,而国用亦资焉。元初,未有定制。太宗甲午年,始立征收课税所,凡仓库院务官并合干人等,命各处官司选有产有行之人充之。其所办课程,每月赴所输纳。有贸易借贷者,并徒二年,杖七十;所官扰民取财者,其罪亦如之。世祖中统四年,用阿合马、王光祖等言,凡在京权势之家为商贾,及以官银卖买之人,并令赴务输税,入城不吊引者同匿税法。至元七年,遂定三十分取一之制,以银四万五千锭为额,有溢额者别作增余。是年五月,以上都商旅往来艰辛,特免其课。凡典卖田宅不纳税者,禁之。二十年,诏各路课程,差廉干官二员提调,增羡者迁赏,亏兑者陪偿降黜。凡随路所办,每月以其数申部,违期不申及虽申不圆者,其首领官初犯罚俸,再犯决一十七,令史加一等,三犯正官取招呈省。其院务官俸钞,于增余钱内给之。是年,始定上都税课六十分取一;旧城市肆院务迁入都城者,四十分取一。二十二年,又增商税契本,每一道为中统钞三钱。减上都税课,于一百两之中取七钱半。二十六年,从丞相桑哥之请,遂大增天下商税,腹里为二十万锭,江南为二十五万锭。二十九年,定诸路输纳之限,不许过四孟月十五日。三十一年,诏天下商税有增余者,毋作额。元贞元年,用平章剌真言,又增上都之税。至大三年,契本一道复增作至元钞三钱。逮至天历之际,天下总入之数,视至元七年所定之额,盖不啻百倍云。  商税额数:  大都宣课提举司,一十万三千六锭一十一两四钱。  大都路,八千二百四十二锭九两七钱。  上都留守司,一千九百三十四锭五两。  上都税课提举司,一万五百二十五锭五两。  兴和路,七百七十锭一十七两一钱。  永平路,二千二百七十二锭四两五钱。  保定路,六千五百七锭二十三两五钱。  嘉定路,一万七千四百八锭三两九钱。  顺德路,二千五百七锭九两九钱。  广平路,五千三百七锭二十两二钱。  彰德路,四千八百五锭四十二两八钱。  大名路,一万七百九十五锭八两八钱。  怀庆路,四千九百四十九锭二两。  卫辉路,三千六百六十三锭七两。  河间路,一万四百六十六锭四十七两二钱。  东平路,七千一百四十一锭四十八两四钱。  东昌路,四千八百七十九锭三十二两。  济宁路,一万二千四百三锭四两一钱。  曹州,六千一十七锭四十六两三钱。  濮州,二千六百七十一锭七钱。  高唐州,四千二百五十九锭六两。  泰安州,二千一十三锭二十五两四钱。  冠州,七百三十八锭一十九两七钱。  宁海州,九百四十四锭三钱。  德州,二千九百一十九锭四十二两八钱。  益都路,九千四百七十七锭一十五两。  济南路,一万二千七百五十二锭三十六两六钱。  般阳路,三千四百八十六锭九两。  大同路,八千四百三十八锭一十九两一钱。  冀宁路,一万七百一十四锭三十四两六钱。  晋宁路,二万一千三百五十九锭四十两二钱。  岭北行省,四百四十八锭四十五两六钱。  辽阳行省,八千二百七十三锭四十一两四钱。  河南行省,一十四万七千四百二十八锭三十二两三钱。  陕西行省,四万五千五百七十九锭三十九两二钱。  四川行省,一万六千六百七十六锭四两八钱。  甘肃行省,一万七千三百六十一锭三十六两一钱。  江浙行省,二十六万九千二十七锭三十两三钱。  江西行省,六万二千五百一十二锭七两三钱。  湖广行省,六万八千八百四十四锭九两九钱。  ○市舶  互市之法,自汉通南粤始,其后历代皆尝行之,至宋置市舶司于浙、广之地,以通诸蕃货易,则其制为益详矣。  元自世祖定江南,凡邻海诸郡与蕃国往还互易舶货者,其货以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其发舶回帆,必著其所至之地,验其所易之物,给以公文,为之期日,大抵皆因宋旧制而为之法焉。于是至元十四年,立市舶司一于泉州,令忙古[A156]领之。立市舶司三于庆元、上海、澉浦,令福建安抚使杨发督之。每岁招集舶商,于蕃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回帆,依例抽解,然后听其货卖。  时客船自泉、福贩土产之物者,其所征亦与蕃货等,上海市舶司提控王楠以为言,于是定双抽、单抽之制。双抽者蕃货也,单抽者土货也。十九年,又用耿左丞言,以钞易铜钱,令市舶司以钱易海外金珠货物,仍听舶户通贩抽分。二十年,遂定抽分之法。是年十月,忙古[A156]言,舶商皆以金银易香木,于是下令禁之,唯铁不禁。  二十一年,设市舶都转运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凡权势之家,皆不得用己钱入蕃为贾,犯者罪之,仍籍其家产之半。其诸蕃客旅就官船卖买者,依例抽之。  二十二年,并福建市舶司入盐运司,改曰都转运司,领福建漳、泉盐货市舶。二十三年,禁海外博易者,毋用铜钱。二十五年,又禁广州官民,毋得运米至占城诸蕃出粜。二十九年,命市舶验货抽分。是年十一月,中书省定抽分之数及漏税之法。凡商旅贩泉、福等处已抽之物,于本省有市舶司之地卖者,细色于二十五分之中取一,粗色于三十分之中取一,免其输税。其就市舶司买者,止于卖处收税,而不再抽。漏舶物货,依例断没。三十年,又定市舶抽分杂禁,凡二十二条,条多不能尽载,择其要者录焉。泉州、上海、澉浦、温州、广东、杭州、庆元市舶司凡七所,独泉州于抽分之外,又取三十分之一以为税。自今诸处,悉依泉州例取之,仍以温州市舶司并入庆元,杭州市舶司并入税务。凡金银铜铁男女,并不许私贩入蕃。行省行泉府司、市舶司官,每年于回帆之时,皆前期至抽解之所,以待舶船之至,先封其堵,以次抽分,违期及作弊者罪之。  三十一年,成宗诏有司勿拘海舶,听其自便。元贞元年,以舶船至岸,隐漏物货者多,命就海中逆而阅之。二年,禁海商以细货于马八兒、呗喃、梵答剌亦纳三蕃国交易,别出钞五万锭,令沙不丁等议规运之法。大德元年,罢行泉府司。二年,并澉浦、上海入庆元市舶提举司,直隶中书省。是年,又置制用院,七年,以禁商下海罢之。至大元年,复立泉府院,整治市舶司事。二年,罢行泉府院,以市舶提举司隶行省。四年,又罢之。延祐元年,复立市舶提举司,仍禁人下蕃,官自发船贸易,回帆之日,细物十分抽二,粗物十五分抽二。七年,以下蕃之人将丝银细物易于外国,又并提举司罢之。至治二年,复立泉州、庆元、广东三处提举司,申严市舶之禁。三年,听海商贸易,归征其税。泰定元年,诸海舶至者,止令行省抽分。其大略如此。  若夫中买宝货之制,泰定三年命省臣依累朝呈献例给价。天历元年,以其蠹耗国财,诏加禁止,凡中献者以违制论云。  额外课  元有额外课。谓之额外者,岁课皆有额,而此课不在其额中也。然国之经用,亦有赖焉。课之名凡三十有二:其一曰历日,二曰契本,三曰河泊,四曰山场,五曰窑冶,六曰房地租,七曰门摊,八曰池塘,九曰蒲苇,十曰食羊,十一曰荻苇,十二曰煤炭,十三曰撞岸,十四曰山查,十五曰曲,十六曰鱼,十七曰漆,十八曰酵,十九曰山泽,二十曰荡,二十一曰柳,二十二曰牙例,二十三曰乳牛,二十四曰抽分,二十五曰蒲,二十六曰鱼苗,二十七曰柴,二十八曰羊皮,二十九曰磁,三十曰竹苇,三十一曰姜,三十二曰白药。其岁入之数,唯天历元年可考云。  历日:总三百一十二万三千一百八十五本,计中统钞四万五千九百八十锭三十二两五钱。内腹里,七万二千一十本,计钞八千五百七十锭三十一两一钱;行省,二百五十五万一千一百七十五本,计钞三万七千四百一十锭一两四钱。大历,二百二十万二千二百三本,每本钞一两,计四万四千四十四锭三两。小历,九十一万五千七百二十五本,每本钞一钱,计一千八百三十一锭三十二两五钱。回回历,五千二百五十七本,每本钞一两,计一百五锭七两。  契本:总三十万三千八百道,每道钞一两五钱,计中统钞九千一百一十四锭。内腹里,六万八千三百三十二道,计钞二千四十九锭四十八两;行省,二十三万五千四百六十八道,计钞七千六十四锭二两。  河泊课:总计钞五万七千六百四十三锭二十三两四钱。内腹里,四百六锭四十六两二钱;行省,五万七千二百三十六锭二十七两一钱。  山场课:总计钞七百一十九锭四十九两一钱。内腹里,二百三十九锭一十三两四钱;行省,四百八十锭三十五两六钱。  窑冶课:总计钞九百五十六锭四十五两九钱。内腹里,一百九十七锭三十二两四钱;行省,七百五十九锭一十三两。  房地租钱:总计钞一万二千五十三锭四十八两四钱。内腹里,九百六十六锭五两三钱;行省,一万一千八十七锭四十三两一钱。  门摊课:总计钞二万六千八百九十九锭一十九两一钱。内湖广省,二万六千一百六十七锭三两四钱;江西省,三百六十锭一两五钱;河南省,三百七十二锭一十四两一钱。  池塘课:总计钞一千九锭二十六两五钱。内江浙省,二十四锭二十二两七钱;江西省,九百八十五锭三两八钱。  蒲苇课:总计钞六百八十六锭三十三两四钱。内腹里,一百四十一锭五两八钱;行省,五百四十五锭二十七两六钱。  食羊等课:总计钞一千七百六十锭二十九两七钱。内大都路,四百三十八锭;上都路,三百锭;兴和路,三百锭;大同路,三百九十三锭;羊市,二百二十九锭二十九两七钱;煤木所,一百锭。  荻苇课:总计钞七百二十四锭六两九钱。内河南省,六百四十四锭五两八钱;江西省,八十锭一两八钱。  煤炭课:总计钞二千六百一十五锭二十六两四钱。内大同路,一百二十九锭一两九钱;煤木所,二千四百九十六锭二十四两五钱。撞岸课:总计钞一百八十六锭三十七两五钱。内般阳路,一百六十锭二十四两;宁海州,二十六锭一十三两五钱;恩州,一十三两八钱。  山查课:总计钞七十五锭二十六两四钱。内真定路一锭二十五两八钱;广平路,四十锭五两一钱;大同路,三十三锭四十五两四钱。  曲课:江浙省钞五十五锭三十七两四钱。  鱼课:江浙省钞一百四十三锭四十两四钱。  漆课:总计钞一百一十二锭二十六两。内四川省广元路一百一十一锭二十五两八钱。  酵课:总计钞二十九锭三十七两八钱。内腹里永平路二十三锭二十五两四钱;江西行省,六锭一十二两五钱。  山泽课:总计钞二十四锭二十一两一钱。内彰德路,一十三锭四十两;怀庆路,一十锭三十一两一钱。  荡课:平江路,八百八十六锭七钱。  柳课:河间路,四百二锭一十四两八钱。  牙例课:河间路,二百八锭三十三两八钱。  乳牛课:真定路,二百八锭三十两。  抽分课:黄州路,一百四十四锭四十四两五钱。  蒲课:晋宁路,七十二锭。  鱼苗课:龙兴路,六十五锭八两五钱。  柴课:安丰路,三十五锭一十一两七钱。  羊皮课:襄阳路,一十锭四十八两八钱。  磁课:冀宁路,五十八锭。  竹苇课:奉元路,三千七百四十六锭三两六钱。  姜课:兴元路,一百六十二锭二十七两九钱。  白药课:彰德路,一十四锭二十五两。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志第四十三 食货二-元史》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列传第五十一-元史

列传第五十一 ○杨恭懿 杨恭懿,字元甫,奉元人。力学强记,日数千言,虽从亲逃乱,未尝废业。年十七,西还,家贫,服劳为养。暇则就学,书无不读,尤深于《易》、《礼》、《

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隋书

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外戚历观前代外戚之家,乘母后之权以取高位厚秩者多矣,然而鲜有克终之美,必罹颠覆之患,何哉?皆由乎无德而尊,不知纪极,忽于满盈之戒,罔念高危之咎,

卷七十八列传第四十三-隋书

卷七十八列传第四十三 艺术夫阴阳所以正时日,顺气序者也;卜筮所以决嫌疑,定犹豫者也;医巫所以御妖邪,养性命者也;音律所以和人神,节哀乐者也;相术所以辩贵贱,明分理者

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外戚历观前代外戚之家,乘母后之权以取高位厚秩者多矣,然而鲜有克终之美,必罹颠覆之患,何哉?皆由乎无德而尊,不知纪极,忽于满盈之戒,罔念高危之咎,故鬼瞰其室,忧必及之。夫其诚著艰难,功宣社稷,不以谦冲自牧,未免颠蹶之祸,而况道不足以济时,仁不足以利物,自矜于己,以富贵骄人者乎?此吕、霍、上官、阎、梁、窦、邓所以继踵而亡灭者也。昔文皇潜跃之际,献后便相推毂,炀帝大横方兆,萧妃密勿经纶,是以恩礼绸缪,始终不易。然内外亲戚,莫预朝权,昆弟在位,亦无殊宠。至于居擅玉堂,家称金穴,晖光戚里,重灼四方,将三司以比仪,命五侯而同拜者,终始一代,寂无闻焉。考之前王,可谓矫其弊矣。故虽时经扰攘,无有陷于不义,市朝迁贸,而皆得以保全。比夫凭藉宠私,阶缘恩泽,乘其非据,旋就颠陨者,岂可同日而言哉!此所谓爱之以礼,能改覆车。辄叙其事,为《外戚传》云。  高祖外家吕氏高祖外家吕氏,其族盖微,平齐之后,求访不知所在。至开皇初,济南郡上言,有男子吕永吉,自称有姑字苦桃,为杨忠妻。勘验知是舅子,始追赠外祖双周为上柱国、太尉、八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封齐郡公,谥曰敬,外祖母姚氏为齐敬公夫人。诏并改葬,于齐州立庙,置守冢十家。以永吉袭爵,留在京师。大业中,授上党郡太守,性识庸劣,职务不理。后去官,不知所终。  永吉从父道贵,性尤顽騃,言词鄙陋。初自乡里征入长安,上见之悲泣。道贵略无戚容,但连呼高祖名,云:“种末定不可偷,大似苦桃姊。”是后数犯忌讳,动致违忤,上甚耽之。乃命高颎厚加供给,不许接对朝士。拜上仪同三司,出为济南太守,令即之任,断其入朝。道贵还至本郡,高自崇重,每与人言,自称皇舅。  数将仪卫出入闾里,从故人游宴,官民咸苦之。后郡废,终于家,子孙无闻焉。  独孤罗弟陀独孤罗,字罗仁,云中人也。父信,初仕魏为荆州刺史。武帝之入关也,信弃父母妻子西归长安,历职显贵,罗由是遂为高氏所囚。信后仕周为大司马。及信为宇文护所诛,罗始见释,寓居中山,孤贫无以自给。齐将独孤永业以宗族之故,见而哀之,为买田宅,遗以资畜。初,信入关之后,复娶二妻,郭氏生子六人,善、穆、藏、顺、陀、整,崔氏生献皇后。及齐亡,高祖为定州总管,献皇后遣人寻罗,得之,相见悲不自胜,侍御者皆泣。于是厚遗车马财物。未几,周武帝以罗功臣子,久沦异域,征拜楚安郡太守。以疾去官,归于京师。诸弟见罗少长贫贱,每轻侮之,不以兄礼事也。然性长者,亦不与诸弟校竞长短,后由是重之。及高祖为丞相,拜仪同,常置左右。既受禅,下诏追赠罗父信官爵曰:“褒德累行,往代通规,追远慎终,前王盛典。故柱国信,风宇高旷,独秀生民,睿哲居宗,清猷映世。宏谋长策,道著于弼谐,纬义经仁,事深于拯济。方当宣风廊庙,亮采台阶,而运属艰危,功高弗赏,眷言令范,事切于心。今景运初开,椒闱肃建,载怀涂山之义,无忘褒、纪之典。可赠太师、上柱国、冀定等十州刺史、赵国公,邑万户。”其诸弟以罗母没齐,先无夫人之号,不当承袭。上以问后,后曰:“罗诚嫡长,不可诬也。”于是袭爵赵国公。以其弟善为河内郡公,穆为金泉县公,藏为武平县公,陀为武喜县公,整为千牛备身。擢拜罗为左领左右将军,寻迁左卫将军,前后赏赐不可胜计。  久而出为凉州总管,进位上柱国。仁寿中,征拜左武卫大将军。炀帝嗣位,改封蜀国公。未几,卒官,谥曰恭。  子纂嗣,仕至河阳郡尉。纂弟武都,大业末,亦为河阳郡尉。庶长子开远,宇文化及之弑逆也,裴虔通率贼入成象殿,宿卫兵士皆从逆,开远时为千牛,与独孤盛力战于閤下,为贼所执,贼义而舍之。善后官至柱国。卒,子览嗣,仕至左候卫将军,大业末卒。  独孤陀,字黎邪。仕周胥附上士,坐父徙蜀郡十余年。宇文护被诛,始归长安。  高祖受禅,拜上开府、右领左右将军。久之,出为郢州刺史,进位上大将军,累转延州刺史。好左道。其妻母先事猫鬼,因转入其家。上微闻而不之信也。会献皇后及杨素妻郑氏俱有疾,召医者视之,皆曰:“此猫鬼疾也。”上以陀后之异母弟,陀妻杨素之异母妹,由是意陀所为,阴令其兄穆以情喻之。上又避左右讽陀,陀言无有。上不悦,左转迁州刺史。出怨言。上令左仆射高颎、纳言苏威、大理正皇甫孝绪、大理丞杨远等杂治之。陀婢徐阿尼言,本从陀母家来,常事猫鬼。每以子日夜祀之。言子者鼠也。其猫鬼每杀人者,所死家财物潜移于畜猫鬼家。陀尝从家中素酒,其妻曰:“无钱可酤。”陀因谓阿尼曰:“可令猫鬼向越公家,使我足钱也。”  阿尼便咒之归。数日,猫鬼向素家。十一年,上初从并州还,陀于园中谓阿尼曰:“可令猫鬼向皇后所,使多赐吾物。”阿尼复咒之,遂入宫中。杨远乃于门下外省遣阿尼呼猫鬼。阿尼于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之曰:“猫女可来,无住宫中。”久之,阿尼色正青,若被牵曳者,云猫鬼已至。上以其事下公卿,奇章公牛弘曰:“妖由人兴,杀其人可以绝矣。”上令以犊车载陀夫妻,将赐死于其家。陀弟司勋侍中整诣阙求哀,于是免陀死,除名为民,以其妻杨氏为尼。先是,有人讼其母为人猫鬼所杀者,上以为妖妄,怒而遣之。及此,诏诛被讼行猫鬼家。经未几而卒。炀帝即位,追念舅氏,听以礼葬,乃下诏曰:“外氏衰祸,独孤陀不幸早世,迁卜有期。言念渭阳之情,追怀伤切,宜加礼命,允备哀荣。可赠正议大夫。”帝意犹不已,复下诏曰:“舅氏之尊,戚属斯重,而降年弗永,凋落相继。缅惟先往,宜崇徽秩。复赠银青光禄大夫。”有二子:延福、延寿。  陀弟整,官至幽州刺史,大业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平乡侯。  萧岿子琮琮弟瓛萧岿,字仁远,梁昭明太子统之孙也。父詧,初封岳阳王,镇襄阳。侯景之乱,其兄河东王誉与其叔父湘东王绎不协,为绎所害。及绎嗣位,詧称籓于西魏,乞师请讨绎。周太祖以詧为梁主,遣柱国于谨等率骑五万袭绎,灭之。詧遂都江陵,有荆郡、其西平州延袤三百里之地,称皇帝于其国,车服节文一同王者。仍置江陵总管,以兵戍之。詧薨,岿嗣位,年号天保。岿俊辩有才学,兼好内典。周武帝平齐之后,岿来贺,帝享之甚欢。亲弹琵琶,令岿起舞,岿曰:“陛下亲御五纟玄,臣敢不同百兽!”高祖受禅,恩礼弥厚,遣使赐金五百两,银千两,布帛万匹,马五百匹。岿来朝,上甚敬焉,诏岿位在王公之上。岿被服端丽,进退闲雅,天子瞩目,百僚倾慕。赏赐以亿计。月余归籓,帝亲饯于浐水之上。后备礼纳其女为晋王妃,又欲以其子瑒尚兰陵公主。由是渐见亲待。献皇后言于上曰:“梁主通家,腹心所寄,何劳猜防也。”上然之,于是罢江陵总管,岿专制其国。岁余,岿又来朝,赐缣万匹,珍玩称是。及还,上亲执手曰:“梁主久滞荆楚,未复旧都,故乡之念,良轸怀抱。朕当振旅长江,相送旋反耳。”岿拜谢而去。其年五月,寝疾,临终上表曰:“臣以庸暗,曲荷天慈,宠冠外籓,恩逾连山,爰及子女,尚主婚王。每愿躬擐甲胄,身先士卒,扫荡逋寇,上报明时。而摄生乖舛,遽罹疴疾,属纩在辰,顾阴待谢。长违圣世,感恋呜咽,遗嗣孤藐,特乞降慈。伏愿圣躬与山岳同固,皇基等天日俱永,臣虽九泉,实无遣恨。”并献所服金装剑,上览而嗟悼焉。岿在位二十三年,年四十四薨,梁之臣子谥曰孝明皇帝,庙号世宗。子琮嗣。岿著《孝经》、《周易义记》及《大小乘幽微》十四卷,行于世。  琮字温文,性宽仁,有大度,倜傥不羁,博学有文义。兼善弓马,遣人伏地著帖,琮驰马射之,十发十中,持帖者亦不惧。初封东阳王,寻立为梁太子。及嗣位,上赐玺书曰:“负荷堂构,其事甚重,虽穷忧劳,常须自力。辑谐内外,亲任才良,聿遵世业,是所望也。彼之疆守,咫尺陈人,水潦之时,特宜警备。陈氏比日虽复朝聘相寻,疆埸之间犹未清肃,唯当恃我必不可干,勿得轻人而不设备。朕与梁国,积世相知,重以亲姻,情义弥厚。江陵之地,朝寄非轻,为国为民,深宜抑割,恆加饘粥,以礼自存。”又赐梁之大臣玺书,诚勉之。时琮年号广运,有识者曰:“运之为字,军走也,吾君将奔走乎?”其年,琮遣大将军戚昕以舟师袭陈公安,不克而还。征琮叔父岑入朝,拜为大将军,封怀义公,因留不遣。复置江陵总管以监之。琮所署大将军许世武密以城召陈将宜黄侯陈纪,谋泄,琮诛之。后二岁,上征琮入朝,率其臣下二百余人朝于京师,江陵父老莫不陨涕相谓曰:“吾君其不反矣!”上以琮来朝,遣武乡公崔弘度将兵戍之。军至鄀州,琮叔父岩及弟瓛等惧弘度掩袭之,遂引陈人至城下,虏居民而叛,于是废梁国。上遣左仆射高颎安集之,曲赦江陵死罪,给民复十年。梁二主各给守墓十户。拜琮为柱国,赐爵莒国公。炀帝嗣位,以皇后之故,甚见亲重。拜内史令,改封梁公。琮之宗族,缌麻以上,并随才擢用,于是诸萧昆弟布列朝廷。琮性淡雅,不以职务自婴,退朝纵酒而已。内史令杨约与琮同列,帝令约宣旨诫励,约复以私情喻之。琮答曰:“琮若复事事,则何异于公哉!”约笑而退。约兄素,时为尚书令,见琮嫁从父妹于钳耳氏,因谓琮曰:“公,帝王之族,望高戚美,何乃适妹钳耳氏乎?”琮曰:“前已嫁妹于侯莫陈氏,此复何疑!”素曰:“钳耳,羌也,侯莫陈,虏也,何得相比!”素意以虏优羌劣。琮曰:“以羌异虏,未之前闻。”素惭而止。琮虽羁旅,见北间豪贵,无所降下。尝与贺若弼深相友善,弼既被诛,复有童谣曰:“萧萧亦复起。”帝由是忌之,遂废于家,未几而卒。赠左光禄大夫。子铉,襄城通守。复以琮弟子钜为梁公。钜小名藏,炀帝甚昵之,以为千牛,与宇文皛出入宫掖,伺察内外。帝每有游宴,钜未尝不从焉,遂于宫中多行淫秽。江都之变,为宇文化及所杀。  瓛字钦文,少聪敏,解属文。在梁为荆州刺史,颇有能名。崔弘度以兵至若阝州,瓛惧,与其叔父岩奔于陈。陈主以为侍中、安东将军、吴州刺史,甚得物情,三吴父老皆曰:“瓛吾君子也。”及陈亡,吴人推瓛为主。吴人见梁武、简文及詧、岿等兄弟并第三而践尊位,瓛自以岿之第三子也,深自矜负。有谢异者,颇知废兴,梁、陈之际,言无不验,江南人甚敬信之。及陈主被擒,异奔于瓛,由是益为众所归。褒国公宇文述以兵讨之,瓛遣王哀守吴州,自将拒述。述遣兵别道袭吴州,哀惧,衣道士服,弃城而遁。瓛众闻之,悉无斗志,与述一战而败。瓛将左右数人逃于太湖,匿于民家,为人所执,送于述所,斩之长安,时年二十一。  弟璟,为朝请大夫、尚衣奉御。瑒,历卫尉卿、秘书监、陶丘侯。瑀,历内史侍郎、河池太守。  史臣曰:三五哲王,防深虑远,舅甥之国,罕执钧衡,母后之家,无闻倾败。  爰及汉、晋,颠覆继轨,皆由乎进不以礼,故其毙亦速。若使独孤权侔吕、霍,必败于仁寿之前,萧氏势均梁、窦,岂全于大业之后!今或不陨旧基,或更隆先构,岂非处之以道,不预权宠之所致乎!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隋书》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隋书

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 列女自昔贞专淑媛,布在方策者多矣。妇人之德,虽在于温柔,立节垂名,咸资于贞烈。温柔,仁之本也;贞烈,义之资也。非温柔无以成其仁,非贞烈无以显其义